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1] 細說分鏡 Vol.18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52
🖍我認為,在欣賞任何一幅作品之前
🖍別被其表象,框住了你的思考
從何時開始拍照? 如果從拿相機開始亂拍,那到現在也有20 多年,但真正開始學習攝影基礎? 大概是 2003 年那時開始;那又何時開始從事攝影寫作? 從 2010 年 10 月第一篇文章起,也有 10 年了;那又何時開始教攝影? 再晚一點,2012 年 07 月開始至今,也有 9 年了,回想這過去這些重要時間點,照片對我的意義也好、用途也好,也會不斷的改變。
🟥接觸更多不同人
我曾經在資訊展、商場賣過相機,待在台北光華商場某個小角落一段時間,喜好是攝影,接觸到的自然是對「拍照、攝影」有需求、有興趣的消費者,而前來櫃位的消費者,從對攝影一無所知,開口就直問「我需要一台如何如何功能的相機」,到以攝影為攝業的「攝影師」,二者之間需求落差很大,消費金額從一台3-4 千元的相機,到一顆 5-6 萬元的鏡頭,直到一台將近 20 萬元的相機。
不同需求的客人,聊起攝影有完全不同的故事,完全不懂的客人,讓我了解他們對拍照的想法,為何會這麼簡單的也不懂? 口中說的、需要的、花錢買下去的完全不一樣,有些客人會接受我的意見,選擇我所推薦的,有些則是很確定的是「我就是要這台」,即使我心中覺得這台並不完全適合你,但有花錢、有消費,你就是客人。
另一種是以攝影為職業的攝影師,像是「婚禮攝影、新聞記者、攝影工作室」等等都有,談起攝影又是另一片天地,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前輩問我「你覺得,職業與專業,哪裡不一樣」? 一時間我也分不清楚這界限如何區分。
🔹「職業是拍出客戶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專業是客戶買你拍得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二句話聽起來很像,卻完全不一樣的層級與境界,雖然我還不曾體會後者的心情是什麼,但前者的心情我卻很能體會。🔹
談起「器材」的看法,一般消費者與職業工作者則是不同的見解,特別是職業工作者如何訴說「高級相機、鏡頭」那規格表看不到的的實際體驗,那真的沒有實際用上是真的比較不出差別,由於這裡是「光華商場」不是「攝影研究社」,也無法具體的更深入的討論,但從這些職業攝影師心得交流分享,讓我能稍稍接觸更高攝影領域的境界。
🟥天哪,你能教嗎?
一開始寫攝影教學從沒想過「我可以開課」「我能教」,甚至直到今天是我每天工作內容之一,而一通陌生電話響起,聊了一下「你是誰?」,再聊聊「你能來教我們攝影嗎?」,一開始是拒絕的,連個課程大綱、講義都沒有,一點經驗也沒有,哪敢答應一個陌生電話另一頭的邀約,但對方熱情與堅持,於是帶著一點心虛的說「既然如此,我們就來試看看吧」,於是開啟了第一堂課。
一開始設計 6 門課,慢慢變成 8 堂、10 堂、12 堂,連同進階 18 堂課,講義也從 V1.0 到 V16 版不斷的改變,也能針對不同需求、上課形態設計不同的課程組合,再設計新課程,新的內容等等。
一開始會認真的去數開了幾個班,默默為這個班的學生做點記錄,比如說有多少人啦、第一堂何時開課啦,但經過數年下來,已經數不清開過少課、有多少學生上過我的課,東西南北跑過多少地方,如果當初那個記錄的習慣有維持下來的話,我想想這幾年開過的班,教過的學生,應該是非常可觀。
🔹我總是不斷的接觸「初學者」,課程也是為他們不斷的設計、改版,背後動機當然是希望自己越教越好,能讓他們接受到更簡單易懂的內容,「教學相長」這好段時間,我從初學者身上學到非常多、非常多,了解為何他們想學、困難在哪裡、需求在哪裡,雖然不同班的新生,彼此間對拍照的想法需求都大同小異,但每一次課程都能讓「再一次的重新學習、體會」,如果我是一位初學者,我會如何期待攝影能帶給我什麼收獲,攝影又可能是什麼樣子。🔹
「是得,我能教,我很會教」至少到了今天我總算能大聲說出這句話,但這背後無心插柳柳成陰的故事,少數讀者、朋友才知道的事情。
🟥旅行、攝影
