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1一周年/相信良知一定會勝過邪惡 】
游大東影視筆記Telegram頻道👉🏻👉🏻https://t.me/yautaitung
幾年前,有感知識乾涸,決定報讀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課程,在緊湊的學習課程和海量的參考文章中,有一個理論極之深刻,翻開自己寫的論文功課,才知道本來的理論名字 ── 那是20世紀德國猶太裔思想家懷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提出的Now of Recognizability(Jetzt der Erkennbarkeit) ── 他指出所謂「歷史」其實有兩個「時間」,第一個是發生那一刻,第二個是那件事的意義獲得辨認時。之所以深刻,是因為離開校園,回到現實世界,我發現這個理論幾乎可以應付在任何事情的分析之上,不論自己的,還是社會的。
2019年7月21日晚上,過百名白衣人在元朗鳳攸北街一帶和西鐵站襲擊黑衣人,透過無間斷的直播畫面,震撼全球,兩名別過頭離開的當值「縮縮」警員、那位向時任《立場新聞》記者何桂藍正面施襲的「小牛農場西瓜佬」陳志祥、幾位在南邊圍外跟防暴警察搭膊頭的白衣人、元朗區八鄉分區指揮官李漢民總督察回應港台記者提問時的囂張態度、當晚帶隊搜查南邊圍村的警司游乃強,他說村內無人持械時的嘴臉,所有荒謬所有醜陋,一次過盡現眼前。
元朗是我經常去吃宵夜的地方,包括鳳攸北街和阜財街,無他,美食選擇多,水準高,又近屋企。我記得,當晚本來打算乘巴士經元朗轉車返家,結果因為擔心自身安全,要老遠的從荃灣乘港鐵,經九龍塘轉乘東鐵綫。回家路上,元朗的襲擊仍未平息,各樣未經核實的消息從四方八面傳來,有指白衣人會分別在屯門、大埔、上水襲擊身穿黑衣者。我乘坐的是最後一班列車,乘客寥寥無幾,當列車駛至大埔墟站的時候,車門準備打開的一剎那,我的內心出奇的突然冷靜,再望望手上的雨傘,心想如果萬一真的被打,我應該要怎樣做,但另心房的某個角落,那種虛怯的情緒快要爆快,那是繼幾年前採訪泰國曼谷四面佛爆炸案之後,再一次覺得自己跟死亡如此接近。
平安到家,繼續看直播,心驚膽跳的感覺,夾雜憤怒和悲傷絕望的情緒,支配身體髮膚,我不知所措,好想隨意伸手的找些東西來安撫自己,卻只能夠抓到空氣,好想打開窗口大叫,卻因為夜深而無法如此,複雜的情緒無法安放,直至看到去年7月29日播出的《鏗鏘集》,我才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了解整個襲擊事件的來龍去脈 ── 正如《Stranger Things》第三季的擔任地區報《Hawkins Post》實習生的Nancy Wheeler(Natalia Dyer飾),因為好奇,結果追查真相,揭發地區政府與蘇共私通陰謀,最終遇上核突Final Boss「The Mind Flayer」,差點連命都冇 ── 愈是恐懼,愈要勇敢面對。
一年後,經歷《頭條新聞》「被斬」、政府借「顧問委員會工作小組」試圖干預港台編輯自主,再加上《港區國安法》實施,香港電台腹背受敵,如此艱難時間,《鏗鏘集》團隊仍然能夠製作出規模如此龐大的偵查報道,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其中一位編導鄭思思早前在《星期日明報》撰文(https://bit.ly/32H5XtC),直言今次製作過程相當艱巨,「我們最終決定,把所得的閉路電視片後每一秒每一格畫面認真看一次,試圖掌握案發過程。看甚麼?坦白說我們也不知道要看甚麼,就是『LOG』帶,把畫面任何有意義或可疑的事記下來:白衣人的行為、可辨認的白衣人模樣、有關的車輛等。每人負責不同的鏡頭,把天光到天黑,閉路電視片後的任何綫索填入Excel表格,再試圖整理出甚麼,再試圖觀察甚麼。」單單是這一段,只要受過專業訓練的記者和編導都會明白,他們做的事情是有幾黐綫,面對龐大資訊,大海撈針式尋找蛛絲馬跡,而更癲之處,是他們讓涉事者有回應機會,而不是對方認為記者總是帶有立場、總是想抹黑捏造甚麼,受訪的包括當晚在鳳攸北街跟白衣人握手的何君堯,直頭擺好錄影機,讓他好好的說清楚,如果要「老作」,何需勞師動眾?
