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哪一張
親愛的媽媽們
你們都好嗎?幸福也辛苦了💪
當媽媽的資歷到現在有幾年了?!
我是即將升7年級的雙寶媽咪
你們呢? 互相認識一下吧!
女人有了孩子 停下了腳步 扛起了家務
就是無限的揮灑汗水與散播愛
不求回報 只求身旁有人懂!
你的男人懂妳嗎?!
如果他願意懂 那就值了!
#隨著我的第二位寶貝即將上學去
#我有些感性的回憶湧上心頭
媽媽這個身份、是每天的每一分鐘
都在過著七上八下、大大小小的情緒翻滾奔騰
有快樂 有盼望 有焦慮 有煩惱
還有不停的在跟自己對話
#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最適合的
#矛盾拉扯和解甚至心酸都很平常
或許還有好多無法說出口的胡思亂想
就這樣 日復一日 一年接著一年
成為母親之後的妳
是否被傳統的枷鎖給定義了 ?
背上母職的妳
又看到了自己的什麼樣貌?
我看到了自己更大的能力與包容
謝謝我的孩子們讓我有無限的可能 ♾️
#幸福是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真欣話 #好多的回憶紮實的在我腦海裡
#希望有不同年級生的媽咪來交流
———— 後記:
這組照片我想表達~
在教育的路上可能會遇到被3C控制的無奈、給孩子最好的卻成了寵溺?
父母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教育理念、更別說還有隔代教養的家庭可能有更多的聲音⋯
別忘了
教育孩子的路上 不須爭個輸贏
因為家裡的每一份子都希望孩子是良善的向上發展
而我們將是孩子們永遠的後盾 ❤️
同時也有3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不愛美,天誅地滅!」 - 如果有在追蹤丘曄IG的朋友,應該都發現他是一個很熱愛購買精品的人,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他選擇不要在月子中心,把錢省下來回家休息,最後決定買一個包犒賞自己! - 每一個人對自己好的方式都不同,每一個人的花錢三觀當然也都不同,有自己的一把尺最重要,偶爾把錢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有...
媽寶男定義 在 雙寶娘 (譚惋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又是一篇無解的文章,遇到兒子總是無解~~
#高敏媽與直男兒
#關於兒子的迷惑行為1_囤積癖
一直很想寫寫「關於兒子的迷惑行為」這個主題。其中最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行為就是「囤積癖」。
直男兒從小就熱愛囤積各種「資源回收品」,如果是顏值高又有紀念意義的東西,類如漂亮的紙袋或包裝紙之類的東西,我還可以理解。
畢竟,身為「前幼兒園老師」,我也曾經瘋迷收集好多年。
可惜,他不是走這種路線,舉凡空寶特瓶、紙盒、紙袋、用完的原子筆筆芯、修正帶替換芯、餅乾塑膠盒、衣服吊牌、路上撿的石頭和樹葉…反正,你能想到的他都要留著。
如果我纏著他整理,甚至不計髒亂下海幫他,他還會跟我翻臉。問他為什麼要堅持。
他說:「這個這麼好,怎麼可以扔!」
「誰知道我以後會不會用到!」
感覺我們母子角色對換了,收集東西捨不得扔的不該是父母嗎?結果我生出一個像老大爺一樣的直男兒,而且不小心青出於藍勝於藍(泣)😅
每次去他房間,看到那些佔地方又積灰塵的資源回收品,我都要心中反覆不斷默唸:「是親生的。」
深呼吸這招不能用,因為吸入灰塵會引發高敏媽的咳嗽和過激反應。🤷♀️
/
有一次,他好不容易被我說服扔了一箱資源回收品,結果好死不死學校說要帶紙盒。
吼,他把我罵得狗血淋頭,從此後要他扔東西簡直比登天還難,開始囤得坦蕩、囤得爽快😅達到囤積出快感的境界,享受被物品包圍的滿足感。
也更加謹慎地防範高敏媽我(是防賊逆?)
