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存法則①⑤ 卓越來自於愛上無聊 】
超久沒寫這個系列了,一方面覺得自己沒什麼好說嘴,另一方面也覺得寫得這些不過是個人意見,囉哩八唆寫一堆誰有這個閒時間看🤣
但還是想替自己做個紀錄。不時有人問我怎麼學日文,加上最近看完原子筆記,超有感!於是寫了一篇超級長的讀書心得,另外也更新在將近一年沒動的個人網站上😂
希望對想要突破日文的人有點幫助❤️
—————————————————
網頁版:https://iamju.me/home/2020/12/7/du7k0hncfpmhesy0isaeyk43j64hi2
——————————————————
昨天經過台北大學,看到校門口滿滿的人。好奇禮拜天中午怎麼會有這麼多學生,仔細一看原來是日文檢定的考場。
哇!好懷念喔!
想到一直以來常常有人問我怎麼學日文,今天想要做個紀錄,囉嗦文長請見諒🙏
先說我日文程度也不是那種頂標的好,只是從0開始學習,到現在一般的聽說讀寫沒什麼障礙(太專門的翻譯我不行XD)用日文看診解釋病情沒問題。最近看完 #原子習慣 這本書,覺得熱血沸騰,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些學習的心得。
之前寫了幾篇關於 #我為什麼學日文 之後,發現常常會有人問我怎麼學日文,進步比較快。
其實我不敢斷言那種學習法最快,畢竟每個人習慣的方式和動機都不一樣。我在20代的時候,非常熱衷研究各種讀書的方法,超愛看批踢踢無名上,各路神人分享自己的讀書歷程。最後也終於找到一套適合自己、愉快又有效率的學習方法。關於這點之後有空可以再討論。
今天分享的內容,是配合 #原子習慣 裡的Mindset 和我自己實際覺得讓我日文大進步的方法。
首先想說的是,#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但是我就是愛這個痛苦,因為有扎扎實實的下功夫,就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從一問三不知的局外人,到漸漸理解、最後可以對答如流,自己飛躍式進步感受到的喜悅,都是下苦功換來的。
#原子習慣 裡說:『成功最大的威脅不是失敗,而是無聊。
在討厭的時候、痛苦的時候、筋疲力盡的時候還是挺身繼續,這就是專業人士與業餘者的差別。
反覆做著一模一樣的事,卻無止境的感受到趣味,就是成就卓越的不二法門。你必須愛上無聊。』
剛去日本的前一兩年,我每天都在做一樣無聊的事。
早上一起床,就把電視打開。看新聞,跟著主播複誦。日本的電視節目幾乎都有字幕,我就是看著字幕,主播講一句,我就遲個兩三秒接著唸。這樣的習慣,持續了好幾年。看日劇也可以這樣練。在日本的時候,很多人誇讚我的腔很正確,在醫院上班時,很多患者在沒看到我的名牌之前,不知道我是外國人。當然現在回台灣整個腔走調🤣 但我想這樣的發音練習對我非常有幫助。
在家吃完早餐出門,我會戴上耳機聽Podcast,那時候最常聽的節目是 #日経トレンディ ,是一個在講日本市場行銷、流行什麼的節目。一方面我喜歡商業行銷,再來主持人的日文非常清楚好理解,一邊學日文,一邊還可以知道最新市場趨勢,我常常一聽再聽,覺得跟日本最新情報有所連結,療癒聊學生邊緣孤單的心(笑)
坐電車的時候,我會一直看電車裡的廣告,會發現有許多課本學不到的詞彙,趕快查一查,記起來。我在日本的前幾年,都會隨身攜帶電子辭典(現在APP這麼方便,還有人在用這個產品嗎XD) 還有小本本,學到新的單字,就趕緊記錄下來。
學語文有一個重點,就是要創造機會 #輸出 有經過腦袋整理自己會使用,才會真的變成自己的東西。
到了學校,就是拼死拼活的背單字文法。不要排斥背誦,單字文法都是語言最最最基礎的骨架。單字文法會的越多,語句傳達越精準,也更可以享受溝通的樂趣。成就感加倍!
