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語言Q&A|第三話:本土語言有字嗎?台語篇】
「台/客語有字嗎?」
「原住民族語為什麼寫成英文的樣子?」
想必許多剛接觸本土語言議題的人會有這樣的疑惑,畢竟目前的義務教育絕大多數強調華語教學、將華語當作教學媒介傳授知識,本土語言則是長久以來遭到漠視,造成傳承困難。
然而,所有的本土語言皆有自己的文字,台語、客語向來有漢字傳統,西方傳教士來台時帶來教會羅馬字,在教會中也有使用上百年的歷史。近年來愈來愈知名的台羅、客羅則是於2000年後由教育部制定而成。原住民族歷經荷治、日治到現代都歷經過文字化,使用過羅馬字、假名字等不同文字系統,現在普遍使用的是2005年公告的教育部「公告版」羅馬字。
本土語言的文字發展歷史十分豐富,也曾經歷過百家爭鳴的時期,以下將依語種分類,著重介紹目前仍然流行,抑或由政府整合推動文字系統,本篇將先從台語起鼓。
▎漢字書寫
古代中國文人學習官話、以文言文行書,極少用本身的母語進行白話創作,但是也出現各地方語言的白話文學。台語的白話漢字傳統最早可追溯至明朝的傳奇作品《荔鏡記》,內容詞語係由潮州話及泉州話混合寫成,其漢字選用除了有本字之外,也使用許多借音字、訓讀字、自創俗字等不同的方法來書寫泉/潮州話。《荔鏡記》版本眾多,用字不甚統一,卻也是閩南地區以白話漢字書寫的濫觴。
清代以降,閩南地區開始出現以通俗漢字記錄閩南民間歌謠的小冊子,也就是「歌仔冊」,歌仔冊隨著漳泉移民傳到台灣,到了日治時期達到盛行巔峰。歌仔冊的目標受眾是一般沒有接受教育的普羅大眾,因此用字相當簡單淺白,較少使用艱澀漢字,而偏重借音字,許多俗用字的使用即是源自歌仔冊。
1930年代日治時期,台灣文壇對於鄉土文學該使用中國白話文或台語文而引發台灣話文論爭,支持台灣話文派的黃石輝撰文主張台灣文人必須貼近一般大眾,寫台灣的文學,創作語言、文字應使用台語,達成言文一致。此論點得到郭秋生、賴和等人支持,也有後續創造新字等討論,賴和更是嘗試用台語寫小說的第一人。1930年代後期日本政府實施皇民化政策,加強日文教育、禁止漢文書寫,這波台灣話文運動也隨之戛然而止。然而,其中以台語書寫白話新文學的想像及嘗試,對後世台語文影響甚鉅。
2000 年後,政府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並推動鄉土語文教育。此時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開始編纂《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提供前線教師參考資料,同時試圖使台語文用字統一。編纂的過程中有十幾位語文專家組成編輯委員會,共同研商選字原則,數年後分批公告「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2007年公告第一批 300 字,至2009年總共公告700個常用推薦漢字。
教育部的推薦漢字原則上尊重傳統,考據傳統上的本字、訓用字、借音字等等,以訂出易教易學、兼顧音字系統的適合漢字。推薦漢字的出現是台語文字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使得不只增加台語漢字的固定性,更使體制內的台語教學更有依據。
▎白話字書寫
白話字(Pe̍h-oē-jī,POJ)是一種以羅馬字母拼寫的閩南語正字法,為基督教傳教士於福建廈門創設並推行的拼音文字,因此也被稱或「教會羅馬字」。
白話字的雛形可追溯至十九世紀初期,當時歐美基督教會積極向海外拓展,傳教士通常會先學習當地語言以利宣教。1810年代,英國倫敦宣道會的宣教師在東南亞麻六甲開辦「英華學院」,因當地大多為閩系華僑,通曉官話者為少數,宣教師遂開始研究福建話。
因當時大多數中國平民不識字,難以閱讀譯作漢字的基督教經典,傳教士於是另尋他法。1850年代左右,廈門地區的傳教士以拉丁字母及符號為基礎,發展出可以準確拼寫廈門話拼音文字系統,稱作「白話字」。傳教士發現,使用這套文字系統可有效降低信徒學習識字的時間,遂在閩南地區大力推廣,也用白話字編纂字典、翻譯聖經、聖詩。
