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編雲旅遊』
昨天分享部落客前往漢本海洋驛站的圖文🧾
現在有影片📺了!
一起雲☁️旅遊吧~~~
#漢本海洋驛站
#宜蘭秘境
#宜蘭
#Iris女神鞦韆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宜蘭 花蓮交界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值得大家關注!規模5以上地震今年已5次 氣象局:有發生頻繁趨勢.....(02/07/2021 聯合報)
(記者吳姿賢/台北即時報導)今天凌晨1時36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這也是今年第5個規模超過5以上的地震,中央氣象局表示,去年至今年期間,大規模地震確實有發生頻率較為頻繁的趨勢,將會持續觀察。
今年1月起大規模地震頻繁,根據氣象局統計,1月9日台灣東部海域發生5.7地震、1月17日台灣東南部海域發生5.4地震、1月25日台灣東部海域發生5.2地震、1月28日台東近海發生規模5地震。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地震沒辦法預測,但可以從趨勢來觀察,去年開始大規模次數地震就比往年要多,但是中小規模地震比往年少,整體來說能量應該可以平衡,去年很多人說地震偏少要注意能量釋放沒有完全,實際上根據統計,規模5至6地震的長期平均值為每年18次,去年有25次,規模超過6的長期平均值為每年2.3次,去年則有4次。
陳國昌說,大地震跟小地震的能量釋放程度差很多,以去年情形來看,目前看起來還沒有確切說法可以證明能量釋放未完全的說法,可能要有更多資料,但至少較大地震次數遠超過長期平均值,而今年延續去年情況甚至更頻繁,因為以規模5至6地震的長期平均值每年18次來說,一個月平均1.5次,但今年才一個多月就發生4次,加上今天凌晨就有5次,地震活動顯然比以前還要頻繁一些,至於後續會有哪些發展,還要繼續觀察。
陳國昌指出,此次地震位置發生在隱沒帶型的地震,去年到今年之間,隱沒帶型地震發生次數非常多,今年1月9日發生的規模5.7地震,差不多也是在今天凌晨地震的位置,深度也有70多公里,1月25日也發生規模4.8地震,深度快100公里,都是屬於隱沒帶型地震。
陳國昌說,今年台灣周邊的隱沒帶型地震比往年都要活躍,關於這一點氣象局會特別注意,但隱沒帶型地震如果規模大但深度很深,對於台灣來說可以不用太過緊張,而隱沒帶愈偏北愈深,震源位置也會愈深,因此怕的是在隱沒帶偏淺的位置發生地震,較靠近台灣的位置是在宜蘭跟花蓮交界處,如果靠近沿海或在陸地偏淺的位置約40多公里處發生規模較大的地震,就可能對陸地或都會區造成影響。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238435
♡
宜蘭 花蓮交界 在 民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專文】如常生活 如常來水
文/李俊欣(會計師)
元旦總統談話「如常生活」。但是「如常生活」需要「如常的水」!
要解決台灣時不時的缺水危機,大膽建議政府考慮興建一條「#通台水渠」。
作法是:
1. 至少從宜蘭、花蓮交界處開始,沿著一定等高線,興建一條或明、或暗的渠道,繞過北台灣到石門水庫,過苗栗,至少到曾文水庫。
2. 在這條渠道以上,收集適合河川、野溪的水, 例如蘭陽溪的水。灌注到這條渠道,利用重力及水平的原理,引東北部的水到台灣西部水庫,以解水庫枯水期的渴。......
#通台水渠豐水台灣 #台灣水資源利用 #環保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