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Natalie Portman的38歲生日,大家最愛她的哪部電影呢?
#波妞聊演員 娜塔莉·波曼
各位粉絲晚安😉😉最近幾天波妞放假放到都忘了更新文章哈哈哈,希望大家不要罵我,春節假期快結束了呢,要準備收心了QQ如果粉絲心中有想到任何演員人選,不要害羞,在底下留言或私訊粉專給波妞,就有機會在下周看到自己喜歡的演員被我介紹喔😍😍
-
1981年6月9日出生於以色列耶路撒冷
-
本名為娜塔-李·赫許勒,在以色列出生的她,母親和父親都有猶太人血統,她的父親在以色列擔任醫師,而母親則是一位美國人,為娜塔莉·波曼的經紀人。雖然她現在定居於美國,但她曾表示:「儘管我很愛這片土地,但我的心屬於耶路撒冷,那裡才是我的家。」她是家中的獨生女,與父母十分親近,她的父母也很少缺席她任何一部電影的首映會。
-
娜塔莉·波曼4歲起開始學舞,並在當地舞團表演。10歲時,她曾受邀擔任兒童模特兒,但她婉拒了,決定全心投入舞團表演。她也曾在一次雜誌訪談中表示:「我和其他小孩很不一樣,我比較有野心,我知道我喜歡什麼、想要什麼,所以我很努力。」而她也利用學校假期的空閒時間參加戲劇營,開始接觸演戲。
-
1994年,13歲的她參加盧·貝松的電影《終極追殺令》的試鏡,成功獲選電影中的小女孩一角,她為了保護隱私,她以她祖母的娘家姓氏「波曼」當作藝名,而這部片也成為其代表作之一。她也接連演出了《烈火悍將》、《大家都說我愛你》及《星戰毀滅者》等片,也在1996年的電影《美麗佳人》中擔任主角。1997年,她演出了百老匯改編的《安妮日記》,飾演安妮·法蘭克,開始了戲劇相關表演。
-
1999年,她因電影《管到太平洋》中有全裸戲而推辭了的邀約,但在後來修改劇情後,她加入了該片的演出陣容,她也以片中安·奧格斯特一角獲得金球獎最佳女配角提名。雜誌《沙龍》的評論也稱讚她:「令人大為驚奇,並形容她不像任何一位同齡女演員,她既不會太脆弱、也不過於剛毅。」1999年她主演了《星際大戰前傳三部曲》中佩咪·艾米達拉一角。
-
在完成拍攝《女孩第一名》後,她開始在哈佛大學攻讀心理學學士。在1999年的一次訪問中,她表示除了《星際大戰》系列外,接下來的四年她要全神貫注於學業、不會接拍任何電影。2003年6月,波曼自哈佛大學畢業,取得心理學學士學位,而聰明的她,除了會說希伯來語與英語,她後來也學了法語、日語、德語及阿拉伯語。
-
2004年,她以《偷情》這部電影獲得金球獎最佳女配角,以及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提名。2010年演出的《黑天鵝》,是她的人生代表作,因這部片抱走金球獎及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也讓他在這部片認識了老公班傑明‧米爾派德,兩人在2012年結婚,育有兩子。
-
2011年演出《雷神索爾》簡·福斯特一角,飾演雷神的女友,隔年又演出《雷神索爾2》,可惜後來她沒有續約,退出這個系列電影。2015年《愛與黑暗的故事》是娜塔莉·波曼的執導處女作,入選第68屆坎城影展「特別放映」單元。2016年演出的《第一夫人的秘密》,飾演賈桂琳·甘迺迪,劇情描述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身亡後,她從丈夫遇刺後到葬禮這四天裡發生的故事,這部片也讓她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
前陣子的美國紐約女權大遊行,她也有現身現場響應,並在現場發表一個演講,真的是很有女王風範。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WHO14c88c&feature=youtu.be
-
娜塔莉·波曼較著名的作品有:
1994年《終極追殺令》
1996年《美麗佳人》
1999年《管到太平洋》、《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
2002年《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
2004年《偷情》
2005年《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
2008年《美人心機》
2009年《紐約我愛你》
2010年《黑天鵝》
2011年《飯飯之交》、《雷神索爾》
2013年《雷神索爾2》
2015年《愛與黑暗的故事》、《聖杯騎士》
2016年《第一夫人的秘密》
-
我是因為2010年的《黑天鵝》這部片才認識她這個演員,這部片可說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之一,聽起來似乎有點變態,因為這部片不是一部很正常的片,但我看得很開心。她和索爾的情侶戲碼,看了也很開心,可惜她沒有續約了。2016年後未傳出新作品的她,相信她第二個小孩出生後,就可以看到她的新作品了,粉絲們敬請期待♥
-
--
親愛的粉絲們~波妞已經推出每周固定單元囉!!
