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發起罷免柯文哲的聲浪,神父認為,沒有必要制止.
.
罷免不只是「罷免」這個行為而已,還包括了政治宣示,和民意展現,乃或是人民焦慮與憤怒的出口,更是人民最終的談判武器.
.
罷免作為一個最後手段,當然不應該適用於現在當下的情況,但是,現在不醞釀或進行準備,他無法成立,當然也不會發展成為一個武器,發揮恫嚇失職首長的影響力.
.
就連金正恩,都懂得要將核彈握在手裡,與大於自己數倍的強國談判,核彈不一定要發射,甚至可以說,自己基本上沒有發射的能力,但為了取得對北韓有利的談判結果,他不會輕易放棄,此時的核彈並不是核彈,而是單純的斡旋籌碼.
.
現在當務之急,應該是防疫,請中央介入台北市,處理柯文哲長期放任掩蓋的防疫問題,敦促柯文哲不要再陷入我執之中,拿台北人的生命開玩笑,拒絕幫助,也拒絕改變,陷台北為險境之中,成為全台灣的破口,所以發起罷免,也不會超過這個範疇,應以台北人的福祉為重.
.
然而,以柯文哲的尿性,和柯團隊的自我隔離於同溫層之中,在旁邊吶喊請他和中央合作,拋棄面子之爭和政治盤算,讓指揮中心介入幫助,甚至進駐或接管,這是不夠的,後頭有憤怒的民眾說要罷免,他才會害怕,乖乖就範.
.
過去罷免韓國瑜,也有不少人反對,多是操著避免衝突,避免給對方舞台,或者是人情留一線,他已經不選總統了,沒必要再罷免他,事實證明,沒有當初罷韓的堅持,就不會有今日安全的高雄.
.
同樣的道理,也反映在罷免盧秀燕的團體身上,當初也是一堆台派支持者批判罷免團體公民除銹工程,認為選完了,沒有成立或發生的必要,但事實上,儘管他們罷免後續沒有成功,但是造成的正面效應很明顯,罷免的過程發揮了實質的監督力量,給予政治壓力,盧秀燕不再走深藍意識形態路線,而有所收斂,才有今日的「乖乖配合中央防疫的媽媽市長」,才能打消她操作空汙議題的作用力,專注在防疫工作上,而非如台北的扯後腿,新北的過度恐慌,金門的不聽指揮,雲林的特權施打,南投的求取中國疫苗,卻連施打疫苗的能力都沒有.
.
這是為什麼?因為給了政治人物「恫嚇」.
.
說白了,罷免盧秀燕與罷免韓國瑜同時,甚至更早,如果沒有這股力量的醞釀,罷免韓國瑜可能不會發生,所以,正如神父所說的,
.
罷免不是罷免而已,他是民意的展現.
.
坦白說,現在罷免柯文哲,在時間序上,已經很難成功了,因此,展現民意的成分居多,我不太懂在柯文哲做得天怒人怨,無能到極致,還四處推卸責任,儼然就如同防疫的破口,這時候,去打壓底層的罷免之聲,用意是什麼.
.
要知道,當某個自詡中立的政論節目,都敢拿著偽裝的民意機構做的民調,在士林長照機構、北農群聚事件、環南市場感染、好心肝特權疫苗......甚至副市長都敢拒接指揮官的電話,市長在北農到這程度,仍然堅信沒有群聚自己的防疫很成功,已經到了這種惡質的地步,換作是任何一個首長爆發其中一個事件,都應該下台的情況,這個節目居然敢去問溫朗東,那為什麼柯文哲和侯友宜的民調這麼高,這種時候還拿這種虛偽的東西去質疑他人的質疑,這基本上,就是在鼓勵人民自殺.
.
要像柯文哲、侯友宜這樣的防疫方式,才是對的,像陳其邁,這樣是錯的,因為他們某個機構做出來的聖旨就是如此.
.
