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私下問碧安朵公開答
【👶寶寶衣服怎麼洗?6 大重點一次看,解決擾人的奶漬、副食品漬、大便漬!】
艷寶出生開始,我每天就是與髒衣服大混戰,沾滿吐奶衣服和紗布巾,開始吃副食品後,衣服會沾滿五顏六色的食物泥🍎🥑🥕。
最可怕的大魔王是 #便便,尤其是像土石流一樣炸開的母奶便,沾滿整件衣服的時候真的非常難洗🤦♀️,洗過兩次還是會殘留便便的顏色。
記得艷寶的母奶便還曾經從尿布裡炸出來,幸好當時是狼爸抱著(哈哈哈),讓我免於大便炸彈攻擊,但是事後要清洗真的很崩潰。
還沒當媽媽之前,大約一週洗一次衣服,當媽後變得超愛洗衣服(變成愛乾淨也是件好事),但是又發現常常洗不乾淨,找了很多方法,來分享一下我這兩年來煉成的 #洗衣心法:
✔️寶寶衣服要與成人的衣物分開清洗:成人外出,衣物上會沾著不少病菌或汙垢,若與寶寶的衣物一起清洗,對抵抗力較差的嬰兒會造成影響。
✔️別讓髒汙停留太久:如果衣物沾染污漬,最好立刻基本處理,避免髒汙滲入纖維而增加清潔的難度。
✔️局部汙漬要單獨先處理:針對沾染髒汙的部位,記得再放入洗衣機前,先用清潔劑重點處理,才能讓衣服洗得更乾淨。
✔️新買的衣服要洗過再穿:寶寶的新衣服一定要先清洗再給寶寶穿,因為在衣服製作過程中,會含有少量甲醛,透過清洗即可去除甲醛,避免影響寶寶的皮膚健康。
✔️避免使用氯系漂白水:氯系漂白水的味道刺鼻,腐蝕性強,具刺激效果,清洗寶寶衣物時千萬不要使用。
✔️使用寶寶專屬的洗衣精:選擇酸鹼值中性,不含磷、螢光劑、人工香精的洗衣精。
---
❤️能洗乾淨又安全可靠的寶寶洗衣精,我自己是使用 德國 NUK 洗衣精&嬰兒衣物去漬劑,一開始在選擇品牌比價的時候,就被嚇到,沒想到國外品牌也能那麼平價。
如果遇到炸屎或是吐奶噴泉,沾到汙漬的衣物用去漬劑優先處理,不誇張,真的會非常好洗!
很多媽咪都知道我很喜歡德國品牌,因為德國在寶寶產品的領域真的做得很用心,而且兩者搭配使用的效果很好,尤其是局部污漬的部分(記得一定要優先單獨處理)。
洗衣精的泡沫很細緻,非常好沖洗,用量也很省(平價又高cp值)!加上沒有討人厭的人工香精味道,不會刺激寶寶細嫩的肌膚。
以上分享給各位對於 #如何洗寶寶衣服 有疑問的媽咪喔!