之前看過一篇報導,說囤積症被定義為精神科疾病,要判斷囤積症有兩個標準,其一是患者需要大量收購,或無法拋棄在正常人眼中沒有價值的物品。
其二是囤積帶來的壓力會影響正常生活。
直男兒既沒有出現大量收購,也沒有讓囤積影響他的正常生活,顯然罪狀不足,也不好強迫他改變。
不過,已經嚴重影響媽媽我的視覺感受。我沒有嚴重潔癖,只是比較愛乾淨一點的那種程度。(認真)🤔
既然造成問題,就要想辦法解決,找到彼此都可以接受的解決辦法。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我很少談到教養,也很少寫「正統的教養文」,因為我認為青春期的孩子特別討厭大人的教導。
因此,比起教養,我寧可謀求親子間的相處之道。也換一種比較生活詼諧的筆觸記錄。
我和兒子之間的差異那麼大,意味著面臨的相處挑戰也很大。書寫過程是想和大家分享,我如何認識,理解和接受一個全然陌生的個體。
/ #收集和囤積的界線
我跟兒子說,有時候越是他人眼中沒有價值的東西,越是能給我們帶來微小且綿密的幸福感。
所以,只要他開心的話,我願意接受他囤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宇宙。
但是,資源回收品要保持乾淨,集中在一個區域,例如放在紙箱裡,只要超過這個紙箱的東西就要嘗試斷捨離。
畢竟,我們旅居在異鄉,所處的空間有限,根本放不下那麼多東西,再加上隨時都有搬家的可能,請不要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來上海後,我們已經歷兩次搬家,一次他們年紀尚小無法幫忙,另一次爸爸訂下嚴格規定:
房間裡的東西如果不整理出一個範圍,要他們自己整理裝箱自己搬,東西太重的要請工人幫忙,搬家費要從他們的零用錢裡面扣。
還是爸爸英明懂得小孩也有人性,一說到要自己搬自己付錢,馬上就肉痛起來,傾刻斷捨離得乾乾淨淨,所有的資源回收品都投入黑色大垃圾袋的懷抱。(媽媽竊喜)😁
結論就是,如果你家也有一個不改初心,堅持囤積的孩子,可以考慮搬(叫)個(爸)家(爸),再不行就搬兩次,如果實在不想搬家就換個更小的房間給他吧!
不過,我實在不忍心告訴大家,直男兒搬了新家之後又收集了新的資源回收品。(結果還是說了)😅
/
#後記:我們年底又要搬家了,兒子聽到這消息馬上跟我說,媽媽你不能搬到一個更大的房子嗎?這樣就可以裝得下我所有想囤的東西。
媽啊!我暈~~
好啦好啦,也許,囤積也是一種生存哲學吧(顯示為媽媽已放棄掙扎)😅
/
#照片故事 | 兒子戴女兒的髮箍,感覺他換了女裝就是我本人了❤
媽寶男定義 在 張璽醫師-小兒神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天上午參加了北醫附醫主辦的全人關懷-實踐工作訪研習,感觸良多,在這與大家分享一點小感想,讓大家在中秋連假享受月光美景時也思考一下生命和活著的意義。
當年還在日本習醫時,教授常常反覆告訴我們醫學裡唯二“絕對”的事-
1. 醫學沒有百分之百絕對。
2. 唯一的絕對就是,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會面臨死亡
傳統上醫學院所受的教育往往是如何醫治病人,關於死亡這件“必然”的事,反倒接觸的機會不多,甚至有一種“病人的死亡等於醫師的失敗”的感覺,雖然知道“絕對”會發生,但是一直沒有好好學習如何應對。
兒科與其他科不同的是,在執行醫療過程當中,大部分的醫療決策與病情解釋的對象,不是病患本身,而是家屬---病患的父母親。理所當然的也會面臨當病童到了已需要面對緩和醫療或不積極急救的情況。這樣的情境讓我不禁在課堂上,回想起自己在日本接受訓練時的種種情景。