「確診數愈高,民調愈高」,從近來看,鼓勵其他地方首長學習失敗的經驗,從遠來看,鼓勵民眾,主動迎來更大的災難,毫無疑問,是一種幸災樂禍的殘酷,不明是非的無知.
.
他們似乎忘了75%的人非常不滿意柯文哲的防疫表現,他們不討論這個,他們在獎勵錯誤的市長繼續進行錯誤的施政,讓台北市的人們承擔生命的後果,在台北人水深火熱的時候,他們鼓勵,這樣做就對了,還要市長繼續這樣做下去,不用改變,你們的質疑都是莫須有.
.
當假中立的巨奸選民,此時此刻,都敢明目張膽的這樣幹,在市長闖了大禍後說他民調很高,我不認為,此時發起罷免之聲,有什麼錯誤可言,如果沒有人展現反對意見,那麼,主流的觀點就會認為,人民不在乎,人民支持這樣的防疫方式,沒有人反對,台北人都是這樣想,台北這樣就好.
.
媒體失能,市長誤民,台北人自救,理所當然.
.
「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這般如此」
.
「我有不同的意見.」
.
拿著一把刀,插在地上,插在出了問題的首長面前-這才是此時罷免的真諦.
.
我說白點,現在最想罷免柯文哲的,不是泛綠支持者,而是生活在台北的人,現在最希望中央指揮中心介入的,不是民進黨的議員,是國民黨的台北市議員,他們先前因為享受著柯文哲攻擊指揮中心的政治紅利,現在正在承受著防疫唱空城的代價,然後難以提出反駁,因為黨中央和柯文哲的交媾,他們普遍失去了監督的能力,陷入兩難,因為這個怪物,就是自己養出來的,他們無法自己否定自己,他們急切的需要有人來遏止他,讓防疫重回正軌,回應自己選民的期待.
.
恕神父直言,這個情況,和當初的民進黨十分相似.
.
對於被罷免的對象而言,盧秀燕、韓國瑜,他們都尚在正常人的範疇,他們願意屈從,願意改變,而柯文哲卻不是如此,他是一個固執而且食古不化的人,他欠缺同理心,聽不進其他人的意見,到現在仍然認為自己一點錯也沒有.
.
他完全沒有收斂的意思.
.
他就像一個坐在皇居裡頭的崇禎,「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我沒有錯,錯的都是別人,我是一個無責任者,有責任都是別人的責任.
.
他亦像秦二世,酷好吏治和暴力處理,認為簡單的施壓,就是一切的解方,他關在自己的小房間裡,隔絕於世,對於外頭的情況一概不知,得到的訊息都是想像的,美化過後的訊息,外頭水深火熱,他卻一無所覺,堅持自己特立獨行的方法.
.
當他把疫苗當成治療劑,拒絕市場管理用身分證分流,人們就應該要有警覺性了,台北市政府最近宣稱「我們已將濱江市場強制分流」,問題總是要火燒屁股裡,才知道他是個問題,不見棺材不掉淚,若沒當初一干無黨籍市議員堅持,恐怕現在的濱江還在架設監視攝影機.
.
如趙高對秦二世說著,「『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且陛下富於春秋,未必盡通諸事,今坐朝廷,譴舉有不當者,則見短於大臣,非所以示神明於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與臣及侍中習法者待事,事來有以揆之.如此則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稱聖主矣.』二世用其計,乃不坐朝廷見大臣,居禁中.」
.
秦二世不上朝,不開記者會,以免將自己的缺點暴露給大臣和人民,使皇帝顯得不夠聖明;秦二世身居宮中,只和熟悉法律和節省PCR費用的幕僚們在一起,等到公文呈上來後,由他們批奏決定,遇到事情,就推給底下的余文負責,這樣子,大臣們也不敢把疑難的事情呈報,天下的人就能稱皇帝為聖明之主了.
.
