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當年的第二場 #中韓同步口譯,沒有口譯箱,小蜜蜂沒有派上用場,也不是耳語形式那麼小聲☺️
這場中提到的Leadership內容,當時跟學員們一起進行的練習們,我到現在還歷歷在目,內容超級實用,當時遇到的每一個客戶與講師和口譯夥伴也都讓人印象深刻!
這是一場讓我自己知道原來我可以做同步口譯,我真的成長了的一個機會。
(以前還在Kotra時,只是自己在上場前做做練習罷了,不敢真的接Case)
當時這場Workshop由於不是全天整場的口譯箱,小蜜蜂沒有使用,也沒有跟口譯箱操作手法一樣跟同場的口譯老師以兩人一組15分鐘交替上場的方式做進行。
所以儘管實際上以這種大聲耳語(?)的方式嘗試過同步口譯了,卻仍然對於長時間同步這個傷身且耗腦力的工作,以我的專業度來說是否真的可以勝任存有一絲懷疑!
而2018年的今天,雖然不是考到了證照。但在正式的工作場合上,我被尊稱為一個『中韓同步口譯老師』,還與鼎鼎大名的畢明燕老師一起搭檔。這下真的要有自信地告訴自己「我真的可以了」。不只如此,身為一個同步口譯,事前功課要做足,也要抱著更謙虛、更認真、更加努力的態度不斷精進腦中的知識以及雙語能力才可以!
真心感謝每一場中韓同步口譯結束的當下,都能接收到客戶大力的稱讚,讓我時常會出走的自信心總是可以順利找回♥️
往後的每一天都要告訴自己,中文、韓文都要更努力學習以及記得練習說話的速度與美好詞彙~
才不會在正式上場時loss掉任何一個細節!
매순간을 사랑하고 감사하게~
每個瞬間都值得我們去愛與感謝💛
#shana33 #interpreter #中韓同步口譯 #同步口譯 #人生的里程碑
🌵去年的今日口譯工作記錄🌵
早上九點到下午六點的教育訓練(偽)同步口譯Day1順利(?)結束😎
為什麼是(偽)同步呢?
因為同步設備小蜜蜂雜音太重,韓國學員們聽不清楚,所以從耳機同步改成坐桌邊同步。正好有兩桌韓國學員,和口譯拍檔就分兩桌咫尺天涯,也從同步變成類同步&逐步口譯了😏
講師是香港人,也是今天口譯最大困難,老實說有時候聽不大懂講師在說什麼😳只好半矇半猜地加上螢幕PTT(還是英文非中文!)及前兩天資料準備的個人理解來翻譯😆講師普通話說的不輪轉,好處是,說的也比較慢,讓我有時間思考和補全(?)😂😂😂
結束後和口譯拍檔交換心得,發現我們倆聽不懂的部分都一樣,所以真的不是我們的語言能力問題啊😝😝😝工作中我們聽得到對方的聲音,互相在心中默默佩服對方為啥聽得懂講師說什麼還能翻譯,原來我們都具備了幫講師補充的功力😂😂😂
呼,明天還有半天要努力,加油啊~
#不管是同步還是偽同步腦細胞都死很多
#資料超多肩膀很重!
😘可愛的33的Always夯美玩原來我們才認識一年唷~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客戶 尊稱 英文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Joe:「印度真的是一個外國企業很難切入的國家,雖然曾經被尊稱是金磚四國,但整個國家的文化水平,實在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13年前,台灣欣陸投控董事長殷琪就大膽前進印度市場,欣陸投控旗下的大陸工程,在印度拿下許多標案,包括德里地鐵、班加羅爾地鐵、海德拉巴高架道路等,目前還有4個在建工程,欣陸投控去年營收獲利都創新高,又正值印度力推單一國家最大規模的基礎建設計劃,印度經驗最豐富的大陸工程,卻決定不再競標印度任何新的工程,她為什麼決定不再競標任何新的工程,殷琪笑稱,「在印度可以生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生存,到月亮都可以生存。」台灣企業一頭熱之前,得先做好哪些功課?