👍清潔好物德國 NUK 嬰兒洗衣精:http://bit.ly/2AkRJ2y
🎉炸屎幫手德國 NUK 嬰兒衣物去漬劑:http://bit.ly/2Ai9rE1
---
#不堪回首的炸屎過往
#母奶寶寶的母奶便便真的很驚人
#尤其是連續五天沒拉的時候會抖在等
---
嬰兒衣服奶垢如何清洗 在 Shean尚恩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月7號有專屬抽獎文發佈
🤗【Pato. Pato 嬰幼兒清潔液系列】嬰幼兒奶瓶餐具清潔液&衣物清潔液,讓媽媽不再煩惱嬰兒洗淨的各種問題。
可愛的二寶廷廷即將3個月,做為媽咪的我,總有洗不完的衣物及奶瓶,讓兼職媽咪的我,總上班與下班間忙得不可開交。😣😣
有時最難清洗的,除了尿布上沾染到褲子的便便外,就是溢奶導致衣服及口布巾上散發的濃濃奶臭黃垢了。😫
以往使用過他牌的嬰幼兒衣物清潔液,雖主打天然,都仍是會有些特殊香味,讓璇媽使用上還是膽顫心驚。😟
✔這次推薦大家的是Pato. Pato的【嬰幼兒清潔液系列】。包裝尚未開封前,是單純的白色紙盒包裝,使用可愛小鴨子的貼紙封住;打開後,仍是以純淨、潔白的主題做罐子的顏色基底,強調成分單純,不含有毒化學成分。
✔由於親膚低敏,所以嬰幼兒所有衣物皆可清洗,廷廷愛吃手,手套每天都要清洗;或是擦嘴口布巾等,這類直接接觸到她的衣物,我都是使用👉【Pato. Pato嬰幼兒衣物清潔液】。
嬰幼兒的洗潔液在我既定的印象,為了強調天然,大部分都是低清潔力,所以很多家長們洗得非常吃力。
但Pato. Pato聽到媽咪們的心聲,使用酵素清潔原理,分解與吸附油污,能輕鬆帶走奶垢、便垢等具油脂的髒污喔!!👍👍
✔Pato. Pato的嬰幼兒洗潔液系列,均通過SGS安心檢驗,不含螢光劑、漂白劑、甲醛甲醇、重金屬、人工香料等多項有害化學成分,好沖洗不殘留,讓所有家長安心使用。
😶廷廷新買的衣服,我也會使用它清洗過,再讓廷穿上,畢竟新衣也是會有些有害物質殘留。
這罐【Pato. Pato嬰幼兒衣物清潔液】屬於多用途清潔液,能基本洗衣機清洗、手洗、浸泡、甚至環境清潔也沒問題喔(使用方式參考背面說明)!!
來實際測試洗衣機清洗,使用高水位+兩瓶蓋直接按下啟動即可,倒出來是透明液體狀,不會濃稠,就像水一樣的感覺,也沒有任何香味。🤗
洗淨後,打開洗衣機都沒有聞到任何刺鼻的味道,有些酵素清潔液,仍會有些特殊味道,為了不要讓衣物像沒洗一樣,則使用香味掩蓋,讓我們誤以為已經洗乾淨了。🐽
✔但是【Pato. Pato嬰幼兒衣物清潔液】強調純淨、親膚的洗淨,洗完真的完全沒有味道。
那洗淨力如何呢?給大家幾張前後圖對照一下嘍,這就是為什麼有了【Pato. Pato嬰幼兒衣物清潔液】後,我就變得很輕鬆。👍👍
🎈再測試一條超黃口布巾,我們用手洗加浸泡5分鐘的方式清洗,洗完還不忘再聞一下,不但沒有香味掩蓋,還清楚的發現奶臭味已完全消失。👍👍
🔱洗淨力一樣很厲害,本來已經使用他牌洗過N次的口布巾,今天煥然一新。
二寶每天換至少2套衣服及配備,覺得
【Pato. Pato嬰幼兒衣物清潔液】既能洗得乾淨又親膚低敏,著實讓璇媽輕鬆不少呢。
再來介紹大家同系列的👉【Pato. Pato嬰幼兒奶瓶餐具清潔液】。
直接接觸吃到肚子裡的餐具、奶瓶、其實才是最可怕的,若是洗不乾淨,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殘留,那對嬰兒的身體是多麼大的傷害?😟
然而洗得乾淨,成份又不明,那不是等於給嬰兒吃了毒物?妳們敢嘗試嗎??😑
生大寶時,我都是無法相信標靶嬰幼兒能使用的餐具奶瓶清潔液,所以都用清水清洗後消毒,但沒想到不但洗不乾淨,還曾讓璇(大寶)拉肚子……😣
✔現在廷廷的奶瓶、奶嘴、及璇的餐具,我都是使用【Pato. pato嬰幼兒奶瓶餐具清潔液】。
❤使用過他們家的衣物清潔液後,相信清潔力與成份的調配上,專以嬰幼兒及媽咪們的需求為設計,所以璇媽非常放心使用。
✔一樣是不含有毒化學成分、無色無味;含酵素配方、椰子油潔淨因子、PH7.0中性的溫和配方,讓皮膚不敏感、不紅癢。
【Pato. pato嬰幼兒奶瓶餐具清潔液】特別添加蘆薈,手部肌膚清潔及護膚也是沒問題的,讓總是洗到手皺的媽咪們也能呵護自己,哪款嬰幼兒奶瓶餐具洗潔液可以同時護膚跟洗手?