他就像活在高塔裡的長髮公主,總是要有人,把他拉下來,腳踩在地面上,讓他明白世界上的一切.
.
因此,此時的罷免之聲,是一種輔助,作為各方施予壓力的輔助,而不是成為正常反對的阻力,為的,就是讓市長面對現實.
.
罷免是有門檻的,此時不過才興起的罷免之聲,連第一道門檻都搆不上,急著反對,流於災難性的想像,就算罷免幸運的成立,要不要付諸實現,主動權都在人民.
.
而不是像現在一樣,任由一個無能的人為所欲為.
.
各位brother要清楚一件事,對於贊成罷免的人,請不要框架予民進黨支持者、應該聽話的隊友、或者是1450,請把他們,以「人民」來看待.
.
藻礁公投不提對案、深澳電廠不加以反駁,東奧正名阻止黨員參與,罷免王浩宇,低調處理,這些,就算以泛台派或1450而言,都是失敗的方式,罷免柯文哲的聲音,是民間自然產生的,對於他防疫的失能,以及卸責和對中央的鬥爭藉以逃避問題,讓台北市民苦不堪言,如果以製造衝突對立、或給予政敵製造對立的舞台,乃或是害怕影響自己的選舉,這些當成理由,也未免過於膚淺.
.
罷免柯文哲,是為了發出真實的聲音,敦促他做出改變.
.
不是為了特定政黨的利益,而是為了台北人,為了一個更好的台北,brother.
宜乎眾矣意思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朱光潛:如何正確地「煉字」?】
我們都知道,在文學創作時,任何詞彙的更動、語句順序的調整,都可能影響整體的意思與感受。因而,如何根據需求字斟句酌,就顯得特別重要。
關於「煉字」,小編很喜歡朱光潛的這篇文章。他從古典文學中舉例,告訴我們該如何斟酌用字,讓詞彙和情感能相呼應。同時也提到「避免陳腔濫調」的說法。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文學大家的說法吧。
-
咬文嚼字 / 朱光潛
郭沫若先生的劇本《屈原》裡嬋娟罵宋玉說:「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上演時他自己在台下聽,嫌這話不夠味,想在「沒有骨氣的」下面加「無恥的」三個字。一位演員提醒他把「是」改為「這」,「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就夠味了。他覺得這字改得很恰當。他研究這兩種語法的強弱不同,「你是什麼」只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更多的意義,有時或許竟會「不是」;「你這什麼」便是堅決的判斷,而且還必須有附帶語省略去了。根據這種見解,他把另一文裡「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一句話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
這是煉字的好例,我們不妨借此把煉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員把「是」改為「這」,確實改的好,不過郭先生如果記得《水滸》,就會明白一般民眾罵人,都用「你這什麼」式的語法。石秀罵梁中書說:「你這與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楊雄醉罵潘巧雲說:「你這賤人!你這淫婦!你這你這大蟲口裡流涎!你這你這——」一口氣就罵了六個「你這」。看看這些實例,「你這什麼」倒不僅是「堅決的判斷」,而是帶有極端憎惡的驚歎語,表現著強烈的情感。「你是什麼」便只是不帶情感的判斷。縱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見出來。不過它也不一定就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更多的含義」。《紅樓夢》裡茗煙罵金榮說:「你是個好小子出來動一動你茗大爺!」這裡「你是」含有假定語氣,也帶「你不是」一點譏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對了。從此可知「你這」式語法並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語法都來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 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似乎改得並不很妥。「你這」式語法大半表示深惡痛嫉,在讚美時便不適宜。「是」在邏輯上是連接詞,相當於等號。「有」的性質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一句中,風度是動詞的賓詞。在「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中,風度便變成主詞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話。
這番話不免囉嗦,但是我們原在咬文嚼字,非這樣錙銖必較不可。咬文嚼字有時是一個壞習慣,所以這個成語的含義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學,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文學藉文字表現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顯得思想還沒有透徹,情感還沒有凝煉。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從來沒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例如《史記》李廣射虎一段:
「李廣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更復射,終不能入石矣」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虛在《史記辨惑》裡說它「凡多三石字」,當改為「以為虎而射之,沒鏃,既知其為石,因更復射,終不能入」。或改為「嘗見草中有虎,射之,沒鏃,視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簡潔些,卻實在遠不如原文,見「草中石,以為虎」並非「見草中有虎」原文「視之,石也」,有發現錯誤而驚訝的意味,改為「既知其為石」便失去這意味。原文「終不能復入石矣」有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的意味,改為「終不能入」便覺索然無味。這種分別,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細心玩索一番,自會明白。
