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5人都參與,新莊林毓軒說,線上皈依讓在家養病的媽媽,終能如願。她說,一件放不下的心事,接引她6年前參加大悲心水陸法會,當時就被慈悲平等、隨喜護持的雲端祈福深深打動;而聖嚴法師生活化、不迷信的智慧開導,全家也都很能認同,於是決定一起皈依,為世界祈福,希望助人的力量,能夠不斷地流轉。
==============================
📰法鼓山首度雲端授戒 助民眾開啟學佛之路
恰巧避開了颱風和疫情的警戒,法鼓山僧團首度透過網路舉辦的「祈福皈依大典」,於9月12日下午3點順利圓滿。溫馨的期勉、隆重的儀式,讓近7百位海內外與會民眾,誓願以三皈五戒為起點,從今踏上利他為第一的學佛之路。
為寬字、宏字輩皈依信眾,開示、正授三皈五戒後,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首先恭喜三寶弟子們,都能得到護法善神的保佑和護持,並期勉記得佛教徒的責任和義務,就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實踐用佛法來感化自己的身口意,提昇人品要從自身做起,以利益他人來成長自己。
方丈和尚鼓勵修學佛法是積沙成塔,皈依後最好能夠隨時隨處稱誦佛菩薩聖號,安定自己的身心,還能夠隨分隨力參與禪修、佛學等課程,或做義工服務奉獻,增長慈悲和智慧。祝福人人都能以慈悲心待人,時時有平安;以 #智慧 #心安 己,處處得自在。
弘化院監院常雲法師說,看似簡潔隆重的線上皈依,籌備並不容易,尤其典禮之前,全體都要先完成兩次互動測試、演練行儀,有80多歲的長者,主動花幾個小時和義工學連線;可以感受到每一位完成皈依的民眾,都是虔心誠願想成為修學佛法的三寶弟子,讓僧團法師備感讚歎。
常雲法師說明,原本疫情當下,難以舉辦大型活動,但人心不安,亟需安定、護佑的力量,所以僧團和義工都想成就這場雲端皈依。為此,還善用社群分成18個小組,隨時解決問題;本次 #皈依 者,都能先取得法鼓山首張電子版皈依證,日後也能回到道場,領取實體證明和雙面佛牌等結緣禮。
全家5人都參與,新莊林毓軒說,線上皈依讓在家養病的媽媽,終能如願。她說,一件放不下的心事,接引她6年前參加大悲心水陸法會,當時就被慈悲平等、隨喜護持的雲端祈福深深打動;而聖嚴法師生活化、不迷信的智慧開導,全家也都很能認同,於是決定一起皈依,為世界祈福,希望助人的力量,能夠不斷地流轉。
法鼓山表示,由於線上皈依的便利,海外共有11個國家、地區的民眾參與此次大典,正式向佛菩薩註冊,開始學佛。期盼皈依三寶的民眾,在學佛的菩薩道上,都能時時回到初發心,啟動善的心念,淨化自己、淨化社會;處處得遇善知識,圓滿修學佛法、護持佛法、弘揚佛法的心願。
#法鼓新聞
學佛的 身口意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寶雲寺啟建中元地藏法會 迴向苦難眾生平安
學習地藏菩薩的智慧和慈悲,淨化自心,祝福世界,8/19至8/21,臺中寶雲寺啟建「中元報恩地藏法會」。嚴守防疫規定,護念大眾平安,由法鼓山寺院管理副都監果理法師率同寶雲寺常住法師們,透過網路直播,帶領各地近11,400人次民眾一起禮拜地藏懺、恭誦《地藏經》,共同發起大菩提心,將修行功德迴向現世父母親友,以及全世界正遭逢疫病、天災、戰爭而受苦受難的眾生,祈願人人平安。
「地藏寶懺不只是超度亡魂、祈求冥福的佛事,更能還原我們清淨的本心。」果理法師說明,地藏懺很適合每個人修學,懺儀從供養、讚歎、禮拜、懺悔、發願,到最後皈依三寶,一步步淨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開啟自性三寶,不但可懺除罪障,更能熏習地藏菩薩的精神,從而自利利他。
