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申論大數據」的預購連結來囉~
本書的定位為一本「爭點」+「解題書」,具有以下六大特色:
1.收錄題型最完整
本書收錄103-109年,司律考試以外的所有二、三、四等考試的行政法申論題,並統計出題頻率的大數據。
2.爭點整理最完整
本書以爭點分類,共分成104個爭點,讓同學以題目搭配爭點的方式練習,培養在考場上看題目找爭點的能力。
3.實務收錄最完整
本書於每個爭點,除了觀念提醒外,也整理重要的實務見解給同學參考複習,提升實力。
4.答題架構最完整
本書的答題架構均採取法學「三段論法」,讓同學在閱讀的同時可以無形中固定自己的正確答題架構。
5.事實涵攝最完整
本書每一題的參考擬答,均會「針對題目問題回答」,每一題實例題均有筆者自己寫的「事實涵攝」供同學參考。
6.字數控制最完整
本書一題擬答的字數原則上都控制在800-1200字內,是考場上同學可以來得及寫完的字數。
#六個最完整都是我自己想的想很久因為沒賣過東西
#書的內容子雲自己覺得算是蠻不錯的
#希望可以幫忙同學行政法申論一題都能20分以上
子雲行政法大數據 在 劉建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衛環委員會排程討論「臺灣空氣品質改善具體作為與期程目標」,環保署與經濟部卻對六輕重大空汙案件一點也不清楚,怎麼能期待空汙改善有所作為?
質詢時我請教環保署長張子敬與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是否了解今年 #台灣首樁六輕公害訴訟 的結果,兩位都表示不清楚。
這是在民國104年間,麥寮林姓女士因肺癌過世,家屬在107年向六輕提起民事訴訟,對六輕廠區內5家公司求償820多萬元;而後法律扶助基金會成立「六輕空污受害者法律扶助專案」,法扶律師團承接此案,同時再追加麥寮、台西罹患呼吸道疾病的40人為本案共同原告,再向六輕求償3980萬元。但雲林地院10月30日以「難以認定因果關係存在」為由駁回。這是台灣首樁六輕公害訴訟,很遺憾環保署與經濟部完全在狀況外。
另外,99年就有媒體報導台塑的CEMS (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連續自動監測設施) 數據造假,環保署在108年才開始修正,還因此被監察院糾正。
從99年7月起至102年3月期間,六輕台塑石化廠8根煙囪的CEMS軟體汰換未經報備,一根煙囪罰20萬,共罰160萬元,再加上推算99至102年漏報的空污費,高達999,077,476元,將近10億元,一舉破全國紀錄。
但六輕啟動律師團,在107年判決中獲勝,法院不僅撤銷六輕台化的處分,連帶已經分期繳納的4.7億,六輕也一併討回去。後續雲林縣府繼續上訴,今年也被最高行政法院駁回,等於六輕一毛錢都不用繳!而如此重大事件,環保署與經濟部也都狀況外,實在令人無語。
大企業的重大環保案件,影響國內人民健康甚鉅,行政單位依法開罰後,企業卻動用大量律師團、啟動訴訟戰、對付小蝦米,最後一毛都不用罰,那再修任何法律有何意義?!企業根本都不怕,這樣會用心改善嗎?
是應該來成立一個專職民、刑、行政的「#環保公害法庭」了!91年司改座談會中就已經拋出這個議題,如今都已經快要110年了,這個議題非常龐大,我期盼環保署要與經濟部、司法院、法務部等單位進行研商,好好來規劃環保公害法庭。
🔍 建國國會報告
-----------------
建國委員已經有 Podcast 囉!【給建國十分鐘】歡迎收聽!本日質詢請點以下網址:
https://player.soundon.fm/p/bbe65c3c-97ac-486e-9e36-164adc27632b/episodes/75b9960d-79e0-4617-a283-75e627fc9e10
子雲行政法大數據 在 蕭家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澳門一周新聞回顧】 2019/01/20 至 2019/01/26
今個星期的新聞看似乏味,但其實極有可能是後續事件的序幕,引發更多問題。排名不分先後,分別是:
1. 立法會細則性通過修訂《國歌法》
立法會於1月24日細則性通過修訂《國歌法》法案。當中規定須在主要官方場合奏唱國歌,若篡改國歌歌詞或曲譜,以「歪曲」、「貶損」方式奏唱,一經定罪,最高處3年徒刑或科最高360日罰金;而奏唱國歌時,在場人士應肅立,舉止莊重,不得有不尊重國歌的行為。同時,法案訂明將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政府可要求新聞媒體配合宣傳。
席上,有議員表示條文中的定義不清晰,但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則重申,條文表述已按實際情況和刑罰定罪的最低介入原則制定,相信法官能清晰理解甚麼行為才會構成犯罪,亦指有關媒體配合宣傳一事「並非強逼性,也不會影響任何新聞、編採自由。」
有關法律已自公佈起的翌日(即1月25日)生效,至於這次修訂會否又成為另一道紅線?我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
2. 「澳博風雲」:何超瓊與霍家結盟
由賭王家族「二房」控制的信德集團於1月23日發公告,指澳門霍英東基金會、何超瓊及其弟妹等已組聯盟,承諾共同維持澳娛作為澳博逾50%控股地位,且會共同提名澳娛董事會成員、兼共同同意主席及董事總經理任命等。消息一出,權鬥、爭產等評語不絕於耳,甚至說二房已然贏出,四太梁安琪被孤立云云,隨之而來的,是一輪股票狂升和花生式報導。
我不懂財經和企業運作的權術,但有說是次澳博股權變動的一連串動作,實在是為來年爭取賭牌續牌而鋪路;我認為,這個背後目的才是值得關注的事:今年是特首選舉年,新賭牌的爭議或要等新特首上任後才有定奪,但小城中一眾博企也不會等到有答案才行動,龍爭虎鬥,大概也早已開展。
澳門去年入境旅客再創新高
旅遊局舉行年度記者會,公佈去年旅客數據。2018年澳門入境旅客再創新高,達3580多萬人次,按年升9.8%;而去年的整體入境旅客、大中華旅客、留宿旅客及旅客消費等旅遊數據均有正增長。
作為旅遊城市,旅客人數可謂澳門發展的關鍵,但在發展以外,如何平衡民眾的生活質素亦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命題。就以現時於關前街、爛鬼樓舉辦的「爛鬼樓巡禮」活動為例,無疑能帶旺舊區舊區經濟,但蜂擁而至的人流和相應的封路、封車位安排,則被當區街坊大批擾民,活動本身與社區文化的切割與疏離亦屢被投訴,居民怨聲載道。
我擔心的是,有關當局會「食髓知味」,繼續將相似做法推廣至不同區分,真正造成全澳大逼爆;如何平衡旅遊發展和澳門民眾的生活質素,是在旅客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管治班子迴避多年,但卻必須回答的重要問題。
===============�以下為廣告時間�面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lvissio�Medium:https://medium.com/@alvissio�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lvissio/
#澳門Guide #看見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