自1865年開始,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甘為霖、巴克禮先後等人來台宣教,將白話字傳入台灣。1885年,巴克禮牧師甚至在台南創辦台灣第一份報紙——《台南府城教會報》(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今《台灣教會公報》),內容皆以白話字作為文字媒介,記載教會事項、各地新聞、文學創作等等,至今仍持續發行,累積大量豐富文獻。白話字在台灣的台語教會內發展悠久,也曾向外觸及非教會族群,如日治時期蔡培火著名的社論《十項管見》(Cha̍p hāng koán kiàn)即是用白話字寫成,台灣文化協會也曾短暫開辦羅馬字講習會。
然而,日本政府、國民政府先後推行國語運動,白話字受到不小的壓迫,也造成目前社會上多數人不曉得或不曾聽過白話字,但是至今台語教會系統內仍然是堅持使用白話字佈道。
▎台羅書寫
台羅為「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的簡稱,與白話字同樣屬於拉丁化的台語文字系統,為中華民國政府制定,且正在推動的羅馬字方案。
雖然白話字歷史悠久,但是近代部分學者認為白話字有其缺點,紛紛提出修改方案。有人認為要改為更符合音韻學的音標;有人主張應改為與英語相近的通用拼音,方便大眾學習;當然也有堅持回歸白話字傳統的聲音。從1990年代起,各派之間便多有討論、爭執,最終各家在2005年達成共識,整合彼此論點。教育部遂於2006年公告整合的拼音方案,也就是台羅。
台羅是以白話字為基礎做出小幅度的改革,修改部分聲母、韻母及標調方式,具有類似國際音標(IPA)的特質,不過基本上與白話字屬於一脈相承的關係,兩者間的轉換並不困難。然而最大的不同在於,台羅為目前受官方支持的台語羅馬字,體制內的教育資源皆由台羅寫成,如《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官方競賽、認證考試或者學校台語課的內容皆是以台羅為羅馬字的標準。也因為如此,台羅較為人所知,漸漸往台語羅馬字的正書法發展。
以上為三種最通行的台語文字系統,而目前台文界主流的書寫方式的是將漢字、羅馬字(白話字或台羅)混用,稱之「漢羅濫寫」(hàn-lô lām siá),以解決部分字詞仍沒有漢字,或者漢字過於冷僻而不利閱讀的問題。
參考資料:
中島利郎(2003)(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春暉出版社,高雄市。
洪惟仁(2010)。閩南語書寫法的理想與現實。臺灣語文研究,第5卷(1),頁81-108。
施炳華《荔鏡記》的用字分析與詞句拾穗。
姚榮松(2010)。台灣閩南語歌仔冊鄉土題材之押韻與用字分析。台灣學誌,第1期,頁143-204。
陳慕真(2015)。白話字的起源與在台灣的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蔣為文(2009)。蔡培火 kap 台灣文化協會 ê 羅馬字運動之研究。台灣風物,第59期 (2),頁41-65。
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
【灣流音樂祭】
▎時間:2020.10.17
▎地點:台大舊體後草皮
▎票價:免!費!入!場!
▎主辦單位:台大學生會文化部、台大台語文社
▎協辦單位:台北藝埕扶輪社、台語正常化推動聯盟
▎贊助單位:行政院文化部
▎演出者:siàu-lú khah-lah少女卡拉、風籟坊、雅維茉芮Yaway·Mawring、百合花、春麵樂隊、林生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萬的網紅哥倫布 Columbu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的文法課程 ▶ https://grammar.cool/ 我的發音課程 ▶ https://columbus.cool/ ✨✨✨✨✨✨✨✨✨✨ 我的免費講義 ▶ https://columbus.english.cool/ 我的英語教學部落格 ▶ https://english.cool/ ...
