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盒騎士大冒險適合比較幼齡的孩子,大約3~6歲左右都可以玩!
遊戲板的四邊都有寶藏,每個寶藏的價值不同,每一張上面都有寫數字1~4,騎士要從4個角落分別出發,最多可以4個人玩。
每一回合騎士都可以選一條路徑出發,到達對面之後就可以取得那張寶藏卡,等所有寶藏卡被取完之後,大家再來算算看誰拿到的寶藏卡分數最高哦!!
簡單有趣的桌遊很適合學齡前的孩子,除了訓練專注力,也能學習策略能力。怎麼走才能拿到最多分的寶藏卡,走到對面之後下一步還能往哪裡走,孩子會越玩越懂得思考下一步、和下下一步哦!
-
5/17~5/23 桌遊大集合&魔塑粒粒黏土
⭐️三大品牌桌遊聯合團 +不會變硬的魔塑粒粒黏土
🔺下單網址→ https://tomali.tw/vqjfh
學習策略 桌 遊 在 蘇文清職能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來到 #竹北哈柏露坦幼兒園 分享 #玩出感覺統合提升孩子學習注意力,同時帶領著一群瘋狂的幼小班孩子玩遊戲,從一開始的躲避大白鯊的身體姿勢動作,到亂跑、亂跳、亂摸,再到爬桌子隧道、爬櫃子、跨越障礙物....最後再四處搜尋積木,漸漸把遊戲串連起來,玩得大家滿身大汗😄😄😄
研究顯示,一位具有良好感覺統合能力的兒童,整體發展的結果是會明顯優於其他兒童。感覺統合指的是感輸入後,經過大腦的統整,讓兒童身體發展出適應性的反應行為,其意義在於組織身體及環境的感覺訊息,讓個體可以有效運用其肢體與環境互動,進而獲得最有效率的學習策略。
🤔在兒童階段感覺統合要從何進行呢?
從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從控制自己的肢體開始、從怎麼計畫自己的動作開始,更重要的是從遊戲開始。
遊戲是孩子最佳自我呈現的工具,也是幼兒能力發展的途徑與結果,遊戲的過程不在意動作表現,只著重遊戲過程,讓孩子在遊戲中解放自己,滿足內在需求,進而提升各項能力。
🤔在兒童階段感覺統合要讓孩子獲得什麼?
在感覺方面,著重在身體感覺的輸入、辨識、與統合等,;在動作方面,著重在基本動作技能的養成,例如爬、滾、走、跑、跳等;在認知方面,著重在知覺的建構、動作的知識、以及符號的認識等;在社會方面,著重在信任感的建立、自信心的養成、以及自主性的塑造。
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增加孩子的學習策略,讓孩子學習越來越有技巧,越玩越聰明‼️
在場有位家長問我怎麼玩感覺統合遊戲,我的想法很簡單,放下身段,陪著孩子一起瘋就對了!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
#童心職能治療所
#童心語言治療所
學習策略 桌 遊 在 女王的教室陳怡嘉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要因「自我感覺良好」,阻礙你發現問題的真相!】
段考結束,接到家長著急的電話:「老師,昨天發下成績單後,我看到慘不忍睹的成績,原本想找女兒好好談談。但沒想到她竟然對我大吼大叫,說她已經夠努力了,壓力很大,要我不要再給她壓力了。」
「她的成績的確一直處在吊車尾的狀態,每科幾乎都不及格,代表她不是某幾科『不會』的問題,而是『整個學習態度』都需要調整。她平常在家有在讀書嗎?」
「她段考前兩週的週末都會去圖書館讀書,每週要補習三天,其他時間我就不太敢管她,畢竟高中課業我也不懂,又怕她壓力太大,只敢在成績單發下來的時候督促一下。但她永遠都是這種反應,讓我也不知怎麼辦才好。想問老師她在學校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
隔天一大早,我把早自習就趴在桌上睡覺的學生找來。
「這次段考你的表現不理想,你媽媽很擔心,說你在家嚷著壓力很大;而老師也很擔心,因為我看你常常精神不好,上課也常打瞌睡,不知道你平常作息如何?這次段考,準備狀況是怎麼樣呢?」
