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不下來的感覺很差吧?
好像有很多猴子
在腦子裡上下跳蹭的感覺
Monkey Mind的意思是🐒
我們的大腦心智在未被訓練下
就像猴子一樣不安份、浮動、野性
過分的腦力活動,使得專注力下降
生活品質變得差強人意
但「靜心」是激烈腦力活動的敵人
他們無法100%同時並存
當靜心的程度上升,腦力活動便會下降💭
所以當我們掌握了 #安住於心的方式
便能守護好自己的心與平靜
今天將分享3個雜念Byebye!
不限時間地點,靜下心來的方法~
完整版影片別錯過👉https://youtu.be/r6-StJjbSSI
===================
❗️上一部精彩影片❗️
‣‣什麼是靈修?靈魂覺醒的5大徵兆,你覺醒了嗎
:https://reurl.cc/VE2DE6
‣‣靈性覺醒的3個好處,不變的心態及2大迷思
:https://reurl.cc/rgoV7bhttps://youtu.be/r6-StJjbSS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90的網紅艾波外出中X身心靈平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靜不下來的感覺很差吧? 好像有很多猴子 在腦子裡上下跳蹭的感覺 Monkey Mind的意思是 我們的大腦心智在未被訓練下 就像猴子一樣不安份、浮動、野性 過分的腦力活動,使得專注力下降 生活品質變得差強人意 但「靜心」是激烈腦力活動的敵人 他們無法100%同時並存的 當靜心的程度上升,腦力活...
安住於心的方式 在 艾波外出中X身心靈平衡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靜不下來的感覺很差吧?
好像有很多猴子
在腦子裡上下跳蹭的感覺
Monkey Mind的意思是
我們的大腦心智在未被訓練下
就像猴子一樣不安份、浮動、野性
過分的腦力活動,使得專注力下降
生活品質變得差強人意
但「靜心」是激烈腦力活動的敵人
他們無法100%同時並存的
當靜心的程度上升,腦力活動便會下降
所以當我們掌握了 #安住於心的方式
便能守護好自己的心與平靜
今天將分享3個雜念Byebye!
不限時間地點,靜下心來的方法~
完整版影片別錯過了:
❗️影片目錄❗️
00:00 你要看下去的理由
01:17 方法1- 專注於呼吸
03:01 方法2- 舒服的放空(出神)
04:59 什麼是覺知?
08:53 方法3- 沈浸式冥想
11:08 來自源頭的祝福⭐
立即分享給朋友,了解該怎樣「#靜下心來」
喜歡影片,別忘了幫我按讚/訂閱/開小鈴鐺!
.
.
[ #Quelea心到位冥想沙發 ]
艾波外出中 限定優惠$12,900 (原價$15,000)
加碼送~
✓ 防汙墊1組(2條,市價$999)
✓ 專屬地墊1條(市價$999)
以上花色/顏色隨機發貨,即日起至2021/9月底
下單填寫處:https://forms.gle/ArfFmqYzNLGxvuuEA
***推薦人記得填寫「#艾波」或「#艾波外出中」
才可享優惠喔!!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把握 ,若有問題IG私訊問我~
⚫ QUELEA PChome: https://bit.ly/3hbqaPl
⚫ QUELEA 的蝦皮: https://bit.ly/3h8ueQ6
⚫ QUELEA 粉絲團: https://bit.ly/3hbceEL
⚫ QUELEA 的官網: https://bit.ly/3w7maTX
⚫ QUELEA 的線上靜坐課程: https://bit.ly/3h9tjPl
⚫ QUELEA 購物網: https://bit.ly/3AmM8pN
===================
❗️上一部精彩影片❗️
‣‣什麼是靈修?靈魂覺醒的5大徵兆,你覺醒了嗎
:https://reurl.cc/VE2DE6
‣‣靈性覺醒的3個好處,不變的心態及2大迷思
:https://reurl.cc/rgoV7b
===================
‖ 服務項目 ‖
➢ 塔羅讀牌占卜 線上
費用:中牌陣$350 NTD/ 大牌陣$580 / 1個問題
方式:視問題大小抽5-10張牌
個人報告書:過去、現在、未來預測
建議 + 贈天使及高我卡指引
解牌方式:36時內文字回覆,若有問題可問會盡量補充
需提供:西元生日/ 簡述問題 / 若可以提供1張大頭貼作連結
-
➢ 高我牌卡諮詢 線上
費用:$580 NTD/ 1個問題 (光之療癒+$150)
方式:7張高我牌陣+靈擺or 阿卡西紀錄解讀
解牌方式:48小時內以文字回覆,若有問題可問會盡量補充
會提供一份個人報告書!