隨時把握「說」的機會!和學校老師同學、便利商店或服飾店店員、週末努力安排社交活動,參加日本人的Home party或各種聚會。
我自己很怕口說弱,會交不到朋友XD 所以口語表達也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我希望把所有腦中想的東西,都可以用日文講出來。所以我每天用日文寫日記。推薦一個網站 #Lang8 網站有世界各國人登錄,你可以選擇寫日文的文章,就會有日本人免費幫你改文章。超棒的資源,所以我盡量每天用日文寫日記,都寫那種非常無聊的流水帳。從早到晚在幹嘛幹嘛,寫越仔細越好。因為這樣反覆練習,就幾乎可以把日常所有的瑣事用日文講出來,口語會進步的非常多。
再進階一點,和別人聊天需要有一些深度,要知道時事、流行話題,也要有自己的觀點。
我每天一定都會看報紙 #天聲人語 專欄。很Old school ,但是從這短短的文章中,可以一窺日本社會的普世價值觀,訓練自己的思考,日文口說和寫作一定會變厲害。
晚上在家也是開著電視,看綜藝節目。看綜藝節目的時候就不開字幕,因為每個來賓的腔調都不一樣,要訓練自己的耳朵聽懂不同速度語調腔調的日文。
記得剛上大學的時候,有幾個老師是關西腔,我完全聽不懂,超痛苦!我二姐就開玩笑跟我說:「你聽懂さんまさん在講什麼你就出運了」(さんまさん是一個講話超快的關西腔大叔藝人)我還真的每個さんまさん的節目都看,聽久了也真的打通了耳朵哈哈哈!
語言的學習真的很神奇,孜孜不倦地努力,一定會有相對的報酬!
非常喜歡 #原子筆記 裡的這個觀念:『如果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37倍。相反地,若是每天退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到頭來你會弱化到趨近於零。
起初的小進步或是小倒退,累積起來會造就巨大差異。』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最喜歡這句:『時間會放大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差距,會將你餵養給他的東西加乘。好習慣讓時間成為你的盟友,壞習慣讓時間與你為敵。
#這些小小的戰役會決定未來的你是什麼模樣 』
我20代的青春年華,幾乎都是在日本渡過。在所有熙熙攘攘的回憶之中,總有一個很深刻的感受:我總是一個人。
我喜歡一個人,因為我不想受到誰的牽制。我總是一個人,直直的往前走。想要日文變好,我就拼了老命用盡方法全方位提升。想要趕快成為牙醫師,我就咬著牙撐過一關又一關的考試。想要職場如魚得水,我就練技術、溝通能力、認真社交、每天再累還是運動練體力。從來不是聰明的人,但是為了我想得到的結果,我奮不顧身。
這樣過生活是很爽快的。或許無聊的重複做些看不見終點的事情,但是有一天我發現,從前害怕的、不喜歡的、想要迴避的,再也不構成困擾。
於是喜歡這樣日漸強壯的自己。無聊,又何妨?
