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繪本阿公鄭明進老師的88歲生日,祝鄭老師生日快樂🎂
摘錄《繪本原創力》介紹鄭明進單元~
鄭明進就讀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之後,才正式學習水彩、素描等繪畫技法,在校期間還以「柿子」(水彩畫作)入選第六屆全省美展。從臺北師範藝術科畢業後,進入小學擔任美勞老師,發現孩子們在繪畫創作的想像力很弱,為了開拓學生的想像力,他在課堂上講童話故事,也到處蒐集資料,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
由於受過日文基礎教育,鄭明進從日文書專賣店,找到日本翻譯自英國插畫家懷爾德•史密斯(Wild Smith)的繪本。上美勞課時利用懷爾德•史密斯的作品作引導學生創作,一些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都是他常用來作為欣賞的教材,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鄭明進不但很早就參與繪本創作,一九六六年一份以青少年為閱讀對象的《王子月刊》發行了,鄭明進在一九六八年得到機會,由王子出版社出版個人第一本繪本《十兄弟》,取材自中國民間傳說,畫作以平塗的表現形式,採用剪影式的造型,配上套色印刷,呈現具有童稚風格的畫作,讓兒童在視覺上容易感受。
一九六六年十月出刊的《小學生畫刊》「世界兒童畫:外國兒童作品」,介紹編者鄭明進。「他是一個很受小朋友歡迎的老師,課外常常蹲著和小朋友談『小聲話兒』。上課的時候,很喜歡講童話故事給小朋友做畫畫兒的題材。小朋友給他的綽號是『愛漂亮老師』、『愛美麗老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雕塑展 #黃仲傑專訪 ▲探遙望的軀體 黃仲傑以雕塑呈現對結構體的想像 ▲喜歡電影、動畫、漫畫等影像類的黃仲傑,也對建築結構與房屋樣式相當有 興趣,在創作中常會在結構上加入一些建築的符號,希望能夠在這些要素之中,達到空間與敘事之間的平衡。 一路從美術體系走來的藝術家黃...
學生 美展 素描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創作媒材、技法多元,國風國中美術班「藝意非凡」】👨🎨
🎨我們辦公室相當重視花蓮整體美感的提升,接到國風國中邀請參加第二十八屆美術班畢業美展時相當期待,很想知道年輕學子將會如何以藝術表現生活。
🤗開幕當天,可以從入校量體溫、酒精消毒、在開放空間舉辦開幕式、座位拉開距離、控管人數分批進入展場等各個細節的安排,看出校方在新冠肺炎防疫方面謹慎以對的積極態度,讓所有與會者都能安心地觀展。
👍這群創意十足的美術班學生們,在校方三年以來學科與術科並重的扎實教育下,不僅學業優異,對於素描、水彩、水墨、平面設計、插畫、版畫、立體雕塑、樹皮裝置藝術等各種創作媒材、技法都有所掌握,寫實地表現花蓮山水、日常風景外,更能以細膩隱微的抽象方式表現自身精神生活。作品精彩多元,其中有七件作品更被選為今年花蓮國中小學聯絡簿、作業本封底,相當值得一看。
--
🖌「藝意非凡」國風美術班28屆畢業美展🎨
🗓展期:2020.3/4~3/9
🏫地點:國風國中睿智樓地下室展覽廳
學生 美展 素描 在 羅展鵬 /Lo Chan Pe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寫實人像素描 - 羅展鵬】大師級素描課
限時7折,搶先預購▶ https://lihi1.com/VGQ5N
今天來介紹一下展鵬老師!