不只大陸工程,西方國家很多工程公司這幾年也都陸續退出印度,殷琪道出印度基建工程風險太高,導致很多工程款沒收到,衍生數十個必須上法院的仲裁案。此外,很少人願意留在印度,也是經營印度的一大難題。
兩年前我們決定,在印度停止投新的標案。我們目前在印度的兩大目標就是:上法院,把該收的錢收回來,以及完成手上的在建工程,我們很多工程款到現在收不到,要進行商業仲裁。已經送出15個仲裁案給業主,最後應該會達到20個。目前已有1、2個判決結果,我們必須要說,印度至少還是法治國家,雖然不完全滿意,但可以接受,工程仲裁案其實在任何地方都很普遍。但是在印度,合約簽了,過程中又不按合約,要求我們改的情況太多了。
比方說,他們是民主國家,會碰到選舉問題。對方要求我們加快進度,我們可以配合,但這違反合約,所以我們就必須提出仲裁。不像我們有調解機制,他們的仲裁案是必須上法院的,我們碰到很多的情況是工程無法按合約訂定的時間進行,造成工程延遲,這從開工就會發生。往往政府還沒取得用地,工程就開始發包,常常是我們人和機具都進去了,卻無法開工。
在印度碰到三個最大的挑戰:官僚、貪污、人才
一、官僚體系非常緩慢、複雜,效率低落。
印度又是民主國家,工程會碰到抗爭,有時政府考慮選票,就會把工程喊停,在印度,我們不了解或是無法預測的負面風險實在太高了。我們做工程,除了會估合理成本利潤之外,都會準備一個備用款,但是在印度,每一個案子動用備用款,最後都超出預算,風險對營造產業太高了。
二、地方貪污問題。
不像蓋房子工地可以圍起來,我們做道路、做捷運土木工程,距離長,沿路會跨過很多人的土地,也會有很多人經過你的工地,會碰到很多抗爭和地方流氓,就像在台灣也有很多到工地賣兄弟茶的。我們自己雖然不會直接面對這些,但我們的下包商會,碰到貪污我們就是不處理,很難處理。
三、當地專業經驗與人才不足,外派又很少人願意待在印度。
德里捷運在規劃階段,就找了香港捷運規劃招標分標、施工進度,所以規劃不錯,是我們很好的客戶,但到了班加羅爾、齋浦爾、孟買做工程,就不是這樣,印度優秀工程師很多,不要認為印度技術落後,他們非常聰明,英文是他們的共同語言,但是這十幾年碰到中東市場崛起,很多印度土木工程師都到中東發展,很少人願意回印度,從別的地方派去,又很少人才願意待在印度,偏偏我們營造業每一案都需要大量人力,基礎勞力問題更大,雖然我們認為印度人口很多,但絕大多數都是非技術工,所以我們的潛盾機工班都是泰國找去的,這都是成本,他對外勞比率又設限,這就很困難。
至於莫迪上台後,印度有什麼改變?我覺得國家不會因一人而改變,我們印度總經理是英國人,他也認為莫迪上台後儘管強勢,有些狀況改變了,但我不認為一
個人能改變多少,因為印度文明非常古老,有2000多個不同種族。我們必須體認到印度是一個聯邦,中央政府的權力在地方上其實很有限,我們最大的震撼,就是從印度港口進了大型工程機具,是免稅的,但是從一州運到另一州要付稅金,穿過三個州,就要付三次稅金。這是你不去印度絕對不知道的,每個不同產業會有不同的課題。雖然莫迪現在稅統一了,但是各州情況不同帶來的複雜,不會有多少改變。
有人說,印度對台灣比對中國友好?我不這樣看。因為論人口,印度是全球第一或第二,很快會變成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所以印度是很驕傲的,他對你是不是友好,要看他需不需要你,如果他們認為本國公司已經很優秀,就不一定歡迎,要看產業,大約進印度第8年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很多外商的營建公司都已經停止投標了,甚至撤出印度。
現在很多本地公司也很優秀,例如在房地產開發,印度已有很多開發商,不一定歡迎外資,不像製造業是去創造工作機會,基礎建設是去賺他們國家的錢的,所以他們不在乎外資,對我們這產業,印度難在國家風險太高。有人說印度太大太難太複雜,打印度就等於是在打世界盃,在印度可以生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生存,到月亮都可以生存。
我們要認知到,它是個聯邦,中央政府權力是有限的,基礎建設是地域性很強的,我們也要認知到,它是這麼古老的民主國家,還有很多東西其實已經非常根深柢固,貧富問題、階級問題,都是在的,也不是1、2年、不是一個莫迪可以改變的,它有它的魅力,但也有包袱,但我說的這些,是基礎建設的土木工程,不見得適用其他產業。
