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一種單純為了宣傳而生的媒體形式。不同於過往的藝術畫作,海報從被創作的那一刻起,就非是為了幾個擁有者而存在,它希望盡可能被人看見。海報相比於其他同樣面向大眾的媒體形式來說,最大的差異便是海報能精準地備受眾所看見。當你走經電影院時,會看見上映中電影的宣傳海報;當你走進酒吧時,會看到禁止酒駕的宣導廣告;當你走過公車亭時,會看見政治人物的選舉宣傳廣告。一切是那麼自然的被看見,圖像中卻又是帶有那麼多複雜的資訊。
海報是如此特別,以至於當我們觀看來自不同時代的海報創作時,光是透過其蘊含的圖像符號及暗示,便能理解該時代特定群眾的喜惡和意識形態。換言之,我們將歷史上的著名海報排排站,並逐一針對該時代背景進行了解,也就從大眾媒體的角度,重新切入了該時代,並從另個角度更進一步融入歷史。
#贈書活動
#請耐心讀到最後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7815
《震撼世界的海報》,幾乎是本近代史。本書蒐羅了自數世紀以降的知名海報,其中有著如羅特列克、慕夏如此精美的海報設計者,也有香菸、郵輪旅遊此種商業廣告,但更大的篇幅則是描繪不同大時代的氛圍。從一次世界大戰、美國爵士黃金時代、經濟大恐慌、二次世界大戰、史達林崇拜、冷戰、越戰、太空競賽、安迪渥荷與毛澤東、切格瓦拉、嬉皮反戰等歷史背景。我們能從這些海報中,感受一戰的民族主義高漲,美國於20年代的輝煌,納粹德國的反猶太情節,香菸又是怎麼從流行時尚變成致癌物。
齋主多次翻看本書,有種很深的感觸。百年前的海報設計,比之今日的設計,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我想這也是讀者閱讀這書時的樂趣之一,也就是當書越讀到後半,能驚艷眼球的海報也就越少。或許有人認為,這是某種倖存者偏差,因為能經歷過時間淬鍊的海報肯定較具永恆價值,但無可否認的近些年不管是電影海報或品牌海報都越來越了無新意,相比於百多年前的羅特列克、慕夏、卡桑德爾來說,今日海報時無法比較。這其實也是資訊成本不斷下降之故。
當代宣傳媒介相較百年前來說實在太過多元。過去最頂尖的商業藝術人才,可能從事的就是平面設計或是海報設計,但如今有著太多更有商業價值的職位等著這些人才,他們可能從事工業設計或影視導演。以此思維進一步思考,也難怪海報這類老宣傳媒介,這些年來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越來越少。相對反倒是那些經典的老海報,總是那麼深入人心。
海報是人類社會對於歷史的共同記憶。它們可能是某個曾經的政令宣導,可能是某個劃時代商品的廣告宣傳,可能是某個優秀藝術家的作品,還可能是個無心之舉的攝影海報。《震撼世界的海報》一書,除了帶給讀者海報美感體驗、不同時代背景的切入點之外,更重要的價值就是提醒讀者們,我們每分每秒都活在歷史中,你我所看到的海報或宣傳廣告,可能是後代人類用於了解我們當代生活的重要資訊。
此次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同樣為酸齋的齋友們,準備了兩本贈書。
只要你完成以下條件,就可參加抽獎活動
只要你在9/26(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本貼文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活動結束後,齋主會於第一時間抽出幸運的兩名得主。
最後,再次感謝方言文化 對酸齋齋友們的照顧。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狂人日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狂人日誌] 海或,惑不惑?80’s Toyota Hilux 的愛與和平之旅! #狂人: 可曾聽過每年入秋以前舉辦在花蓮的海邊、以台版Woodstock為號召的嬉皮祭典:海或瘋市集? 無論你對這為期一周、以無為而治的自我追尋為最高指導原則的靈性集會結社預設了什麼樣的立場,這一回,沒有業配置入,...