一般人根本不瞭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關係,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是漂亮些。其實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內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姑舉一個人人皆知的實例,韓愈在月夜裡聽見賈島吟詩,有「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勸他把「推」字改為「敲」字。這段文字因緣古今傳為美談,於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說得好聽一點,都說「推敲」。古今人也都讚賞「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境上的分別。「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於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裡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裡有人應門。
他仿佛是乘月夜訪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裡假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一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沒有「推」的那麼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和些。「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沉寂,也似乎頻添了攪擾。所以我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當。究竟哪一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裡玩索而要表現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問題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比較恰當,而在哪一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且與全詩調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無論是閱讀或是寫作,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字有直指的意義,有聯想的意義。比如說「煙」,它的直指的意義見過燃燒體冒煙的人都會明白。只是它的聯想的意義遠離不易捉摸,它可以聯想到燃燒彈,鴉片煙榻,廟裡焚香,「一川煙水」「楊柳萬條煙」「煙光凝而暮山紫」「藍田日暖玉生煙」——種種境界。直指的意義載在字典,有如月輪,明顯而確實
聯想的意義是文字在歷史過程上所累積的種種關係。有如輪外月暈,暈外霞光。其濃淡大小隨人隨時隨地而各各不同,變化莫測。科學的文字越限於直指的意義就越精確,文學的文字有時卻必須顧到聯想的意義,尤其是在詩方面。直指的意義易用,聯想的意義卻難用,因為前者是固定的,後者是游離的,前者偏於類型,後者偏於個性。既是游離的個別的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蘊豐富,也可以使意義含糊甚至支離。比如說蘇東坡的「惠山烹小龍團」詩裡三四兩句「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天上小團月」是由「小龍團」茶聯想起來的,如果你不知道這個關聯,原文就簡直不通。如果你不瞭解明月照著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裡,那一點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處。這兩句詩的妙處就在不即不離、若隱若約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龍團茶」一句話來得較豐富,也來得較含混有蘊藉。難處就在於含混中顯得豐富,由「獨攜小龍團,來試惠山泉」變成「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這是點鐵成金,文學之所以為文學,就在這一點生發上面。
這是一個善用聯想意義的例子,聯想意義也是最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於習慣,習慣老是喜歡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就都跟著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濫也是如此。從前作詩文的人都依「文料觸機」,「幼學瓊林」「事類統編」之類書籍。要找詞藻典故,都到那裡去乞靈。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外「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用鉛字排印數籍還是「付梓」「殺青」。像這樣例子舉不勝舉。他們是從前人所謂「套語」,我們所謂「濫調」。一件事物發生時,立即使你聯想到一些套語濫調,而你也就安於套語濫調,毫不斟酌地使用它們,並且自鳴得意。這就是近代文藝心理學家所說的「套版反應」。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於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因為就作者說,「套版反應」和創造的動機是仇敵;就讀者說,它引不起新鮮而真切的情趣。