比方我們的台橡,在印度的投資就非常成功。在北印度,台橡與印度國家石油公司合資做了一個合成橡膠(SBR)廠,台橡佔一半。2017年的營業額1.84億美元,淨利1140萬美元,非常好,他們要去的時候,我在台橡董事會上,很多董事問我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但我說不同產業狀況不一樣,經驗不一定能參考,台橡去年有這樣的成績還算不錯,不過也是有要克服的困難,例如當地的信實工業集團也在附近設了廠,要跟我們競爭。
印度有逐漸長大的中產階級,這絕對是大市場。我們會聽到印度很多不同面向,最吸引人的就是年輕人多,這是很多國家沒有的,至於台灣公司如果想去印度,自己要先做好功課,思考為什麼要去?我們也是研究很久,我們的仲裁案全部走完,我想還要個5、6年。現在面對印度,還是偶爾會心動,到目前為止還是決定維持先把該收的錢收回來,以及把還建的工程完成,台灣公司去,第一個障礙會是語言;第二個障礙是,我們對其他國家了解程度不高,輕易把人或文明貼上標籤,有刻板印象。
印度文明非常複雜,同一個民俗活動在29個邦,可能有290種不同的慶祝方式。總之,印度不是容易待的地方,功課應該要做足再去。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0272
客戶 尊稱 英文 在 瑞士。瑰娜 All About Switzerlan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說你而不是您,很沒有禮貌嗎? 」
在台灣、馬來西亞或香港等說中文的地方,當你遇見長輩、上司或客戶時,你會特別以「您」尊稱對方嗎? 印象中,禮貌用法常搭配稱謂,像「XX先生,您好...」之類的,而且在書信上使用得特別頻繁。
在我們比較熟悉的英文,無論您、你或你們一律都是you。然而,很多歐陸語言的第二人稱代詞分為「您」和「你」,動詞還得跟著變化。在瑞士德語區,如德國和奧地利,兩位成人初次見面,面對長者、地位較高者或客戶時,通常使用「您」(Sie)尊稱對方。因此,最近當我發現便利商店的店員以比較親切的稱呼方式「你」(du),問我需不需要袋子時,我有點兒嚇了一跳......。
上個禮拜,我湊巧讀了一篇相關文章,解開了心中的謎團。原來,在瑞士說「你」(du)是一種趨勢。這種做法在電信公司Swisscom行之有年。現今,在人潮來來往往,充滿新鮮食品的便利商店裡,店員傾向於向客戶說「你」以營造無拘束的氛圍。(50歲以上的客戶可能得考慮一下。) 在街頭的廣告看板,可以看見以「你」字構成的文字口號。另外,也有越來越多公司內部,不分實習生或高階經理人互稱「你」。
當瑞士很多跨國企業深受英文(you)影響,大量使用「你」(du)字時,某些瑞士網友的留言讓我感到驚訝。有些人覺得以「你」(du)稱呼是很友善的做法,但多數人認為,去商店消費,被稱呼「你」(du)少了禮儀(Anstand)與尊重(Respekt),連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也這麼說。這也突顯了,瑞士是一個極度重視「禮儀」(Anstand)形式的國家,有很深的禮儀文化包袱。(很像歐洲版的日本)
你會覺得「說你而不是您,很沒有禮貌嗎? 」。
Copyright © by 瑞士。瑰娜 (歡迎分享和搶先看) #瑞士 #Switzerland #策馬特 #Zermatt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gwenasuisse/
#2019年新書《社畜,也可以很優雅:瑞士地方太太臥底全球最高薪國家的職場必勝心法》 博客來 https://pse.is/JG69X , 金石堂 https://pse.is/JQRPC ,Kobo電子書 https://pse.is/JHUNW
--------
#我的第二本書《瑞士不一樣:顛覆你對最強小國的想像》博客來: https://pse.is/HB27D, 金石堂: https://pse.is/HMYV4
--------
#第一本書_二版《瑞士不簡單:從社會、文化、教育面向,走進瑞士緩慢的生活哲學 》博客來: https://pse.is/FBJW9 金石堂: https://pse.is/JKZJ4
---------
#妹妹緹琪的書 《瑞士慢養生活:快樂瑞士人的身體保健、心理健康與飲食日常 》博客來:https://pse.is/JDJ5C, 金石堂:https://pse.is/J7N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