奶嘴也時常要清洗,總不能一直烘乾消毒吧?那口水細菌不是仍繼續殘留??
看看之前奶瓶上的奶嘴頭,左邊跟右邊的比較,注意看頂部,右邊是不是比較透明乾淨?左邊是之前只使用清水清洗,右邊是這次使用【Pato. pato嬰幼兒奶瓶餐具清潔液】。👍
泡奶有時會卡奶粉在底部,使用Pato. Pato清潔,完全不費力,全套乾淨溜溜,成份不殘留,給廷廷喝奶也不害怕。🤗
這一系列【Pato. Pato嬰幼兒清潔液】使用下來,覺得最大的特色,就是無色無味,卻具有強力的潔淨因子、仍能輕鬆、純淨的洗淨二寶的所有物品。❤❤
✔不論衣物清潔液在環境整潔能使用、還是奶瓶餐具清潔液還能洗手護膚,都證明它成份上的無添加對於嬰幼兒有害物質的肯定。
👉呵護自家寶貝的一切,就要由家長們幫忙選擇親膚合適的商品,【Pato. Pato嬰幼兒清潔液系列】,會是我們不錯的好選擇。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topatoeva/
🎁購買連結:https://www.patopato.co/categories/patopato清潔用品
嬰兒衣服奶垢如何清洗 在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照顧小寶貝輕鬆上手
媽咪寶貝 11月號 NO.173
採訪撰文/陳姵樺
諮詢/臺中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馬益群
模特兒/可愛寶貝盈盈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剛迎接新生命的誕生,一方面充滿幸福,一方面又不免擔心該如何好好照顧寶寶,從寶寶日常的剪指甲、清鼻屎、洗澎澎,到寶寶發燒時的量體溫、該不該做退燒處理等種種狀況,都會讓新手父母有些緊張,其實這些事情只要掌握住訣竅,新手父母也可輕鬆應對。
量體溫
量體溫這件事,通常是寶寶發燒不適時,第一件需要進行的工作,但首先我們要來定義什麼是發燒?臺中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馬益群表示,發燒是指人體的中心溫度大於或等於38℃,就算發燒,無論是新生兒或是大一點的幼兒,「肛溫」都最接近人體的中心溫度。
怎麼量體溫才正確
因此,醫師建議1個月以下的寶寶若要量體溫,以量肛溫為最準確。家長要幫寶寶量肛溫之前,溫度計必須先塗抹凡士林潤滑,之後再插入寶寶的肛門內約1公分,測量時間約1~3分鐘再取出看溫度,而使用過的肛溫計建議以個人專用為佳。
若新手父母不熟悉如何測量肛溫,可以用量腋溫代替,腋溫的溫度會比肛溫稍低一些,腋溫的測量方式是將溫度計夾在寶寶腋下約3分鐘左右再看溫度。
而1個月以上的寶寶,則可測量腋溫或耳溫,耳溫也與人體的中心溫度相近,測量耳溫時必須對準耳道,兩邊耳道各量一次,以較高的溫度為準。
不過,耳溫槍必須定期校正,否則測量起來會失準,曾發生家長在家測得的寶寶耳溫與醫院測量的耳溫溫度差距很大的案例,其原因在於醫院的耳溫槍會定期讓廠商校正,家用的耳溫槍長期未經校正而失準,所以建議家長可依產品說明書上的指示,定期將耳溫槍拿回購買地點讓廠商校正。
至於大於5歲的幼童,若可以配合也可測量口溫,口溫比肛溫低約0.6℃,至於額溫因為會受外在環境溫度的影響,測量出的溫度準確性不足,建議不要使用。測量體溫前,若使用酒精棉消毒體溫計,需等酒精完全揮發、乾燥後才可測量溫度,否則會影響測量的正確性。
發燒時可行的退熱方式
發燒時人體的中心溫度升高,使用冷毛巾、退熱貼或是冰枕,都只是讓皮膚表面的溫度降低,使用過後只有皮膚表面的溫度會下降,卻無法真正降低中心溫度,所以基本上這個方法對退燒並無幫助。
馬益群醫師表示,適度發燒可提升人體的免疫系統效能,因此,若寶寶的活動力不錯,建議不須馬上退燒。不過,3個月以下的寶寶若發燒應立即就醫,讓醫師診治發燒的原因,另外,當寶寶發燒伴隨呼吸急促、呼吸困難以及尿量減少、哭泣無眼淚等脫水情況,此時也須馬上就醫。
退燒藥物可於發燒高於38℃、寶寶伴隨不舒服症狀的情況下給予,口服退燒藥服用後不一定會馬上退燒,有時需要1小時才能退燒,但同一種口服退燒藥建議隔4~6小時再給予。
20公斤以下的寶寶也可用塞劑退燒,塞劑可從肛門的黏膜快速吸收,退燒效果通常比口服快,使用需間隔6~8小時,而且不建議與口服退燒藥同時合併使用。
剪指甲
寶寶的皮膚稚嫩,最怕小手揮呀揮一不小心抓傷自己,可是想幫他修剪指甲,寶寶卻又還小無法聽話配合,這該怎麼辦呢?