「嬉皮文化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狂人日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同居男友 iShun & Hsi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瞎槓 Shotgu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討論] 美國人對於嬉皮文化的態度是什麼? - 看板movie - 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好文推薦|嬉皮魂的愛、和平與浪漫... - 政大社科院電影節【在 ... 的評價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嬉皮文化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嬉皮文化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嬉皮文化是如何興起Make love NOT war【Kokee講故事#34】 的評價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討論] 美國人對於嬉皮文化的態度是什麼?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閒聊] 請問有描寫嬉皮文化的作品嗎? - 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嬉皮文化電影 在 [雷]了解從前,有個好萊塢遲來的補充- movie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嬉皮文化電影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藏在秘密膠捲裏的, 是沒有戰火、女性享有自由的阿富汗】全文:https://bit.ly/3kjzT6t
一如多數的亞洲國家,電影隨著西方主導的現代化進程進入王國時期的阿富汗。尤其在20世紀中葉,電影、廣播和戲劇等文化活動發展,社會風氣普遍開放而自由。
經歷數十年顛簸,那些僅存膠捲中所呈現的阿富汗,遠比當代眾人的印象更為複雜而豐盛——它紀錄了阿富汗遭蘇聯入侵之前,城市風氣尚屬開放,女性穿著⻄式服裝,享有高等教育且從事各類工作;人⺠安居富足,成為嬉皮朝聖之路燦爛終點的、沒有戰爭的阿富汗。https://bit.ly/3kjzT6t
#相關閱讀
【阿富汗的詩與塔利班的推崇:這民族經歷過一切考驗,但22個音節已可處死她們】https://bit.ly/3ygiPTy
★ 8/30前加入 #端Plus會員,免費送《端六週年電子書》:https://bit.ly/2UL1Tqt
★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阿富汗 #塔利班 #電影
嬉皮文化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去年,昆汀塔倫提諾證實將第 9 號導演作品《從前,有個好萊塢》改編成書籍;今年年中,此書籍已經出版,昆汀目前正積極宣傳新書,在各節目中揭秘《從前,有個好萊塢》的相關幕後,其中包含原先屬意珍妮佛勞倫斯飾演達柯塔芬妮的角色;克里夫布茲的殺妻之謎等等,但最引人關注的,還是重新點燃的「李小龍」爭議。
