【曹興誠、張忠謀曾差點被關進土城?柯建銘揭露台灣科技業危急時刻】
風傳媒/記者顏振凱報導
竹科創立40周年15日舉行國際論壇。過去被傳有瑜亮情節的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同台亮相,曹興誠還主動和張忠謀握手致意。與2人都有深交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也頗有感觸,透露當年初任立委時,曹興誠為了推動《專利法》修正找柯建銘請託,甚警告此法如不修,「他和Morris(張忠謀英文名)都要被關!」
和竹科淵源深厚,當年還是竹科第1代駐園醫生的柯建銘因公務繁忙未出席活動;柯當年任駐園醫生,不少竹科老闆及親屬的牙他都拔過。柯和張非常熟識,自己的兒子和曹興誠的兒子還是園區實驗中學同班同學、好友,早年柯競選立委時,張、曹都大力支持,柯在前總統陳水扁剛當選時參選區域立委,曾出過的《為新世紀點燈》一書中也收錄了分和張、曹合影的照片。曹還以「關鍵的年代,關鍵的選擇」,替柯的書寫序,足證兩人好交情。
張、曹被傳有心結多年,柯建銘對2人發跡及所謂瑜亮情節頗有領會。柯也說,曹求學歷程都在台灣,有股要比留洋博士更能做出事業的志氣,但上世紀末1998年大火重創聯電,是台積電能壓過聯電的重要關鍵。
當年因為和艦案,加上曹曾在陳水扁執政末期主張「統一公投」替兩岸解套,對比張忠謀,民進黨內普對曹興誠有敵意,但柯和曹還是好友,當年也替曹辯解過。事實上,2000年大選,曹不僅大力捐助挺扁,也加入國政顧問團,甚至扁勝選後,曹還透過當時兼任民進黨財委會主委的柯建銘,請當時的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吃晚飯,更送了幅價格不斐的張大千〈仕女圖〉名畫給林,林事後知道這幅畫的來歷後,也請柯轉達說他會永遠留著這幅名畫,不會轉賣。
從扁執政初年到現在,柯建銘幾乎等於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職位,僅有很短時間不在此位,不論執政或在野,是民進黨重要的黨政推動樞紐。不過,當年2屆立委的民進黨立院黨團,黃信介、施明德、姚嘉文、陳水扁、謝長廷等美麗島世代、律師世代都在內,還有洪奇昌、盧修一、彭百顯等當年政治明星,柯建銘在黨團只能算小咖,但因為竹科草創,柯建銘當年專攻財經、科技、環保議題,招牌是「科技立委」。
曹興誠:台灣不修專利法,美國廠商遲早來告
柯建銘回憶當年出任立委時,曹興誠曾來找他盼推動《專利法》修正,曹直言台灣的《專利法》有自由刑、罰金刑,但美國的《專利法》沒有,如果台灣不修法,美國廠商遲早利用這點來告台灣的相關產業,形同掐住台灣相關產業,曹甚警告,如不修法「最後我(曹興誠)跟Morris(張忠謀)都會被關,都要去土城」。
柯建銘形容,那是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最關鍵的時刻」,因此在他的努力之下,說服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支持,在1994年立法院通過《專利法》修法,首次進行專利侵害除罪化,刪除發明專利侵害之有期徒刑處罰。2003年又修法讓《專利法》全面除罪化。
柯建銘說,當時還在民進黨內也任立委的蘇煥智,及已辭世的國民黨林明義都關心這個修法,《專利法》修正後,台灣晶圓產業、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才更蓬勃順暢,台灣這些晶圓廠也非常重視研發及智慧權的保障,這都是晶圓產業成為現在護國神山的重要背景,現在政府的國家發展基金仍持有能在台積電占一席董事的股份。柯也說,好在過去政府曾編列釋股預算,想把股票賣掉都被他反對擋下,現在這些股票,每年能給國庫不少挹注。
#張忠謀 #曹興誠
—————
新聞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330242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繪畫展 #陳昱凱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陳昱凱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企劃林肯華來介紹。 ▲在精緻完美的畫作中,找到一點破壞的刺激。 ▲描繪記憶中的探索經驗,創造出奇幻而鮮明的宇宙觀。 ▲當形式成為形狀 藝術探險家陳昱凱挑戰平面繪畫的可能 藝術家...