「客 語 音標 書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客 語 音標 書寫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客 語 音標 書寫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客 語 音標 書寫 在 失控的台語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客 語 音標 書寫 在 哥倫布 Columbu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客 語 音標 書寫 在 [心得]《臺灣客家語書寫推薦用字》公聽會- 看板TW-language 的評價
- 關於客 語 音標 書寫 在 110年度客語能力中級暨中高級認證-書寫測驗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客 語 音標 書寫 在 客語認證-基本詞彙-初級-四縣腔-0.客家語拼音方案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客 語 音標 書寫 在 四縣_音標- 客語認證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客 語 音標 書寫 在 海陸_音標篇(下) - 客語認證 - Facebook 的評價
客 語 音標 書寫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師生情:我和我的中文系爺爺(上)〉
#鳥、番薯和豬腰#
老師一句話沒說完突然停下,我們在等。
他悠悠地:「你們聽,外面有小鳥在叫。」說完就開始模擬它們之間的對話,滿頭白髮瞬間不見。
「今天有比較熱喔?唧唧唧。」
「對啊,這個天氣是這樣啦,齁。唧唧喳。」
「在樹枝上站站我也要去接我家小鬼啦。」
「嘰喳喳。起風了。」
繼續上課。
老師講啊講到一半,想起什麼便停住了,忽然,像是對我們說,又像是在自言自語:「孔子有個弟子通鳥語呢。真妙。」
中文系的老師詞彙量都很驚艷,經常迸出一些讓人耳目一新的典故或比喻,每每這時,頓感渾身清爽。
因為我從廣東來,老師很愛逗我說粵語。有一次發言,我說:「當時世界的目光並未曾注視過台灣,這一滴眼淚。」
聽到後半句,老師的眼睛瞬間眯彎了,瞧瞧這小妹妹,好大的能耐!他在嘴裡重復默念「一滴眼淚」,好多次。
繼而打斷我說:
「台灣是一顆蕃薯。」
好吧,一顆眼淚確實矯情,
改為「一彎月亮」好了。
他不,堅持道:「一顆蕃薯。」
番薯可以,但老師怎麼也接受不了課本里有關芒果的注釋是「豬腰狀」,他一邊給我們講解一邊碎碎念,豬腰,嗯?豬腰!豬腰...唔,好吧豬腰。
#傲氣與孤獨#
悄悄觀察我發現,老師會忍不住把眼睛飄向窗外,我知道了,大約是惦記著鳥。
入夏的午後困意襲來,認真聽課的人並不總是那麼多,但老師絲毫不在意,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與文字為鄰的人總有些不可言說的傲氣與孤獨。
普遍散漫的學風下,遇到不遷就、不討好學生的老師,我都打心底里佩服,這位老師便是,一敲鐘就上課,講課有自己的節奏和水平,學生聽不懂就多做功課去!
這樣的課堂混是混不下去的,但認真的學生就自然收穫滿滿。可謂是你若盛開,蝴蝶自來,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呀。我超喜歡。嗯,喜歡得不得了。
第二次上課的時候,我就和老師熟起來了,下課後被叫去吃飯喝東西,同行的還有助教學長和幫忙照顧老師日常生活的看護姐姐。
老師突然問我:你覺得台灣有什麼不好?嚯,果然没跟我客套的!
我也就老實交代了,我說我是覺得台灣的課堂腦電波共振不是很夠,大家會神遊太虛。
對了老師你上課到一半冒出一句「孔子的弟子通鳥語」更像是自言自語,他聽了大喜,說:「對啊我上課其實都是在自言自語欸!」
接下來的聊天過程中,老師一不小心以「爺爺」自稱,我反應迅速,把對他的稱呼順勢從老師改為爺爺,立刻親切多了!
