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 門診:
1. 限制門診,至需要緊急處理的患者或諮詢者,或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
2. 限制醫護人員的人數,以降低全部感染的風險。
3. 考慮限制照護人員至確實需要照顧的病人。
4. 當病患確實有需要時,如有身體或心理上的限制,限制陪病人員一名。
5. 延後所有的追蹤檢查,若資源許可,則轉至遠距問診,直至疫情穩定。
6. 考慮遠距問診,以允許恰當、安全、及快速的分流。
7. 考慮延後所有不必要的介入措施。
■ 對子宮頸癌病人:
1. Pre-invasive疾病:根據ASCCP建議,low-grade篩檢可延後6-12個月,high-grade篩檢應在三個月內檢查。
2. 早期子宮頸癌:若情況允許,可依計畫進行手術。但若手術吃緊,則考慮以下步驟:以CT scan或PET/CT影像,確認疾病期別,延後高風險手術6-8週,或至疫情緩解。對於低風險疾病,在可行的情況下,可考慮簡單的手術。若已可看到腫瘤,則可考慮化療。
3. 中晚期疾病:考慮低分次放射治療已減少患者到醫院治療的次數。對需要每天到醫院的放療患者,除非需要檢查,考慮遠距醫療。
■ 子宮內膜癌:
1. 低風險患者:對grade 1患者可考慮非手術治療,如賀爾蒙療法。
2. 高風險患者:對grade 2 or 3患者,可行的話,應考慮子宮切除術及雙側輸卵管切除術,並依風險進行術後管理。在COVID-19的威脅下,進行腹腔鏡應考慮開腹手術的風險。
3. 晚期疾病:晚期病人應考慮進行切片確診,並作全身性的治療。
■ 卵巢癌:
1. 在疑似早期疾病時,應考慮年齡、家族史、及理學檢查。
2. 在晚期疾病患者,應考慮進行切片確診,並進行化療直至疫情緩解。
3. 對已開始化療的患者,考慮延長治療由3個cycle至6個cycle,但是這些患者仍須考慮手術室的資源,及延長化療時間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4. 對已完成化療的患者,可考慮停止治療。
5. 對需長途旅行已接受治療之患者,考慮至當地腫瘤科接受治療,或考慮接受遠距治療。
6. 對復發患者,應根據臨床判斷已決定是否開始新的化療。
■ 治療計畫:
1. 當地患者:可進行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並同意醫師以電話討論後續處置。
2. 遠地患者:考慮在當地進行影像及實驗室檢查並將病歷資料寄給醫師已討論後續處置。
3. 國際患者:考慮延後國際患者的問診。
■ 臨床試驗:
1. 間的互動。
2. 除了有治癒機會、較現行治療有延長或挽救生命機會、或目前沒有標準治療選擇的試驗,其他試驗應限制收案。
3. 對已在試驗中的患者,應持續治療。;但以視訊方式進行毒性評估並以郵件方式寄送藥物。
4. 若試驗患者感染COVID-19,應將患者自試驗排除並進行治療。
5. 所有研究人員應留在家裡,並減少研究人員出現在醫院對病患進行追蹤研究。
■ 學術活動:
1. 藉由視訊方式持續進行學術活動。
2. 持續以視訊會議學習並探索改善照護病患的方式。
■ 安寧照護:
1. 了解病患生活品質的需求、病患生命末期的期待、照顧計畫、疼痛及症狀護理、及照顧者支持仍是醫療團隊的首要目標。
2. 跨領域合作以盡速確保支持及安寧照顧的需求。
3. 對門診及住院患者考慮遠距醫療以減低患者及醫護人員感染風險。
4. 對支持及安寧患者而言,家人的參與是最重要的。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莊淑鈞博士 摘要整理)
📋 COVID-19 Global pandemic: Options for management of gynecological cancers(2020/03/30)+中文摘要轉譯
➥Author:Pedro T Ramirez, Luis Chiva, Ane Gerda Z Eriksson, et al.