需提供:西元生日/簡述問題/若可以提供1張大頭貼供連結
PS:
算牌前可先聊聊,討論問題設定喔 :)
-
關於 文字書寫|影片合作|演講邀約|塔羅讀牌
歡迎與我聯繫與追蹤 aprilning0412@gmail.com
▎ YouTube:https://reurl.cc/kZNnNK
▎ IG帳號:https://reurl.cc/O17pv3
▎ FB粉專:https://reurl.cc/0zbgrb
▎ 波波黛莉專欄:https://reurl.cc/VEpYpQ
▎ 個人出書:https://www1.gamepark.com.tw/2enJ1
♡ 找出心靈盲點,做出更「高」的選擇 ♡
(( 也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讓我為你創造更有質量的內容 ))
💲PayPal斗內:paypal.me/aprilslifestyle
💲台灣斗內:https://p.ecpay.com.tw/7570333
#靜心 #吸引力法則 #高我 #身心靈 #身心靈平衡 #小我 #內在 #神性
#自我 #高我連結 #靈性 #塔羅 #愛情 #感情 #靈魂 #秘密
#宇宙 #靈魂伴侶 #雙生火焰 #覺醒 #開悟 #源頭 #幸運 #葛印卡
#神秘學 #關係 #顯化 #靈修 #神通 #覺醒的你 #智慧 #印度
#第三眼 #聖靈 #意識 #潛意識 #新地球 #振動頻率 #結界 #禪修
#量子力學 #宇宙法則 #四維度 #五維度 #三維度 #舊地球 #禪定
#4D #3D #5D #三次元 #四次元 #五次元 #伊甸園 #新地球 #瑪赫西
#靈修 #靜坐 #冥想 #內觀 #宗教 #世界 #超覺靜坐 #阿卡西紀錄
#發呆 #呼吸 #專注力
安住於心的方式 在 淨空法師:【心安住在哪裡?】跟世間人有緣,要安住在全世界 的推薦與評價
要真想走佛的這條路,那就要放下,真能放下,往生沒有障礙。念佛往生為什麼去不了?對於這個世間還有貪戀,還有牽掛,所以他走不了。 ... <看更多>
安住於心的方式 在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心法】——安住於修行的方法 的推薦與評價
【心法】——安住於修行的方法⠀ 禪的方法,就是要練習著使心安定;如果心不由己,就會受到環境影響而動搖。所以,學禪,就是鍊我們的意志力,意志力鍊成功之後,自信心 ... ... <看更多>
安住於心的方式 在 [實修] 止觀:於彼所緣如何安住--立無過規(11) - 看板Buddhism 的推薦與評價
: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廣論》
: https://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第十五〈奢摩他〉
: 申二、心於所緣如何安住
: 酉一、立無過規
: 第二、心於彼所緣如何安住。分三:一、立無過規;二、破有過規;三、示修時量。
───────────────────────────────────────
■ 釋義
摘自:《2007奢摩他講記》雪歌仁波切講授 張福成老師翻譯 釋見諦法師編輯
轉自:https://www.lamrimworld.org/
其次要討論一個問題,就是所緣對象不在佛的身體(註),而是就內心上來觀修。所緣
對境不是緣外在的對境,而是緣取自己的內心,就直接安放在自己的內心上來做觀修。進
行這種實修方式時,仍然要了解它的關鍵。
【又全不住像等所緣,唯修無分別心者,亦須憶念住心教授,令心於境全不分別。次
則令心不流不散,令不流散,義同正念,明記所緣,故仍未出修念之規。如彼修者,亦須
修習具足定知有力之念。】
「又全不住像等所緣」,都不安住在佛身佛像等外在的所緣對境上,「唯修無分別心
者」,僅是修無分別心。無分別心是指有境,無妄念的內心,無妄念的內心禪修時「亦須