每週一【波妞聊演員】【波妞聊導演】
每週三、五 【波妞評舊片】
除了以上這些固定單元,也會時不時介紹新片及新片短評
歡迎粉絲們一起來討論,記得要準時收看喔!!
「娜塔麗波曼老公」的推薦目錄:
- 關於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愛看電影的波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愛看電影的波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遜媽咪交換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討論] 滅絕水杯的意義?(有雷)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娜塔莉波曼-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娜塔莉波特曼-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鄔瑪舒曼老公的推薦,YOUTUBE、PTT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鄔瑪舒曼老公的推薦,YOUTUBE、PTT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2022娜塔莉波曼-電腦組裝筆電開箱經驗分享,精選在Youtube ... 的評價
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愛看電影的波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波妞聊演員 娜塔莉·波曼
各位粉絲晚安😉😉最近幾天波妞放假放到都忘了更新文章哈哈哈,希望大家不要罵我,春節假期快結束了呢,要準備收心了QQ如果粉絲心中有想到任何演員人選,不要害羞,在底下留言或私訊粉專給波妞,就有機會在下周看到自己喜歡的演員被我介紹喔😍😍
-
1981年6月9日出生於以色列耶路撒冷
-
本名為娜塔-李·赫許勒,在以色列出生的她,母親和父親都有猶太人血統,她的父親在以色列擔任醫師,而母親則是一位美國人,為娜塔莉·波曼的經紀人。雖然她現在定居於美國,但她曾表示:「儘管我很愛這片土地,但我的心屬於耶路撒冷,那裡才是我的家。」她是家中的獨生女,與父母十分親近,她的父母也很少缺席她任何一部電影的首映會。
-
娜塔莉·波曼4歲起開始學舞,並在當地舞團表演。10歲時,她曾受邀擔任兒童模特兒,但她婉拒了,決定全心投入舞團表演。她也曾在一次雜誌訪談中表示:「我和其他小孩很不一樣,我比較有野心,我知道我喜歡什麼、想要什麼,所以我很努力。」而她也利用學校假期的空閒時間參加戲劇營,開始接觸演戲。
-
1994年,13歲的她參加盧·貝松的電影《終極追殺令》的試鏡,成功獲選電影中的小女孩一角,她為了保護隱私,她以她祖母的娘家姓氏「波曼」當作藝名,而這部片也成為其代表作之一。她也接連演出了《烈火悍將》、《大家都說我愛你》及《星戰毀滅者》等片,也在1996年的電影《美麗佳人》中擔任主角。1997年,她演出了百老匯改編的《安妮日記》,飾演安妮·法蘭克,開始了戲劇相關表演。
-
1999年,她因電影《管到太平洋》中有全裸戲而推辭了的邀約,但在後來修改劇情後,她加入了該片的演出陣容,她也以片中安·奧格斯特一角獲得金球獎最佳女配角提名。雜誌《沙龍》的評論也稱讚她:「令人大為驚奇,並形容她不像任何一位同齡女演員,她既不會太脆弱、也不過於剛毅。」1999年她主演了《星際大戰前傳三部曲》中佩咪·艾米達拉一角。
-
在完成拍攝《女孩第一名》後,她開始在哈佛大學攻讀心理學學士。在1999年的一次訪問中,她表示除了《星際大戰》系列外,接下來的四年她要全神貫注於學業、不會接拍任何電影。2003年6月,波曼自哈佛大學畢業,取得心理學學士學位,而聰明的她,除了會說希伯來語與英語,她後來也學了法語、日語、德語及阿拉伯語。