➥Link: BMJ
https://ijgc.bmj.com/content/early/2020/03/27/ijgc-2020-001419.full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子宮內 膜 癌 末期 症狀 在 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案例分享】
最近收治一位60歲的男性病患,他覺得腹脹大概有4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他不舒服的時候,就自行吃成藥,最近這幾天因為肚子越來越大,被家人帶來急診。
急診抽血就發現他的膽色素高達15 mg/dl ,這是很嚴重的黃疸,超音波檢查發現有他有肝硬化及大量的腹水,胸部檢查也有大量的積水,看起來像是末期的肝硬化出現腹水的併發症。我看到他的時候,儘管戴著氧氣罩,呼吸還是很費力。
我問住院醫師「他為什麼肝硬化?」
住院醫師回答「病患平時沒有就醫,也不知道自己有肝硬化,檢查是沒有B型或C型肝炎,我想應該是以前酒喝太多吧!」
我問病患「你以前有喝酒嗎?」
病患回答「我有抽煙,但不喝酒」
我再問住院醫師「他膽色素這麼高,會不會還有別的原因,不是單純用肝硬化解釋?」
住院醫生趕緊說「對!我有驗CA19-9(癌症指數),指數有3千多,我們要不要排個電腦斷層檢查胰臟,應該是有胰臟癌或膽管癌?」
我馬上提醒他「CA19-9 這麼高應該是有癌症沒錯,但不一定是胰臟癌或膽管癌,這個病人膽管大小正常,先想別的病吧!」「病患是個老煙槍,我們安排電腦斷層檢查肺部好了。」
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發現他的肺積水中藏有一個五公分的腫瘤(肺癌),而整個肝臟遍佈轉移的腫瘤。原來做超音波的時候,判讀的醫師看到整個肝很「粗糙」以為是硬化現象,實際上是整個肝佈滿密密麻麻轉移的癌細胞,讓他誤判為肝硬化。
所以這位病患不是嚴重的肝硬化合併大量積水,而是「肺腺癌」轉移到肝臟引起相關症狀,當然這個結果是更不幸,更令人難過。
我再補充一下,『其實CA19-9 並不是一個非常精確的腫瘤指數,更不是胰臟或膽管專屬的癌症指數,凡是源自於身體「腺體」裡面所長出來的惡性腫瘤,像是肺癌、大腸癌、胃癌、攝護腺癌、女性的子宮內膜癌及乳癌等,都可能引起CA19-9上升』,女性朋友若是有CA19-9高的問題,除了看胃腸科和婦產科之外,別忘了要自行檢查乳房!
關於CA19-9的說明,大家可參考以下台大張明珠醫師的文章
https://www.liver.org.tw/journalView.php…
和我之前的貼文 “CA 19-9 偏高,可能是有什麼問題?”
https://livermoney.blogspot.com/2018/09/ca-19-9.html?m=0
攝於陽明山竹子湖
子宮內 膜 癌 末期 症狀 在 亞美將 AmiJan - 鄧莉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女生朋友們花點時間看看唷!