除了身為他人眼中的老師,其實老師也該不斷進步,除了不斷追求更好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也試著在別的領域相結合,看看從「不同領域看攝影」,能否有想出新的見解。
我開始出國旅行,在有機會與能力下,多出去看看,2013、2014 年,我各別去歐洲自助旅行,這二次都各去一個月,當時的心情走馬看花 (現在想想哪一次不是),眼裡看到的盡是「新鮮貨」,連個路邊的垃圾桶都長的不一樣,順手拍個幾張。
在陌生的環境能產生一種「與環境陌生的隔閡」,除了眼裡看到的新鮮貨之外,心境也跟著看開了 – 原來世界好大,自己這麼渺小,應該在有心有餘且力充足下,多出去看看,雖稱不上打開什麼我們說的「攝影眼」,但至少讓我能期待自己能抱著相機,多看看更多地方,挑戰自己能走到多遠、多久。
當自己看得多了、玩得多了,就產生了另一個新的念頭「想讓我的學生、讀者看看我所看見的世界」,該如何最安全、有效率的達成這一點? 是的,我考上了外語領隊,跟著旅行社合作帶讀者、學生出國,這是最具體的方法。
🔹這讓我又用不同的心態來看待「攝影」,自己用相機、鏡頭體會這世界不足以讓我滿足,帶著其它人感動我曾經有過的感動,這是我另外的目標,我想這比多年前「入門攝影課程」相比,這更像是「進階的攝影課程」,只是這是屬於我自己的課程、我的團員反而是我的老師,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如何透過其它人的視野,來增見我所見到的世界。🔹
🟥攝影與錄影
確切的說是「靜態攝影與動態錄影」,除了在「完全不同的工作領域」外,我也在「不同的表達呈現」上嚐試,也就是「動態錄影」,雖然很多人會說,若你攝影基礎有了,那麼動態錄影入門也不會太難,我也這麼認為,但就「基礎入門」上確是如此,但實際上跳進來學習,才發現學會「從無到有製作出一隻影片」,跟「拍出一系列攝影作品」,這兩個根本就是「二件事」,共通點大概就是…,手上的相機既能攝影,也能錄影,少了器材進入的成本 (一部分啦)。
從 2018 年中,我開始自習「動態錄影」,從剪輯軟體的學習、到如何拍出一隻教學影片、VLOG 影片,嚐試不同器材,在這個領域,我也是初學者,每件事就像從頭來過,中間有些辛苦,但也十分新鮮,我偶爾會跟學生說:
🔹「好好體會你是初學者的身份,因你對任何事都感到好奇,而當你一切都熟練了,很容易將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你也就會慢慢麻痺,失去觀察力與好奇心」🔹
當我開始學習動態錄影過程,我也這樣子告訴自己,慢慢學習、不急,享受初學者的過程,來看看動態錄影裡頭的世界,逐漸找到與「靜態攝影」有哪些異同、彼此可以互相接替的部分,直到撰文的今天,我依舊還是個「初學者」,很多東西還是一知半解、仍然好奇。
🟥跳脫領域思考
🔹「通常在一個問題卡住,原地打轉不得其解,你在原有的領域想不出答案,而透過站在其它領域來看這待這個問題,通常都能獲得解答,或是不同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想自己的事情」,但這何其困難? 如果你不是「真的站在別人的立場過」,你是無法用不同的角度、思維方法來看自己問題,但一但你有過類似的經驗,也許你也能認同上面我所說的 – 跳脫領域思考,能發現原有領域所想不出的答案,也或許答案依舊想不出來,但相信能產生更多新的想法,重回既有的領域再試圖尋找答案。
每每在教攝影過程,在課堂上講解任何觀念,教得好不好,學生有無吸收,從學生的眼中可以得到答案,對我來說難的不只是「教」這件事,難的是如何知道他們哪裡不懂? 為何不懂? 不懂為何不舉手? 還是連自己懂不懂都不清楚? 他們的眼神流露的,除了疲憊以外就是「呆滯」,這該怎麼解? 我除了試著換更多不同的例子,講講不同的比喻,笑話也一講再講,想辦法打通他們的關卡,雖有些進步改善,但我覺得問題依舊存在,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而直到我「真的跳脫了既有的領域」,再思考上面這些問題,部分問題我得到了答案,當我接觸到「旅行」,讓我對攝影有著更大的夢想之外,也讓我思考「為何我那麼辛苦拿著相機原因是什麼」,用這角度去想想學生辛苦下班,接著來教室上課,他們心情與期待是什麼?