-
2004年,她以《偷情》這部電影獲得金球獎最佳女配角,以及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提名。2010年演出的《黑天鵝》,是她的人生代表作,因這部片抱走金球獎及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也讓他在這部片認識了老公班傑明‧米爾派德,兩人在2012年結婚,育有兩子。
-
2011年演出《雷神索爾》簡·福斯特一角,飾演雷神的女友,隔年又演出《雷神索爾2》,可惜後來她沒有續約,退出這個系列電影。2015年《愛與黑暗的故事》是娜塔莉·波曼的執導處女作,入選第68屆坎城影展「特別放映」單元。2016年演出的《第一夫人的秘密》,飾演賈桂琳·甘迺迪,劇情描述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身亡後,她從丈夫遇刺後到葬禮這四天裡發生的故事,這部片也讓她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
前陣子的美國紐約女權大遊行,她也有現身現場響應,並在現場發表一個演講,真的是很有女王風範。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WHO14c88c&feature=youtu.be
-
娜塔莉·波曼較著名的作品有:
1994年《終極追殺令》
1996年《美麗佳人》
1999年《管到太平洋》、《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
2002年《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
2004年《偷情》
2005年《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
2008年《美人心機》
2009年《紐約我愛你》
2010年《黑天鵝》
2011年《飯飯之交》、《雷神索爾》
2013年《雷神索爾2》
2015年《愛與黑暗的故事》、《聖杯騎士》
2016年《第一夫人的秘密》
-
我是因為2010年的《黑天鵝》這部片才認識她這個演員,這部片可說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之一,聽起來似乎有點變態,因為這部片不是一部很正常的片,但我看得很開心。她和索爾的情侶戲碼,看了也很開心,可惜她沒有續約了。2016年後未傳出新作品的她,相信她第二個小孩出生後,就可以看到她的新作品了,粉絲們敬請期待♥
-
--
親愛的粉絲們~波妞已經推出每周固定單元囉!!
每週一【波妞聊演員】【波妞聊導演】
每週三、五 【波妞評舊片】
除了以上這些固定單元,也會時不時介紹新片及新片短評
歡迎粉絲們一起來討論,記得要準時收看喔!!
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遜媽咪交換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蔚昀聊繪本】
林蔚昀
《透過繪本,看見兒童》
自從當了媽媽,我的時間和喜好就有如自己的房間,被迫縮水、退讓到角落。餐桌上的椰汁綠咖喱和麻婆豆腐消失了,取而代之是火腿蛋炒飯、咖喱飯、玉米濃湯。書櫃上堆的不只是小說、散文和詩,也有教養書和孩子的繪 本。幾乎每天睡前,我都會唸一兩本繪本給孩子聽,比我讀小說、散文和詩還頻繁。
雖然自己閱讀的時間和量變少了,但我很開心能透過孩子,再一次接觸繪本的世界。我都快要忘了,我有多麼喜歡繪本。我記得小時 候唸過的《小胖小,包水餃》、《朱家故事》、《聚寶盆》,還有一本我想不起名字的繪本, 關於一隻熊貓小時候就被帶離森林和母親身邊,送進動物園。牠在動物園過了一生,直到老死,靈魂終於可以走出柵欄,走回森林,和 媽媽重聚。
