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你個小捲毛,可愛不用錢喔?
😮💨😮💨😮💨😮💨😮💨
分享一下這段奇幻之旅:
7/14早上九點到醫院,
去了產科後發現,
要先去急診外面的PCR篩檢站採檢,
超遠又超熱,
被戳完意外不痛只有癢,
回急診掛號,
回到產科再戳一次快篩,
陰性後轉往待產室,
被告知因為疫情,
出院前都不能離開醫院,
十點左右塞藥催生,
因為滿40週體重已來到3400,
藥效發作陣痛開始,
開1公分已爆痛,
但要打減痛分娩必須等PCR報告出來,
四點左右終於可以打,
開1.5公分,
減痛打完發現無法自行解尿,
每兩個小時測一次宮縮前第一次單導尿,
接下來又是兩次單導,
開三公分,
持續痛爆,
胎頭不下來屁股頂到左肋骨,
還是痛爆,
仍然無法解尿只好插尿管,
六點左右小破水,
產程進度3公分,
痛爆的部分就不再贅述,
繼續每兩小時測宮縮狀態。
7/15凌晨五點醫生內診開4公分,
早上七點主治醫師內診還是4公分,
被告知產程有點慢,
主治醫師下達禁水禁食,
怕這樣下去破水感染,
要先做剖腹準備,
持續監測宮縮,
胎頭還是不下來,
在被告知可能要剖腹後,
開始跟胎兒溝通,
拜託他配合並不斷禱告,
喔對了,
肋骨還是痛爆,
就在11:59的時候,
小朋友猛踹了三腳,
太太瞪大眼睛看先生,
先生疑惑不解的時候發現,
這次是真的破水了,
你們要說是洩洪也無法否認,
內診開到6公分,
給了我們產程加速的一絲希望,
一個小時後內診開到7公分,
自然產還是有可能的,
補充一下,
這個時候還是痛爆,
就是他媽的從頭到尾痛爆,
媽媽痛到想放棄,
眼淚掉不停,
喔不,
其實是媽媽爸爸眼淚都掉不停,
內容大概是,
爸爸說已經努力一整天了,
這時候投降太不甘心,
媽媽就痛哭痛哭痛哭這樣回應,
接著神奇的事情開始發生,
媽媽說要拼看看,
請護理師拔掉尿管,
拿來瑜伽球,
爸爸扶著咬牙硬撐的媽媽站起,
不知道哪來的堅持和勇氣,
開始坐在瑜伽球上下運動起來,
宮縮的時候爸爸手快被捏爛,
停止宮縮的時候媽媽就繼續運動,
持續了一個小時左右,
內診開到9公分,
喔對了,
又單導尿了一次,
接下來就是躺在床上,
配合著宮縮頻率,
鼻子吸氣,
憋氣,
肚子屁股用力1、2、3、4⋯⋯14、15秒,
吐氣,
宮縮停止後正常呼吸休息,
雖然已經全開,
但離醫生認可的位置還有距離,
持續到了大概17:25,
終於努力到能進手術室的階段,
醫生護士們準備著,
告訴我們接下來要怎麼做,
媽媽要怎麼用力,
爸爸要怎麼幫忙,
酷起來我跟你們說,
前後不到十分鐘,
只花了三段陣痛,
每段陣痛3-5次,
小傢伙就擠出來了。
大家都說陪產很可怕,
我心裡驕傲的在想,
畢竟我爸也是軍醫,
還是外科專業,
也算是從小就有在訓練,
陪產這小事小事而已,
真的是看著兒子從什麼都沒有,
咦!
看到頭髮,
咦!
看到頭,
咦!
鼓溜一下就滑出來了,
臍帶很難剪,
爸爸大概剪了5、6刀,
胎盤很大黑黑紅紅白白的,
可能是在待產哭完了吧?
