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課程的由來]
好幾年前,人本教育基金會,還有很會說故事的陳培瑜和我一起到立法院,找立委田秋堇。
為了越來越多愛說話、無法久坐、好動、愛幻想做白日夢的孩子,在學校被冠上"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直接往醫療推去,而學校卻協助有限。
我為了這次的拜訪,還到好幾所學校,拜訪了輔導主任和學務主任,了解學校的困難是什麼,在基層的老師有什麼建議能改善教育的無能為力。
那次,我們談得非常興奮,甚至想設立一所實驗學校,教室內不再是小朋友排排坐,而是可站可坐可躺可搖,每天都有課外活動時間,讓孩子習得各種生活技能,有接觸各種體育與藝術活動的機會,回家作業多元化.....。
可是,終究只是空中樓閣。
台灣的主流教育,依舊著重記憶背誦書寫筆試,上課最好乖乖坐著聽,不要動來動去,更不要講話。不重視音樂體育美育藝術教育生活技能…..。大家無視於世界在變,社會活動與從前大不相同,仍然一如往昔,繼續拜著科舉制度,追逐分數與名次,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憐的是孩子。被大人安排學習著據說長大會有用的東西,然後,長大才知道過去所學,有用的沒多少,倒是最精華的童年和青春年華,都在安親班補習班評量中虛度了。
於是,人本教育基金會想著如何從讓大人了解孩子、協助各種各樣的孩子開始。無論是從學習上、生活上,最重要的是--從最根本的人的價值去思考,進而改變大人,改變大人對孩子的看法,改變大人與孩子互動的方式,改變大人對孩子的想像與期待,而養成一個能獨立思考,自助助人,生活快樂的孩子。
這是策畫”是小搗蛋還是愛迪生?”系列課程的發想由來。
大力推薦系列課程中,每一位老師的課,都非常精彩,一堂都不能錯過。
很多父母一再抱怨孩子很難教,搞得一個頭兩個大。請不要只會抱怨。孩子真的不好教,我們來上課,學習重新做現代的父母與老師。
《讓小搗蛋變愛迪生 啟迪工作坊
親職教育講座》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過動兒。每一個生命,本來就應該要動。大家熟悉的愛迪生,小時候被當麻煩大王,特別是在學校裡:無法墨守成規、愛思考(很分心)、愛發問(沒規矩)、愛自己實驗(不服從)…,製造很多麻煩,堪稱『小搗蛋』代表。然而愛迪生的母親卻很能欣賞他,很能看出他的優點,還能在別人指責『這個孩子怎麼這樣子』時,挺身而出,說出愛迪生的過人之處,保護孩子並讓別人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他。
在家裡、學校中的現代「愛迪生們」,因為分心、過動、控制不了自己、不停地發問,常帶給身旁的大人困擾;但他們也同時具備善良、熱情聰明、有創造力、勇於冒險、不畏懼威權…的特質。當小搗蛋的父母、老師們擁有看見愛迪生的眼光,小搗蛋就能蛻變成屬於自己人生的愛迪生。
【啟迪工作坊】是安排給家長、教師及對教育議題有興趣者的系列講座,希望幫助您:
• 越過行為的表象而看到孩子們的本質與能力。
• 增長愛的能力,陪伴孩子面對困難、建立自信,並發展優勢。
• 協助父母發現並去除阻礙,以溝通取代命令、以行動取代焦慮,減少親子衝突等。
這幾年來,「啟迪工作坊」陸續在鳳山、苓雅、岡山、小港、旗山等區舉辦,引起熱烈響應,今年持續辦理,提供家長、教師們學習與成長的機會,請千萬不要錯過!