憶念住心教授」,這時候要好好地思惟安住內心的口訣教授,按照安住內心的口訣教授去
做實修是有必要的。
住心的教授是什麼?即底下那一句話「令心於境全不分別」。是指心無妄念而安住於
對境,對境是指內心,緣取內心作為對境,心要放在對境上,無分別心無妄念的情況下,
安放在對境上,這個是住心的教授。
按照住心教授做實修,就有疑問產生了,至尊仁波切這裡開示到,引生無過失的等持
,一定要先產生具大威力的憶念。有威力的憶念,要先存在。有威力的憶念,它的意思是
指心安住在所緣上時,有一個具有力量的定解。就是心安放在對境上時,它要伴隨著堅定
、決定的行相。堅定、決定的行相是指有威力的定解安放在對境上,這個憶念就具有威力
了。
疑問就是假設所緣是內心,那怎麼辦?因為心無妄念無分別的狀態下,放在所緣的對
境上,所緣的對境是內心。這時候內心仍然能不離不散,內心能不渙散到其他的對境上,
還是專心地緣取對境。
對境是指內心,要先了解,有人這樣實修,這種實修的方式,要記住實修口訣,實修
口訣就是心無妄念而安放於對境上,對境是內心,在這個情況下,具有威力的憶念仍然是
有必要的。先了解觀心住心的口訣,緣取內心來實修的口訣後,再來做解釋。
這裡是去除疑問,疑問上面沒有談到,這直接回答應該要怎麼做,其實這是回答一個
疑問。有些人內心無妄念而觀修,就是緣取對境後,內心完全沒有妄念,沒有分別心,無
妄念而觀修,不會去所緣,對境是內心,緣內心之後,無妄念而觀修。以這種觀修的方式
來修安止,是不是也要伴隨有威力的定解?
因為至尊仁波切現在談論的是如何去成就安止,成就安止時,前面要做到的是,逆緣
的部分要排除,逆緣是沉沒跟掉舉,這個要先把它消滅掉。在安止成就前,要先產生無過
失的等持,這是順緣的部分,所以引發順緣跟排除逆緣這兩個都要做到。
在引發無過失的等持,就順緣部分,無過失的等持得到時,前面還要先有憶念跟正知
。其中以憶念最重要,憶念是有威力的定解,具有力量的定解,這部分要先有。意思是說
,要先靠有威力的定解,有威力的憶念,由有威力的憶念,才能形成無過失的等持。
因此馬上想到一個問題,一個禪修者,不是緣取外在的佛像,他緣取自己的內心,內
心無妄念,不做任何的思惟,心無妄念而放在對境上,這樣禪修的人需不需要靠憶念的力
量?
這個疑問要把它去除,是這個問題的答覆,「如彼修者」,彼就是指那種禪修的人,
緣內心後,心無妄念而放在對境上,對境是內心,這樣的禪修者,「亦須修習具足定知有
力之念」。這種人也必須依靠念力,就是具有定解威力的憶念,要修等持,無論怎麼禪修
,一定要靠具有威力的憶念。
「又全不住像等所緣,唯修無分別心者,亦須憶念住心教授,令心於境全不分別」。
之後得到一個結論「如彼修者,亦須修習具足定知有力之念」。中間這一行是成立的原因
,來成立出一個結論。結論就是「如彼修者」如何如何,這中間有一個解說,這是成立的
原因,要成立出為什麼這樣的禪修者,還是需要靠有力的憶念,原因何在?中間做了解釋
,那就要了解住心的教授是什麼方式,住心的教授是「令心於對境」對境是內心,「全不
分別」。心本身無妄念狀態下去緣取對境。
緣取對境之後「次則令心不流不散,令不流散」,是沒有放射、沒有散亂。
記住禪修的口訣後,不流是沒有放射出妄念,沒有放射出妄念就是「令心於境全不分
別」。不分別是沒有妄念。沒有妄念的情況下安放在對境上,在這個情況下,心不流,心
沒有放射出妄念,不散,就是沒有散亂,不散亂的意思跟憶念就完全一樣「義同正念」。
憶念就是「明記所緣,故仍未出修念之規」。所以他禪修的方式也沒有超出修憶念的
方式。
前面談到不流跟不散這兩件事,不散就是沒有忘記所緣的對境。沒有忘記所緣的對境
,靠的就是憶念,這個跟憶念的是一樣,不散亂跟憶念是同義。所以「明記所緣」對於所
緣的對象,明明把它記住,沒有忘記,就是具有憶念,也可以說它就是沒有散亂。
因此,得到一個結論:一個禪修者必須要具有威力的憶念,這個仍然是需要的,意思
是有力量的憶念是一定要有的。
接下講第二項,「第二破有過規」。有過失的規矩,這個要把它排除,破除有過失的
規矩。前面談的是立自宗,自宗立無過規,立無過失的規矩,這點已經講解完畢。