自2010年返台,時間飛快,今年已邁入第十一年了。雖然我現在是一名小兒神經科醫師,但是2001年剛自醫學院畢業的我,嚮往是成為一位新生兒科醫師。因此我在日本十年的醫師生涯中接觸且參與了不少早產兒的治療。日本的早產兒醫療可說是相當先進(依照我的老師的說法,日本人手這麼靈巧,這麼會做模型,非常適合做早產兒醫療…這樣好像早產兒醫師都是愛公仔的宅宅),而當時日本全國1000g的新生兒存活率高達8成,換句話說不管是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或是像我曾經被外派到,人口可能10萬不到的日本海港口小城 舞鶴市,即便是1000g的早產兒,10人裡面也8人能夠能存活。因此在日本服務的那幾年,我們團隊也常常成功的救活500g甚至是400g以下的寶寶。但是無論怎麼順利,該遇到的還是會來的,實習醫師第一個秋天,負責了一位28周,出生體重800g的單胞胎男孩,出生第一週期間,順利的度過了肺部及心臟等問題,進入了第2周。當時我們醫院的規定是,負責醫師在病童拔管前需全天留院執行第一線照護。因此當時應該是連續住在醫院的第10天左右,心想應該在撐一下,兩三天後就可以回家了。但是事情往往不如人意,就當開始討論何時拔管的那幾天,突然血壓變低、末梢循環變差,身體出現浮腫,檢查電解值後判定是腎上腺功能的問題,因此給予類固醇治療。隨著血壓上升,開始排尿後浮腫也逐步改善,當晚十二點於大夜交班時叮嚀主護理師,目標血壓不超過70mmHg,注意尿量後,我就進去值班室休息。大概凌晨五點左右被大夜護理師叫醒,說血中氧氣含量頻繁的掉至危險範圍。起床一看,小朋友膚色蒼白,活力差,當下立即抽血並立即執行腦部超音波,一放上超音波探頭立刻發現是腦部出血,且是大範圍出血。一向溫和不太罵人的我也忍不住對著大夜護理師說“怎麼顧的,搞什麼啊”。當下護理師早已淚流滿面,頻頻向我說對不起。當時的我應該是氣到神智不清了,回了一句“不要向我說對不起,你應該是向他的父母親道歉”。待當時的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來了之後,我們向家屬說明當晚所發生的事情,並解釋目前情況相當不穩定且就算救起來預後也預期相當不好。說明完後的第二天,家屬回覆決定不採取積極治療。聽了家屬的回覆,我個人覺得應該還有機會,家屬不應該就這麼放棄治療。但是主任告訴我,生命的價值有時不在長短,即使短暫,共處的美好記憶卻是可以永恆活在人的心中。千萬不要將自己定義之醫療成功,單純地建立在病人的生存上。如果有能力,沒有父母不全力愛自己的小孩。也沒有一位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小孩比自己更早走,反而有更多的家長會將小孩子生病過世的責任加附在自己的身上。因此我們必須了解,有時做這樣的決定對家屬來說是有多麽困難。當下主任也與我分享兒科死亡宣告的技巧以及兒科如何讓小朋友與家長告別的方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若是當下已執行復甦式一段時間,感覺回不來時,一般來說,家長往往無法當下告知醫師停止急救,因為喊停止等於宣告死亡,這對家長來說是難以承擔之重。因此可向家長說明「小朋友已經很努力了,再加油下去對小朋友來說真的太累了,是否讓他好好休息」。另外,最後一定要讓爸爸媽媽抱小朋友,讓一家人能有好好獨處的時間。因為有一些早產兒出生後就住進保溫箱,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抱過自己小朋友。第一次抱他可能也是最後一次抱他,所以抱小朋友時盡可能的把身上的管路都拔掉,監控系統也盡量拿掉,並且轉靜音。醫療團隊則在護理站看螢幕確認心跳等生命徵象。聽完主任的說明後隔天,那位28週的小朋友的生命力也慢慢轉弱,因此我們也急忙的聯絡了家屬來與小朋友做最後的會面。這是我第一次送走我負責的小朋友,也帶給我很大的衝擊。當螢幕顯示心跳逐漸轉慢、停止。主任帶我進去,向家長宣告及確認死亡時間,當下真的有一種非常不真實的感覺,3天前才在規劃是否拔管,而現在這個瞬間我卻在宣告他生命的結束。而讓我印象更深刻的是,當我們團隊送小朋友離開加護病房時,爸爸媽媽轉身像我們深深的一鞠躬並向我們說“謝謝你們的照顧”,老實說當下家長對我們道謝,真的非常意外,就如同主任說的,生命的意義也許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每一個全力燃燒的生命,即使短暫,也可以是永恆的。就如同我,“他”應該也一直活在他父母親的心裡。