這故事悲慘又寂寞,看起來不像是給小孩子看的,但它很符合我童年的心境,因此療癒、陪伴了我。是啊,誰說童書就一定要樂觀進取、明亮溫暖,像是迪士尼卡通?即使是經典的迪士尼卡通像是《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 1989)、《小鹿斑比》(Bambi, 1942),裏面也包含了許多困難的家庭衝突和 人生處境(小美人魚離家出走還改造了身體, 小鹿斑比是個孤兒),只是包裝了糖衣。而近年的《天外奇蹟》(Up, 2009)、《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 2015)或是今年上映的《可可夜總會》Coco),更是逐漸把糖衣剝除,讓孩子更細膩地看見不美麗、不完整的現實人生, 讓他們透過想像故事,習慣成長的失落(當然,因為是迪士尼,還是有 happy ending 的啦)。
《可可夜總會》是目前為止我最喜歡的迪 士尼動畫。它有趣動人,層次豐富,涵蓋了 死亡、記憶 /文化、家庭、認識自己、為自己的命運作主等議題,而這些正是兒童(甚至成人也是)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重要議題, 也是許多繪本會碰觸的主題。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死亡世界的狂野想像
大兒子從三四歲開始, 就對「死」這個話題很感興 趣。住在波蘭時,每年11 月我們都會在萬聖節去掃爺爺的墓。翻閱繪本時,他也會看到書中的人物死了。 他問:「我會不會死?妳會不會死?死了以後 會怎麼樣?」當他對死亡有了模糊的概念(不能動、離開這個世界),他說:「我不想死。 我怕死。」
我試着用繪本和他聊死亡,給他看吉竹伸介(超人氣日本繪本作家)的《爺爺的天堂筆記本》。他那時候已經比較大、比較世故了,他會對我說:「外婆說死了會變空氣,哪有什麼天堂啊。」聽到這句話,我的玻璃心還碎了一下,就像聽到他說:「根本沒有聖誕老公公嘛。」
但是,很奇妙,就像他隔了一陣子又開始相信聖誕老公公,他也開始要求我唸《爺爺的天堂筆記本》給他聽。 或許,因為《爺爺的天堂筆記本》沒有擺出一副「我現在要告訴你死亡的真相喔」的嘴臉,而是呈現爺爺對死亡世界的狂野想像,所以才會讓大兒子接受吧。讀這本書時,我和他聊:「這個爺爺的天堂就是可以整天泡溫泉的地方欸,你也想要溫泉嗎?」然後我們兩人會點頭說,是啊有溫泉真的很棒,改天我們也要 去泡溫泉。或者,我們也聊這個爺爺真是任性,墳墓要長得像大型滑梯,死後還要家人幫他做紀念郵票和 CD。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和《可可夜總會》一 樣,呈現的死亡想像都是比較歡樂的,但無可否認,死亡還是有它悲傷、不浪漫的一面。波蘭繪本《一根叫派翠克的頭髮》(Bajka o włosie Patryku,Malina Prześluga著、Agnieszka Woźniak圖) 用黑白的炭筆線條、透過頭髮的掉落來隱喻死亡。雖然有想像和幽默,但很節制, 頭髮派翠克問頭髮老銀的問題:「掉落是什麼意思?」很直白,而老銀的回答:「就是永遠離開你所在的地方,可能往上飄,可能往下落,可能被風吹走,或被吸塵器吸走。」也殘酷而真實。
重建時代:阿公、阿嬤來講古
死亡最令人害怕的一點是記憶的失去, 所以我們才努力記下許多回憶,讓它們不要隨着人事物的離去而消逝。文字、圖畫和影像可 以記錄人的記憶,也可以記錄城市、鄉鎮和時 代的記憶。岩村和朗(日本繪本大師)的《14 隻老鼠》系列重現了作者童年玩耍的林野,謝立文、麥家碧畫的《麥兜》系列則透過一隻小 豬麥兜的成長,帶領香港觀眾看見他們共同經 歷過的時代變遷。