「姚源明學歷」的推薦目錄: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姚源明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評價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姚源明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評價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姚源明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產業貼文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姚源明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產業貼文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姚源明的實價登入和評價,PTT.CC和都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新聞] 主播夏嘉璐請5個月育嬰假為女小別中天- 看板Anchors 的評價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我的隨身幸福- 夏嘉璐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新聞】 主播夏嘉璐轉戰壹電視滿口媽媽經勇吸女兒鼻涕- 主播板 ... 的評價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新聞】 主播夏嘉璐轉戰壹電視滿口媽媽經勇吸女兒鼻涕- 主播板 ... 的評價
- 關於姚源明學歷 在 A咖A型A片A級A股A菜B咖B哀B型B級B組B群B肝B股CC霜C咖 的評價
姚源明學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書地理志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早在東西交通的曙光時代,中國生產的絲綢織品就已銷往印度、波斯(伊朗)、阿拉伯和希臘的城邦,深受歡迎。對中國這獨有的優良手工業產品「絲」,有人稱之為「賽路斯」(seres)。而在印度人那裡,「支那」(cina)一名的由來,據說也是和絲絹的輸入有關。由於產絲而聞名,人們就以「絲」來稱呼這個國家。在古老的西方人眼中,「中國」,你的名字就叫「絲」。
絲綢貿易的運輸興販,在古代,有著名的「絲綢之路」。惟,除了我們熟知駝鈴狂沙中的陸上絲綢之路,事實上,還有一條更我們在地更為密切的,是所謂的「海上絲綢之路」。著名學者馮承鈞認為,中國與印度之間的交通,漢時有通道二:一為西域道;一為南海道。南海道之開闢或更在西域道之先。
這條南海道的海上絲路,最早被中國正史記錄下來。那就是班固《漢書》卷28下〈地理志〉的一段文字。它記述了迄今約兩千多年前的漢武帝時代,朝廷派遣宦官,聯同中國海商,從(今廣州以西的)雷州半島的徐聞、合浦出航,到印度東南岸黃支國(建志補羅)的一段旅程。途中,他們沿印支半島,船行五月,有都元國,又經邑盧沒國,至諶離國,又「步行可十餘日」,可到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再經「蠻夷賈船」轉送,二月餘,可到黃支國。返程,則經已程不國,到皮宗,再回中國。學界考證,這條從中國東南沿海至印度黃支國的航道,間中所經歷的「都元」、「邑盧沒國」、「諶離」、「夫甘都盧」、「皮宗」等,一般斷定都在今東南亞區域內。
從《漢書》這段文獻的記載,中國漢代的海商是帶了「絲綢雜繒」去南海和印度市易「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的。很明顯,這是一條以交易絲綢為主,粗具規模的海上絲路。當時,中國的航隻和航海技術或許還是很有限,航行週期相當長,可能只是沿海岸航行,而且航海貿易並不是「直航」,中途需轉搭「蠻夷賈船」,分程轉送,才能到達目的地。這是中國海洋長程貿易發展史的萌芽時期,我們應予客觀評價,不須過度曲解或誇大其原文原意。
由於這是中國海外交通史的重要文獻,文中所提及的地名,中外學者曾多次反覆討論考證。海南大學周偉民和唐玲玲在其《中國和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史》一書中更指出,《漢書》這一段文獻是有文字記載以來,有關東南亞的最早記錄,是東南亞歷史、馬來西亞歷史開始的文字紀程碑。中外學者對其所記的口岸和國家方位縱有爭議,但有一點是大家認同的,即當時中印之間的海上交通必定經過馬來半島。古代的東西海上交通,馬來半島是過境的必經之地,展現了其重要的地位。
關於文獻所記之「都元國」的方位,學術界歷來爭論分歧頗大。籐田豐八、費琅、馮承鈞和邱新民均認為,都元應在馬來半島東岸,而許雲樵更主說,都元國就是今馬來半島登嘉樓州的龍運(Dungun)。近來,周偉民和唐玲玲在登嘉樓幾次實地訪問,也支持許雲樵的論說(雖然周、唐也以為其論點目前還「顯得軟弱」)。此外,廈門大學韓振華考究,都元應是在越南南圻一帶。姚楠、陳佳榮和丘進等亦以文獻記載,船從徐聞、合浦出發,順風「船行五月」才到都元國為據,認為不可能是在馬來半島。因為船行要五月,其航行方式應是航海技術有限的沿海岸線航行,而不會是由南海順風直駛馬來半島,從而考訂都元國很可能是湄公河三角洲的某個城市。
