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長輩平均10年 #每天13小時
#台灣長照可以更符合人的需求
#英國芬蘭澳洲的做法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長照議題,無論是家人照顧、聘用外籍看護,或使用政府的照顧資源,應該都希望能得到更多支持。
在台灣, #家庭照顧者 更是面臨極大的壓力,根據民間團體統計,他們平均照顧年限是9.9年,每天平均照顧時數更是高達13.6小時!
我們的長照雖然已經有「喘息服務」,然而卻有九成有資格申請者,都沒使用。原因是不知道或不好用。
上週,我參加 #長照權益監督聯盟 舉辦的「長期照顧服務法」修法線上座談會,跟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台灣失智症協會Taiwa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以及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一起討論,如何讓讓家庭照顧者們也可以得到支持。
#健全長照體系需正視照顧者需求
長照體系要健全,被照顧者、家庭照顧者、長照服務人員,三方權益都應兼顧。
#將家庭照顧者視為主體是國際趨勢
從國際經驗出發,將家庭照顧者視為長照服務的 #新主體 ,早已成為趨勢。
英國在25年前就制定了 #照顧者認可及服務法 (Carers Act 1995),認可家庭照顧功能,將 #評估照顧者能量,納入家庭支持的一環。
芬蘭、澳洲也已 #獨立立法 ,認可家庭照顧者獨特的經驗,以其為主體設計喘息與支援服務。
🇬🇧 英國:
特別 #評估照顧者 的工作量、身心健康、社交需求,提供多元支持服務,包括:情緒支持、諮商服務、照顧課程、家務協助、職場平衡措施等。
🇫🇮 芬蘭:
照顧者享有 #每月至少2天 的法定假期,政府與非正式照顧者 #簽訂合約 ,明定照顧津貼、照顧假、支持服務等權利;政府必須安排臨時性照顧,以利照顧者平日外出或培訓。
🇦🇺 澳洲:
立法認可家庭照顧者 #獨特的知識與經驗 ,明定將其需求 #納入規劃 ,考量文化、宗教信仰、性別認同等因素,提供支持服務。
這些法律和政策,保障了家庭照顧者的權益,他們不光只是「非正式的照顧資源」,而是值得被政府支持、擁有自己生活的個體。
#法源要有紮實基礎
提升家庭照顧者的保障,要有完整的政策設計,包含服務內涵、預算配置,到服務量能、人力安排,都需整體規劃與法源。
對此,我已提出長照法的修法草案,在上會期通過一讀,包括 #明文納入 家庭照顧者作為保障對象 、建置 #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提供 #週休一日喘息服務 等。
我會持續在立法院努力推動,讓 #喘息服務升級 #長照服務實用 ,真正成為家庭照顧者、被照顧者堅強的後盾!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The World TO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市調公司統計,#巴西 2.1 億人口中,#吃素 的人約佔 14%,僅次於印度。印度吃素大多是因為 宗教信仰,但巴西可是全球最大的 #牛肉出口國 呢! 從前無肉不歡、每到週末都要 BBQ 的巴西人,為什麼不想吃肉了?對巴西的肉品業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TODAY 看世界》每日精選國際話題,帶...
宗教信仰 統計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自去年疫情爆發之後,全球的每個國家除了疫情的控制意外事件,還都分別面對不同挑戰,有的是宗教信仰受到挑戰、有的是經濟體系遭遇危機、有的是民主體制受到質疑。但是對大多數的人們來說,除了健康以外,受到最大影響的就是工作的環境了。員工與管理階層都以1年多的時間學習面對遠距在家工作的情況,但是雙方對於在疫情結束或趨緩之後,對於工作的期待也開始產生分歧。對千禧年世代的人來說,長時間、高壓力、低回報、生活品質低落的人生,本就在為數不少的人們心中開始懷疑工作與人生的目的。在疫情爆發遠距在家工作的生活開始後,似乎讓這些千禧年世代的人們有了新的想法。他們看到了工作侵蝕生活的一面,以及在家工作可以如何稍微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比例,甚至是遠距工作大幅度減少了辦公室人際關係的壓力,從而使得人們開始思考轉換工作或調整工作內容的可能性。這點對管理階層與公司來說,當然就會成為新的挑戰,因為公司將會面對固定人力很有可能出現缺口的問題,工作管理以及績效壓力不再適合使用過去的方式來要求員工,這樣反而可能讓這個公司找不到足夠的員工維持運作。雖然這樣的情況還沒發生,但是追求自己在工作以外的人生,這想法已經開始在不少人的心中萌芽。