週三班課程表(9/1、9/8、9/15、9/22),上課時間:13:30-16:30
日期/星期 講題 講師
9/01(三) 是小搗蛋還是愛迪生?─理解過動的孩子 李佳燕(傳家診所醫師)
9/08(三) 以啟發取代懲罰─陪孩子面對問題 陳培瑜(兒童獨立書店創辦人)
9/15(三)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陳生慶(人本基金會資深親職講師)
9/22(三) 滋養孩子的大腦─協助孩子有效學習 張萍(人本基金會全國校安中心主任)
週六班課程表(9/4、9/11、9/18、9/25),上課時間:13:30-16:30
日期/星期 講題 講師
9/04(六) 是小搗蛋還是愛迪生?─理解過動的孩子 李佳燕(傳家診所醫師)
9/11(六) 以啟發取代懲罰─陪孩子面對問題 陳培瑜(兒童獨立書店創辦人)
9/18(六)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陳生慶(人本基金會資深親職講師)
9/25(六) 滋養孩子的大腦─協助孩子有效學習 張萍(人本基金會全國校安中心主任)
上課地點:線上課程,將於課前通知發出邀請
免費系列課程,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連結網址或掃描QR CODE):https://reurl.cc/XeZ0dR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 承辦單位:人本教育基金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蘇貞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eball.tw/news/23494 蘇貞昌今(10)日下午參加苗栗縣黨公職座談會,現場聚集了超過七百名的支持群眾,文學家李喬現身表達對蘇貞昌的肯定,苑裡鎮長杜文卿、縣黨部議員李貴富、縣黨部評召徐進榮、十多名縣黨部執評委以及十多名里長與鎮民代表,也都到場為蘇貞昌打氣。蘇貞昌在致詞時...
威權 優點 在 老ㄙㄨ的教育隨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幾天發了一篇關於小蘇姑娘閱讀的反思文,和朋友有一番討論。
朋友問:「對於孩子成長歷程的擔心,你提到要時時提醒自己閉緊嘴巴、釐清擔心來源、好好欣賞。你通常是怎麼幫助自己的呢?」
朋友提到她有位學生,焦慮的爸爸在停學後,和孩子有了不少的親子衝突。原因是因為孩子補私中課程的成績下降,爸爸嚴厲責罵孩子,並且對於孩子的生活作息、網路使用習慣、與家長應對的態度……多有指責。親子衝突持續發生,孩子回應態度冷漠,讓爸爸的焦慮與指責似乎更高了……
我嘆了一口氣,基本上關於「補私中」,又因「成績不佳而動怒」,顯然家長已有對成績的迷思。只要因成績不理想就會責備小孩,說起來都是大人對成績的內在課題。
朋友也怕孩子這陣子獨自在家,會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想請問家長可以怎麼幫助自己度過焦慮?
所以,我先跳脫老師的立場,試著用同理心,來思考這位爸爸的心情。
「自從停課後,親子衝突的頻率的確有上升,包括我和小蘇姑娘也不例外。因為相處時間變長,看到小孩不順眼的行為也變多了。」
「但很多所謂的『看不順眼』,都是一種擔心。」
「擔心孩子的學習能力不佳,擔心他的學習態度不夠好,擔心生活習慣紊亂,擔心網路成癮該怎麼辦.....」
「擔心之餘,只好出言提醒。但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不佳,提醒到第三次,就變成不耐煩或嚴厲的指責,並用高強度音量來限制或強制執行命令。」
「不過話說回來,小孩他一定也有很多委屈。他覺得爸爸並不了解他,小孩有做過很多的努力,他有試著配合,但他不理解為何爸爸始終看不到這些努力。」
「做這也不對,做那也不對。小孩心裡害怕,怕東怕西的,最後什麼都不做或不敢做,只好整天擺爛、放空,更惹來爸爸的不悅。」
朋友說:「這下可好了,進入了惡性的循環……」
我說:「我相信爸爸的內心一定也好痛苦,因為他是如此的努力,卻把孩子推得愈遠。他不明白孩子為什麼都黏媽媽,不明白孩子為何在心裡把他形塑成凶狠的壞人、或是整天氣呼呼的怪物?」