同時也有3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0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cIAv8IWCIeI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在 I am J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在 Mr.生活扉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在 所有的學習經驗似乎都是為了下次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評價
- 關於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在 做到大腦極度開放,“痛苦+ 反思= 進步”《原則:生活和工作》 的評價
- 關於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在 「成長」為什麼一定會「痛」?|【心理敲敲門# 124】 的評價
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0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cIAv8IWCIeI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3天累計55萬名市民網上登記預約。當下本港有足夠檢測能力,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最理想當然是全民參與,然而理想跟現實往往有距離,考慮到疫情放緩影響部分人參與檢測的意欲,以及本港高度政治對立的民情,本來就很難期望有數百萬人參與。大規模社區篩查,目標是找出更多隱形傳播鏈,市民應該積極參與,只要人力物力許可,病毒檢測一定愈多愈好,就算不積極支持推動,亦沒理由消極妨礙破壞。疫情反覆多變,第三波消退,不排除入冬後第四、第五波又來,本港需要為社會經濟活動「可持續復常」做好準備,即使今次普及社區檢測最終只有約百萬人參與,仍是一次有用的熱身。普及社區檢測計劃今天正式展開,過去3天,平均每天有近20萬名市民網上登記預約,全港141個社區檢測中心,目前約有一成全部檢測時段額滿。
蘋果頭條
周一是太子站831事件一周年,警方在下午已在太子站B1出口外拉起封鎖線,不斷驅散市民。入夜後,警方多次舉起藍旗驅散市民,並沿西洋菜南街推出,其間先後有多人被制服及帶返警署。晚上10時05分,有警員突然衝出亞皆老街一帶及施放胡椒噴霧,混亂中有一名孕婦被推倒,無法站起,痛苦落淚,其夫亦「中椒」,坐倒地上,左背紅了一大片。其後孕婦由救護車送院。消息指,律師已在醫院與該名男子見面,他涉嫌公眾地方行為不檢被捕。晚上11時許,警方發聲明交代事件,僅指「拉開」孕婦,「並因應現場情況使用胡椒噴劑」。孕婦在醫院接受網媒「立場新聞」訪問時,激動承認被警推跌及噴椒,傷心落淚,其親屬指孕婦懷孕7至8個月,接受初步檢查後,母子平安。
東方正論
日前有販毒集團疑藉飲品包裝掩飾毒品,警方拘捕兩名涉案的南亞裔人士,並檢獲大批毒品總值逾一億七千萬港元,兩人被解往粉嶺法院提訊之際,同日又揭發深水埗醫局街一劏房單位發生涉及南亞人士的謀殺案,以及兩名越南裔男子在超市偷食材,連續兩日涉及三案,南亞幫猖獗,淪為治安毒瘤有目共睹。深水埗劏房兇案,租客主要是持「行街紙」假難民,日前兩名有積怨南亞裔男租客,疑因爭用廁所洗衣機發生激烈爭執,有人用菜刀襲擊同鄉,斬傷手腳及頭部重創致死。疑兇將屍體用棉被包裹,再將房間鎖上,離家拜神,之後伴屍一夜才報警。南亞幫爭執時有所聞,動不動就拿利器傷人,生性暴戾,連同鄉也殺無赦,此案行兇手段殘暴冷血,過程令人毛骨悚然。
星島社論
隨著本港新冠疫情確診個案回落至個位數,教育局昨公布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分兩階段恢復面授課堂,幼稚園高班(K3)、小一、小五及小六、中一、中五及中六生會率先於九月二十三日復課,其餘年級則須待九月二十九日,復課初期學生只可在校上課半日。教育局又指,有需要的學校亦容許最早九月十六日起,讓最多全校六分一學生回校進行半日學習活動。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就復課安排見記者,表示鑑於近期疫情有緩和的趨勢,認為已具備基本條件讓學校在本月下旬逐步恢復面授課堂,吸取五、六月的復課經驗後,教育局決定分兩階段復課,幼稚園K3、小一、小五及小六、中一、中五及中六生首批在本月二十三日重返校園上課;其餘各級,不包括幼稚園學前預備班(N班)的學生,則於本月二十九日復課;國際學校、特殊學校及補習中心原則上亦跟從上述方案。
經濟社評