「我每次段考都超認真準備,但每次都考不好,我覺得很生氣,也很氣餒,這讓我越來越不想努力了。」
「超認真準備?是怎樣的準備呢?」
「就段考前兩週我一定會去圖書館讀書,讀書的時候也一定會把手機收起來,不懂的也一定會去問老師。我自認為該做的都已經做了,可是成績還是不理想。」
「聽起來蠻認真的。那沒有段考的時候,每天回家有唸書嗎?」
「我每週有三天要補習,從六點到九點,補習的那三天,回家後很累,就不會讀書了。」
「恩,我可以理解。那其他天的讀書時間是多少呢?」
「呃……其他時候每天都讀十分鐘到二十分鐘的書,有時候可能沒讀書。」
「啊!!!十分鐘!十分鐘可以讀到甚麼東西嗎?就算二十分鐘也不夠把一課看完吧?」
***
這樣的對話並不僅止於一名學生,意料之外的—這是近期訪談近十位學生後的結果。
🎯他們普遍有三種情況:
一、 平時幾乎不讀書,倘若有,也大概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
二、 小考幾乎不準備,要嘛在家隨便翻翻,要嘛就是到學校後利用下課時間惡補一下。
三、 段考前才開始讀書,他們口中的「積極用功」是指段考前兩週,「有看書」是指段考前一週,真正的「沒準備」是指段考前的自習課才讀書。
但這類學生卻普遍有一個共通的情緒,就是「只記得自己考前抱佛腳的『用功感』」,把失敗歸因於粗心,或推託「大家也都考不好」,還會自憐說:「我已經這麼努力,卻沒有好成績」。
他們自我感覺良好,對考前兩週的努力讚歎不已,對那時候承受的壓力記憶猶新,因此,更加覺得「考不好都是外在的一切害的」,覺得自己無比委屈,還因為這種情緒變得更不想努力,落入惡性循環。
而家長呢?
或許也因為看到孩子這兩週的「努力」,因為他們那種自憐又委屈的情緒而不忍責備,最終,檢討成了安慰,忽略問題的本質使得一切只是原地踏步。
❤️但,真正問題的核心是:你考不好,不是因為「你不努力」,而是「你『不夠』努力」!
用臨時抱佛腳的方式讀書,就算是自認為已經提前的「考前兩週」,也只是「短期記憶」!
理科需要反覆計算、理解,才能從定理到應用都完全掌握,還得透過不斷練習,避免粗心失誤,並且提高速度。
文科同樣需要消化、記憶的過程,注釋、名詞、單字的一個小疏漏,就會造成張冠李戴的結果,也無法真正理解文意,更不用說閱讀能力的提升了。
提升成效的終極秘密在於平日腳踏實地的累積,說穿了就是預習、複習而已,今天教完今日畢,如果堆積功課不複習,最後結果就是:好像有看書,但都像是不穩固的根基,一考就倒,一比較就混淆。
小考或許偶爾還可矇混過關,到了大考絕對是一團混亂,全盤潰散。
學習是反覆確認的過程,就像單字背不熟,只能靠反覆多背幾次解決;數學學不會,就得每一題蓋起來老老實實算三遍,再利用訂正回溯定理,原原本本弄清楚才能高分。
考前抱佛腳,理科就變成「背作法」,連練習都不夠,遑論弄懂原理了;而文科也會讀得似是而非,變成「看起來都很像,選起來卻不一樣」的結果。
❤️不要因為「自我感覺良好」,耽誤了反省的機會!不要濫用自憐的情緒,自己親手毀了自己!
你的努力根本還不夠努力,只有每天持續讀書、踏實弄懂,才能稱得上用功。
***
「然後,如果你真的想考好成績,最終還是覺得考進前幾志願是你的目標的話,那就一定要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從每天半小時、一小時開始,再到兩小時或三小時;
而且應該是先完成讀書的任務,之後才滑手機、玩遊戲,放鬆才不會變成放空。
記住,真正要難過的是『我每天都拼死拼活讀書,卻還是考不好』,而不是『我考前兩週已經有讀書,卻還是考不好』。」
❤️如果要討拍、一起軟爛,我也可以昧著良心說討喜的話;但我知道你一心想上進,知道你每天來學校,心裡最終還是想獲得成就感。
❤️沒有人喜歡做白工,而不斷勇敢為你戳破假象的我,才是真正心疼你做白工的那個知己。
❤️所以,辛苦了!但我們下次超前部署吧!
———
我是嘉嘉,我陪你更強!
每一個成功學生的背後,都有一個人生導師!
女王的學習策略課|四小時自律與效率的養成訓練:https://ps.yottau.net/LR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