2019 年 7 月,《從前,有個好萊塢》盛大上映之時,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就曾表態昆汀醜化李小龍,李香凝不滿昆汀塔將李小龍描繪成「脾氣暴躁」、「傲慢惹是非」的混蛋,對此大嘆「令人沮喪」。 李香凝進一步說,身為 60 年代的亞裔美國人,李小龍需要非常勤奮的工作,付出比李奧納多、布萊德彼特飾演的白人角色更多努力,才有機會被看見。李小龍經常遇到挑戰和挑釁,但總是試著避免打架。在電影看到別人嘲笑我的父親,非常不舒服。
近日,昆汀則提及能理解李香凝的不滿(畢竟是她爸),但要其餘質疑此橋段的人「Suck a Dick」,聲稱是根據史實創造角色,同時說明當時許多特技演員都不喜歡李小龍,並解釋這場戲的意義。
昆汀的言論引起各界譁然,李香凝則於《好萊塢報導者》撰文回應,文章先是質疑昆汀根本不熟李小龍,而後強調受夠由好萊塢白人定義李小龍,因為他們總是將李小龍的自信、熱情曲解為傲慢自大,最後大聲疾呼希望昆汀別再評論評論李小龍。
從影像到文字,「李小龍」的幽魂似乎註定要在口水戰中跟著《從前,有個好萊塢》。然而,撇開李小龍的相關爭議,我個人非常喜歡《從前,有個好萊塢》,也藉此機會貼出舊評,提供讀者參考。此作目前也能在各大串流平台觀賞,會是防疫居家看片的好選擇。
🎬以下為《從前,有個好萊塢》評論:
《從前,有個好萊塢》充滿昆汀塔倫提諾的作者印記,熟稔昆汀的影迷,能在此作中發現許多昆汀的風格元素,並找到極大樂趣,武術、戀足癖、義大利西部片、美國老式 B 級片、非線性敘事手法、《惡棍特工》中火焰槍的惡趣味(將曼森視作納粹)等等。 片名《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1]更揭示了全片在寫實中充滿想像空間(與時間)的童話故事性(呼應充滿逆轉性的結尾),令人感受到昆汀對於曼森家族血案的浪漫憧憬,並帶著觀眾想像世界的未來能有一點不一樣。
要理解《從前,有個好萊塢》,得先從「時代」切入:此作背景設定於 1969 年。回望 1960 年代,美國社會經歷著諸多動盪導致人心惶惶:越南戰爭越演越烈;總統甘迺迪遇刺後,政治謀殺案一起接一起;「女權」主義興起;「黑人」運動高漲,對抗傳統價值與反社會主流的「嬉皮」文化於焉而成。
而在 1969 年 8 月 9 日,在不安的社會氛圍下,爆發了曼森家族對當紅女星莎朗蒂的謀殺案。當時莎朗蒂懷著 8 個月身孕,名導老公羅曼波蘭斯基則因拍片外出逃過死劫,此案震驚全美,當時的昆汀年僅 6 歲。
另一方面,在動盪的時代下,影視產業也存著極大矛盾,「電視」與「電影」間的競爭與對抗,讓許多片廠遭遇危機,電視機的普及也間接造成戲院的觀影人次下滑、營銷虧損,而且上游到下游「垂直整合式」的片廠制度早在此前瓦解;1960 年代末,一批新的創作者轉向更為私密的體制外創作,《我倆沒有明天》(1967)、《逍遙騎士》(1969)等挑戰美國正面形象的悲劇性電影逐漸出現,充滿疑惑、叛逆、徬徨、存在主義式的無政府主義者,取代美帝傳統英雄。
美國神話和傳統價值不復以往,勾勒出 1969 年好萊塢舊時代的疲軟,和反文化運動的興起,昆汀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書寫《從前,有個好萊塢》。
而昆汀與工作團隊極盡可能地還原這時代的好萊塢,街景採用霓虹、老式招牌;服裝則有嬉皮、西部牛仔、短裙長靴;音樂則能聽見 The Mamas & The Papas 的〈Straight Shooter〉、Los Bravos 的〈Bring A Little Lovin〉、Roy Head & The Traits 的〈Treat Her Right〉、Deep Purple 的〈Hush〉、〈Kentucky Woman〉等金曲。
此外,開場便能看見昆汀對於舊時代「膠卷底片」的著迷,可以發現「柯達 35mm」的影像質地,也能見到以「Super 8」和「16mm」拍攝的黑白影像,還有將李奧納多迪卡皮歐飾演的瑞克道爾頓塞進當時的各式知名影集;當然,更能看見特地重製 CBS 的知名西部電視劇《Lancer》(1968-1970)。透過這幾場戲傳遞出復古與現代的衝突與和諧,更讓昆汀的角色能活在這些影像中,別具意義。