全民檢測計劃今日正式開展,冀能盡量找出所有隱形病人,但有醫護和政客卻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理由抹黑,甚至呼籲杯葛計劃。港府除要迅速澄清各種謠言,更應全力出擊,向市民道出積極參與檢測關乎回復正常民生、經濟和旅遊重啟等重要事情,切勿被別有用心人士利用。截至昨午6時,有55.3萬人預約登記,而141個檢測中心有97個在首日預約額滿。市民反應尚算不錯,但切不能因為疫情緩和而覺得沒迫切性,應踴躍參加。另外,市民對鼻咽採樣認識不多,故易受一些帶有政治偏見的醫護和政客的不實言論誤導。例如有人謠傳拭子會插入半個頭深處採樣,檢測中心並非在負壓設施下採樣,有易被感染風險。部分醫護更質疑檢測結果有假陰性、假陽性,更可能讓人在得知結果陰性後,會產生假安全感,以為自己沒帶菌便可以到處去。
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在 Mr.生活扉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這首 cardigan 中,一開始其實,Mr. 有點不太懂究竟在唱些什麼,歌詞有點混亂,感覺像是兩個人在對話,但卻又不知道是誰和誰,然而隨著 MV 畫面的演進,歌詞氛圍的改變,漸漸的我們會發現,原來這是一首 Taylor 自我尋找的過程,是 Taylor 再一次擁抱自我的歌曲。在歌詞前半段,她輕輕的唱著過去她什麼都不懂,因此被包裝、被操作,營造出大家所希望她所呈現的樣子。到了中段,搭配著 MV 大水淹沒了鋼琴,告訴了大家她所經歷的痛苦以及在演藝圈中迷失的自我,並咒詛那個懷抱夢想踏入演藝圈的自己,怪她為什麼讓自己變成這樣,還要在自己最難過時,一直出來落井下石。直到歌詞結束,Taylor 說:「雖然這一切還會持續的伴我一生,但當苦難結束後,你還是依然願意在我身旁,回到我這裡。」也象徵著,Taylor 從來沒有忘記那個自己,那個天真無邪、可愛純真,對於音樂真誠,每日每夜努力奮鬥的自己。
而另一方面在這首歌的歌詞中也有多處暗指愛人 Joe Alwyn,例如紐約 High Lane 20 多年來第一次感到心動等等,紐約就是泰勒絲學習聲樂的開始,也是她愛上音樂啟蒙地,能在這裡讓她感到再一次的心動,一定是非常特別的那一位!
-
👉歡迎訂閱白噪線上音樂雜誌:https://zecz.ec/2WWmXYm
👉 歡迎追蹤我的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ifedaymr
👉歡迎追蹤白噪 IG:
https://www.instagram.com/whitenoise.tw
👉必聽潮 50 歌單:https://reurl.cc/E7bj0a
#folklore #Taylorswift #Cardigan
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天,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在你成長過程當中,有沒有被父母或師長要求「你要跟大家成為好朋友」或者是「要交很多朋友」這樣的經驗呢?當下你是什麼感覺?如果你是一個外向活潑的孩子,這或許對你來說沒有太大的困難,可是如果你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呢,這對你來說是不是一種壓力?
你心裡其實也想要有更多的朋友,可是因為被要求做這件事情之後,交朋友這件事情,除了你原本的緊張、擔心、壓力之外,他又多了一層好像不得不去做的感覺,弄到最後你甚至於會有點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想要朋友還是不想要朋友。
其實這件事情從來就不是絕對的二分法,在交朋友這件事情,你一定會跟有些人是合得來的,但是有些人並不是他有問題,也不是你有問題,但是你們就是走不在一起,這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可是這樣自然的狀況有時候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很容易被扭曲哦~
這樣的扭曲其實也不只是在我們的文化裡,就像是我最近讀到一個資料哦,絕大部分的日本人在進入國小就讀的時候,都會聽過或者是唱過一首叫做「等我升上一年級」的兒歌,在這個兒歌裡面哦,有一句歌詞是這麼唱的,他說:「等我升上一年級,能不能交100個朋友」有很多日本人對這個歌詞都印象深刻,或許會有很多小朋友進了學校之後真的能夠交到100個朋友。
但是因為這樣的潛移默化覺得一定要交到100個朋友,才是理想的狀態、才是對的、才是好的,這件事情真的會讓很多人感覺到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學校這樣的環境哦,會特別強調「大家都是好朋友啊」、「大家要團結在一起啊」、「大家要和和氣氣地相處啊」,似乎很多老師和父母親會有一個預設的狀態,就是「大家要成為好朋友」。
其實喔,能夠成為同學,能夠先相安無事,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起步。至於能不能成為好朋友,我們要反過來問問現在身為成人的我們,我們有辦法跟每個人都成為好朋友嗎?