我對朋友說:「所以,可以的話,要轉達那位爸爸:他心裡是愛孩子的,孩子也愛他。」
「他是如此的愛孩子,才會如此擔心。孩子也愛爸爸,那些努力的蛛絲馬跡,都是線索。」
「只是我們常把愛變成擔心,化成一種傷人的指責。我們做家長的,要清楚看到自己表達愛的方式,不經意會成為孩子害怕的利刃。」
「傷痛和裂痕,是可以被修復的。只要好好的說出自己內心的愛,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來說話。並讓孩子選擇他自己運行的方式。」
朋友說:「是啊,我曾努力回應爸爸他的擔心,也示範如何跟孩子開啟對話,提醒指責、直接命令跟孩子互動的方式,只會把關係越拉越遠……」
我說:「一般人,尤其是在電話裡,不容易理解我們所說的。畢竟一轉身,又處處看到孩子的缺點。」
我試著提出建議:「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很重要,讓他說出十個孩子的優點好了。」
朋友說:「這好適合!請爸爸把看到的缺點先記下來就好,先不要跟孩子說。」
我說:「並且讓他說說十個關於孩子很小的時候,他覺得最開心、最狂喜的時刻。」
「當孩子愈來愈大時,我們常用更高標準來檢視他,卻忘了當他小時候,只要每一次的第一次:第一次笑、第一次會爬、第一次站起來、第一次開口叫爸爸、第一次生病後痊癒.....我們內心是有多麼的狂喜。我們常忘了,那種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好的單純時刻。」
「我自己常常想著『愛與擔心』這件事。也常常告訴自己:要記得孩子小時候那種單純的快樂。」
我繼續說:「對了,我還常常跟小蘇姑娘說『對不起』。我會說:『對不起,剛才我凶巴巴的。』、『對不起,我剛才語氣不太好,我太心急了。』」
朋友說:「我必須說,這對傳統形象的爸爸來說,好難哦!爸爸的形象,是這麼強韌的一家之主……」
我說:「而且,我還會跟她抱抱,說:『你知道爸比很愛你的。』她會說她知道。」
朋友說:「光想像那個畫面,無論原先在爭吵什麼,都化解了啊!」
我說:「哈哈,這的確很難,但只要做了一次後,後面就自在多了。」
朋友說:「嗯嗯,這是爸爸的小小一步,卻是親子關係修復的大大一步。」
我說:「你要告訴這位爸爸,孩子小時候就要多抱,再大一點,他就不給抱了。而且,從小沒有常被抱抱的小孩,未免太可憐了!」
朋友說:「這心情,想必身在其中,會好深刻。」
我說:「我之前有po文說我跟小蘇姑娘說『對不起』,在底下有留言:『沒見過有爸爸跟小孩說對不起的。』我才發現原來大多數的爸爸沒做這事。」
朋友說:「真的啊,太不符合社會對家長威權的形象了!為了鞏固自己家長不可違逆的尊嚴、事事掌握的控制感、消除不符合期待的焦慮……這些總總,都是破壞親子關係的利器。」
我嘆了一口氣:「等孩子大了,就覺得爸爸在情緒勒索,接著,就跟家長斷絕親子關係……」
討論至此,我們又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過往親師溝通時,我發現大多數家庭都是由媽媽們與老師密切聯繫。然而我卻發現,在孩子的行為問題上,爸爸這角色扮演深具影響力的關鍵。
所以,現在我都很直接的撥打電話給爸爸們,希望在孩子的教養上,用正向溝通的語言,為彼此找到成長型思維的立足點。
去掉愛裡那份的擔心與情緒,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對他的純粹的愛。爸爸們,我們一起來校正回歸吧!
.
.
#歡迎分享
#希望更多的爸爸看到這篇
威權 優點 在 社區力 empower and togeth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單親撫養孩子的阿萍,原本在護理之家當照服員,工時長,月薪只有3萬多,轉至第一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當照服員,近兩年的年薪都破百萬元。在資本主義當道的時代,關於「勞動合作社」,我們知道的都太少了,勞動合作社有著各式各樣的好處,你既是員工也是老闆,又有志同道合的夥伴與你打拚,一起獲得收入,也能回饋社區,更多勞動合作社的優點以及制度環境的問題,跟著本期社區力專題來一探究竟吧!