或許因為記憶和傳承有關,許多記載時代的繪本會用「阿公講古、阿嬤講古」的手法來呈現。《走,去迪化街買年貨》(朱秀芳著,陳麗雅圖)透過阿瑞跟着爺爺到迪化街辦年貨, 讓讀者看見霞海城隍廟、永樂布莊、中藥行、 南北貨行、打鐵街,並且讓他們認識乾貨、竹製品、鐵器的名稱。《越過山崗:阿里山森林鐵路的故事》(吳芳銘總編輯,陳維霖圖文設計)則藉由火車司機阿清伯從阿里山的起點到 終點的沿途回憶,把阿里山森林鐵道的前世今 生交代了一遍。《火燒厝》(廖炳焜著,王書曼圖)的結構非常巧妙,一方面透過道士阿公和 孫子的互動為紙紮這種傳統技藝留下記錄,用 細膩、寫實的圖畫和文字詳細介紹魂轎、紙厝、水燈、「天公座」的樣貌及用途。另一方 面則透過故事中的阿公為自己紮紙厝,並且告 訴孫子死亡是「回家」,讓年幼的讀者習慣、 認識死亡。
如何看待記憶:波蘭繪本的啟示
記錄時代不代表要對時代歌功頌德,或是緬懷往日,認為傳統不管怎樣就是有價值。 在面對歷史的陰暗面時,繪本該為孩子提供的 不只是「記憶」,還包括「如何看待記憶」。波蘭的《1989,一個關於鐵幕、巧克力和自由的 故事》(Rok 1989: Mała książka o pewnej kurtynie, czekoladzie i wolności, Michał Rusinek 著,Joanna Rusinek 圖)讓我們看到了一種面對歷史的可能。
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用幽默口吻告訴讀 者:「我小時候看《E.T.》這部電影時,覺得它很驚人。亮點倒不是 ET 本人,而是裏面的人 物竟然可以叫披薩外送!這在共產時代根本是 不可能的啊!而現在,我和我的孩子們隨時都 可以叫披薩到家裏來了,讓我們看看這些年來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吧⋯⋯」透過描繪日常生活 細節(電視、商店、服裝、書籍、糧票、信用 卡、衞生紙),作者與繪者呈現出共產時代和 民主時代的對照,也深入淺出地向讀者解釋了體制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
時代有明有暗,家庭也是。很多時候, 父母家人留給孩子和彼此的,不只是家族的 歷史文化和優良傳統,也包括壓迫、傷痛和不 快樂的回憶。在《可可夜總會》中,外高祖父 Hector 把音樂的美好留給了他的家人,但也因 為他的拋妻棄女,外高祖母 Imelda 無法享受音 樂的美好,反而必須把她對音樂的愛埋葬,轉 而把熱情投注到實際的製鞋工業,養家餬口, 並且禁止家族中任何人愛音樂,為的就是避免 家庭破碎的場面重演。
Imelda 這麼含辛茹苦、為母則強,看在 熱愛音樂的玄孫 Miguel 眼裏只是「妳都不懂我」、「妳只想控制我」。站在孩子的角度, Imelda 確實很專斷,但當我看到這一幕,心中 浮現的第一個念頭是:啊,這就像電視劇《花甲男孩》的長孫視角啊,始作俑者是男人,被恨的卻是女人,要出來收拾殘局的也是女人, 女人真命苦。
《我媽媽變成印第安人》: 媽媽放空的美好一天
在繪本的世界中,媽媽的形象也是矛盾複雜的。一方面充滿愛與溫暖,可以在家中保護 和自由的故事》 小孩,另一方面又經常大吼大叫、讓小孩害怕(集好仙子和壞皇后於一身?)。相對地,繪 本中的爸爸形象就比較單純,不是大好就是大 壞,通常好的居多。這些暖男會帶小孩出門去 認識世界、冒險犯難,即使失職,比如像為了 馬戲團拋妻棄子的《落跑老爸》(塔迦.葛瑞 著,魯圖.摩鄧繪),理由也是可愛、可被原諒的。
不過,《我媽媽變成印第安人》(När mamma var Indian,Ulf Stark 著,Mati Lepp 圖) 倒是在某種程度上顛覆了這「媽媽在家帶小 孩,爸爸出門遛小孩」的傳統敘事。男孩 Ulf 發現家裏沒有人陪他玩,於是扮成印第安人, 還去廚房解放了因為不停炸豬扒而渾身油煙的 母親。母子兩人偷偷來到一個湖邊游泳、抓魚、烤魚,度過美好的一天(媽媽放空,小孩放風),還帶了一條白斑狗魚回家。
《我媽媽變成印第安人》讓孩子看見:母親也是女人,母親也是人。人生實難,家是牢籠,但在這牢籠中的人們,還是可以用愛相濡以沫,互相為彼此也為自己爭取一點喘息空間。
《大象艾瑪》: 真正的我會被喜歡嗎?