小朋友走了不就後,那位主護理師也離職了,一年後某個機會,她回到單位,善良的她還是向我反省,也許那天她再多注意一點,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是否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我不確定,只能說是我們團隊,尤其是身為主責醫師的我實力不夠,為了不讓同樣的事情發生,我們只能檢討,繼續向前走,如同當時的主任說的,我們沒有時間悲傷,因為還有小朋友在等著我們救。所幸那位護理師後來也回到她的家鄉,在京都隔壁的福井縣再度繼續新生兒醫療服務。醫護團隊對病患全心的投入,其實自己也還是需要心靈的依靠,尤其是努力結果不如預期時,精神的支援更不可少。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一些疫情嚴重的國家也發現醫護人員面臨生死交關的場景,心靈的安定對於醫護是多麽的重要,許多一線醫療人員因為無法承擔他人生命的心理壓力而造成許多憾事,台灣日前也發生過,因此北醫附醫也開始關注照護員工們的心靈健康。這不僅是照顧員工,同時也間接地增加醫療品質,給病患及家屬更好的醫療照護。
媽寶男定義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人不愛美,天誅地滅!」
-
如果有在追蹤丘曄IG的朋友,應該都發現他是一個很熱愛購買精品的人,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他選擇不要在月子中心,把錢省下來回家休息,最後決定買一個包犒賞自己!
-
每一個人對自己好的方式都不同,每一個人的花錢三觀當然也都不同,有自己的一把尺最重要,偶爾把錢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有何不可?
-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精品」的定義,和平日我們兩位不同的消費觀念,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將自己的收入和支出達成平衡,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
如果有什麼關於節目的意見,也歡迎留言和按下五顆星,和我們分享哦!
Podcast全系列 ‣https://linktr.ee/kuan_choo
-
【本集重點】
-
00:00 負能量週記開始囉
02:10 本集主題:買精品是對自己好還是奢侈?
03:00 精品的定義是什麼?不是只有包包才是精品喔!
06:15 關韶文的第一次買精品的過程
07:44 丘曄岔題:幫朋友買驗孕棒的經驗
09:30 關韶文買包講求實用 丘曄講求有型
11:40 買精品包最常問的三個問題
13:10 丘曄高中時的夢想:背名牌包走在東區
15:00 丘媽媽從小培養丘曄對精品的常識
17:40 買精品的反面聲音是什麼?
19:45 拿精品包都會經歷過不敢背出門的時候
22:00 精品也可以成為生財工具嗎?
28:20 買A貨或是翻玩款的心態是什麼
31:38 地勤跟空服員都很愛買精品嗎?
36:35 會在意被follow一樣喜好的精品嗎?
39:36 丘曄被推坑電子衣櫥來存放精品包
41:15 精品包會增值嗎?丘曄有賣過二手包嗎?
45:20 買精品包的觀念:以自身能力所及而購買
-
#Podcast #丘曄 #負能量週記
-
【在這裡也可以聽到我們Podcast】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qAZDxP
Sound On:https://bit.ly/3h6NXzV
Spotify: https://spoti.fi/35ZzFuu
KKBOX: https://bit.ly/2UT6B5A
Google播客:https://bit.ly/3x7Xtbf
-
【負能量週記】超噁!爆笑家事一籮筐!男人們幫幫我們好嗎?
https://youtu.be/dc3jDxLs61E
【負能量週記】認養寵物有多辛苦?一隻少了眼睛、一隻害怕人群!
https://youtu.be/Jr804r0jzZw
【負能量週記】這瞬間感覺老了?最不懂年輕的人是髮捲?!feat.丘曄
https://youtu.be/K3hBtodoGzA
【負能量週【負能量週記】網紅的商業模式!聯名跟業配誰好賺?feat.到處都是瘋女人APPLE
https://youtu.be/fn7nbVw85Ow
【負能量週記】愛聊天就能經營社群?有什麼好處?關韶文尋覓到「頻道神隊友」丘曄!