【因為太年輕所以疏忽又被誤診誤診直到遇到貴人醫生的罹癌經驗分享】
❤女生朋友 不要害怕做抹片檢查,我們每年都去做吧❤
2016. 3月中,一向經期正常的我開始……這個月來了第二次的大姨媽。我以為我只是亂經(因為我身邊很多女生朋友都是這樣,現代女性壓力不比男生小呀~也是很辛苦偉大的 😂)
所以……我不以為意,忽略了身體開始發出一些訊號給我,以為這幾個月調整好心情與作息應該就可以了~ 因為這時候我工作剛升遷又遇上與男朋友分手,所以一直認為是壓力與作息關係導致荷爾蒙失調……就這樣又繼續過了5個月……
但是在這5個月中,就有四個月都來2次(身體倒也沒甚麼不舒服,只有衛生棉要花兩倍錢,有點心痛啊 😂😂😂😂)
這時候才覺得不妙,趕快去家附近的家醫婦產科做檢查~ 但是看到醫生,醫生也是口頭問問我病情,開了調經藥給我吃,叫我觀察一個月回診(注意,這裡的醫生只有口述沒有內診與其他檢查,這個很重要,等等後面說明)
所以這樣一來一往就來到10月多了……現在想想真的很後悔自己當初那麼神經大條,總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楣得大病,就只是亂經而已
回診的時候因為也才過一個月,醫生還是開調經藥給我,要我持續吃,然後觀察經期 是否正常
剛好這時候我遇到現在的男朋友,開始談戀愛 😋😋😋,覺得世界變美好,經期應該要恢復正常囉~
結果我就開始大意失荊州了……兩個月過去,我還是大姨媽每個月來找我玩兩次,男朋友看不下去,一直逼我換家醫院做檢查,好吧~這次我就換到大醫院檢查吧
但這時候 身體發出了第二個訊息讓我知道事態嚴重了, 就在我決定換到X總 做 超音波 與 內診 的前1天…上班上到一半,我突然血崩到褲子全濕,真的是全濕,一碰我褲子手會整個染滿血…
襪子跟地板也都是血,重點我還沒昏倒…… 那時候我是有佩服自己滿厲害的😥😥
經理見狀 就趕快讓我請假提早去看醫生,但是到了醫院,醫生看了我的檢查資料之後 跟我說 【妳看起來都很正常喔~應該是子宮收縮不全,才會導致這樣血流不止。一個月來兩次經血有可能是子宮肌瘤作怪,我先開子宮收縮藥給你,等到你下次經期來還是這樣,我們再來複診做其他檢查】
我也就以為我終於找出我的病情了…… 於是上網查加上身邊有些姊姊們的經驗分享,子宮肌瘤是很多女性都會有的一種病,但是她是良性的,有些人不影響身體就會與她共存,有些人卻會影響身體就會開刀取出, 有些人的子宮肌瘤也會壓到肌肉神經導致疼痛……
聽到這裡 啊~對對 症狀都很像,因為我這幾天開始覺得尾椎部分好痛,站著躺著都會痛,我應該就是子宮肌瘤了~~ 有點放心~ 到下次月經來前,可以讓我好好思考要不要開刀拿出來……但是我本人很怕的,從小被保護的很好都沒受過什麼傷的…… 突然就要開刀 嚇死我!!!
結果下次月經來是一月中一樣一個月來兩次,我依舊又大量出血…… 睡覺睡到一半,起床上廁所的路上,突然一陣猛水湧出…… 流到地板拖鞋都是血加上肚子非常疼痛,熟睡的男朋友跟狗狗都被我驚醒,隔天馬上請假,就去看醫生
我突然又想到 要不要再換家醫生看看啊~ 於是我就想到忠孝醫院附近有家婦產科,是一家評價不錯高的診所。所以隔天一早我就馬上去這家婦產科找蘇醫生檢查了(是一位女醫生唷~)
一到醫院,一樣口述了我的病情,但是她聽一聽卻問我【有沒有做過子宮抹片檢查】
“咦,沒有欸~那個不是30歲之後才要做的嗎?”