一個作者在用字用詞上離不掉「套版反應」,在運思佈局上面,甚至在整個人生態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不過習慣力量的深度常非我們的意料所及。沿著習慣去做總比新創更省力,人生來有惰性。常使我們不知不覺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應」裡去。你如果隨便在報章雜誌或是尺牘宣言裡面挑一段文章來分析,你就會發現那裡面的思想情感和語言大半都由「套板反應」起來的。韓愈談他自己做古文「惟陳言之務去」。這是一句最緊要的教訓。語言跟著思維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濫的語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濫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會朝深一層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來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隨便舉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舉不盡道理也說不完。我希望讀者從這粗枝大葉的討論中,可以領略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本著這個精神,他隨處留心玩索,無論是閱讀或寫作,就會逐漸養成創作和欣賞都必須的好習慣。它不能懶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時興會所生的幻覺迷惑而輕易自滿。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文的精煉與吻合,他才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宜乎眾矣意思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被誤解的孝文化
作者:張秀琴老師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說文解字》中「孝」是:「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由「老」和「子」組成,康殷先生於《文字源流淺說》中說,其字形就像「子」用頭去承老人的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的形狀去表示「孝」。孝文化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影響。然而,有些關於孝的看法在今人看來有不少爭議。本文將會抽取其中兩句探討。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攁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葉公認為舉發自己的父親偷了羊的人是正直的,而孔子則認為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正直就在其中了。
由此可見,儒家思想看「慈孝」比正直更重要。對於這個觀點,很多人都不認同,認為這是「愚孝」。舉例說,父母虐待子女,那身為子女是否應該因為「孝」而忍氣吞聲?甚至當父母作奸犯科時,仍然要盲目維護父母?如此看來,儒家思想中的「孝」確實不合時宜?
其實不然!
慈孝非愚孝
儒家文化中的「孝」並不贊成盲目維護父母,孔子說:「事父母幾諫。」(《論語・里仁》),這裡指出若父母做錯事,還是要勸阻的。孟子也曾説:「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嘰也。俞疏,不孝也。」(《孟子・告子下》)意思是説,對父母大的過錯要諫言,對他們小的過錯要容忍,否則就是不孝。所以父母若做錯事,並非一味幫其隱瞞過錯,反而要盡己所能去勸阻他们。
當然,儒家思想不主張一來就訴諸法理,它看「慈孝」比甚麼都更重要,主張在法理之上先顧念「人情」,但它並沒有否認其他道德價值。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原為「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意思是説,不孝的表現有很多種,而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是最為不孝的。舜没有告訴父母就娶妻了,就像他的父母不存在一樣,是不孝的,但君子認為舜不告知父母和稟告了是一樣合乎禮法的。
這句話看似自相矛盾,但實際上是孟子為舜「不告而娶」做開脱。
相傳,堯非常欣舜,要把女兒嫁與他,但是舜的父母卻對他很差,常常想害他。若舜告訴他們,那娶妻一事就會被阻撓,所以最後沒有告訴雙親就娶妻了。婚姻大事沒有告知父母,在當時是極不尊重父母的不孝之舉,但作為賢君的模範,孟子當然要替他作辯護了:若舜娶妻不成,就不能傳宗接代,那是最大的不孝。權衡兩者,舜最後只好選擇了「不告而娶」。「兩孝相存取其大」,這樣我們又怎能説舜不對呢?
慈孝貴乎敬
那到底孟子是否認同不能夠傳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呢?筆者認為他並不認同。《孟子・萬章上》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認為孝最大的表現莫過於尊敬父母。故若傳宗接代純粹只是生兒育女,繼後香燈,而沒有在父母生前给予尊敬對待,就不是孟子所説的孝了。舉例說,若一個人為家族繼後香燈,但是對父母呼呼喝喝,既不贍養他們,又不照願他們,甚至使喚年邁的父母照顧自己,這絕非孟子所説的孝。
孝文化當中有很多有趣的説法都被今人曲解,我們研讀時,切忌斷章取義,人云亦云。
(本文曾於2020年9月22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孝 #孝文化 #孟子 #孔子 #慈孝貴乎敬 #慈孝 #儒家文化 #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