小編所認識的展鵬老師是非常有深度的,他聊到藝術時,並非聊於表面,而是用他獨特的藝術眼光,表達對藝術觀念的堅持、對藝術深度的追求,以及對於整個時代與環境的理解。回過頭談到繪畫技巧與心法又是非常的嚴謹,他非常重視素描最根本的部分,造型、結構、明暗交接等等。不斷強調,要畫出細節、畫出自己的風格前,必須腳踏實地練好基本功。
身為一個藝術家,既有內在的深度、又有扎實的繪畫功力;他筆下的人物不單是「畫得像」那樣簡單,而其人像作品真正吸引人的原因是:向內,畫進了靈魂;向外,畫出了這個世代與社會。
一路以來的創作精髓、技巧、心法、觀念、以及做為一個創作者,持續在創作上精進的方式,都在這門精彩的線上課程,絕對是對藝術有興趣的你,或任何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千萬不能錯過的。完整了解課程▶ https://lihi1.com/VGQ5N
講師介紹:
羅展鵬,畢業於師大美術研究所西畫組,並獲得該校美術系「美育」代表領獎畢業生之殊榮。學生時代即囊括眾多美術比賽的大獎,諸如全省美展、桃源美展、高雄美術獎首獎等,包含國美館、聯邦、奇美、文建會等單位亦皆收藏其作品。除了在台灣舉辦過多次個展,曾參展於德、美、英、日、韓等地,並於德國柏林與美國洛杉磯當代美術館進行駐村,獲得洛杉磯ESMoA作品典藏。2019年先後受邀參與美國洛杉磯阿卡迪亞畫廊「Mondo Tondo」、台南市立美術館「台灣禮讚」、奇美博物館「奇麗之美 – 台灣精微寫實藝術大展」等展覽。
現為活躍國際的知名藝術家。
‧‧‧‧‧‧‧‧‧‧‧‧‧‧‧‧‧‧‧‧‧‧‧‧‧‧‧‧‧‧‧
募資期間:2019/8/7(三) - 2019/9/10(二)
限時優惠:NT$1,980元 (9/10(二)起恢復原價$2,800元)
預計開課日:2019/11/15 (五) 正式開課後,線上觀看永久學習
限時7折,立即預購課程▶ https://lihi1.com/VGQ5N
學生 美展 素描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雕塑展 #黃仲傑專訪
▲探遙望的軀體 黃仲傑以雕塑呈現對結構體的想像
▲喜歡電影、動畫、漫畫等影像類的黃仲傑,也對建築結構與房屋樣式相當有
興趣,在創作中常會在結構上加入一些建築的符號,希望能夠在這些要素之中,達到空間與敘事之間的平衡。
一路從美術體系走來的藝術家黃仲傑,幼稚園時期便進入畫室學習,從小對繪畫有著相當熱忱的他,對於任何喜愛的事物都有將它臨摹下來的渴望。當時的學習環境有別於一般升學取向的畫室,少去了制式化的術科教學,一切都是以學生自己的意願為主,畫室老師本身是個創作者、也是個基督教徒,仲傑也從老師那感受到他對藝術的純粹熱誠。
此後的他開始以寫實技巧為當時的目標,不斷地在素描與水彩之間周旋,「色彩與色彩之間自然的縫合的種種經驗,深深烙印在腦海裡吸引著我。」黃仲傑這麼說著,於是在幾年的磨練之間,他逐件練就了在繪畫上的扎實底子,促使他更早地跳脫追求技巧的框架,進而從中思考創作的問題、以及藝術對他的意義。
▲藝術史的啟蒙
就讀師大附中美術班時,也邁入了黃仲傑的啟蒙期,「能K能玩」為學校的標語,一方面在課業上雖然有高標準的要求,另一方面又積極鼓勵學生加入社團,增加多元學習的機會。高三時的美術史課程尤其令他印象深刻,當老師淺略的介紹各個時期的藝術家時,黃仲傑也從這些歷史名作裡面得到一些啟發,這樣的環境也使他的眼界打了開來,誘發他閱讀許多書籍,在慌亂的價值觀拼組的過程中,找尋自己的價值與藝術的定義,最終使他確定了之後學習雕塑的道路。
在高中升大學的這個階段,也是黃仲傑從繪畫到學習雕塑的轉換期。大一時嚴密的素描課程,用以增進學生對形體的掌握能力,與泥土塑造所需要的觀察力相輔相成;在藝用解剖學的課程中,老師教導他們拼組骨骼、記錄肌肉的起始處,更藉由直接去觀看大體等方式,徹底充實了他在人體結構上的認知。
▲席勒的雕塑線條與其迷人的身體結構
在美感上,埃貢·席勒(Egon Schiele)是影響黃仲傑最深的藝術家,從他畫中對肌肉的線條勾勒,同時又精準的掌握了各大人體特徵的結構關係,還有其所安排的色彩,同時兼具圖案式的象徵性,以及區分骨骼與肉塊之間層次的功能性,著實地令他著迷。而在整個一年級中,他就在這樣人體結構的訓練與席勒繪畫的相互薰陶下度過。接著到了二年級時,黃仲傑以初學的木雕創作來投件,當大多數同學仍在處理人物或動物的形象時,他轉而去追求關於空間的題材。
▲城市漫步 靈感始於隨處可以見的建築