縱然如此,暫擱置「都元」不談,對《漢書》〈地理志〉所記之「諶離」和「夫甘都盧」兩地的方位,大抵就沒有太大爭議,而且更顯重要。一般認為,諶離國在今克拉地峽東岸;夫甘都盧國則在克拉地峽的西岸。
在我們熟悉的地理知識裡,東南亞不僅有條著名的馬六甲海峽,實際上還有一個「地峽」。這個地方就在馬來半島北端,今天馬泰緬邊境之處。這地段特別狹隘,其窄處東西僅寬56公里,名為克拉地峽。
在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尚未凸顯之前,中印海上交通主要是穿越地峽往來的。這在《漢書》〈地理志〉得到印證。因文獻記載中國船隊抵諶離國時,捨船上岸「步行十餘日」,才到夫甘都盧國,再從夫甘都盧轉搭「蠻夷賈船」航向印度的黃支國去。很明顯地,這裡所指,就是克拉地峽東西兩岸的地望。邱新民考據說「地峽通道實際上是東西航路第一紀程註腳」。
若說,中國古代文獻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東南亞,或是重建了馬來西亞古代史,這話一點也不假。馬來半島的歷史,在馬六甲王朝伊斯蘭化以前的印度化古國,多是集中在馬來半島的北部。像狼牙修(Lengkasuka)、北大年、吉蘭丹、吉打等,其考古遺跡是可以和中國古代文獻雙重印證的。
又,《漢書》〈地理志〉記載的海上絲路航道的回程,印度商船的航行路線顯然與中國商船來航的不一樣。他們是從已程不國(一般考證是今斯里蘭卡)到「皮宗」,再至中國。「皮宗」究在何處?學術界也多有討論,大抵認為是在馬來半島南端。許雲樵認為,大概是指今柔佛和新加坡一帶,而多數學者以為是馬來半島南端柔佛西南外海的香蕉島(Pulau Pisang)。至今,該島仍是東西航線上,船隻由新加坡欲轉進馬六甲海峽的重要導航地標。
中國海洋發展史是有源頭的。華人的南來,不在於200年前的「賣豬仔」,也不始於600年前的鄭和下西洋。早在兩千年前,中國正史的典籍裡,早已記載了這些點點滴滴。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姚源明學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國「國史」認同的建構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在南院(馬來西亞南方學院)講授「中國通史」的第一堂課,總會要求學生上到台前,把他們印象中,在中學時代死背的「中國歷史朝代系譜」寫在黑板上。同學們一般公式性的敘寫,會是:「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似乎以為這就是標準答案。然而,像這樣的一條「八股系譜」,就是中國歷史不可質疑的定律嗎?
顯然不是的。你可以去質問:為什麼會是「魏晉南北朝」?而不是「蜀晉北南朝」呢? 《三國演義》裡不就尊崇劉備之蜀漢,貶斥曹魏之「挾天子以令諸侯」嗎?而宋齊梁陳之「南朝」,只不過是偏安政權。後來隋之統一中國,其權勢實源自「北朝」。各位,你們不是看過《蘭陵王》、《錦繡未央》嗎?請問那時候是北朝強,還是南朝強?為什麼我們卻常言「南北朝」,而不稱「北南朝」呢? 難道這就僅是因為「南朝」是漢人的政權,而「北朝」乃「非我族類」的「五胡亂華」之局?瞭解歷史,豈不荒謬!
更值得玩味的是,為什麼是「宋─元─明─清」?我問學生:「您們有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嗎?《天龍八部》裡頭的那個喬峰是哪一族/哪一國人?」
學生回答:「契丹人,遼人!」
我再問:「您們還記得岳飛嗎?他向誰大聲說:『還我河山』?」
學生回答:「金人,女真族人!」
好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契丹族建立的遼朝,其與北宋政權對峙;女真族建立的金朝,佔有了宋朝半壁江山,為什麼在我們熟啃的「中國歷史朝代系譜」裡竟沒有他們可以「擺放」的「正統」位置?
一、異族歷史地位的邊緣化
難道說,這又是另一個「非我族類」的心理作祟?那,為什麼自稱「蒼狼之子」的成吉思汗,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卻又被整個地納入「中國歷史朝代系譜」裡頭?難道說, 是否要等到被「異族入侵」,「完全」征服了「全中國」,這些「異類」所建立的政權才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正統」的「國史」?同學們頓時陷入納悶的思索之中。
但歷史的詮釋,常常又是充滿矛盾的。所謂的「正統」的中國斷代系譜,不過是經過「人為」的詮釋了的程式設計。我們知道,遼、金、元三朝,均為「非漢族」所建立的王朝。昔時漢族向以「夷狄」視之。傳統上,以漢族為本位者,很難容納這批「異類」。漢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主流,異族入侵中原,似乎是要等到他們能夠「漢化」之後,才可以在中國「正史」上佔有一席之位。就像大清帝國滿人那樣?