但說來也奇怪,從那天起,
我們的師生緣分,
確實也越來越深了。
#隨時考試#
我們幾個在世新的食堂吃飯,
另外一位老師跟爺爺打招呼,
坐下來一起聊天。
爺爺斜傾身子,眼珠子咕嚕轉:「考考你,你和這位老師身上共有的非漢族血統是什麼?」非漢族?什麼是漢族血統我其實都搞不太清楚,瞎蒙很久才答出來是鼻子。
接著,爺爺又出了好多題,「那存在主義在這裡的表現是?」「你猜他的姓氏是什麼?線索就在剛才的談話里哦。」結果我都答錯!
爺爺搖搖頭,
說你都沒看書,
你要多看書。
是啊!嗚嗚嗚,我都沒看書!
啊啊啊啊啊!
爺爺說他喜歡隨時考試。
我說那我喜歡隨時考零分。
爺爺哈哈哈哈哈哈。
爺爺說你這樣沒有資格做我孫女啦!
我說所以我才要當你孫女啊!
爺爺哈哈哈笑說這鬼丫頭嘴巴很甜。
話說回來,
被長輩叮該多看點書的感覺居然是
很!幸!福!
#彌勒佛和算命道長#
我說爺爺你笑起來好像彌勒佛哦!他哈哈哈哈哈哈,跟旁邊的老師說:「我一個基督徒,她卻說我像彌勒佛。哈哈哈哈哈哈。」
那位老師卻沒能領會這份幽默,一本正經地說:「所以說她缺乏社會經驗嘛。」哼。所以同為老師,我喜歡爺爺多過喜歡你嘛。爺爺看向我,我倆默契地眨了眨眼。
爺爺是耶穌的信徒,卻喜歡解說手相,有模有樣的,又像個算命道長。
只見他看了看我的掌紋,便說道:「這世界上有一部分人的成功是因為天份,但你今天得到的一切,都是你努力的成果。」
我不服,反問道:「所以我是個沒有天份的人嗎?」他說不是,天份對你來說只是起點。我哈哈哈笑說爺爺講話也很甜。
爺爺噘起嘴巴,像在思考,他問我在家裡說話有人聽嗎。我說我以前是個在家裡不怎麼說話的人。
他說他看出來了。「但我已經意識到了,所以決定要多開口說話了。」爺爺說:「嗯,這很好。」
那一整個學期,我每天都特別期待禮拜四,因為聽完爺爺的課以後,就可以和大家一起吃晚餐。
有時候學生多,坐滿一圈,我們從西式吃到中式吃到日式,話題從天南到地北,邊吃邊聊,我看啊,爺爺那一節課的工資大概全用來付餐費了!
爺爺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總是非常溫馨,平日還會給我傳來徵稿信息,鼓勵我多參加,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聯合報的瓊瑤讀者心得徵文,我還因此回顧了一下從前在大陸看過的瓊瑤劇。
爺爺對校園裡的課外活動很感興趣,我曾在校運會啦啦隊比賽上偶遇爺爺,那天是週末,他卻特別趕回學校看學生表演,真有活力呀!
因為跟著爺爺的緣故,我還混了一個觀影體驗不錯的前排位置!學期末段的時候,我跟爺爺一起去學校附近的文藝空間看傳播學院學生辦的攝影展,他說有從前的學生邀請他,我倆便利用中午時間去捧捧場!