角色的描繪上,昆汀創造出立體鮮明的雙人組合:李奧納多和布萊德彼特這對搭擋,有著與《虎豹小霸王》(1969)的保羅紐曼和勞勃瑞福相似的魅力與默契(片中也提及了日舞,勞勃瑞福的角色名稱)。此外,片中瑞克道爾頓演藝生涯的發展軌跡,似乎也與克林伊斯威特一樣。克林伊斯威特 1950 年代演出電視劇、1960 年代演出義大利導演沙吉奧李昂執導的「鑣客三部曲」,在大銀幕走紅;而沙吉奧李昂正是《狂沙十萬里》的導演。
照著這些歷史軌跡走,或許也可稍微洞見昆汀筆下的瑞克,未來會有何種發展。昆汀在瑞克與小女孩等待上戲的空擋一段中,呈現出瑞克在好萊塢新舊時代交替下,被迫從舊時代走進新電影的心理狀態,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細節。
昆汀也巧妙地利用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布萊德彼特和瑪格羅比的居住地,製造出社會階層的上下關係,同時點出好萊塢產業鍊的上與下,甚至設計了布萊德彼特開車回下層的橋段,也靠著這場戲帶出鍾愛的洛杉磯往日風情。《從前,有個好萊塢》中的地域性對比,有著和《寄生上流》異曲同工的出色之處,這 3 個角色更有著昆汀對好萊塢「未來」、「現在」、「過去」的投射意涵。
當紅的莎朗蒂象徵好萊塢日後的光景;處在新舊時代夾縫中的瑞克代表了 1969 年影視產業的轉型;逐漸沒工作的替身克里夫布茲則是已經沒落遠去的好萊塢(所以倒閉的片場讓克里夫探視)。從這些側寫能望見昆汀在角色編寫的用心,電影前兩小時僅在 2 天的時間軸上進行,但這 2 天的資訊量已經豐富多變,在日常細節中說故事的電影,更顯見創作者的編導功力。
昆汀在舊好萊塢的致敬中找到新意,貼近老靈魂並賦予想像力,《從前,有個好萊塢》是一幅以懷舊為水墨潑灑而成的新畫作,昆汀大膽、奔放且柔情地獻給每位觀眾。如果說,艾方索柯朗敦厚、內斂地在 1970 年有《羅馬》和墨西哥城,那昆汀塔倫提諾則是絢爛、奔放地在 1969 年有《從前,有個好萊塢》和洛杉磯。
全片最令人感動的戲,私以為是由瑪格羅比飾演的莎朗泰在戲院與《勇破迷魂陣》(1968)合照。眾所皆知,這是莎朗泰被曼森家族謀殺前上映的最後一部電影(遺作《12+1》於死後上映)。昆汀大費周章地將莎朗泰進戲院觀影的戲完整拍出,讓片尾屠殺曼森家族逆轉歷史的結局格外動人,流露出昆汀對於莎朗蒂的不捨之情,也能看見類似《決殺令》、《惡棍特工》中濃厚的復仇主義。
如果從 2019 年坎城主競賽來看,西班牙名導阿莫多瓦藉由《痛苦與榮耀》,與過去的自己和解,用電影找到救贖之藥;昆汀塔倫提諾則藉由《從前,有個好萊塢》,與過往記憶共存,用電影讓私自的美好想像延續。
最後,在昆汀精雕細鑿的世界中,或許,瑞克道爾頓能與莎朗泰成為好友;或許,瑞克就能如願演出羅曼波蘭斯基的電影重振演藝事業(開頭即描述瑞克渴望與波蘭斯基合作);或許,歷史就能重新書寫。
至於一切的甜美,都活在昆汀塔倫提諾的電影夢中,永存在昆汀這封親筆寫給好萊塢的老派情書。《從前,有個好萊塢》是年近 60 的昆汀最溫柔、最成熟、最熱情同時最私密的作品,這是昆汀塔倫提諾的童年往事。
備註
[1]片名甚至也可看做對名導沙吉奧李昂的經典義大利西部片《狂沙十萬里》(1968)的致敬,此作英文片名為《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嬉皮文化電影 在 狂人日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狂人日誌] 海或,惑不惑?80’s Toyota Hilux 的愛與和平之旅!
#狂人:
可曾聽過每年入秋以前舉辦在花蓮的海邊、以台版Woodstock為號召的嬉皮祭典:海或瘋市集?