幫寶寶剪指甲的方法與時機
寶寶的指甲容易出現分叉或是藏汙納垢嚴重,建議大約每週要修剪一次指甲。建議使用寶寶專用的指甲剪,因為大人用的指甲剪修剪下去的深度較深,一不小心就會剪到寶寶嬌嫩的肉,而寶寶專用指甲剪比較小,剪的深度也較淺。
幫寶寶剪指甲時建議保留0.1公分的指甲長度(上端白色部分),一方面可以避免剪太短造成甲溝炎,另一方面也可保護寶寶手指的肉。
最好的剪指甲時機是在寶寶熟睡的狀態下,固定住寶寶的手慢慢剪,若要在寶寶醒著的狀態下剪指甲,可在剛洗完澡後,這時寶寶的指甲比較柔軟好剪。
新手父母若沒把握,不妨兩人一起合作幫寶寶剪指甲,一個人抱著、固定寶寶的身體和手,另一個人剪,熟悉之後就可一個人完成。一個人剪指甲時要將寶寶抱在腿上,讓寶寶背靠著家長,家長一隻手固定寶寶的手,另一隻手幫寶寶剪指甲。
清耳朵&鼻子
耳朵和鼻子是五官中的兩個要角,應該要如何清理或好好呵護,才能維持良好的健康呢?
耳屎成因與作用
耳屎的產生,是外耳道皮膚腺體的分泌物質,與耳道上皮細胞落屑以及外在的灰塵結合,就會形成耳屎。馬益群醫師表示,耳屎對外耳道會產生潤滑作用,可避免耳朵太乾,如果耳朵太乾容易產生脫屑、發癢;此外,耳屎也可以沾黏異物或昆蟲,能阻止灰塵、微生物、昆蟲、外來水份等進入中耳、內耳腔室,進而達到保護作用。
因此無論耳屎是乾的或濕的,都不用特別清理就會自然脫落。如果經常清理耳屎,反而容易讓耳道皮膚受傷發炎或流血,導致耳內的分泌物增多,不僅會讓耳屎變多,也容易遭受細菌、黴菌侵襲,嚴重甚至可能在清耳屎時挖到太裡面導致耳鼓膜破裂,對耳道傷害更大。
如果家長想幫寶寶清理耳朵,建議可以在寶寶洗澡後用棉花棒輕輕將外耳道的水清除即可,不用往內掏挖耳屎。
鼻腔分泌物清理方式
雖然耳屎不用清理,但鼻屎可就要好好清理了,因為不清理鼻屎或鼻涕會讓寶寶呼吸不順或是發生鼻塞。提醒家長當寶寶出現黏液狀的鼻涕時,可用吸鼻球或吸鼻器輕輕將鼻涕抽吸出來;如果鼻涕已經結成鼻屎,要先用一隻棉花棒沾生理食鹽水潤濕、軟化鼻屎,之後再用另一隻乾淨的棉花棒,將軟化的鼻屎輕輕挖出來。
洗澎澎
洗澎澎應該是每天最愉快的時光,可是對新手父母來說,幫寶寶洗澡可能就像打仗一樣,總是在一陣手忙腳亂中度過,其實洗澎澎是有訣竅的,請看以下的重點分析!