不過,雖然我同情《可可夜總會》裏的 Imelda,並不代表我認同她的作為。尤其, Imelda 因為害怕家庭破裂而禁止家族中的人玩 音樂,還要求大家通通做鞋子,不然就不是一 家人,這其實是在傷害孩子的獨立人格和獨特 性。電影中,Imelda、Hector 和 Miguel 還可以 找到和解之路,但現實中,類似的故事通常就 沒有完美大結局了。極端一點的,還可能變成 像《血觀音》那樣,以愛之名進行剝削。
「你是宇宙的孩子,和星辰、樹木一樣, 你有在這裏的權利。」美國作家 Max Ehrmann 在他的散文詩中如此寫道。是啊,每個孩子都 希望自己是獨特的,而父母朋友愛他是因為他 就是他,而不是因為他很會念書、能繼承家 業、和別人一樣。然而,在每個孩子心中都會有一個恐懼:我真的可以做我自己嗎?我和別 人不一樣,大家會不會不喜歡我?爸媽會不會 拋棄我?我需不需要把自己藏起來,戴上一個面具?
許多繪本,都在處理「做自己 VS 迎合別 人」的矛盾掙扎。《大象艾瑪》(大衛.麥基 著 /圖)的主角艾瑪是一隻花格子大象,其 他的大象喜歡和牠在一起,因為有牠的地方 就有歡笑。有一天艾瑪突然福至心靈,問了 一個大哉問:「別的大象到底喜不喜歡真正的我,還是牠們覺得我的格子很好笑呢?」艾瑪把身體染成灰色,變得和其他的大象一樣, 但變身後,艾瑪才發現當一隻灰色的大象好 無聊⋯⋯最後,一場雨洗去了艾瑪的偽裝, 其他大象以為這是艾瑪的玩笑,哈哈大笑, 艾瑪確認了自己的價值,故事歡喜收場。
和艾瑪不同,《亞斯的國王新衣》(劉清彥、姜義村著,九子圖) 中的亞斯是個 很會畫畫、但因為有亞氏保加症(Asperger syndrome,自閉症的一種),不知道如何和其 他人相處,而被大家視為頭痛人物的男孩。他 可能永遠無法融入社會,但因為一場火災,人們發現他的昆蟲畫得很美麗,於是他的畫流傳 各處、風靡全國,甚至連國王都命人採用亞斯 的設計,來為自己打造一套新裝。
《大象艾瑪》和《亞斯的國王新衣》都算是比較幸運的故事。有些孩子很獨特,但他們的獨特不一定能被他人接受,他們的路因此走得特別崎嶇。像《我是一顆小星星》(李光福著, 許匡匡圖)中的男孩因為多重身心障礙,被同學排擠、欺負,唯一的安慰是媽媽無條件的接納與愛。
《人,你有權利》: 和兒童談人權
媽媽的愛很偉大,但,孩子的成長能只 仰賴媽媽的愛嗎?或者該說,社會國家應否把養育孩子、教育公民的責任都推到媽媽身 上,一愛天下無難事,讓個人去自生自滅? 還是,鄰居、老師、同學、社會中的大人和 政府也要擔負起責任,共同打造一個比較合理友善、沒有歧視的社會,讓每個人 — 無論他的膚色、年齡、信仰、喜好、貧富、性別、思想 — 都能享有身而為人、與生俱來的權利?