另一個值得敬佩的地方,是撇開記者身份,純粹以觀眾視角出發,透過鏡頭,設身處地的去想,前往圍村,向當事人問回應,就算烈日當空之下,也會感受到那股恐怖寒氣,我就會想,如果要去採訪的是自己,是否真的夠膽?是否有心理準備被打人到見血?當然鄭思思在文章中也不諱言「話唔驚就假嘅」:「我還想記下自己通宵在元朗西鐵站拍攝有人用噴槍噴黑連儂牆上的文宣,我拿着 手機追問噴槍男,他幾次用噴槍指向我,而我當時心裏叫『不要噴面,不要噴面』,而經大腦說出來的問題非常拙劣:『阿哥,點解你要噴嘢呀,講兩句啊……』」除了鄭思思外,尚有兩位編導(蔡玉玲、楊月芬),以及一位助理編導(陳琬蓉),而負責攝影的包括李俊華、何超元、曾義生、尹仲然,他們都是勇字當頭,為了找尋真相豁出去。
豁出去是「當下」的感受,也是去年7.21事件的(第二個時間)「意義驗證」,透過23分鐘的密集式資訊舖排,你會明顯感覺到,說謊的人為了不讓自己看上去是在說謊,於是試圖用更多謊話掩飾,愈說得多,那種虛怯的語氣愈見顯露,繼而揭開更多謊話和謎團(警方在這集報道播出後兩天,在社交媒體承認7.21當日曾派出便衣警員到人群集結地方視察,便是一例),反而兩位提供綫索的人(蘇先生和提供CCTV片段的James)說的時候,那種無所畏懼的態度背後,是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的誠懇,而這集《鏗鏘》的意義將來獲得確認時,大概就是「時機成熟」,真相揭開的時候了。歷史告之,真相通常很遲來,但勝出的一定不會是邪惡一方,每個在自己崗位努力的人,都有能力令黎明提早降臨,抵抗「洗白」,在此多謝《鏗鏘集》團隊的努力。
👉🏻👉🏻重溫《鏗鏘集:721誰主真相》請Click:https://bit.ly/2ZLoq6o👉🏻👉🏻重溫《視點31:721一周年》:https://bit.ly/3fPlCLk
👉🏻👉🏻重溫2019年《鏗鏘集:721元朗黑夜》請Click:https://youtu.be/16CiwPChpr0(YouTube)
http://bit.ly/2K3IeKG(fb version)
👉🏻👉🏻重溫2019年 Now News - 新聞《經緯線:元朗黑夜》請Click:https://youtu.be/B8QRzVbfLCQ
👉🏻👉🏻「反修例運動」系列報道總覽:https://bit.ly/2YSVk4O
(22072020)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香港電台視像新聞 RTHK VNEWS 港台電視部-公共事務組 鏗鏘集 Hong Kong Connection 元居民 柳俊江 Lauyeah #元朗黑夜 #721元朗黑夜 #反送中 #逃犯條例 gregory wong 王宗堯 Pazu 薯伯伯 譚蕙芸 陳朗昇
「季芬財劣等財」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Re: [請益] 關於季芬財- 看板Econom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討論] 什麼東西是劣等財但不是季芬財? - economics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季芬財」馬鈴薯導致的愛爾蘭大饑荒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正常財劣等財季芬財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YOUTUBE ...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請益] 違反需求法則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季芬財劣等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季芬財劣等財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Re: [請益] 關於季芬財- 看板Economics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轉錄]經濟學季芬財理論(這篇是反論,ㄝ挺搞笑的)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討論] iphone不是炫耀財,是季芬財- mobilecomm | PTT數位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季芬財劣等財 在 經濟達人幫我解答吧!! - 公職板 | Dcard 的評價
季芬財劣等財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與怪物戰鬥的人,
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
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
——尼采
對像我這樣害怕血腥卻想探尋犯罪心理學的人來說,「Mindhunter」這樣以大量對白與訪談所構築的美劇,是一個極佳的選擇。故事背景設定在連「連續殺人魔(Serial Killer)」一詞都還未被發明的1970年代,主角Holden身為美國FBI探員,他在一場凶手自戕作結的人質對峙後,開始想探究那些有別於傳統以錢財與色慾為動機的新型犯罪,因而與搭擋Bill開始了一場探索那些「殺人魔」犯罪心理的旅程。