———————————
「大辭職潮即將到來!」5月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管理學副教授安東尼•克洛茨 (Anthony Klotz)在《彭博》提出的「大辭職潮」一詞,瞬時登上熱門話題。微軟統計有超過4成員工正準備提出人事異動的申請,英國人力資源公司Personio的數據上也有4/10的就業者期望在未來6到12個月間轉換工作角色,特別是18至34歲的人中,就上升了55%。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人們並沒有在逐漸復甦的經濟環境下擁抱工作,反而選擇在高失業率的狀態下,離開現有的工作型態。多數人在一年多嚴峻的疫情期間,透過居家上班等工作模式的轉換,認知到即便工時較疫情前增長,但因減少通勤時間、非典型的辦公室作業模式與長時間的家庭的互動,都給了人們更多不同的體驗和想法。人們不再對有工作應該保持感激而準備犧牲生活品質的心態,取而代之的是重新想像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裡發揮自我的最大價值。「大辭職潮」點出了後疫情時代就業市場即將出現的劇烈轉變,也將迫使全球企業重新思考更人性化的工作模式。
歐美各大媒體近期不斷報導,在疫情持續衝擊一年多的日子裡,未來可能出現「大辭職潮」(The Great Resignation)。這波潮流一般被認為是擔負職場主力,年齡落在25至40歲的Y世代就業者。他們年齡間距雖廣,有些是剛從校園畢業的新鮮人,有些則已為人父母,但卻不約而同開始思考轉換工作跑道或離開現有的工作環境。
微軟統計全球有41%的員工計畫提交辭職申請;而在英國也發現,每10個員工當中,就有4位想要在未來的6個月至12個月換工作,這個比例在18-34歲的族群中上升到55%。《BBC》根據美國勞工部的一份摘要顯示,光在4月份就有超過400萬人辭職,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峰。
新冠肺炎所帶來的高失業率,並沒有消退「千禧世代」拿回生活掌控權的意志。歐美各國在疫情期間實施了分流或居家上班約15個月後,許多人或許已經難以再回到過往制式的工作生活,而是希望有更彈性的工作時間和選擇。
這些又被稱為「YOLO世代」——意指「你只會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的千禧一族在疫情下,反而去思考人生的「優先順序」是什麼,開始去反思自己要的生活和工作是什麼,進而發現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事實上,工作環境的轉換,並非是橫空出世的衝動想法。這些千禧世代在疫情前已在職場上有長期的消耗,早已出現明顯的職業倦怠。工作超負荷、掌控力低、沒有成就感、不公平、有違價值觀,以及在工作中缺乏歸屬感,這些職場陋習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而這些在在影響工作意願和態度的因素,都增添千禧世代了對工作的長期倦怠感。特別在社交媒體盛行的年代,上下班時間已難以從打卡機上一刀兩斷,時時回應上級與客戶的需求,已經成了這一代更為消磨的痛苦來源。
職場痛苦因子在疫情爆發期間更顯嚴重。NordVPN Teams研究發現,跟疫情前相比,英國員工每天居家上班工時較之前多2小時。除了居家環境不適合工作外,公事上溝通成本上升,email、會議變多等各種因素,在家工作也難以即時得到主管或老闆的支持反饋。人力資源公司 Beamery 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去年有63%的上班族因得不到或很少得到主管的支持而感到沮喪。同一項研究發現,48%的18至34歲的人感到孤立或覺得在家工作缺乏價值感。
然而,這個現象並沒有隨著疫苗覆蓋率上升、各國在逐漸解封後人們嚮往儘速回到原有的工作環境而趨緩,反而是在疫情過後,居家上班的優點被更多人看見。有些人發現更喜歡在家工作,也有了更好的生活品質:工作性質符合、省下更多的通勤時間、在工作和生活上可以更好達到平衡(worklife balance)、吃得更健康、不會被其他同事打擾等。《每日電訊報》報導提到,根據調查,約有40%的英國人不想回到全勤工作,因為這「不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這個數字在35歲的族群以下,上升到50%。
當然「大辭職潮」涵蓋了許多還在腦中盤算的上班族們,而雇主的態度,也將決定這群人對回歸職場的信心。有些人在疫情期間見識到了雇主如何在蕭條時期「無情對待」而感到心寒,具體體現在福利減少、減薪或是失去過往的勞動平衡等,都在在牽動著千禧世代的轉職神經。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5606532