#台灣師生情:我和我的中文系爺爺老師(下)
#爺爺的研究室#
看完啦啦隊表演,爺爺問我要不要一起吃飯,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便打電話邀請助教學長買便當到研究室來,我們幾個一起吃。
爺爺的研究室在世新大學舍我樓的十一樓,所謂高處不勝寒,來往的人不多,很安靜,適合沈下心來看書或小憩。
我對爺爺研究室的第一感受是:哇,好多書。除了書架上黑洞般裡裡外外好多層,還有的書都堆到地上去了,一摞一摞的。
除了現代文本,爺爺這裡更多的是文言文和古書。隨手抓起一本,都有一堆有趣的事可以講。
例如這本《說文解字》,爺爺告訴我裡頭注釋中的「切」是什麼,一般來說是指用幾個字共同輔助表某個單字發音的音標規則,類似我們今天使用的注音或拼音波潑墨佛。
有趣的是,古代人們常將「切」應用於黑話接頭,例如兩個匪徒到了一座茶館裡,佯裝用餐,實則觀察適合打劫的對象,找到目標後,兩人當然不可明目張膽地說「打劫他咋樣?」,這時候,他們就會利用切來給彼此傳遞信號。
研究室一進去便有一扇屏風,上頭貼滿了學生親筆的賀卡和信件,有祝福,有思念,有感謝,爺爺十分珍惜。
牆壁上的筆墨作品掛得滿滿當當,有各種各樣的漢字字形,我只知道上面有很多我看都看不懂的書法作品,其中一幅的字特別像一隻頭上有三道痕的老虎!
漢字是通行至今的世上最古老的文字,從先秦、秦、漢、唐時期、宋元時期、明清到現代,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我看啊,在爺爺這裡也有一部中國文字發展史!
爺爺指指一幅對聯墨寶,說是學生送的,讓我猜猜這是什麼意思,我一看,「屈子當年投水去,徐師今日駕雲來。」
爺爺見我文學素養捉襟見肘,
只好自己破梗:
「我的生日是端午節!」
我恍然大悟,噢!端午是屈原投江的日子,而爺爺正好在那天呱呱墜地。
「白底黑字,我當時還以為自己收的是輓聯呢,他好像在咒我仙逝歸西!哈哈哈哈!」雖然爺爺這麼說,但顯然他很滿意學生這份別出心裁的生日禮物啊!
那天,爺爺準備寫一首詩悼念往生的友人,我看了,說其中「乘鯤」二字用得好,爺爺說這是有來由的,這位友人生前研究《莊子》,所以用乘鯤向他致敬。
鯤在古代文獻中,記載最早的當屬《列子·湯問》,「終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其長稱焉,其名為鯤。」
鯤,傳說中的大魚,生活在北邊幽深的大海,而台灣本身就是一座海島,大魚海棠,蓬萊仙境,鯤生於斯,長於斯,最後沈寂於斯,飛升於斯,如此說來,這「鯤」字便實在是匠心獨運,好玩好玩!
高中語文老師曾在課堂上告訴我們,有機會的話,讀中文要去找台灣人取取經,學繁體中文,學傳統文化,趣味無窮,可不嘛!
訓詁學多有趣啊,說文解字多好玩啊,以前真不曉得中文這麼過癮,嘗到甜頭以後,我有事沒事就往舍我樓十一樓跑。
#文學華山論劍#
當有人問到董卿為什麼要開創一檔古今中外經典文學的大型朗讀節目《朗讀者》的時候,她說:「因為文章在那裡。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文字被忽略了,被遺忘了,被淡漠了,甚至被丟棄了,是很可惜的事。」
爺爺專門開了一門課,帶學生研讀《史記》,他曾在課堂上跟我們開玩笑說:「讀書當然要讀經典啊!人生這麼短,哪有時間讀有的沒有的。」
爺爺的聲音和語氣像古時候的說書人,聽他念文言文特別過癮。曹丕有言: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經典的文章,更是我們生命不可或缺的養分。
但爺爺也無奈地說,我們沒有可能讓其他系來承擔傳揚傳統文化的責任,因為現在的國語教育,讓年輕一代看不懂古文。
在我的印象中,常有一個男同學來找爺爺討論自己作的詩,每當這時,他們二人會自成結界,以譬喻為弓弩,以聲韻為矛盾,以意象為劍戟,小試牛刀,平平仄仄一來二去,好似華山煮酒論英雄,不亦樂乎!