影集總共十集,其中EP1、2、9、10都由知名導演大衛・芬奇所執導,而我也特別喜歡前兩集的公路之旅氛圍,對於最後一集的最後一幕也留下深刻印象。與中文片名「破案神探」所暗示的相反,這部戲中並沒有一個威風凜凜總能破解各種奇案的神探,Holden與Bill雖然在那個年代裡算是相當有前瞻性的警探,甚至被其他刑警稱為福爾摩斯與華生,但他們也像凡人一般會自我質疑,會因為公事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也會因為私事而變得無法客觀看待工作。
在訪談那些窮凶惡極的罪犯時,Holden也似乎漸漸被這些人的用語及口氣給影響,一場他對嫌犯套取口供的戲,他自信膨脹的樣子已經與一開始的菜鳥形象判若兩人。看到有些心得認為改變後的Holden變得惹人厭,但我卻覺得他在這條追索之路上是越走越孤獨。他越是投入與這些罪犯的談話之中,就越是與周遭同事及女友生出嫌隙,甚至是開始用查案的態度去檢視自己的人際關係,因而越發失去安全感。
Holden希望自己能成為照亮那片黑暗之地的一盞明燈,然而當他涉足那些黑暗之心越深,他心中惡劣的一面也悄悄被喚醒,而追隨著他一同踏入這段孤獨之旅的我們,也會開始感覺到這些我們視作瘋狂的人魔,與自詡為正常人的我們之間,其實只有一條些微之差的界線,而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有一天我們是否會因為某個開關被觸發以後,就這樣跨越那條線到另一邊的世界。
#連假有Netflix萬事足
#一口氣看完的缺點就是無限等待第二季
#Mindhunter
#破案神探
季芬財劣等財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與怪物戰鬥的人,
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
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
——尼采
對像我這樣害怕血腥卻想探尋犯罪心理學的人來說,「Mindhunter」這樣以大量對白與訪談所構築的美劇,是一個極佳的選擇。故事背景設定在連「連續殺人魔(Serial Killer)」一詞都還未被發明的1970年代,主角Holden身為美國FBI探員,他在一場凶手自戕作結的人質對峙後,開始想探究那些有別於傳統以錢財與色慾為動機的新型犯罪,因而與搭擋Bill開始了一場探索那些「殺人魔」犯罪心理的旅程。
影集總共十集,其中EP1、2、9、10都由知名導演大衛・芬奇所執導,而我也特別喜歡前兩集的公路之旅氛圍,對於最後一集的最後一幕也留下深刻印象。與中文片名「破案神探」所暗示的相反,這部戲中並沒有一個威風凜凜總能破解各種奇案的神探,Holden與Bill雖然在那個年代裡算是相當有前瞻性的警探,甚至被其他刑警稱為福爾摩斯與華生,但他們也像凡人一般會自我質疑,會因為公事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也會因為私事而變得無法客觀看待工作。
在訪談那些窮凶惡極的罪犯時,Holden也似乎漸漸被這些人的用語及口氣給影響,一場他對嫌犯套取口供的戲,他自信膨脹的樣子已經與一開始的菜鳥形象判若兩人。看到有些心得認為改變後的Holden變得惹人厭,但我卻覺得他在這條追索之路上是越走越孤獨。他越是投入與這些罪犯的談話之中,就越是與周遭同事及女友生出嫌隙,甚至是開始用查案的態度去檢視自己的人際關係,因而越發失去安全感。
Holden希望自己能成為照亮那片黑暗之地的一盞明燈,然而當他涉足那些黑暗之心越深,他心中惡劣的一面也悄悄被喚醒,而追隨著他一同踏入這段孤獨之旅的我們,也會開始感覺到這些我們視作瘋狂的人魔,與自詡為正常人的我們之間,其實只有一條些微之差的界線,而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有一天我們是否會因為某個開關被觸發以後,就這樣跨越那條線到另一邊的世界。
#連假有Netflix萬事足
#一口氣看完的缺點就是無限等待第二季
#Mindhunter
#破案神探
季芬財劣等財 在 [討論] 什麼東西是劣等財但不是季芬財? - economics | PTT職涯區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po一的一篇"什麼東西是劣等財但不是季芬財"的文被板主砍了看了一下板規,不知道是犯哪一條? 如果說我沒思考,那也很奇怪因為我爬過文看過精華區,真的沒人問這個問題 ... ... <看更多>
季芬財劣等財 在 「季芬財」馬鈴薯導致的愛爾蘭大饑荒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劣等財 (inferior goods) 又稱替代商品,所得增加則消費減少,價格上漲則消費減少。 ... 季芬財(Giffen goods) 由英國經濟學家季芬(Robert Giffen)提出,所得增加則消費 ... ... <看更多>
季芬財劣等財 在 Re: [請益] 關於季芬財- 看板Econom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danube (happy 2007)》之銘言:
: ※ 引述《jacky123 (不了)》之銘言:
: : 季芬財的定義為:1.屬於劣等財的一種(因所得和需求量呈反向變動)
: : 2.價格越高反而需求量越高~違反需求法則
: : (在替代效果小於所得效果的情況下)
: 季芬財之所以為季芬財, 其替代效果一定小於所得效果,
: 如此其需求曲線導出的才會是正斜率(即違反需求法則).