人權聽起來很高尚遙遠,但它就像腳踏車和餅乾一樣,是存在於日常之中。當人權受到侵犯,也像失去健康一樣,會對生活有直接影響。人權教育就像任何教育一樣,不能等到孩子長大才教,而是要讓他們從小接觸、了解。 和兒童談人權,如果過於說教,會流於形式, 過於輕鬆,可能會讓他們忽略了議題的嚴肅。
根據《世界人權宣言》寫成的波蘭人權繪本《人,你有權利》(瑪格澤塔.凡葛潔茨卡 和伊沃娜.札別絲卡 - 斯達德尼克著,15 位 波蘭插畫家繪圖)在輕與重之間取得平衡。它用深入淺出的文字,配上與文字呼應的插畫, 列舉許多項重要的人權。每幅插畫,都由不同的插畫家繪製,這本書豐富多彩,也讓我們看到,同樣是講述人權,可以有多元風格的詮 釋。作者在序言問讀者:「仔細瞧瞧,這些藝 術家的解讀和你的是否相似?」這也顯示這本 書想和兒童對話,而非只是單方面「教」他們。
兒童的人權很容易被遺忘,就像兒童及兒 童的世界容易被人遺忘。透過和兒童一起閱讀 繪本、和他們討論繪本,我們可以進入兒童的 內心,同時也在其中發現,那個被我們遺忘在 童年的,小小的自己。
(本文原載於香港01週報2017.12.27)
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娜塔莉波曼-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14歲的#娜塔莉波曼 走紅毯,肩上背著一台可愛的拍立得(?)從小就很有自己想法的 ... 娜塔麗波曼與老公班傑明米爾派德被知情人士傳婚姻觸礁,全都因老公班傑明偷吃。 ... <看更多>
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娜塔莉波特曼-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波曼 為2015年哈佛大學畢業生演講Natalie Portman Harvard Commencement Speech | Harvard Commencement 2015 講 ... ... <看更多>
娜塔麗波曼老公 在 [討論] 滅絕水杯的意義?(有雷) -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防雷
記得在三個地方有特寫水杯
一是老公回家時,兩人的手在水杯的折射中分開
二是老公喝了一口水,結果吐血在杯子裡
三是最後娜塔麗波曼回來了,也喝了一杯水,但是沒事
個人解釋是這樣
班乃迪克後來有問娜塔麗波曼她所遇到的生物是否為碳基生物
加上海邊那些疑似水晶構成的樹
可能都是在暗示外星生物是矽基生物
而矽基生物無法適應多水的環境
所以當複製的老公依照記憶去做了喝水的動作
結果便是疑似多重器官衰竭的症狀
娜塔麗波曼,可能是唯一進去微光的生物學家
當她的知識被複製了以後
整個狀況改變了
外星生物知道了自己為何無法適應這個星球
以及地球生物演化的策略
外星生物選擇以寄生在碳基生物上作為繼續存活的方式
也就是最後的娜塔麗波曼的身體並沒有被改變太多
但是精神已經是另一個生物了
最後喝一口水也沒事,表示已經成功適應環境
甚至可以把進化的方式分享給其他個體
也呼應一開始兩人在地球上這個多水的環境,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另外矽基生物能夠耐高溫
所以白磷彈燒不死外星生物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209.2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21157969.A.9A8.html
之所以會稱為動作
是因為假的丈夫可能沒意識到喝水這個動作背後的意義
他只知道如果是這個人的話,他會做這個「動作」
喝水對他沒有意義,他就只是忠實地再現從丈夫那邊獲得的記憶而已
疑似這詞我也是故意用的
本片最大的疑點就是
為什麼外星生物要隔了一年才跑來找娜塔麗波曼
假設外星生物先是從當地居民獲得了基本的智慧
進而從軍人中獲得武器與生存的知識
也得知了娜塔麗波曼這名生物學家的存在
也知道娜塔麗波曼愧對於丈夫
有沒有可能這一年就是在等娜塔麗波曼的罪惡感發酵
然後引誘娜塔麗波曼自投羅網
而「多重器官衰竭」只是一個誘導的手段呢
這也能提供為什麼假的丈夫在娜塔麗波曼回來以後就不藥而癒的第二種解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