只是爺爺這裡沒有酒,只有我自己帶的珍珠奶茶。當他們有不同意見時,爺爺還會時不時對我說,來!你來評評理。我會說我喜歡這聯,丹、血、桂集中出現,場面飛花般目不暇接、凜冽銳利又氣勢磅礡,贊!我喜歡!
又過了一會兒,爺爺嘖嘖稱奇,說這聯中「下天狼」的「下」字用得極妙,我一看,認同!班門弄斧分析道,下字可謂一箭雙雕!
天狼星在空中,若原來的射天狼只是張弓,而下天狼則直接包含中射之結果,不言而喻,「下」字重讀,元音發音更是讓人痛快。
爺爺說正是此意!師生多人擠在這小小的空間里,以文會友,比劃推敲,動情處還會大力地拍大腿,高聲感嘆一句:「水啊!」
可能是珍珠奶茶糖分過高,
外加便當的澱粉衝擊,
很快我就困了。
爺爺的研究室雖小,卻藏了好多神奇寶貝!我最愛的就是那張可以支開的折疊躺椅,帶一小枕頭,睡起來還不會硬邦邦的。
大家幫我支開躺椅,用小毛毯子把我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就這樣伴著四溢書香,在他們思想碰撞的電光火石中甜滋滋睡去。
朦朦朧朧,隱約感覺有人把燈關了,讓我好睡。耳畔還是那鏗鏘又唯美的中文辭藻,疏繁、風晚清、定無雙...不久,沒聲了,不知道是我睡熟了,還是大家也被困意傳染了...
#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
我有好長一段時間跟著爺爺、助教學長、看護姐姐還有其他學生一起去參加爺爺所在教會小分隊的「小排愛宴」,每次我們乘坐交通工具前往的時候,隊伍總是那麼浩浩蕩蕩。
舉辦愛宴的兄弟姊妹是從香港來台定居多年的一對夫妻,手藝一絕!我在他們家又認識了好多可愛的朋友,但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期末考試的時候,我還低著頭奮筆疾書,忽然助教在我桌子上放了一顆糖,我抬起頭看向爺爺,他對我笑笑。
到了第二學期,因課程和時間的緣故,我沒能再和爺爺他們一同聚餐,但每每想起那段日子,總覺得十分快樂難忘,讓人捧腹和拍案叫絕的小片段在眼前不斷湧現。
說起爺爺,其實他是個很了不起的人,我也是很久很久之後才聽別人說起他的往事,因為一些變故,爺爺讀高中時就需借助輪椅生活,一直到現在。
即使手腳行動不便,
書寫有困難,
他依然立志報考台大,
並不負眾望實現了這個目標。
也許是因為這些生命經歷,當爺爺成為一名教師時,他堅持自己的學者風範和教學要求,對學生學業嚴苛、課堂規則多、考試門檻高等等,這些便是他對於畢生所追求和熱愛的中文傳承事業的責任與擔當吧。
爺爺成長過程中充滿挫折,但他從來不提這些過往,更不以悲傷的口吻詮釋人生和未來,他只跟我們分享在中文文學領域探索時挖掘深海遺珠的喜悅以及許多年以後遇到主耶穌時重生的美好。
爺爺總是跟我說:「海珊啊,你相信嗎,主耶穌真的存在!」我會對他用力點頭,回以鄭重的肯定,笑著說嗯!我信!爺爺我信!
經典上說,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這大概,就是我這位爺爺的人生寫照和啓示吧。
2020.03.10
客 語 音標 書寫 在 失控的台語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BK09
▍臺語口音賞 ▍(09) MN̂G⋯KONN ▍
❍ 人客:「阮欲叫 nōo-pah(兩百)粒便當,nōo 點(兩點)欲食。」
❍ 頭家:「好、好、好,gōo-pah(五百)粒愛拚一下,毋過 gōo 點(五點)無問題!」
#你若是老闆 #延誤3小時 #多做300個便當
◎ 若您未接觸過「口音A」,初交談,會以為對方說「5」。聽清楚到底是「2」(nōo) 還是「5」(gōo)!