季芬財:替代效果ㄧ定小於所得效果 這句話我實在不太懂很抽象
有例子可以舉例說明嗎?
: : 若是以精華區的例子來說
: : 法國18世紀的麵包為例的話
: : 1.當人民的所得增加時,對於麵包的需求量將會降低,人民會去購買
: : 營養價值更高的食物......所以麵包屬於劣等財
: 例如:麵包價格(Px)下降, 則其實質所得(M/Px)上升, 但人們對於麵包的需
: 求量減少,因此根據所得效果,麵包為劣等財.
是依據所得效果還是所得彈性阿?
: : 2.當麵包的價格上升時,居民對於麵包的
: : 需求量不減反增(違反需求法則)
: : ~所以屬於季芬財####我心裡的os怎麼感覺很像是必需品的感覺?
: : (此為假設在替代效果小於所得效果的情況下)
: : ~~~~~~~~~~~~~~~~~~~~~~~~~~~~~~~~~~~~~~~這句話要怎麼用這個麵包例子解釋呀?
: 如果你硬要麵包的替代效果 > 所得效果, 則麵包只是劣等財(若其所得彈性<0),
: 非季芬財,因為其需求曲線仍為負斜率.(不違反需求法則)
: 另外,必需品的定義是所得彈性(η)<1, 因此必需品非劣等財(η<0).
: : PS:
: : Q1.季芬財是劣等財一種但劣等財不一定是季芬財
: : ~~~~~~~~~~~~~~~~~~這是依據不符合季芬財的第二項定義嗎?
: 因為季芬財和劣等財一樣,它們的所得彈性都<0,
: 所以根據劣等財的定義,季芬財為劣等財的一種.
: 而劣等財分成2種...若替代效果 < 所得效果, 為季芬財(違反需求法則)
: > , 為劣等財(不違反需求法則)
: 所以季芬財是劣等財一種, 但劣等財不一定是季芬財.
為什麼替代效果 < 所得效果, 為季芬財(違反需求法則)
: 替代效果 > 所得效果, 為劣等財(不違反需求法則)
這是要用背的嗎?還是有其他方法或例子可以解釋來理解?
既然有分為劣等財和季芬財 為什麼季芬財是包括在劣等財裡面呢?
依據的是什麼?
兩項的定義不是不同嗎?
麻煩了 謝謝
: : Q2.另外違反需求法則有:一.炫耀品~~價格越高反而需求量越高
: : (依所得來探討)
: : 若當所得越高其需求量也就越高,且需求量增加的幅度
: : 大於所得增加的幅度,所以也屬於奢侈品嗎?
: : 二.季芬財~當所得越高,需求量越低,屬於劣等財
: : Q3.季芬財的定義是 : 替代效果 小於 所得效果 的劣等財
: : (When P↑,替代令Q↓,所得令Q↑)
: : 在分析價格效果時,
: : 若 所得效果 (I.E.) < 替代效果 (S.E.)則此物只為劣等財非季芬財
: : Substitution effect < Income effect, 則此劣等財便是季芬財
: : 季芬財包括在劣等品的集合
: : 這段話我真的有點看不太懂...
: : 麻煩各位為小弟釐清ㄧ下觀念ꐊ: : 感謝再三!!!
: ※ 編輯: danube 來自: 220.139.90.120 (04/04 18:1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210.6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