看著兒子只覺得很神奇,
還是有種不真實感,
喜悅大過感動,
沒哭的爸爸嘴角一直上揚,
跟爸爸一樣單眼皮小捲毛,
喔對了,
媽媽一直啷嚷著,
要請醫生縫小一點,
縫緊一點哈哈哈哈哈,
兒子很穩定,
出來哭一下就乖乖的,
躺在媽媽身上的時候,
小眼睛東看西看,
嗯,
慢慢來,
世界好大好大,
不要著急,
我們會陪著你,
認識世界,
一起經歷,
很多很多。
太多細節我記不得了,
但我真的覺得,
選擇 三軍總醫院 是很正確的決定,
整個產科的醫生護士都無可挑剔,
在媽媽每每決定要放棄自然產時,
全員出動的鼓勵與加油,
真的因為有你們,
我們才能堅持到底,
接生完的最後,
主治醫師黃馨慧開玩笑的說,
竟然被你們逃過一刀,
都準備好的說(笑。
我想,
上帝都有最好的安排,
只要我們相信,
只要我們努力,
會順利的,
都會順利的。
謝謝每一個朋友的加油打氣與祝福,
溫暖且幸福,
真的。
最後,謝謝孩子的媽,從懷孕到生產這麼長的時間,完全無法想像經歷了多少的不舒服,真的辛苦了,未來一起繼續努力,我也會加油的。
#三軍總醫院 #自然產 #3475公克 #男孩 #奇幻旅程 #孩子的媽辛苦了 #新的開始 #新手爸爸 #紀錄 #健康 #平安
同時也有30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Q力伊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伊萊 #伊菲 「英文輕鬆學起來」 前陣子媽媽我接觸到一款蠻值得推薦的英語APP👌 它是來自英國授權知名卡通 #海底小縱隊 ✅直接跟母語系老師進行線上AI一對一的學習😉 ✅還有英文版的《兒童情商課程》讓孩子能藉由動畫去學會如何 幫辛苦的媽媽們整理家裡!(妹妹不要搗亂我就心滿意足了)🤣 雖然說兄妹...
「孩子的媽辛苦了」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吳小白的伍肆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啵仔果物本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Q力伊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Erin's Diary 艾琳的日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瑄瑄 & G先生 · 美食夫妻的100次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心得] 托嬰保母自己帶? -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疫情停課爸媽辛苦了!安靜下來想想孩子教我們的事‖ 周巽正 的評價
- 關於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十個孩子太辛苦了#媽媽辛苦了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夥伴嚴選- 「媽咪...辛苦了 」 媽媽照顧全家的那份 ... - Facebook 的評價
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吳小白的伍肆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才離開沒幾天
就開始想這個包子
雖然你大哭大鬧的時候很盧
但你安靜的像天使時
又可愛到不行!
#達平說趁他小時候趕快幫他變成三角飯糰
#大家都說好好珍惜還不會翻身的時候
#小子要乖乖別再吐奶啦
#孩子的媽辛苦了
💦💦💦💦
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啵仔果物本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年中秋節🎑
又破單日銷售紀錄📈
謝謝各位老闆、老闆娘
支持、鼓勵、加油、讚美
也謝謝您一路的疼愛
啵仔會繼續努力加油的
謝謝您 感恩感恩🙏
辛苦了~~孩子的媽
辛苦了~~啵仔菁英團隊
沒有你們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再撐個幾天
我們就可以「#睡覺了」🤣🤣
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Q力伊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伊萊 #伊菲
「英文輕鬆學起來」
前陣子媽媽我接觸到一款蠻值得推薦的英語APP👌
它是來自英國授權知名卡通 #海底小縱隊
✅直接跟母語系老師進行線上AI一對一的學習😉
✅還有英文版的《兒童情商課程》讓孩子能藉由動畫去學會如何
幫辛苦的媽媽們整理家裡!(妹妹不要搗亂我就心滿意足了)🤣
雖然說兄妹倆已經擁有母語系家庭的優勢☺️
但平常媽媽想要休息
阿爸也不在的時候
孩子們也還是能能在玩樂的狀態下維持自身的英語能力或是獲得更多學習的機會
這時不論是用手機或是IPAD來操作都非常方便
像是APP中的3D繪本課程
哥就常帶著妹妹一起閱讀外
他們也超喜歡錄製成的自己版本的繪本聲音😆
App裡還有《遊戲測評課》
用孩子們喜歡的遊戲方式
選擇喜愛的動畫人物進行比賽,邊玩邊學習👌
他們在使用app的時間
媽媽就可以在旁邊放空啦🤪
當然有空也可以在app裡的《手工藝術課》這個單元跟孩子們一起做做有趣美工
可以跟孩子一起練習聽力跟增進親子互動喔❤️
裡面有非常多的教學可以參考,
線上AI老師也可以帶著一起做
伊萊媽我大力推薦你們下載體驗看看
✅現在加入可獲得5天免費體驗課程
✅購買課程還有額外贈品
課程報名連結這裡去
https://bit.ly/3u5F9PD
也可以掃描影片的QRCODE或
手機瀏覽器貼上連結 https://line.me/R/ti/g/Qm0ZxzyHTx
來加入我們的『Q力伊萊&海底小縱隊 專屬好康團』喔
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Erin's Diary 艾琳的日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小坪數家庭如何養小孩?公開我們有小孩之後如何改造的空間利用!