感受,在過去充斥著考試的升學時期,生活的步調緊湊煩悶,唯一能讓他心情安定下來的方式就是散步,利用下課之餘游走在巷弄間的小路中,觀看著台灣特有組合屋式的結構層次,又或者是觀察著各家的房屋裝潢、想像著他們的生活樣貌等等。然而,「在這樣雜亂無章、毫無美感訴求的生活型態中,我卻是看得相當出神。」,黃仲傑更表示,從街道巷弄裡的觀看當中,反而激發他找尋出這些建築中的結構與層次,希望能將他轉換成一種語彙,放入到自己的雕塑當中。
▲雕塑擁有能把握的實體魅力
「雕塑對我而言,其魅力來自於那強烈的存在感。」黃仲傑認為,雕塑擁有那可觸摸,可實在地再現、把握的性質,但與繪畫相較之下,似乎又缺少了點敘事性及自由度。後期的創作中,他融合了對人體結構的感知、以及結合建築空間元素的概念為內容,這種透過將身體部位的概念化、符號化,然後再放於一個結構之中,或是將一結構造型置於人體之中的形式,成為他日後主要的創作基礎。
過去在關於人體的創作上,黃仲傑傾向於凸顯結構性的造型和線條,試圖在人體上呈現像似建築體般垂直聳立、幾何化的沉靜意象,這樣的表現我們也可以觀察到,似乎是來自於他內心中對於結構與秩序的渴求。因此在造型上,他對於曲線、及任何具有韻律的線條都會相對地被排除,最終使得整體呈現出冰冷、無生氣的調性。
自己意識到身體作為載體的軀殼意象,就像是建築體一般客觀的場域,提供著思緒與情感運作的冰冷空間,「或許就像廢墟一樣,只能透過柱子、牆面、地板等使用的痕跡,去感受其過往人的存在。」對於這樣身體上、肉體上的想像,
黃仲傑也不斷地思索著,如何透過造型上的安排,來喚起那樣的感知狀態。
▲黃仲傑–以軀殼做為結構的載體,融合為人體和空間的無限想像。
黃仲傑簡歷:1993.1.11出生
學歷:
2005 畢業於博愛國小
2008 畢業於五常國中美術班
2011 畢業於師大附中美術班
2011 就讀於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
2015 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展歷:
2011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二屆袖珍雕塑 佳作
2012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三屆袖珍雕塑 入選
2013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102學年度師生美展 佳作
2014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五屆袖珍雕塑展 入選
2014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五屆袖珍雕塑展 入選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1/14-2017/03/05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學生 美展 素描 在 西畫類- 特優作品- 109年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的相關結果
特優. 生命終點. 林晏嶢. 傳產漾影─老豆漿店. 吳松鴻. through. 鍾侑穎. 春天無語. 陳明熹. 堅韌. 劉詩馨. 沉溺. 丁秉晨. 跳蚤市場. 張家豪. 人為啟示錄. ... <看更多>
學生 美展 素描 在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行動版 -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的相關結果
logo. 電腦版|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版權所有. ... <看更多>
學生 美展 素描 在 109年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的相關結果
109年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 ::: 網站導覽 搜尋 · 繪畫類 西畫類 平面設計類 水墨類 書法類 版畫類 漫畫類 精彩集錦 · 109年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作品導覽.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