當我接觸到「動態錄影」,從動態錄影過程,我思考這問題「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嗎?」一張照片帶給我們除了「視覺的記憶外」,好像留下來的東西也不多,那前面那問題「照片有無勝於有聲」這觀念是值得深思好一會。
🔹當把「動態錄影」帶到課上,才發現學生為何部分觀念依舊死記,是因為他們不在「現場」缺乏對於照片判斷的線索,他們看到照片只是「結果」,也只能參考,甚至死記,若能在一張照片之前帶點影片,較能讓他們「如臨現場」感受一些氛圍,要他們學習新的觀念,好像這問題似乎解決了。🔹
也同時能解決另一個我好奇的問題「為何一到外拍練習,學生就把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全還給我一樣」,因為外拍過程中,整個世界都是充滿線索的「大教室」,該如何依現場教他們如何判斷眼前的東西,結合所學,因為「氣氛環境」擁有太多變數需要講解,這些東西帶不進教室裡,這才是我們需要「外拍」的原因。
🟥持續重看「攝影」
教學、寫作十年的經驗,我也不斷的在改變我所擅長的領域之外,同時我也跨足不同的媒體、不同的專業,帶著初學者的心情去看看我所不懂的,這份好奇心讓我在其它領域事物上,學到了很多新點子,在「攝影」及「攝影教學」上,我有很多的改變。
🔹最重要的改變,是改變我對「照片、攝影」的看法,我不再堅持那套「照片無聲勝於有聲」「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這些過去我埾持的念頭,而是更加「超越、溶合」不同領域的專業、觀點來看待這些事情,讓我能確實的跳脫單純的靜態攝影的想法,有著更進一步的成功與成果。🔹
別誤會,我依舊喜歡「攝影」,而我仍舊在不同領域持續的學習,並且帶著這些學習接觸後的感想「帶回我所熱愛的攝影」,照片對我來說,已不再只是記錄、回憶、創作、證明等等念頭,更不只是視為自己獨享的小小世界,許許多多觀念仍在我心中發芽、成長,希望我能更加堅持下去,持續的進步,也更加認識自己「為何如此對攝影的熱情,仍持續不停」,我想這問題,也是許多人心中最大的疑問,對吧?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00的網紅何樂餘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想要學拍照前,先挑一個適合你的器材吧!! 這次影集內何樂小姐會分享曾經接觸過的攝影器材: 例如:iphone、GR、sony系列等等的 還不知道怎麼著手,就來看看這次的簡易介紹吧 第一集:怎樣踏入攝影 (https://youtu.be/3zoUDQ2rMyw) 第二集:簡易器材、課程介紹 (h...
婚禮攝影 怎麼 挑 在 Michelle 廖翊君 - 中英主持人//課程講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後疫情婚禮講座|降級後疫情籌備的解決方案
報名即將截止👉https://lihi1.cc/5CtYx
慶祝+0,現在 #2人報名只要600元 #加碼獨家優惠
降級後婚禮到底該怎麼籌備🤔️
儀式宴客一起辦?還是先辦家宴就好?
如果流程簡單化,婚攝📷可以幫我們紀錄什麼?
拍完婚紗,相本的尺寸要怎麼挑?
