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趣的 #零食箱# 喔😍😍😍
一回家就收到 #新加坡旅遊局# 寄來的美食箱,打看一看,琳瑯滿目的創意新加坡美食製成的零食,好吃又有趣,讓哥的味蕾一秒就到新加坡,太感恩了🙏🙏🙏
#豆腐皮改良的叻沙脆片鹹香濃郁好滋味
#榴槤牛軋糖好榴槤
#新加坡咖啡和茶包慢慢喝
#老成昌娘惹參巴椰漿飯風味餅乾
#咖啡穀片
#新加坡美食節
#新加坡產地直送
#台灣買不到
..............................................................................
新加坡美食節 (SFF) 是每年受到各界美食家廣為推崇的指標性盛事,第28屆將於 2021 年 8 月 27 日至 9 月 12 日的三個週末期間舉辦,主題為「美食每刻 新加坡」。作為新加坡唯一致敬當地美食和餐飲人才的慶典,新加坡美食節不斷創新,結合線上線下平台,為各國美食愛好者帶來 50多種餐飲體驗。相較於去年以純線上模式互動,本次規模更盛大!
本屆將釋出令人興奮的大師體驗班直播,包含免費入場和付費觀摩的課程形式,讓各國觀眾與新加坡烹飪界知名主廚近距離接觸。美食愛好者們還可以透過精心策劃的漫步導覽來體驗獅城最道地的傳統美食文化和創新故事,一層一層探索全新滋味;也藉由線上體驗和紀錄片更加認識新加坡。
2021新加坡美食節是即刻随心所望,心想獅城(SingapoReimagine)的一大亮點,該計畫於2020年11月由新加坡旅游局推出,致力於為旅遊業創立新標準,分別從重新想項安全、科技、旅遊體驗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開啟”新”旅程,同時聯合全球和新加坡在地的旅遊業者重啟和振興旅遊業,共同展望新加坡未來美好旅程。如同 SingapoReimagine的初衷,從介紹新加坡多元的美食文化出發,矢志讓全球美食愛好者對於美食的熱情永不消散,讓新加坡美食節為全球美食愛好者點燃熱情和重新體驗旅遊。
新加坡旅遊局 (STB) 零售與餐飲署長陳俏潓 女士表示:「2021 新加坡美食節承襲其引以為傲的傳統,持續推廣新加坡的優秀人才,從烹飪大師和後起之秀,甚至是老字號街邊小吃行家,乃至於葡萄酒專家和調酒師,展現出新加坡美食文化的豐沛。今年,我們很高興將新加坡美食節帶給全球觀眾,邀請他們盡情享受新加坡美食,並藉由美食認識我們的多元文化。新加坡美食節相較以往,更能證明新加坡烹飪界持續創新以及我們作為全球美食之都的聲譽。」
亮點:
新加坡美食節以四大活動元素呈現,包括大師體驗班直播、線上美食體驗、合作夥伴工作坊以及 SFF 美食商品選購!
