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秋藝」竹縣文化季開跑 一起CHILL到十月底
竹縣文化季本週開跑4場充滿童幻、動物嘉年華、音樂以及客家傳統文化的大型活動,同時還有12場次傳統戲曲客家大戲將巡迴到11鄉鎮演出,在秋天充滿詩意的季節裡帶給全縣濃濃文化香味。疫情期間,鄉親們一起共同防疫,隨著疫情趨緩,逐步解封,竹縣文化季也特別選在戶外場地,推出4場老少皆宜的系列活動,同時也活絡起在地表演藝文團隊,帶領鄉親了解這塊土地之美,聽見鄧雨賢許多膾炙人口曲目,看見新竹縣是個蕴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城市。
首先登場的是9月25、26日親子小戲節「#童幻動物園」與 #鄧雨賢親子音樂會「彼個所在」在新竹縣文化局園區登場。將在文化局園區打造一座充滿童趣的動物園,以動物為主題,搭配戲劇、音樂、藝術市集、獨立書店等合作品牌協力,2天的活動邀請15個表演團隊共計37場次演出。緊接著下午5點鄧雨賢親子音樂會「彼個所在」接力,讓鄉親在園區坐在開滿金黃花絮的欒木下,聆賞由巴雀藝術團隊帶享受秋的詩意。
在10月2日在芎林國小舉辦「夏夜‧三線情」#鄧雨賢紀念音樂會,將由知名歌手黃妃、謝銘祐、客家樂團及在地傑出演藝團體巴雀藝術與揚音樂集,帶領芎林國小及北埔國小的學生們,演出百人傳唱經典獻聲。
10月23日由「水圳‧共下來尞」#新竹縣客家藝術節,地點在東興圳公園辦理,結合水圳地景,將帶來客家八音大匯演、戲在角落、客家傳統表演藝術踩街體驗、文創市集及水圳走讀等。
讓戲曲之美深入各鄉里,文化局邀請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青年團、金滿園戲劇團、松興戲劇團及新樂園戲劇團,帶來12場次傳統戲曲客家大戲演出,將巡迴至全縣11鄉鎮,讓鄉親都能對客家戲曲藝術的認識與瞭解。
讓我們一起進入秋天,「秋意˙秋藝」竹縣文化季!
更多活動請上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竹縣go藝思
#領頭楊
#竹縣文化季
客家戲曲 演出 在 徐耀昌加油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恭賀!! 榮興劇團「一夜新娘一世妻」入圍「傳藝金曲獎」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推廣客家戲曲文化超過30年,是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中傳統藝術類「採茶戲」的保存團體,發揚客家文化不遺餘力,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同時入圍3大獎項,其中客家大戲《一夜新娘一世妻》入圍最佳團體演出獎,榮興工作坊入圍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而鄭榮興也入圍最佳音樂設計獎。
阿昌哥今日頒贈獎牌表揚鄭榮興、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及榮興工作坊,並感謝他們為客家文化的付出,將傳統客家採茶戲推向國內外舞台,本屆傳藝金曲獎,將於10月9日晚上7時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盛大舉行頒獎典禮,讓我們一同為我們的苗栗之光加油打氣,並預祝他們勇奪大獎!
#傳藝金曲獎
#鄭榮興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榮興工作坊
#得大獎
客家戲曲 演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2021/08/22 (日) 下午1600-1700 🔎 FM96.7 環宇廣播電台 客庄花路米
📌 #客庄DoReMi# #非客籍同學的客家傳統戲曲奇幻旅程#
📌本週單元來賓: #陳詠翔#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
🔻在客庄社區裡最有土地連結和文化不可取代性的「 #客家傳統戲曲# 」表演藝術,經過田野調查中發現,客家傳統戲曲之所以較不被一般大眾青睞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一般人對於客語的認知度有限,因此,客家傳統戲曲的精髓「 #客語# 」,反而成了客家傳統戲曲發展和傳承的甜蜜負擔。然而事實是如此嗎?究竟「 #語言# 」是傳統戲曲發展中最大的「 #助力# 」還是「 #阻力# 」呢?此外,傳統戲曲的魅力可不可以跨越世代和族群的「 #制式框架# 」呢?
🔻今天在我們每個月的《 客庄DoReMi》的單元,我們年輕在學的大學同學領路人,是來自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的「陳詠翔」同學,而且還是一位「 #非客籍同學# 」,但是主修的科目卻是「客家傳統戲曲」!在不暗客語的陳同學眼中及實際的學習上,客家傳統戲曲迷人的地方在哪裡?所面臨的學習及傳承的困境又在哪裡?我們要和陳同學及客家戲學系裡的非客籍學長、姐們,一同來搞清楚、弄明白!相當有趣喔。
🎼節目播放歌曲|
1)客家大戲─地獄變/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2)大戲/陳永淘
3)做得/吉那罐子
📢📢📢 #客家包打聽# #傳統戲曲#
引言人:李佳,客家戲曲學院的畢業生,桃園市的客家人,現為廣播及活動主持人。
台灣的傳統戲曲大致可分為大戲、歌舞小戲與偶戲三大類。「大戲」是指由演員扮演戲劇腳色,代言劇中各種人物,且情節結構完整,藝術形式周全之戲曲表演,目前台灣傳統大戲包括南管戲、九甲戲、北管戲、四平戲、歌仔戲、客家大戲及京戲等劇種。
而「客家大戲」則是從客家三腳採茶戲發展而成的,是客家族群的代表劇種。其曲調以平板為主,客家山歌和民間小調次之,有時也採用歌仔戲曲調。它的唱詞以四句七字為主,演唱時最大特色是以數來寶的表現形式,經常語帶雙關,內容詼諧逗趣。
客家大戲經由戲曲改良不斷演化,從【老時採茶】、【新時採茶】到【老腔平板】,漸漸演進成【平板】。目前,【平板】成為大戲的主要唱腔,又被稱為【改良調】,而客家採茶戲也開始兼備文戲與武戲的演出規模形制,而能與其他劇種在戲園表演場所中相互抗衡。
客家大戲唱腔除由「九腔十八調」發展變化外,也吸收其他劇種及民間歌謠小調,作為客家大戲的養分,不斷茁壯,與歌仔戲的發展過程相似,可算是台灣本土所產生的劇種之一,並不斷在創新演進,已逐漸走向精緻化與專業化,甚至進駐「國家戲劇院」,將客家戲曲文化帶到國家藝術殿堂,呈現新的藝術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