不管是剛開始準備婚禮 或是籌備到一半
在疫情趨緩的日子 會碰到不同的狀況
或發現網路上學姊的經驗不太適合自己🤷♀️
那~就來和我們喝杯咖啡聊聊天吧☕️🍰
在這場午茶時光,我們將和備婚的你們分享———
從 #婚禮攝影 #婚禮主持 #婚禮日報 的專業角度
即使 婚禮形式改變 簡單流程 也能創造出儀式感
辦一場輕鬆又屬於自己的理想婚禮
讓生命中這一天 與其他日子不同
許諾成為彼此的後盾💍❤️
*講座資訊*
✔️2021/9/4週六,14:30-16:30
📍黑貓月亮咖啡館 一樓
🍹現做咖啡飲品
🎁報名享有獨家優惠好禮
📲 不住台中也可報名線上直播
*講師資訊*
Michelle 廖翊君 - 中英主持人//課程講師
WeddingHolic 主理人Irene
Mr.thanks 影像工作室 主理人 謝成
婚禮攝影 怎麼 挑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時候現代人的沒忌諱,有點超乎想像。
這天,葬儀社帶著一位先生,還有子女各一人,來火葬場,做最後的撿骨儀式。
往生者女兒問我
「師父,不好意思。等等可以拍照嗎?」
我稍微愣了一下,說句
「可以唷,這邊沒問題的!」
小姐點了點頭,笑了笑。
我才來一年多,但也發現其實撿骨的時候,越來越多人拍照,甚至錄影。一開始在冰庫時候,還會笑著說,「怎麼老媽過世女兒還在打卡發動態?」但後來想想,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妥的。有婚禮攝影,那喪禮攝影會稀奇嗎?倒也不見得。
我開始撿骨時,小姐發現自己手機沒電了,就跟弟弟說。
「唉,我手機沒電了,你手機借我拍。」
弟弟拿出手機給姊姊,姊姊一打開相機,臉色一變,唸了他弟一句。
「靠邀,怎麼沒有修圖軟體呀?」
我跟禮儀師還有她的爸爸跟弟弟嚇一跳!居然拍骨頭要用修圖軟體?
姊姊看到我們四人一臉錯愕,就說。
「不是啦,我要拍我幫媽媽挑的照片,然後罐子也是我幫祂挑的,我要拍一張最後最美的祂!」
罐子上的那女子,滿頭長髮,面帶微笑,滿臉紅潤,沒有病容,後面背景不是一般藍天白雲,而是某個瀑布景點,老實說,還算特別。
粉紅色琉璃罐上,充滿著水鑽。四周用佛經圍繞,蓋子上面還有一朵蓮花,也算是精心挑過的。配合著面帶微笑的媽媽,我覺得很搭!
弟弟摸摸頭,說一句
「我又沒用修圖軟體,幹嘛下載!」
姊姊生氣的說
「你不知道女孩子拍照都要修圖嗎?怪不得活該單身!」
身為單身漢的弟弟,氣得滿臉發紅,卻說不出任何話反駁。
旁邊的禮儀師,手機都是一些動漫角色,平常長得香的很,也不需要修圖軟體,但是聽到這句話,卻也難過了起來。
我手機裡面,都是我女兒的照片,我女兒天生麗質,自然不用修圖軟體。但為什麼我聽到後眼角有淚,我也不知道原因。
剛當鰥夫的爸爸,一臉懵逼的看著女兒,我看他可能不知道修圖軟體是什麼。但或許看了照片,想起他太太,淚水也不爭氣的掉下來了。
「豪氣女一句話逼哭四條單身狗!」
這真的很霸氣!
等到我裝好罐子之後,小姐一邊拍著照片,一邊說著。
「媽媽,您真的很漂亮!我真的把您拍的很美!您已經沒病痛!已經不是躺在床上插著管子的樣子,您的頭髮還是跟還沒住院時候一樣長,也已經可以下床到處玩了⋯⋯⋯」
說著說著,一家子,就哭了起來。
在旁邊的我,欣慰的看著他們,感受著那不捨的親情,也感受著那深深的祝福。
「師父,您可以往旁邊移動一下嗎?您擋住鏡頭了!」
哭呀!嗆完單身再嗆我胖是在嗆三小~~~~~
婚禮攝影 怎麼 挑 在 何樂餘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想要學拍照前,先挑一個適合你的器材吧!!
這次影集內何樂小姐會分享曾經接觸過的攝影器材:
例如:iphone、GR、sony系列等等的
還不知道怎麼著手,就來看看這次的簡易介紹吧
第一集:怎樣踏入攝影 (https://youtu.be/3zoUDQ2rMyw)
第二集:簡易器材、課程介紹 (https://youtu.be/75UVvT5OY0Y)
第三集:課程正式開始!!!!
【關於更多的我們】
何樂IG:misshola13 ( https://bit.ly/2BoLk66
粉專: 餘溫先生Mr.Warmth Studio (https://www.facebook.com/MrWarmth.Studi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5UVvT5OY0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