我們原本的配置與改造過程👉https://youtu.be/cfd55n4hMf4
因為我們去年買信義區小豪宅的時候,還沒有想到小孩子會這麼快來,因此當時在裝潢的時候也沒有特別留小孩的空間,現在回家之後,我們在買嬰兒用品的第一考量就是:家裡放不放得下😂
現在新生兒階段,我們就階段性的發現問題才去添購需要的嬰兒用品,就不用擔心一次買齊之後沒用到還在家裡佔空間,這裡也和艾醬們分享我目前使用的嬰兒用品
1. 逗寶沙發嬰兒床:https://pse.is/3nbyyk 暫時解決遊戲空間和安全地墊的需求
2. 嬰兒用品收納箱:無印良品收納櫃
3. 輕便型的推車Zooper Chacha: https://pse.is/3p2ybh
4. 韓國重磅地墊:Alzipmat 糖果屋圍欄地墊
5. Ocean baby涼感墊:https://www.oceanbaby.com.tw/product-detail/PMB0020010301
6. 天鵝絨睡窩:作為床中床,嬰兒床很好用!(還在觀察可以用到多大)
7. 台灣鹿港的品牌 HIBOU:https://ihibou.com/
0:00 搶先看
0:18 沙發嬰兒床乾坤大挪移
2:23 收納小訣竅
3:47 小坪數家消毒鍋奶瓶空間
4:21 一物多用的嬰兒車
5:14 和小嬰兒一起睡的臥房
6:59 儲藏奶粉尿布的空間
7:47 小yuki 賣萌時間
8:04 浴室洗澡空間
10:00 小坪數家育嬰小總結
#小坪數家庭 #養小孩空間配置 #嬰兒用品分享
艾琳的自媒體經營分享會免費報名👉https://pros.is/U9Q5C
Podcast 搜尋 "自媒體大學"
即可獲取經營自媒體最新資訊/趨勢與方法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Az4dgrLp8fkQ5_j9-2mfQ
艾琳 Erin 的line@官方號服務~解決你旅遊遇到的大小事!
日本最前線👉https://lin.ee/zMHM3yf
韓國小幫手👉 https://line.me/R/ti/p/%40dtd1839l
艾琳聯誼團👉https://line.me/R/ti/p/%40uoa4117p
▶在其他地方看見不一樣的Erin~
FB艾寫字: https://www.facebook.com/ErinDiary/
IG艾旅遊:https://www.instagram.com/erindiary_0904
艾琳經營的官方網站: https://erindiary.tw/
-------------------------------------------------------------------------------------------
如何支持我的頻道?
▶來我的蝦皮賣場逛逛吧! 艾琳精選好物
https://shopee.tw/erin0904
▶購買Erin 合作韓國/日本旅遊4G網卡, 比大廠低價, 收訊也穩定,
以下連結訂購會隨貨附贈一個韓規電源轉接頭喔!
https://www.sim2world.com/?utm_source=youtube&utm_campaign=erin
▶看完影片開始前的youtube廣告, 不要五秒略過喔!
你們的大大小小的支持都可以協助我繼續創作這條路
-------------------------------------------------------------------------------
▶協作英文/日文/其他語言字幕連結: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6NOmGMdA1uF7b9gYEiBHlw&tab=2
拜託做完一定要讓我知道, 可以寄信到我的gmail聯絡信箱
我會準備小禮物和明信片感謝你!