宗教信仰 統計 在 潘孟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長慎入》
數字不只是數字,尤其在疫情裡,每個數字是一條生命、一個家庭,每項數字後面,有日以繼夜的防疫作為,每一個數字都牽連著疫情升溫或下降的連動。
14,163人的PCR全陰,這是屏東在10天內完成的三大專案擴大篩檢,就是要阻斷病毒,安定民心,每一人次的篩檢,背後有著一連串看不到的檢測與汗水,日夜接棒,不惜代價也要讓鄉親出來篩檢。
更有民眾,聽聞病毒深感到恐懼,即使不在高危險群,四處爭取,要求篩檢,屏東自疫情爆發以來,從潮州、東港、里港、枋山、枋寮與四處市場專案等篩檢站,不論快篩或PCR檢測,每下一步棋,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基於疫情發展,須有整體戰略考量,以高風險熱點為優先,利弊得失須以照顧最多數縣民為思考點。
目前超過8萬人的疫苗施打,是屏東第一階段與昨今兩天的接種統計最新數據,每一個人的生命重量都是等值的,誰輕誰重,誰先誰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我們能夠做的只是,在公開透明的狀況下,讓最弱且風險係數最高的民眾,逐次向下施打,這些人大多是我們的阿公阿嬤或爸爸媽媽,我們把長輩顧好,至少可讓子女們少點掛心,維持日常工作與生活的運轉。
上波第一階段施打,屏東定調長輩不動、醫護動的貼心屏東模式,屏東疫苗使用率95.7%,是全國第一位,團隊專注把事情做好,品質、效率皆超乎預期,昨今兩天第二輪施打,總施打率高達91%,出現很多意料之外的狀況,最大的失算,是沒有想到竟有這麼多長者等著莫德納疫苗,大量傾巢而出,和事前接到通知單前來施打的71-72歲長者,一起湧入施打站。
昨天縣府團隊各施打站捎回速報,人潮暴增,光是屏東體育館速打站,整天就達2,124人,全縣共達9,925人,團隊在一早人潮爆棚後,短短1、2個小時內,火速搭帳棚曬;設置座椅拉開安全距離,同仁到第一線安撫說明,搭配暫停73歲以上長者施打,另行在7/6公告,安排這群長者的施打辦法,就是盡可能滿足長者的接種意願。
我們以最快速度分流與導正,昨天下午開始恢復正常,今天施打狀況恢復原本的水平,整天的施打總量也有7,260人。
此時,反覆看著副縣長下午傳來的訊息,「看到大家疲累的神情,真的很不捨!同島一命、同縣ㄧ命,這場戰役看不到盡頭是最累的!大家要一起加油、彼此打氣!」這是副縣長在群組對伙伴們的心疼與喊話。
昨天第一線的同仁被轟到落淚,或是手臂被打不到疫苗的民眾捉傷,大戰之後的疲憊,今天依然上線,努力將交付的任務做好做滿。
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句話,最近不斷跳針的反覆說了10幾次,我真是有感而發。
不管是高危險群的長者,或是各職業類別卻有風險疑慮的青中壯年,施打順序究竟該誰先誰後;不管是操到爆的防疫團隊,或是未能讓民眾或接種長輩流暢接受服務的孰是孰非,各有不同考量與挑戰,不是一翻二瞪眼就能給個答案。
真的,每一個環節的順暢,都是建立在團隊不分日夜的反覆演練、準備而來,為了讓民眾在最安全、最快速、最順暢的狀態下受檢或接種,縣府團隊幾乎各局處人員都已調來支援,另有超強的外掛部隊,包括14家責任醫院、33鄉鎮衛生所、屏東各校校護,以及隱身背後的無數人員,承受極大的身心壓力,因為這一仗我們不能輸也輸不起。
這股無止盡的壓力,連團隊的家人們都能深刻感受,有位夥伴的家人竟然半夜夢到自己的孩子爆肝。而前來支援的醫療團隊摸黑搭遊覽車來屏東,又拖著一身疲憊摸黑回家,一來一回,至少12小時,將汗與淚都留在護目鏡與防護衣之中,若非親身參與,外人難以想像。
因此,所有的錯誤、閃失、意外或不順暢,都是我的思慮不周,真的,由我概括承受就好,絕不推諉,不足之處,我們隨時滾動檢討修正,請不要為難或責難第一線的防疫人員。
洗完澡等頭髮乾,正好看到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的話,真是超有感,「病毒找的不是生肖星座、不是宗教信仰、不是國籍、不是顏色,而是疏忽!一有疏忽,病毒就會趁虛而入,所以防堵疫情,是科學、理性的事情,是團結、落實的行動,是協力、支援的互助」、「在瘟疫肆虐的土地上,我們每個人都是輸家」,戰勝病毒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總在危難時刻,可以看清潛藏的人性,其實,在善與惡、先與慢之間,存在著無限大,可不可以讓我們盡可能把人性的真善美那一面放大,這樣,我們才有更多抗疫的本錢。
戰況稍緩,又是周末夜,忍不住說了長篇大論,經常被年輕同仁碎念,落落長的文章有誰會看,只是覺得有必要說出彼此的感受,讓大家能更能同理,有共識才能戰勝病毒。
不說了,明天還要再戰,晚安…
宗教信仰 統計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根據市調公司統計,#巴西 2.1 億人口中,#吃素 的人約佔 14%,僅次於印度。印度吃素大多是因為 宗教信仰,但巴西可是全球最大的 #牛肉出口國 呢!