洗澡前備妥用品
幫寶寶洗澡前,用具需要先完全準備就緒,這樣才能輕鬆順利幫寶寶洗好澡,需要準備的物品包括:嬰兒澡盆、水溫計、更衣墊(有吸水功能更佳)、紗布巾、大浴巾、嬰兒沐浴乳、嬰兒潤膚乳、尿布、乾淨的衣服、還有家長要坐的小凳子。
正確的洗澡方式
幫寶寶洗澡,最適宜的水溫是夏季37℃、冬季40℃。不論是夏季或冬季,放水的順序都是先放冷水再放熱水,避免發生燙傷意外。如果不確定水溫是否恰當,可使用水溫計測量,熟悉後家長可用手肘試水溫,手肘感覺水不燙、溫溫的,這樣的水溫適合寶寶洗澡。
至於沐浴乳不一定要天天使用,一般用清水洗即可,如果寶寶流汗很多時則可使用少量寶寶專用沐浴乳清洗。沐浴乳的挑選上也要特別注意,不要含香料且成分要合格,另外不建議使用肥皂,因為肥皂含有皂鹼,容易刺激寶寶肌膚。
幫寶寶洗澡並不困難,首先應用橄欖球式抱法將嬰兒抱起,以左手掌支托寶寶後腦,並將寶寶的身體夾在腋下,用濕紗布依序幫寶寶洗眼睛周圍、外耳、耳後及臉,然後洗頭,最後洗頭時需用左手拇指與中指將寶寶雙耳向前貼緊,以免水流入寶寶耳朵內,洗完頭後先將頭髮擦乾再洗身體。
洗身體時,家長可先用左手臂從寶寶背後托住頭頸部,用左手抓住寶寶左手上臂腋下位置,再用右手抓住寶寶雙腳或托住寶寶的屁股,然後將寶寶慢慢放入澡盆中,再幫寶寶清洗頸部、前胸、四肢、生殖器及皺摺處(例如腋下及鼠蹊部),清洗背部時,則用右手手臂橫過嬰兒的胸部,並抓住嬰兒的左手手臂,讓嬰兒的前胸倚靠在右手手臂上,然後輕柔的將嬰兒的身體往前傾斜,用左手來清洗嬰兒的背部及肛門區。
洗淨後將寶寶抱出澡盆,包上大毛巾,擦乾身體穿上衣服及尿布。馬益群醫師也建議,幫寶寶洗澡時家長可坐在小凳子上,有的家長喜歡蹲在澡盆旁,這樣既容易累且重心不穩。
洗澡時的注意事項
冬季氣溫低,幫寶寶洗澡有比較多事項需要注意,首先,可以選擇一天當中最溫暖的中午時間幫寶寶洗澡;再者,洗澡的地方以及洗完澡寶寶要活動的地方,盡量都要保持溫暖的溫度,可使用電暖器或電熱器等產品增加溫度,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這些機器都必須與洗澡的位置有一段安全距離,不可以離太近,以免發生燙傷的危險。
若要在浴室使用需更加小心,電器放置的位置以及插頭插座都必須處於乾燥的地方,因為電器碰到水會有觸電危險,一定要小心,建議可先用電暖器讓浴室溫暖,之後將電器撤走再洗澡比較安全。
泡奶
母乳是寶寶最佳的營養來源,如果可以仍建議媽咪儘量哺餵母乳,但若媽咪因為身體狀況或工作因素無法餵哺母乳,這時就需要具備泡奶的技巧。
馬益群醫師表示,泡奶給寶寶喝最重要的是避免感染,所以泡奶的水一定要是煮沸過的水,泡奶的水溫建議在70℃以上(這個溫度可避免感染),泡好後的奶再隔水降溫。
要給寶寶喝之前,應先將泡好的奶滴幾滴在媽咪手腕內側,感覺一下奶水是否過燙,確定溫度適當再讓寶寶喝,以免寶寶燙傷。
最後,馬醫師建議新手爸媽們,兒童健康手冊中提供的資訊豐富,家長可以好好研讀,有許多實用知識。另外,家長若遇到育兒困難,可以打醫院的諮詢專線詢問相關疑惑,也可以在進行兒童健檢時詢問醫師,討論自己遇到的育兒難題。
馬益群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碩士
經歷: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臺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專科醫師、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臺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研究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醫師,大林、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現職:臺中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