【只要有過性行為,我都會建議女生要一年做一次保障自己身體安全,30歲之後免費檢查,只是未滿30的女性要自費檢查,所以不是只有30歲之後才要檢查喔,沒做過我建議做做看,不用擔心不會可怕~】
於是我就被帶進去房間 做了內診與超音波與子宮抹片檢查,老實說 抹片檢查不可怕, 修~ 一下就好! 沒甚麼太強烈的感受~ 只有內診的時候 醫生在看來看去做檢查時 我覺得很恐怖不舒服而已…… 但 其實也不用畏懼害羞不敢內診~ 因為醫生都馬看過超多人了,看到不想看 😂😂😂
做完之後 蘇醫生還說,我會幫你用急件,你這個狀態怪怪的,通常報告要等一個禮拜,但是用急件妳後天就可以回來回診聽報告
於是 後天乖乖起個大早,10:30就去看蘇醫生了~ 結果蘇醫生一見到我 【報告顯示你細胞異常……我建議妳現在馬上到大醫院做切片檢查】
於是她立刻幫我聯絡三總的劉嘉耀主任,特別叮嚀我務必現在馬上過去跟劉主任排門診切片手術時間, 就這樣 我的 子宮內膜惡性癌 末期 才終於因為 子宮頸抹片檢查 被檢查出來。 而且原來之前尾椎疼痛不行的原因是因為有轉移,形成一顆腫瘤,壓迫到我,所以才會一直疼痛。
也是從這件事情之後, 我一直告訴周圍好朋友…… 就算沒有30歲,有過性行為也是要去做 抹片檢查!! 真的不可怕,也不貴~ 會怕的,可以找女醫生~ 因為癌症初期都很好治療,乖乖配合醫院,堅持不要放棄,保持樂觀,很好戰勝的!
子宮內膜惡性癌
通常已經停經的女性,很容易檢查出來,只要妳開始異常出血,不妨去醫院做個切片/刮搔門診手術, 就可以知道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
像我因為還有月經,所以導致前期的醫生與我都一直以為是亂經,耽誤治療 😣 再來就是第一次X總醫生😣 檢查還說我看起來很正常,哭哭。 在遇到蘇醫生之前,其實我也還有看過兩次中醫……也都說我是 亂經 跟 作息不正常 壓力大 還有 姿勢不良導致, 這什麼鬼啊 😭😭 所以一共花了11個月才確診,導致變成癌症末期(年輕人細胞增長比較快 再加上我這種病,所以才短短一年時間 就變成這樣)
經過這次教訓…… 我認真覺得 找對一個跟妳有緣分的醫生,非常重要! 真的很謝謝 蘇醫生的細心與 劉主任嚴密的一堆術前檢查,讓我現在手術順利完成,開始下一步的 放射治療 與 化學治療,開始對抗癌細胞。 並不是覺得其他醫生不好或是兩光,就是跟之前的醫生沒有緣分,他們或許也拯救了很多人,也是救人菩薩,就是我不得他們的緣啊~~~
所以如果你也是跟我一樣,末期才被檢查出來,千萬不能放棄希望😙😙😙
因為我在生病之後…… 獲得好多好多 連我自己以前都不知道的力量 家人 好姐妹 朋友 以前同事與老闆 以及現任同事跟老闆 與男朋友 跟男朋友的家人 甚至還有許多網友,全部全部的力量在幫助我 ❤ 怎麼捨得因為是末期就放棄!
最後還是想提醒一下! 今年還沒做 抹片檢查的女生朋友,身體健康真的是偉的財富(雖然通常大部分的人,都是要失去才懂這個重要性)不妨跟醫院約約時間去做一下檢查唷~雖然不是所有癌症都能靠他檢查出來,但是子宮頸癌是女性罹癌排名的前五名,如果有乖乖每年做檢查是女性癌症中最容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康復的。
一般子宮抹片報告結果分為:正常/發炎/感染/異常/檢體不足需重新採集。如果報告顯示異常,就是細胞病變警示,is me 😓😓 就要趕快就醫做切片檢查~不能拖了
因為前面我也分別做過 內診 跟 超音波 檢查,還有做過抽血癌指數檢查 報告顯示 我都是正常的,只有抹片檢查出來我細胞異常~~ 救了我一命😥😥
以上一些都是我的經驗分享 😀😀😀😀 希望大家能愛惜自己的身體 😙
子宮內 膜 癌 末期 症狀 在 晚期子宮內膜癌別放棄治療!醫曝正確教戰守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近年# 子宮內膜癌 確診數快速攀升, 成為女性三大常見 癌症 之一, 近年因為#免疫療法問世, 即便是確診晚期的患者仍有良好存活及生活品質, 千萬不要放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