從前無肉不歡、每到週末都要 BBQ 的巴西人,為什麼不想吃肉了?對巴西的肉品業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TODAY 看世界》每日精選國際話題,帶你秒懂世界大事!
↳ 看所有報導 https://lin.ee/7MAbPS0
馬上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隨時掌握!
↳ 訂閱起來 https://lin.ee/19eXmdD
宗教信仰 統計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9)日立法委員林佳龍於衛環委員會針對身心障礙者口腔健康質詢衛生署長。林佳龍要求增加教養機構裝設有口腔醫療設備的比例,並提案通過落實臨床口腔衛生護理,並將護理教育課程需列入口腔疾患照護之相關訓練,及規制臨床護理口腔照護之標準流程。
林佳龍表示,在我國身心障礙朋友的齲齒率高達百分之九十,有94.8%的身心障礙家長及照護者認為有必要設立專業性的口腔照護中心及獨立性身心障礙的牙醫門診。
為提升身心障礙者之口腔特殊醫療品質,林佳龍在場提案並獲通過,衛生署鼓勵、落實臨床口腔衛生護理,並將護理教育課程需列入口腔疾患照護之相關訓練,及規制臨床護理口腔照護之標準流程,並定期追蹤成效並考核。邱文達表示,衛生署一定會朝這個方向來推動,這也對醫療院所的發展是正向的。
林佳龍表示,身心障礙齒科醫療還有很大努力的空間,理由包括,相關口腔醫療機構的不夠普遍與重度多重障礙病患的搬運不易。林佳龍指出,日本對身障者家中會進行「到宅醫療」,也會把口腔醫療設備放在長照機構中。他質詢衛生署,有沒有鼓勵將口腔醫療設備直接設置在社福團體、教養院中的政策? 林佳龍表示,補助將口腔醫療設備直接設置在教養院中,可以大大節省接送之照護人力,也讓患者可以感到心安。
衛生署回答,現在教養機構裝設有口腔醫療設備,也有醫療人員定期會巡迴。林佳龍隨即問,「比率多高?」衛生署表示,「還要再了解」, 林佳龍要求衛生署,一定要訂定目標,才能投入該有的資源與預算,逐年達到目標。衛生署回答,「會做相關統計來規劃」。
林佳龍指出,目前長照體系沒有納入口腔醫療專業衛生人員一起討論 因為他們的缺席,意見沒辦法進來。邱文達表示,未來長照服務法通過可以納入。林佳龍表示,「目前沒有法律規定,行政機構也可以做! 」邱文達回答,會適當納入。
林佳龍質詢身心障礙者口腔健康五年計畫(2008~2012)的具體成效,林佳龍問,「五年計劃結束了,會不會有第二個五年計畫?」 衛生署回答,「一定會有第二期的計畫!」。衛生署回答,目前已有75%身心障礙機構接受過口腔衛生教育指導,今年會達到80%。建構約19個身心障礙者牙科醫療服務網絡,身心障礙者牙科醫療照護累計服務人次已達10萬人次,齲蝕指數與齲齒填補率還在調查資料中。
林佳龍也表示,目前醫師法規範中醫、西醫、牙醫,並沒有訂定口腔醫師法,他要求衛生署應該參考國際經驗,審慎考量。
林佳龍要求衛生署提供偏遠地區身心障礙者牙科專科醫師的質與量數據,並且期勉邱文達,希望再偏鄉醫療資源落差上可以削減,「比擔任署長前更有顯著的成長」,才能證明邱文達的宗教信仰與社會關懷有反映在你的醫療政策上。邱文達表示,會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