https://youtu.be/hkbh7FxFBl4
【負能量週記】檢討大會!被嫌好吵好大聲?Podcast第一季心得
https://youtu.be/V2b-HaZ-5so
【負能量週記】抱怨大會!衣服都穿姐姐剩的?為什麼要跟哥哥一樣?
https://youtu.be/8UaeTsIwZN4
【負能量週記】參加過最「荒謬」的比賽?從健康寶寶到查字典!feat.賴珮如、丘曄
https://youtu.be/V5SFDjUXRqw
【負能量週記】職業光環背後的負能量!航空公司的神祕監控單位!記者出過最糗大包!feat.丘曄
https://youtu.be/pKbF7SdMB9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音檔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Podcast節目 ‣https://linktr.ee/kuan_choo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媽寶男定義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史上最強的馬子狗瘋狂巴結岳母做太滿!
專家一針見血突破盲腸?
道出兩性交往的殘酷真相!
#馬子狗#兩性#巴結岳母#新聞挖挖哇#鄭弘儀
【慈母養出媽寶兒?】►https://youtu.be/LiKcO7qoJZo
⭐姚惠珍嗆爆張亞中!疫苗採購的背後算盤?
► ►https://youtu.be/1NDe8t4QGt0
⭐台灣疫苗不夠打?震撼真相驚呆所有人
► ►https://youtu.be/ai58c2hzG54
⭐染疫身亡再擴大!重症病患淚崩:我想活!
► ►https://youtu.be/4cZAR6tA3zo
⭐36歲憾染疫病逝!年輕人確診暴增藏玄機?
► ►https://youtu.be/JChJWWA377Y
⭐鄭弘儀打這款疫苗!3種症狀驚呆副作用?
► ►https://youtu.be/MdRuW-I9i0U
⭐疫苗打了一場空?台灣疫情解封沒指望?
► ►https://youtu.be/Z48dUX4DTVI
【台灣防疫神話一夕幻滅?】▶▶https://youtu.be/I6ho44Hfujw
⭐台灣疫情壓不住!命理師神預言感染終點!
► ►https://youtu.be/FrGZFjeTNA8
⭐三款人不宜打疫苗?真實副作用驚呆洪素卿
► ►https://youtu.be/CkIcW7TXXTY
⭐校正回歸挺醫護!抗疫名醫不捨學弟病逝淚崩!
►►https://youtu.be/CJuPG6h5zTk
⭐重新定義媽寶尪?黃宥嘉點名柯文哲陳佩琪
► ►https://youtu.be/7GCe2jIgNXE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媽寶男定義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史上最強的貼心男友?為何這些舉動讓全場來賓都傻眼?
男友是馬子狗錯了嗎?#馬子狗#兩性#交往#新聞挖挖哇#鄭弘儀
【慈母養出媽寶兒?】►https://youtu.be/LiKcO7qoJZo
⭐台灣疫情有救了?鄭弘儀感激台灣人加油!
► ►https://youtu.be/I6ho44Hfujw
⭐港星離婚後「面目全非」!無性婚姻背後的休夫真相?
► ►https://youtu.be/eS0sjQkvcFw
⭐天才學霸談離婚!人生勝利組婚姻全破碎?
► ►https://youtu.be/e6Wt3X0LkpM
⭐防疫破口在這裡!黃宥嘉說出疫情最大隱憂!
► ►https://youtu.be/y_mm36xS8JA
⭐洪素卿感動淚流!偉大母親為愛放手腦死兒
► ►https://youtu.be/mKNgLe-vH4I
⭐校正回歸挺醫護!抗疫名醫不捨學弟病逝淚崩!
►►https://youtu.be/CJuPG6h5zTk
⭐重新定義媽寶尪?黃宥嘉點名柯文哲陳佩琪
► ►https://youtu.be/7GCe2jIgNXE
⭐23歲憾遺愛人間!母親含淚決定逼哭上萬網友
► ►https://youtu.be/QluVHxNdED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