大師體驗班直播
大師體驗班直播課程,提供觀眾難得的學習機會,可以向新加坡烹飪界最優秀的名廚、調酒師和美食風格人士零時差觀摩。除了可以免費觀看SFF 2021官方Facebook 上舉辦的九場課程,還能夠報名參加另外九場付費觀看形式的課程,體驗與名廚的專屬互動。令人羨慕的大師陣容囊括新加坡和亞洲各地餐飲界的知名人士,例如:
• MasterChef Singapore 2018評審及Artichoke餐廳主廚 Bjorn Shen 和來自菲律賓Sarsa餐廳的藍帶主廚JP Anglo,他們將展示共同合作完成的特色蚵仔煎。
• Laut餐廳主廚Lim Hoe Gern和泰國米其林一星Le Du的創意策劃者Thitid Tassanakajohn,將展示合作菜餚——鮮味十足的帝王大蝦(Prawn Raja)。
• Fishball Story創辦人Douglas Ng將揭曉他手工製作的傳統客家釀豆腐(傳統客家菜,主要原料有豆腐、碎肉或魚漿)背後秘辛。
• 米其林星級餐廳JAG主廚Jeremy Gillon 將演繹從頭開始製作義大利餃的手作工法。
• Tigerlily Patisserie主廚Maxine Ngooi 將添加香氣濃郁的黑果香料醬(buah keluak rempah),為巴卡布麵包 (babka loaf) 帶來全新風味。
• 來自Le Matin Patisserie餐廳的Mohammed Al-Matin將展示獨特炸香蕉甜點(goreng pisang)。
線上美食體驗
新加坡美食節還將提供國際慶典的體驗者互動形式的虛擬美食體驗。由紀錄片形式深入認識 Kok Fah Farm等創新企業的品牌故事,並邀請美食愛好者從土壤和水耕農場的角度初探美食。搭配Kitchen Insider: Sustenir的食譜紀錄影音,給予美食愛好者關於新加坡現代農業樣貌的基礎教育,展示如何將當地農產品融入當地日常佳餚。此外,美食愛好者還可以期待一趟全新的探索體驗,因為可以在知名美食主持人Nikki Muller的帶領下,在小印度和中峇魯虛擬美食旅程中大飽眼福。
作為新加坡合作夥伴活動的一部分,特定的虛擬體驗行程還將搭配實體形式呈現。美食愛好者們可以重新探索新加坡豐富的傳統美食文化底蘊,透過精心策劃的漫步導覽行程,讓自己沉浸於樸質動人的新加坡美食體驗。在小印度美食遺產之旅中,則能了解更多印度菜餚中選用的繽紛香料,或藉由Kim Guan Guan工廠導覽團來認識新加坡最老字號的kopi(咖啡)供應商之一,深入了解其製作和烘焙背後的歷史傳承。也別錯過新加坡純素節,參與當地和國際專家與演說者的在地素食之旅、講座和小組研討。在新加坡最優秀的純素食餐廳中盡情享用專為純素食者、好奇想嘗試的人和各式需求所設計的特定季節素食菜單。新加坡各地的餐廳亦提供秘密特别晚餐菜單,從小印度到如初路,從唐人街到甘榜格南區,美味秘饌等待著飢腸轆轆的探索者們!
合作夥伴工作坊
為了增加手作體驗機會,新加坡有舉辦SFF工作坊。在白沙浮商業城舉辦的手工紅龜粿工作坊,揭開傳統糕店製作的層層奧妙,並嘗試親手製作娘惹風味的傳統紅龜粿。在夏季果皮冰棒和果醬課程中學習食材殘料再利用,並在Sunrice學院的WellSpent工作坊了解更多關於食材資源回收利用的知識。對於雞尾酒愛好者,在亞洲第一間,甫於8月全新開幕的冰淇淋博物館的舉行的MOIC雞尾酒和冰淇淋搭配工作坊絕對不容錯過:Sips and Scoops 將帶您踏上甜蜜之旅,混合屬於自己的 Hendrick's 琴酒和冰淇淋雞尾酒。
SFF 美食商品選購
美食愛好者也將體驗 SFF 專屬的美食週邊商品。在地穀片品牌Nommish與Kim Guan Guan合作推出的咖啡穀片(Kopi Granola)和自製的美祿風味穀片(Malted Chocolate Granola)。老成昌是新加坡風味餅乾的起源品牌,開發了娘惹叁巴椰漿飯風味,獨特演繹這道深受喜愛的經典當地菜餚。為了向新加坡人喜愛的標誌性斑蘭風味致敬,新加坡手搖飲料品牌LiHO TEA 的 Singa-Pandan Lime 和 Singa-Pandan Shake 將在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和上海的 LiHO 商店發售。
支持響應 2021 SFF 新加坡美食節
可以查看 www.singaporefoodfestival.sg 來獲取完整的美食節活動規劃。
娘惹糕起源 在 莓姬貝利 • 食事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娘惹晶露」是馬六甲的必吃美食!