無論你對這為期一周、以無為而治的自我追尋為最高指導原則的靈性集會結社預設了什麼樣的立場,這一回,沒有業配置入,沒有跋山涉水的情節,沒有華麗的特效和高性能堆疊出的張力,更沒有值得大做文章的新式黑科技或者駕駛輔助 --- 老實說,這次甚至沒有太多你經常會在狂人日誌裡看到的議題和元素(好吧,除了我們真的時常 on the road 之外),只有一台1980年產、限乘三人的海力士,一段交織著陽光、汗水、維生素D 與嬉皮文化的漫漫長路,和一群在水泥叢林裡跌跌撞撞卻依舊不甘虛度少壯的迷途青年們與他們的心靈啟發之旅...
在此要特別感謝大方出借收藏給我們的何伯,沒有他的相助和信任,這趟別具意義的旅程絕對無法如此深刻,因為這不只是一次關於愛與包容的增廣見聞,更甚者,重新豎立了Toyota在我心中的高度;渴望擁有屬於自己的經典4x4(或者任何車種,但跟何伯買四輪傳動車的好處是你還能因此認識一個比你更有經驗也更不介意說走就走、熱愛一起上山下海的好朋友),請千萬不要錯過神通廣大的 @升裕汽車商行
狂人日誌官方網站:http://madvnz.com/
狂人日誌FB粉絲專頁:https://business.facebook.com/madvnzdiary/videos/1491994707940696/
狂人日誌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advnz/
#總歸還是要跟車扯上點關係 #狂人公路電影 #MadVnzSpecial #海或 #海或瘋市集 #Woodstock #東台灣胡士托 #Toyota #Hilux #前後固定軸的愛情故事 #海力士的海或之旅 #PeoplesClassic #國民經典車之旅 #致青春 #升裕汽車商行
嬉皮文化電影 在 同居男友 iShun & Hsi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去荷蘭之前,西班牙前男友特別交代一定要去吃蘑X。
「蘑菇??你是說料理嗎?荷蘭蘑菇料理很厲害嗎??」
「還是你是雙關說男生的...菇??哈哈哈哈XD!」
「不是啦!迷幻蘑X!你沒聽過嗎?你一定會很愛!」
其實我去荷蘭前本來想說連草都不要碰,畢竟一個人去旅行那時候也還很青澀。(菸
但平常做事很謹慎,不菸也不草的M先生竟然主動建議我做這件事,真的是大大地引發了我的好奇心!
出發前我還反覆問他不會很危險嗎?會不會看到幻覺?不是很多恐怖電影都有講蘑菇多恐怖的事嗎?
「沒那麼恐怖啦,只是我朋友差點跳到河裡面就是了~他以為那是巧克力河,另外一個朋友覺得他頭斷掉了所以一直扶著。哈哈哈超好笑的!」
「⋯⋯靠! 這樣你還叫我吃???」
到底我一個人去荷蘭旅行,還豁出去大吃蘑菇的經驗是如何呢?
我只能跪著以一聲仰天長嘯:「大自然的恩典啊啊啊~~~~!」
來表達我對這一切的感謝。
【延伸參考】
>Netflix 《腦內解碼》迷幻
https://pse.is/va4sr
>BBC談迷幻藥、嬉皮士與西方文化:LSD帶來了什麼影響
https://pse.is/uxt58
>矽谷正在告訴全世界:LSD不是毒品,而是我們增進工作表現的「私房秘方」
https://pse.is/rq972
【Instagram】
>奕舜
https://www.instagram.com/ishunwang/
>何鋅
https://www.instagram.com/hsiniho/
嬉皮文化電影 在 瞎槓 Shotgu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追蹤瞎槓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hotgunlivehous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hotgunlivehouse
-------------
今天就是瞎槓第一季ㄉ最後一集棚內單元
🏆 第一屆音金獎頒獎典禮 🏆
在瞎槓播出的這段期間
獨立音樂圈發生了許多的風風雨雨
大港停辦、覺醒倒閉
圈內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音樂和表演者
今天就讓我們
一同藉由這些多元的獎項
給予這些活動、作品還有族群最大的肯定!