-----------------------------------------------------------------------------------------
▶contact me : erin@cooljapantv.biz
▶使用硬體軟體:
相機: SonyRX100 / Sonya6500(慢鏡頭輔助)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音樂來源: epidemicmusic
------------------------------------------------------------------------------------------
我的近期熱門影片:
◈ 生產全記錄!30小時催生自然產,生得好辛苦,不過看到妳都值得了
https://youtu.be/kYyS6dV83fw
◈住信義區一個月生活開銷大公開!聊聊我們夫妻消費金錢觀
https://youtu.be/FwX1OLDTAbE
◈開箱人生中第一個名牌包 ! 我如何30歲前存到千萬買房? 我的無腦投資術 !【艾聊聊
https://youtu.be/EWe_EM9JRWY
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瑄瑄 & G先生 · 美食夫妻的100次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部懷孕生產全記錄,沒有華麗的剪輯與特效,也沒有刻意的加快節奏,我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生產過程真實的樣子,與當下真實的心情。
以此為紀念,獻給老婆與孩子,
紀錄妳的勇敢,紀錄妳的出生。
予最真摯的愛。
也和全天下的媽媽說聲辛苦了。
🎬懷孕週記 | 懷孕大小事|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hQoWjVvOK2fSJdEX3cZTNMDqn8s67zK
📝懷孕相關文章記錄
https://celiamrg.com/category/pregnancy/
🛒瑄瑄G先生的團購好物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elia.hsuan
✅瑄瑄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celia_hsuan/
✅瑄G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celiahsuan_mr.g/
#懷孕全記錄 #生產全記錄 #懷孕生產 #懷孕 #生產 #pregnancy
⟡合作邀約請來信► cggc1101@gmail.com
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疫情停課爸媽辛苦了!安靜下來想想孩子教我們的事‖ 周巽正 的推薦與評價
當有了 孩子 之後,許多父母們,會發現自己不同的一面,可能變得勇敢、變得更有耐心,或是放下自己的個性脾氣,學習用天父的眼光看待 孩子 與自己。 ... <看更多>
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十個孩子太辛苦了#媽媽辛苦了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看看我的老媽說說以前的事情,我的老媽太偉大了 ,十個孩子太辛苦了#媽媽辛苦了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 老 · Lagi daripada 别懒了小耳朵 · 天下兒女常回家看看父母,父母 ... <看更多>
孩子的媽辛苦了 在 [心得] 托嬰保母自己帶? -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版上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關於托嬰、保母、自己帶、長輩帶的文章;然後推文和回文都很有
意思。
整理成冊大概就是:
(1)托嬰
贊成意見:
一定會提到發展很好、超前之類。
有監視器、爸媽比較安心。
還有提早更新病毒碼也不算壞事。
反對意見:
會容易生病。
監視器不保證不會出事。
1:5 的照顧水平就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畢竟給的錢少的可憐。
(2)保母
贊成意見:
比較少生病。
人數比例少,照顧比較周全。
反對意見:
一定要提到保母可能會出事。
發展有極大機率有問題。
通常保母的育兒觀念都很落後。
(3)自己帶
贊成意見:
通常蠻推薦的。
反對意見:
如果沒抽到天使寶寶,媽媽可能會很崩潰。
發展通常都不如送托嬰好。
要犧牲職涯和薪水。
(4)長輩帶
贊成意見:
通常沒有。
反對意見:
長輩育兒觀念落後。
也許這樣簡略做結論實在太粗暴,但基本上也八九不離十。
先說,我是自己帶。
所以沒有偏好什麼托嬰還是保母。
綜觀各種意見,其實就是一句話「要有捨、有得」,就跟用機車載小孩這個課題差不多。
基本上,我們只能選擇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選擇一個自己能相信的方法來讓孩子長大,
直到能送去上學為止。
沒有對與錯,反正做任何選擇,承擔後果的就是父母和孩子而已。
送托就是容易生病這應該是沒有人能否認的事實。所謂提早更新病毒碼這種說法就醫學來
說,完全就是父母自我安慰的說辭。
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八個月大的小孩得肺炎跟5歲小孩得肺炎的後遺症和outcome是絕對
不可能一樣的。
選擇送托,用發展很好來提升自信心,的確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捫心自問,不送托的孩子發展就不好嗎?