-
娘惹文化起源馬六甲,因此走在雞場街上到處都可見娘惹餐館,各式各樣的娘惹糕點及傳統的峇峇娘惹建築等。
這裡好熱每天都來碗甘甜爽滑的晶露,吃了真的會上癮,這間「榴槤之鄉」非常推~
-
圖文介紹👉🏻http://bit.ly/2RXjdp3
#馬六甲美食 #馬六甲
♥FACEBOOK: http://bit.ly/2BAuAce
♥INSTAGRAM: http://bit.ly/2UIyfNX
♥LINE@: @maggieberi
娘惹糕起源 在 跟隨Shelly 漫步英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5月第一天的勞動節日子
我做了很多觀光客的行程
早晨去了升旗山
為了搭個小火車上山
居然在山下排了兩個多小時的隊
只能説當決定要當觀光客的時候
就是註定要接受以及有耐心
好不容易到了山上終於看到了美景
而且天氣很涼很消暑的感受
欣賞景色拍完照後就去小攤販吃午餐
我品嚐了粿條仔 還吃了水果冰淇淋
吃完後正想去走走時卻下起滂沱大雨
所以只好繼續在室內等待雨停
沒想到就這樣下著大雨兩個多小時
我們就決定趁著下小雨時離開山上
然後此時的天氣又漸漸開始轉晴
於是又去了第二個觀光客行程
那就是美麗有趣的壁畫們
這裡的感覺很像倫敦的東區
它是Lebuh Armenian
每個巷子和角落裡都有著不一樣的驚喜
似乎當追尋不同壁畫拍照的同時
你也能深刻感受到其中故事的意義
漫步穿梭在這古色古香的街道
時光彷彿也能倒轉在古城的日子
檳城曾經有著英國的殖民
又有多種族文化的影響之下
形成現今這樣中西合併的美麗
真的很喜歡這樣一個小島
卻擁有許多説不完的故事
而晚餐時間吃了娘惹大餐
這是ㄧ餐我吃之前不知道是什麼
吃完後還是搞不清楚狀況的料理
所以還特地查了意思
娘惹菜是流行於東南亞的美食
起源來自於早期定居於檳城的中國移民
娘惹指的是中國移民
和馬來原住民通婚的女性
我們吃的是很特別的娘惹火鍋
口味很濃用著各個不同香料所組成
例如 有姜 香茅 辣椒 肉桂 蝦醬
班蘭葉 青檸 豆醬 蒔蘿等等
然後再搭配各種不同的辣椒醬
非常獨特的飲食文化
也讓我在國際美食當中又多了ㄧ道料理
吃完晚餐後已經十點多了
我們則還到了China House喝茶吃蛋糕
總覺得這裡賣得絕對不只是飲食
還銷售著一種很特別的概念文化
這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更全部座無虛席
有好多不同的店家還有漂亮的庭園陪伴
唐人厝的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美麗
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咖啡廳
因為每ㄧ桌都會附上很多不同顏色的蠟筆
店員則會在餐桌上夾著ㄧ張白紙給你們
我看著大家都邊聊天邊吃著蛋糕
再配著茶然後邊在紙上畫畫寫字
這樣的華人文化讓我感到很新奇有趣
當地朋友則和我説檳城人就是喜歡如此
因為他們喜歡有創新 回憶和概念的事情
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都這麼晚了
大家還會停留在這裡繼續紀錄著記憶
很可惜太晚到China House
聽説這裡擁有檳城最好吃的提拉米蘇
但全部都賣光了
只好把機會留給下次的旅行
這是檳城的第三天日記和照片
分享給以後要去檳城的台灣朋友
真的非常推薦你們一定要到這裡旅行
同時也寫給住在馬來西亞的朋友們
這是ㄧ篇我用外國人心中所描繪的檳城
很真誠感受到這小島的小日子
是多麼的美麗的不同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