可是你要知道一個人成長的過程當中,對於很多的觀念跟信念,在形塑的歷程裡面,尤其是哦,小時候國小的那個階段,或者是我們剛進入一個所謂的團體,通常是你剛進入幼稚園、剛進入小學,那個時候你被灌輸的很多信念,它可能會帶在你身上一輩子的。
然而當這樣的信念被種下來之後,如果我們沒有好好覺察,可能我們終其一生都會因為這樣的想法感覺到非常非常地痛苦,因為一方面你的身體、你的靈魂告訴你,你並不想跟每個人都成為好朋友。有些人就是個性不合,有些人就是看不順眼。
這真的,再說一次哦!不是你對我錯,或者是我對你錯的問題,不是,因為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不合就是不合,你要怎麼樣讓一隻飛鳥跟一隻魚在一起呢?這是一個很本質,又沒有什麼道理可以說的一個命題嘛!
然而當我們沒有覺知這一點,帶著「我們要跟大家在一起」、「我們要跟每個人成為好朋友」,這樣的信念的時候,往往就會反射,成為心中的一種自我批判,像是「我可能很沒有用」、「我這個人很奇怪」、「我真的太不合群了」、「一定是我有問題」,當你聽到這裡,你回想一下,你在面對跟他人相處,是不是有很多時候不管你眼前遇到的人是誰,你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小聲音。
你有好多好多的自我批判,好多好多的覺得自己很奇怪,一定是自己不好,甚至於眼前的人很善待你,眼前的人打開雙手、打開心就是要接納你,你還反而懷疑,像我這麼奇怪的人怎麼可能有人會接納我?
我相信當你聽到這邊,如果你有一些感觸的話,那我要先告訴你,這一路你辛苦了,你並不奇怪,你需要的是更靠近自己的靈魂,更靠近自己的潛意識,知道自己是一個怎樣質地的人,
就像是有些人外向、有些人內向。外向的人不用逼自己要裝的一副文靜的樣子;同樣的,內向的人,也不用強迫自己要成為一個交際花,不是嗎?
無論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在你的生命裡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都可以找到跟自己合得來的物種,儘管那可能很小眾,儘管那絕對不是意味著每個人都是這樣,那重要嗎?我會很明白地告訴你,那一點都不重要。
比較重要的是,你跟自己在一起能不能很自在,透過這份自在,你才能夠跟適當的人、跟你想要好好相處的人,跟他們好好地連結。
談到這裡我很有感哦,因為從我們的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推出到現在,有很多同學透過這一段很特別的線上課程的學習體驗,修正一下吧,與其說它是一個學習體驗,不如說它就是一個「體驗」。
因為它跟其他的線上課程不太一樣,它沒有那麼多技術上的引導,這一門線上課程的主講人是哈克(黃士鈞博士),他是我認識所有的朋友當中,他最會懂得怎麼樣靠近一個人。
怎麼樣透過他最溫暖、溫柔的聲音,一句一字地、一步一步地深入你的潛意識,讓你開啓跟自己的對話,把那些你在人際當中困擾的、自我糾結的、自我批判的,並不是跟他們對抗,也不是去扭轉任何東西,而是學著跟自己連結、跟他人連結。
這是一份「接納」的力量,這一門課是一份「接納的禮物」。歡迎你的加入,當然了,我希望能夠透過今天的分享,讓你能夠更靠近自己,更接納自己,成為一個舒服自在的大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你加入了嗎?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學習體驗,期盼你的加入,相關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歡迎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在 做到大腦極度開放,“痛苦+ 反思= 進步”《原則:生活和工作》 的推薦與評價
會覺得自己已經失敗了,但這不一定是失敗,除非自己放棄了。 ... 學習的過程避免不了痛苦,但若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痛苦,痛苦反而能成為踏腳石。 ... <看更多>
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在 「成長」為什麼一定會「痛」?|【心理敲敲門# 124】 的推薦與評價
打破自己的習慣和投射#經驗更多的情緒#教養孩子的方法和難處#心理上的成長痛00:00:00 「全能自戀」00:14:05 成長痛00:18:40 打破「全能自戀」00:23:49 ... ... <看更多>
學習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 在 所有的學習經驗似乎都是為了下次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推薦與評價
成長過程一定會覺得很痛苦,要經過很多的選擇,但正因為這些選擇,才會成為今天的自己,所以我會接受過去做過的決定。當中我都經歷過自己認為是最黑暗的時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