其他科系不知道,但就我的同溫層醫師、牙醫師來說,基本上小時候一大堆人都是去保母
家或媽媽自己帶、給長輩帶長大的。
所以,拿發展很好來說,其實也就是「父母相信這件事就好」。
就跟母奶情節一樣,難道沒喝母奶就考不上台大醫學系嗎?
那台灣大概沒有醫師了吧
老實說,送托師生就是1:5。基本上孩子送托的標準應該是「有呼吸心跳、活著就好」真
的不能要求什麼。
想想妳一個月才花多少錢?兩萬嗎?
托嬰中心的老師薪水多少錢?
事實上,這就是一個給多少錢做多少事的真實世界。
1:5的師生比,想要多好的品質?
如果托嬰中心有1:2,一個月收三萬五的送托費,我想照顧品質應該也會很好的。
保母也差不多啊......
1:1 到府保母的價格基本上5萬元起跳,家長要是願意一個月給8萬的話,我想妳有什麼要
求,只要不是要天上的月亮。保母為了薪水都會想盡辦法滿足妳。
送保母發展就不好這件事也是蠻妙的......
一個月兩萬元,照顧比例是1:4;跟一個月五萬,照顧比例是1:1,照顧的品質會一樣嗎?
自己帶老實說,也沒那麼了不起。
畢竟,也不是每個媽媽或爸爸都可以或者捨得放棄自己的職涯,把自身的價值都奉獻給孩
子。
也有很多人是想,但因現實考量或缺乏家庭支持,最後也沒辦法的達成的。
忘了是孕婦手冊還是寶寶手冊裡面有一頁寫的蠻好的,就是要想清楚「寶寶出生後,誰來
照料的問題」。
孩子小,撇除真的是萬中選一的天使寶寶外,基本上不管誰來照顧(父母、保母、老師、
長輩),除非真的是能夠做到全家人齊心協力輪流分擔,讓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保留自
我
和休息,否則沒有人是不崩潰的。
想要不崩潰,又沒人幫忙,那就是花錢請外援。
而妳你能付出多少錢,就會請來怎樣品質的外援。
說穿了,就跟房價一樣;想住蛋黃區,要麼妳你有絕世好父母,不然就得自己有絕世好能
力(不管是自己賺,還是靠婚姻取得階級翻轉)才能圓夢。
所以,不管是送托、保母、自己帶還是長輩帶;說穿了就是「父母能說服自己就好」,反
正承擔後果的也就是「父母和孩子」而已。
妳想送托,那就承擔送托的風險;
妳想送保母,那就承擔送保母的風險;
妳想安心但不想帶小孩,要麼就是請到府保母、要麼就是挑整心態,請長輩支援。
妳都不想承擔風險,那就只剩下自己帶,承擔可能會累壞自己的後果。
終歸一句「人生沒有全拿的」;
新手父母需要認清楚的事實是「人生沒有兼顧,只有取捨」。
不夠有超/鈔能力,生完小孩,人生勢必就是要有所改變;如果沒有這個認知,那除了崩
潰到地老天荒外,應該也沒有其他選擇了吧......
問題是崩潰完,問題依然還是沒有解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230.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80518309.A.519.html
同理心在這件事的立場其實就是某種程度的情緒勒索罷了......
誰不知道願意花大錢就更有機會得到更好的照顧?
只不過不願意承認罷了......
就像在那裡罵房價貴,卻沒仔細評估「為什麼別人買得起蛋黃區,而我不行」這個現實。
真話總是忠言逆耳,也沒什麼可意外的
※ 編輯: dentyneice (114.137.230.169 臺灣), 04/03/2023 18:46:46
※ 編輯: dentyneice (114.137.230.169 臺灣), 04/03/2023 18:48:32
嗯......這種言論總是三不五時就出現,都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
還記得高中時老師曾經問過我們班(明星學校的資優班)大家小時候都是怎麼長大的?
我們班一半以上都是保母或者阿嬤帶大的。
二十年後,我們班基本上幾乎每個人都學有專精、事業有成。
大學時候的班級,還有人是在鄉下阿嬤家呆到國小才回台北市的。長大以後成就看起來好
像也沒比去托嬰的低多少?