在無過失的規矩裡,要了解的是,要產生無過失的等持的主張。無過失的等持是什麼
?要具足兩種特色,為什麼要具足兩種特色?無過失的等持之所以要產生,必須把逆緣排
除,才會形成無過失的等持。逆緣就是沉跟掉,要把這個排除。若要把這個排除掉,必須
具足兩個特色,無過失的等持要具足兩個特色,就不會有昏沉跟掉舉。
但是,具足兩個特色,這兩個特色怎樣才算是圓滿?那就看沉跟掉這二個逆緣有沒有
全部被消滅。若沉跟掉全部都消滅的話,這個具足二特色,就非常完美,圓滿。不過現在
在無過失的等持產生的這部分,若要把沉跟掉全部消滅,大概非常困難。所以說具足兩個
特色,它僅具有兩個特色,在現在這個段落就這樣而已。
具足兩個特色就是明分還有有威力的住分(明分和有威力的住分滅除沉沒與掉舉)。要
以這個為主,要能夠引發順緣的等持,這種等持要引發的話,靠憶念跟正知,其中憶念為
主。怎麼觀修有威力的憶念?要了解憶念的性相,所以在現在是引發順緣的等持為主,重
點不是放在排除逆緣。
排除逆緣沉沒跟掉舉這部分,是由無過失的等持引發產生的。透過憶念跟正知的力量
,特別是憶念,了解憶念的性相,之後引發無過失的等持。有這個無過失的等持,這兩個
特色還不夠圓滿,在無過失的等持產生後,接下來進入九住心的實修,在九住心的實修裡
,才逐漸把逆緣沉跟掉消滅掉。前面立無過規講的內容,其大綱是這個。
1.2.6.2.2.2.1.2.2.2 破有過規
【第二破有過規。有此邪執是所應破,謂「若如前說策舉其心無分別住,雖無少許沉
沒之過,掉舉增上,現見不能相續久住,若低其舉、緩其策,現見住心速能生起,遂謂此
方便是大教授,發大音聲唱言:善緩即是善修。」】
之後要講第二個,有過失的規矩是什麼?要把它排除掉「第二破有過規。有此邪執是
所應破」,現在要把顛倒的想法排除掉,什麼叫顛倒的想法?顛倒的執著是什麼?再把它
分類破除掉。
顛倒的執著是什麼?「謂」指的是前面講的邪執,顛倒的想法「若如前說策舉其心無
分別住,雖無少許沉沒之過,掉舉增上,現見不能相續久住,若低其舉緩其策,現見住心
速能生起。遂謂此方便大教授,發大音聲唱言善緩即是善修」。有這麼一種主張,這個是
邪執。....(待續)....
------------------------------------------------------------------------------
註:觀佛像
《增壹阿含經》:「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
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大寶積經》
:「爾時大精進菩薩(釋迦牟尼佛前世),持畫疊像,入於深山,寂靜無人禽獸之間,開
現畫像,取草為坐,在畫像前,結跏趺坐,正身正念,觀於如來。」《十住毘婆沙論》(
鳩摩羅什譯):「行者先念色身佛,....新發意菩薩,應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念佛。」
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大乘以成佛為標的,所以念佛為大乘要門(緣念佛果)。....念佛
法門的重點,是念佛的身相與功德,舊稱觀相與觀想念佛。....淺一些,念佛有懺業障集
善根的功能;深一些,就緣相成定,更進而趣入證悟。....緣是所緣境,曾習緣是曾經慣
習了的境相,如修念佛的先要審視觀察佛相,修習時憶念佛相,使佛相在心上現起來。」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26739443.A.5BF.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05/19/2018 22:43: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