#請指認家族臺語口音!口音A?口音B?
( 下附音檔,本系列供增廣耳聞、欣賞,非關臺語能力 )
-- - - - - - - - --
▩【口音A】〔-onn〕:(※註❶)
兩[nōo]百.兩[nōo]年.兩[nōo]个人
(漳風語音 «不含漳浦系,漳浦原鄉非此口音»、漳潮濫臺語)
▩【口音B】〔-ng〕:
兩[nn̄g]百.兩[nn̄g]年.兩[nn̄g]个人
(普通腔臺語、泉風語音、同安風語音、漳浦系漳風語音)
-- - - - - - - - --
- 音檔 ↓↓↓ - - - - - --
( 文字可查辭典 https://goo.gl/7Ky6ZH )
* * * * * *
✓«A01»〔 http://bit.ly/2vaibsP 〕:厝裡煮,攏煮「兩」(nōo) 項啊,啊就囥咧食「兩」(nōo) 頓矣。啊(外口)遮攏較鮮啊、較好啊。
✓«A02»〔 http://bit.ly/2Xpvi5v 〕:這「兩」(nōo) 丸欲來做粿酺仔,煠煠咧才閣來撋。【剪輯自《6YingWei快樂姊》的可愛阿媽,影片 53 秒處 ( https://youtu.be/LvbXFvyrNR4 )】
✓«A03»〔 http://bit.ly/2Gwk9KK 〕:雲林縣六輕的稅金四百億,分予雲林縣政府「兩」(nōo) 億。
✓«A04»〔 http://bit.ly/2VUamTJ 〕:這个地質,一下手改無洗(藥仔)乎,「兩」(nōo) 三年攏黃黃黃喔,茶攏真䆀喔。
✓«A05»〔 http://bit.ly/2UpScbd 〕:「兩」(nōo) 個月內面,有二十人參加。
✓«A06»〔 http://bit.ly/2ZjJRcB 〕:若傷熱,這蜂嘛足厲害喔,傷寒、傷熱,伊嘛袂做!雨水濟來講,嘛覕甲彼「兩」(nōo) 排,較低、較內底面按呢,啊所以攏佇厝跤。所以咱若厝跤……若罕得去的人乎,上好愛略仔看看咧才入去。
✓«A07»〔 http://bit.ly/2VRrd9W 〕:拄拄仔食半冬,我一年共你提「兩」(nōo) 擺。
✓«A08»〔 http://bit.ly/316CeqG 〕:這「兩」(nōo) 个我共逐家介紹一下,這「兩」(nōo) 个姊妹仔!
* * * * * *
(普通腔臺語為口音B,僅放《教育部辭典》音檔連結)
✓«B01»「兩」(nn̄g)〔 https://tinyurl.com/y564be8y 〕
✓«B02»「兩」(nn̄g) 千〔 https://tinyurl.com/yxav7nuc 〕
✓«B03»「兩」(nn̄g) 爿〔 https://tinyurl.com/y3e36gqd 〕
-- - - - - - - - --
※註❶ 臺羅〔moo / noo / ngoo〕,韻母均為〔-onn〕,因採鼻音聲母〔m- / n- / ng-〕書寫而省略鼻音標記〔-nn〕。同時依「南部」普通腔「-o / -oo」韻母音值的特色,制定臺羅的正書寫為〔moo / noo / ngoo〕,而非〔mo / no / ngo〕。
※註❷ 本分類口音差之詞例:頭「毛」(moo / mn̂g)、虯「毛」(moo / mn̂g)、雞「毛」筅 (moo / mn̂g)、「兩」百 (nōo / nn̄g, nňg)、「兩」年 (nōo / nn̄g, nňg)、「兩」个人 (nōo / nn̄g, nňg)。
※註❸ 臺語「漳泉濫」(Tsiang-Tsuân-lām) 特性:普通腔「頭毛」,漳泉二類說法〔thâu-moo / thâu-mn̂g〕混到都很通行;但「兩」〔nōo / nn̄g, nňg〕,普通腔不說〔nōo〕(漳),〔nōo〕目前僅於南投、彰化有大面積分布,其餘臺中、雲林、嘉義、澎湖白沙……亦有,但漸趨於零星個別發音人。
※註❹ 復習一下,數字「1, 2, 3, ...10」,臺語有兩套唸法:〔 https://goo.gl/XoCbKf 〕。以前若您不懂網址中的附圖,為何阿拉伯數字 2 之下有寫〔nōo〕?現在你知道了。
#臺語口音賞 #No9_MN̂GxKONN
客 語 音標 書寫 在 哥倫布 Columbu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的文法課程 ▶ https://grammar.cool/
我的發音課程 ▶ https://columbus.cool/
✨✨✨✨✨✨✨✨✨✨
我的免費講義 ▶ https://columbus.english.cool/
我的英語教學部落格 ▶ https://english.cool/
我的 FB ▶ https://www.facebook.com/littlecolumbus
我的 IG ▶ @littlecolumbus
✨✨✨✨✨✨✨✨✨✨