這就是血淋淋的事實啊......
就跟在台北市買房,比的不是薪水,而是家族好幾代人的累積財富。
可惜隔壁的Ceca大講到爛掉,還是有人看不懂一樣。
自己帶經濟實力是一個重點;但不是唯一一個重點。
真的有用心自己帶的,跟都在滑手機帶的,應該還是不太一樣吧......
重點除了錢,還有「用心與否」、「願意付出多少耐心和關心」。
出生率倒數so what ?
北歐都還沒滅國,我們擔心什麼?
北歐國家的福利是用人民繳70%税換來的,居住正義只有「租得起房」。但台灣社會和民
眾顯然不能接受,所以我們的確只能說服自己而已......
對!因為每一次生病病毒碼都不一樣,「更新病毒碼」完全就是「你願不願意相信的傳說
」
對啊!完全認同
所以每次只要有人對托嬰、保母、自己帶、長輩帶的文章浮現一堆神奇的推文,都覺得很
妙。
說穿了育兒就是「你能說服自己、選擇你相信的就好」;因為只有你的孩子和你要承擔「
你的選擇」帶來的後果,無論好壞。
先說我不願意。
要不是我的小孩要請我帶,薪水應該要很可觀。
所以將心比心,我也願意多付錢給保母,只要有心善待孩子,我萬分願意。
這才是事實。
很多人是不認同的,事實上研究就說了「沒有差別」。
因為「要不要生孩子,本來就是夫妻兩人的事情」,並不是「國家的事情」。
妳願意生小孩,是「個人意願」、「個人的生命清單」,我們又不是共產國家,國家可以
逼妳生。
終歸一句,國家有補助很好;沒補助,妳也可以選擇不要生。就是個人選擇,不要再情緒
勒索了
台灣還願意給試管補助呢,說真的也是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了......
但會過去的,別擔心!
覺得說教的,也許是我不小心戳中了什麼吧?
我還是那句話「自己的小孩,自己負責任就好」;
因為只有妳的小孩和妳會承擔「妳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無論好壞。
是啊!所以老是拿一方優於一方來說服別人真的沒意義。
同意育兒就是馬拉松接力賽。
那又何必在乎送托發展比較好這個觀點呢?
也許還有我們沒有看見的其他重點吧?
妳讓我想起以前在國外,英國國際學校的校長說的那番話。
「我們用的教法不是你們熟悉的教法,但把孩子教到我們手上。給我們一年的時間,她他
在這個年齡該會的,都一定學得會」。
一年後檢視,孩子還真的都學會了。
「妳不會教,並不代表別人也不會;只是方法不同、是不是妳熟悉的那套而已......那又
何
必在乎呢?」
就像歐美學生可能沒辦法在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贏過亞洲學生,但有妨礙他們發明出高鐵、
火箭、特斯拉這些東西嗎?
謝謝妳的現身說法,希望能給更多焦慮的新手媽媽一點鼓勵。
其實,我只是希望「要對自己誠實而已」。
好像是這樣耶......囧
罪惡感是不管哪一種選擇都會有的。
就好好評估,心平氣和地接受就好了。
應該吧......
嗯......其實我只是想說「父母要對自己誠實就好」。
每個選擇都有好、有壞;人生就是取捨罷了。
對啊!往回看真的是這樣。
所以還是基因加自身的天份和毅力決定一切。
就是這樣沒錯!
父母只要「對自己誠實、對孩子負責就好」。
因為最後只有妳和妳的孩子要承擔選擇所帶來的後果,無論好壞。
這也是重點!
我只是對於最近版上的文章突然有感而發
北歐國家會給父母超長的育嬰假是用國民繳70%的税換來的。
居住正義是「租得起房」。
台灣的國情不同,要達成目標的難度可能還要好幾代人。
在夢想成真之前,還是只能自己自立自強;畢竟生小孩也是自己的選擇。
我們也有不生的選項,但沒有去選擇而已。
只是突然有感而發。
「那是妳的孩子,絕對不會因為我說了什麼就能讓你妥協。」
「妳的妥協,是妳的決定,所以也是自己承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