二、漢化史觀主導歷史詮釋
一些傳統的歷史學者,諸如繆鳳林,在其《中國通史要略》就說:「夷狄」乃「多歆羨華夏之文教,用漢人以啟其政學。」研究遼金元史之專家姚從吾亦認為:契丹的漢化是由於 「東亞文化的中華文化富於人情味」所致。
在這種史觀思想主導下,欲論說「遼、 金、 元」三朝歷史的重要性,我們似乎就必須得先對「漢化」(「同化」?)大力著筆。否則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的歷史就很難成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了。難怪,錢穆在《國史大綱》中會說:「蒙古入主,對中國正如暴風雨之來臨。」
遼朝、金朝的歷史,被傳統史學視為「偏統」。但,若單從「族」立場來看,卻也不能解釋元朝的地位。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畢竟是徹徹底底的滅了南宋,「征服」了中國。 這段歷史完全無法抹煞。況且為了要解釋朱元璋建立之明朝的正統地位,則元朝無論如何也不能在中國朝代系譜中刪除。為了維繫正統觀,傳統中國史的斷代,就成了我們今天背得滾瓜爛熟的「唐─宋─元─明─清」了。這實在是一條相當矛盾的斷代法則。 怎麼我們一直沒有去質疑?
我們一直沒有分清楚的是,歷史系譜的敘述,其實是一種歷史的「詮釋」。其中確有某些「史實」依據,然則,與此同時,也夾雜著不少族籍本位意識、文化認同,甚至是政治權力的角力和操控。
一個國家的歷史論述,往往是一個「國族」歷史認同的建構。於是在「正統」與「偏統」之間,在中國斷代法則的遊戲裡,遼、金、元史因而仍會不斷的被詮釋再詮釋下去。然而,實事求是,歷史敘述不應該僅是如此這般的「一元論述」吧!
走筆至此,不禁有個疑問:馬來西亞的「國史」系譜,應該怎樣寫?默迪卡,馬來亞的獨立,是靠巫統?馬來人?三大民族?各族群?多股力量?還是英國殖民者的「寬宏大量」?獨立建國,啊!可敬的東姑國父。哎呀!還有那個「我方的歷史」陳平──該怎樣記述?
(原刊於2005年9月24日《馬來西亞東方日報.東方名家.邊城南風專欄》,於2019年1月10日修訂。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姚源明學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繪畫展 #陳昱凱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陳昱凱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企劃林肯華來介紹。
▲在精緻完美的畫作中,找到一點破壞的刺激。
▲描繪記憶中的探索經驗,創造出奇幻而鮮明的宇宙觀。
▲當形式成為形狀 藝術探險家陳昱凱挑戰平面繪畫的可能
藝術家陳昱凱幼時因家庭影響,開始接受美術教育的學習,從國小美術班一路的念上來,多年來的術科練習也讓他學會了一技之長,進而擔任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也讓陳昱凱體認到台灣術科環境的侷限,使得美術學習相當的定型。由於從小就在術科體制下成長,陳昱凱也培養出紮實的繪畫基礎,「這時,就會容易沉醉在這種“畫的很不錯”的狀態裡。」他很快地發現到,自己的創作無法到達一個極限。「會畫畫的人太多了!你會想知道跟這麼多人競爭,自己追求的是甚麼?」如此的疑惑一直到升上研究所時,終於出現一絲曙光。
▲經歷過車禍的繪畫作品 意外造成不可思議的美感
陳昱凱的創作動機來自生活中的發現,在他就讀國北教研究所時,曾於某一次的創作評鑑前出了車禍,他的畫作被數輛汽車輾壓過,因造成畫面中多處的破損,原本以絕對輪廓線展現的木支架,變成一種破裂而不完整的狀態。當時,評鑑的徐文瑞教授曾對他說:這組畫作遭遇到一些破壞,我們因此可以得知;「作品是可以像人一樣去經驗事情的!」,意外造成另一種美感的展現,那樣不明確的邊界,也在視覺上提供了一種曖昧、模糊不清的語法。
「我是一個喜歡探險的人!」熱愛台灣土地的陳昱凱,時常經由旅行激發創作靈感,從陳昱凱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相當奇幻色彩的構圖搭上鮮豔的色調,最獨特的是;每一件作品都有著大膽又奇妙的拼接造型;彷彿讓他的創作賦予了鮮明的生命力!就如同藝術家本人一樣;十分具有冒險犯難精神的陳昱凱,不僅熱愛大自然、經常與朋友上山下海,更對神秘的古老文明有著濃厚的興趣。
▲熱愛神秘古老文明 創作出奇幻冒險色彩的獨特畫風
從《成為形式的形狀》系列作中,你會發現;放射性光線構圖頻繁出現,源自於陳昱凱就讀文化大學時期,曾探訪過鮮為人知的凱達格蘭遺跡,該遺跡呈現人為堆疊的金字塔造型,不禁讓他想起;古早原住民的壁畫中出現的光環,這讓他的更加地心神嚮往!但並不是每個歷史悠久的神秘古蹟都令他感興趣,陳昱凱也表示:過去曾遊歷擁有豐富故事性的吳哥窟,「只有再揭開神秘面紗的那一瞬間,最迷人。」,因為湧入大量的觀光群,古蹟被當地觀光業包裝好,也遺失了原來純粹的面貌。