紅毯主持人:@反正我很閒
引言人:小黃
第一屆金音獎頒發獎項和入圍者有:
🏆 最佳嘻哈歌手獎 🏆
黃嬉皮YellowHippy
Asiaboy & Lizi
魔術師詹士賢
水水Mizu98
🏆 最佳音樂祭獎 🏆
Megaport 大港開唱
覺醒音樂祭 Wake Up Festival
爛泥發芽
BeastieRock巨獸搖滾音樂祭
🏆 最佳生活節獎 🏆
搖滾台中 生活節
點亮哈瑪星-不廢搖滾嘉年華 生活節
Simple Life簡單生活 生活節
鎮魂護國生活節
🏆 最佳音樂錄影帶獎 🏆
韓國瑜 / 耀眼新藍天
輻射魚市 Nuclear Fish Market / 流行文化
周杰倫 Jay Chou 五月天 阿信 / 說好不哭
瞎槓 / 人從天上掉下來
🏆 最佳新人獎 🏆
Bacon Slap 培根巴掌! / 王聾與他的愛人
無妄合作社 No-nonsense Collective / 邱孝齊與他的愛人
隨性 Random / 蛋糕的兒子
反正我很閒 與烏克蘭新娘
🏆 最佳原住民獎 🏆
倒車入庫 Reversing into Garage 里鳳
喬瑟夫 Chillseph
張泰山
🏆 最佳ABC獎 🏆
@王lit宏
林愷倫 Karencici
陶吉吉
ØZI
餵飽豬 顏伯聖
🏆 最佳客家人獎 🏆
@鈴聲響
八十八顆芭樂籽 88balaz 阿強
傷心欲絕 劉暐
白目樂隊 The White Eyes 高小糕
董至成 - 董月花 老師
吳伯雄 院長
美秀集團 王鍾琦
SADOG 陳融
🏆 最佳樂團獎 🏆
反正我很閒
椅子樂團 The Chairs
告五人 Accusefive
好樂團 GoodBand
華衛音樂自救會
🏆 最佳消音片段獎 🏆
奮樂團 堯神
隨性 Random 蛋糕
@小黃
恭喜所有的入圍者
至於那些沒有得獎的入圍者們,也不要氣餒
請你們繼續努力,未來還有機會!
(如果我們還有第二屆的話....
#音金獎
#獨立音樂圈年度盛事
#入圍就是肯定
嬉皮文化電影 在 好文推薦|嬉皮魂的愛、和平與浪漫... - 政大社科院電影節【在 ... 的推薦與評價
「流浪是嬉皮的人生哲學,自由是他們所追求的人生目標,而浪漫是他們對這世界保有的 ... 的年輕人,早期的嬉皮繼承了「Beats」(垮掉一代成員)的語言使用和反文化精神。 ... <看更多>
嬉皮文化電影 在 [討論] 美國人對於嬉皮文化的態度是什麼? - 看板movie - 批踢踢 ... 的推薦與評價
嬉皮(hippy)文化,應該算是美國60~7年代重要的社會文化之一了,
許多電影有設定到60年代的美國,嬉皮就很有可能出現在螢幕上.
像是《MIB3》反派騎著重機要去遊園會堵人時,園中就有人對他比"PEACE";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直接由史丹爺開著跑車對軍人嗆:Make love! No war!
可能也是史丹爺最後一次真人客串吧..
而《從前,有個好來屋》,李奧納多飾演的影星則是極度痛恨嬉皮族.
嬉皮文化在美國文化代表的到底是什麼?
完全沒有可取之處嗎?
--
什麼詞語快速唸10遍,會感到很噁心?
Ans:My angel.
什麼詞語快速連說10次,會引起球迷憤怒甚至被Baseball版水桶?
Ans:三連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81.1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65881995.A.9E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