「《地藏經》有佛門的孝經之稱,救濟眾生免墮三惡道,是學佛的基礎,能增長一切善法。」法師並為大眾解說《地藏經》,緣於釋尊至忉利天為母說法,讓眾生明白因緣果報,從種種地獄敘述中,能夠知所畏怖,不再造業,進而生起解脫眾苦、修學佛法的心。法師期勉大眾,地藏法門很容易修持,無論是供養、布施、讚歎、禮拜,還是誦經、持名,人人都能做到,只要勤加修學,不僅現生可以得到利益,最後一定能夠成佛。
參與線上共修的潘南城、廖淑婉夫妻分享,法師講解《地藏經》讓他們對經文更能深入體會,了解修行地藏法門可以消除業障、報障及煩惱障。而開經時所誦的〈覺林菩薩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經由法師說明,才知道原來出自《華嚴經》,且意義深遠,讓他們受益良多。
臺中法青會學員馮士晏,第一次參加中元地藏法會共修,原本對《地藏經》及農曆7月的觀念一如坊間傳說,透過法師講說,讓他有了正知見,體會到發大悲願是很大的情操,他也發願「要慢慢學習,讓自己邁向成佛之道。」
同樣第一次參與的臺中法青會學員潘尚諺則分享,以前未曾接觸地藏法會,聆聽法師講解《地藏經》,讓他對經文有基本的概念及方向,兩天法會下來,讓他思緒趨向安穩,對於世界各地眾生正遭受疫病、戰爭、水災、火災等苦難,更體會到「唯有先穩定自己,才可去影響別人。」
#祝福
#地藏法會
#網路直播
#中元普渡
#法鼓新聞
學佛的 身口意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學佛Q&A】如何建立正確的知見和修行態度?
如何學習淨土法門,如何建立正確的知見和修行態度,該研讀何種經典?學佛期間,總是一下子前進三步,卻又一下子倒退五步,且有時又會生起疑惑心,如何讓所聞的正確知見能和身口意相結合,而不受外在不良的誘惑?
⠀
答:「古德教我們修學淨土法門要:信、願、行。信就是相信有淨土,比如相信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彌勒菩薩兜率天彌勒內院淨土……等,相信淨土的殊勝、依報莊嚴,相信淨土的修行法門。願是發願往生該淨土,願修行成佛,廣度眾生。行是:
⠀
1、發菩提心──願修學菩薩道、自利利他,最後修行成佛、廣度眾生。
⠀
2、受持三皈、五戒、十善,敦倫盡分、孝敬父母、師長、友愛兄弟…。
⠀
3、時時繫念該淨土佛菩薩的聖號,比如繫念:南無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
⠀
4、讀誦大乘經典,主要是與該淨土相關的經典,比如西方淨土法門的三經一論──《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往生論》;以及其他大乘經典,如《金剛經》、《維摩詰經》等。此外,對初學者而言,聖嚴法師的著作《念佛生淨土》,是很值得一讀的好書。
⠀
5、普皆迴向,願將學佛心得與眾生分享,接引眾生都能學佛,同享學佛的好處。
⠀
另外,提到修行過程中,會起起落落,且有時又會生起疑惑心。這對初學者而言,這是正常的現象,需要修行到不退轉地才不會再退步。只要透過上述信、願、行的修行,修得越好、越深,就會越有信心,越能使得上力。為了走穩腳步,建議除了閱讀經典外,最好能夠來參加每週的念佛共修,以及定期舉辦的佛一、佛二、佛七等,您都可以來參加。」
⠀
◎文:轉載至《人生雜誌》212期
◎圖:林昆賢
更多學佛Q&A https://pse.is/ML56V
#學佛Q&A
#如何建立正確的知見和修行態度
#淨土法門
https://www.facebook.com/ddc.com.tw/posts/268714873466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