🔹《合作大於競爭 民主取代威權 勞動合作社實現勞務自主勞動尊嚴》https://pse.is/3jtpk6
🔹《憲法 公約保障 制度環境卻不友善 勞動合作社在台路 還遠迢迢》 https://pse.is/3hm7db
🔹《勞動合作社與社區共生 解套社會問題帶動善循環經濟》
https://pse.is/3kqkhb
👉藉傳播之力,建構互助共好社區,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mustard.org.tw/tab/547/id/181
🔥動動手指,按讚追蹤社區力粉絲頁!🔥
#勞動合作社 #合作經濟 #創業 #資本主義 #社會經濟
#有限責任智立勞動合作社
#第一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
#高雄芥菜種會新住民清潔服務勞動合作社
威權 優點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http://eball.tw/news/23494
蘇貞昌今(10)日下午參加苗栗縣黨公職座談會,現場聚集了超過七百名的支持群眾,文學家李喬現身表達對蘇貞昌的肯定,苑裡鎮長杜文卿、縣黨部議員李貴富、縣黨部評召徐進榮、十多名縣黨部執評委以及十多名里長與鎮民代表,也都到場為蘇貞昌打氣。蘇貞昌在致詞時表示,能代表民進黨出線與馬政府分庭抗禮的人選,應該是要能了解人民的困苦,並且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蘇貞昌也呼籲現場民眾自己就能做決定,接到民調電話一定要說出自己心中支持的人選。
蘇貞昌說自己是創黨黨員之一,當台灣要打破戒嚴、要衝破威權、要爭取民主的時候,他很幸運地能跟黨內前輩站在一起。蘇貞昌感性道出,民進黨中央黨部門口貼了一張第一屆黨主席江鵬堅抱著募款箱的照片,場景是民進黨第一場的演講,當時還是白色恐怖,沒人敢來站台,也沒人敢來聽,到場的都是勞動階級的工人,演講結束後,江鵬堅主席抱著募款箱,蘇貞昌回憶自己也抱著一個募款箱跟在後面,看著那些工人將他們一天賺來的血汗錢投進募款箱裡,蘇貞昌說每一個箱子都裝滿了台灣人的期待,希望民進黨可以照顧辛苦的人,他永遠不會忘記。
話鋒一轉,蘇貞昌指出馬政府辜負了當初七百多萬票的支持,選民在三年前用如此高票讓馬總統當選,立法院又有四分之三的國民黨籍立委,蘇貞昌認為馬政府如果有心一定能做好,但是馬政府卻讓人民相當失望、怨聲載道,政府債台築高、貧富差距加大,薪資低、失業率高,台灣再這樣沉淪就看不見希望,所以人民期待換黨、換人執政。
蘇貞昌接著表示,要代表民進黨出來與馬政府分庭抗禮的人,自然要與馬政府不同,要選能做事、了解民意的人,蘇貞昌說自己從省議員做到立法委員,從屏東縣長、台北縣長做到行政院長,一路從基層做到中央,三十年的歷練,所以他能清楚知道人民的需要;蘇貞昌細數自己曾帶著屏東縣的農民北上賣農產品,在台北縣打造科技園區,也因此創造了就業機會,甚至在二十多年前就在屏東縣倡導客家話。此外,蘇貞昌在擔任行政院長時,杜文卿時任立法委員,當時杜文卿向他反應南橫公路卓蘭到三義段工程,因為經費不足而延宕,蘇貞昌立即協助爭取32億經費。
首場政見發表會甫落幕,蘇貞昌也再次強調初選期間,黨內一定要團結,不能怒目相向,否則將被國民黨操作,蔡主席跟許主席都有很多優點,而人民都是總統的頭家,大家應該自己判斷誰較有資格跟馬政府比較,誰較了解人民的困苦,並且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蘇貞昌最後呼籲在場民眾自己就能決定,初選期間接到民調電話一定要說出自己心中支持的人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rAPgehBmLA/hqdefault.jpg)
威權 優點 在 台灣夯創業- 「威權領導的好處是,企業可能得以快速發展,但 ... 的推薦與評價
威權 領導的好處是,企業可能得以快速發展,但缺點就是,後繼無人。一旦領導者慢下來,企業很容易停止成長,甚至衰退。」 這是全球最大刀庫(存放待換刀具的裝置)製造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