「過去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都在畫好一個畫面。」一次的意外經驗;讓陳昱凱下了一個決定:將推翻以往的模式—創作重啟!「藝術家要重頭開始創作;根源就要自己去選擇,決定要使用甚麼樣的媒材。」他認真的說道:假設今天畫一張50號的畫布,在這個50號之前,都是幕後的人幫你處理好的;購買了那畫布,只有畫面是你自己能決定的,即使訂製不同的畫布尺寸,也還是在別人限制的規格之下進行創作。
在回想創作之中,陳昱凱曾受過國北教姚瑞中教授的影響,也讓他漸漸對自己在創作上有所期許。從形式上開始嘗試不同的呈現,他使用方便取得的木材拾獲物,木材因其便於切割與造型的特性,是相當適合的媒材。他嘗試混合、再創造的手法來表現材質架構。拾獲物本身有其必然的造成因素,因此具有物品不可選擇的獨特性,經過再造之後,使其成為三度空間的實存狀態,探討材質架構、空間之間的對話。
▲以拾獲物拼組作品 渾然天成的特異造型
此次的作品架構上,陳昱凱拼裝出特異的具體造型,來表現不完整的外型,這樣的不規則型體;有別於一般平面繪畫的方框支架,能製造出空間的缺口;作為一種視覺上的填空效果。他也保留物品本身的不完整,這種不完整的狀態指示著過去,同時刺激著視覺的強度。技法上他堅持以手工性的方式,表達出人的氣息以及留存個人的感情痕跡,如刮除、壓平、與重疊等手法,結合個人美感經驗與幻想空間的融合。展出時將作品本身置於展場、甚至是倚牆而置,他也試圖挑戰觀者慣性的觀看方式。
作品圖像之間不求連續性的發展,陳昱凱在創作時去創造出來,這些是特定的產物,無需去回溯自身或任何規則之上,當下反應就已經確立,在創作過程中「只要求自己」的實踐當下。他也希望:能讓大眾觀看的當下,感受到視網膜震撼,任憑身體體驗、經驗;「從這麼多精緻完美的作品中,找到一點破壞的刺激。」
▲十分熱愛探索的陳昱凱,與其創作般;有著奇幻冒險的色彩。
陳昱凱簡歷:
學歷-
2014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 畢業
2014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 研究所
經歷:
2016年 桃源創作獎 首獎 桃園展演中心
2016年《仙渡莊計畫II:想像的地理中心》 大舟造船廠
2016年 台灣當代一年展 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
2015年 台灣藝術家博覽會 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
2015年 台灣國展油畫比賽得獎作品展 台灣藝術研究院
2014年 第七屆金車青年油畫獎暨歷屆首獎者創作聯展 金車文藝中心
2014年 【Archetype開箱進廠】聯展 Archetype Factory 原行廠域
2013年 POLYPHONIC五人創作展 優米胡椒 台北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6/09/03-2017/01/08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姚源明學歷 在 姚源明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推薦與評價
夏嘉璐(1977年7月12日-),台灣知名新聞主播。畢業於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大陸組,大學時期曾任國立臺北大學第三屆 ... ... <看更多>
姚源明學歷 在 姚源明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產業貼文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姚源明學歷 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提供姚源明學歷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夏嘉璐原住民、姚源明、夏嘉璐身高有關漫畫與動漫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動漫二維世界 ... ... <看更多>
姚源明學歷 在 姚源明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推薦與評價
夏嘉璐(1977年7月12日-),台灣知名新聞主播。畢業於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大陸組,大學時期曾任國立臺北大學第三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