課程相關問題請聯絡 ▶ courses@english.cool
合作邀約請聯絡 ▶ columbus@english.cool
✨✨✨✨✨✨✨✨✨✨
我是哥倫布!我是在加拿大長大的香港人!現在喜歡在 YouTube 做出有趣好懂的英文教學內容。
YouTube 頻道外,我在 2020 年創立了 English.Cool 英文庫,目前已成為台灣/香港地區 No.1 英文教學資訊網站!
✨✨✨✨✨✨✨✨✨✨
1.
Taiwan is not in Thailand!
台灣不是在泰國裡面的!
2.
Taiwan is a beautiful island located off the coast of Mainland China.
台灣是一個美麗的島嶼,位於中國大陸沿海。
3.
Taiwan is in an earthquake zone, so every year it experiences many earthquakes.
台灣處於地震帶,每年都會經歷多次地震。
4.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parts of the island are covered in mountain ranges.
該島的中心地區和東部地區都覆蓋著山脈。
5.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island is flatter, and so that is where most of the population lives.
該島的西部地區比較平坦,因此這是大部分人口居住的地方。
6.
Climate.
氣候。
7.
Taiwan has a tropical climate.
台灣是熱帶氣候。
8.
Summers are hot and humid.
夏天炎熱潮濕。
9.
And every summer, several typhoons pass through Taiwan.
每年夏天,會有幾個颱風經過台灣。
10.
And Winters in Taiwan are kind of cold.
台灣的冬天有點冷。
11.
People.
人。
12.
Taiwan has a population of 23 million.
台灣有2300萬人口。
13.
Most of the population are Han Chinese.
大多數人口是漢族人。
14.
Within the Han Chinese, many are descendants of the Hoklo people.
在漢族人中,許多人是閩南人的後裔。
15.
And many are also descendants of the Hakka people.
許多人也是客家人的後裔。
16.
And the rest are descendants of the waishengren, who came to Taiwan dur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其餘的都是在中國內戰期間來到台灣的外生人的後裔。
17.
Taiwan is also home to many indigenous people(s).
台灣也是許多原住民的家園。
18.
There are a total of 16 indigenous tribes in Taiwan.
台灣共有16個原住民種族部落。
19.
Language.
語言。
20.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Taiwan is Mandarin Chinese.
台灣的官方語言是國語。
21.
And the writing system is Traditional Chinese.
書寫系統是繁體中文。
22.
Apart from Mandarin, many Taiwanese people also speak Taiwanese Hokkien, also known as, simply, Taiwanese.
除了普通話外,許多台灣人也講閩南語,簡稱台灣人。
23.
And some also speak Hakka.
有些人也會說客家話。
24.
Many Taiwanese people are also very good at English.
許多台灣人也非常擅長英語。
25.
In fact, a lot of people love to learn English.
事實上,很多人都喜歡學習英語。
26.
And a lot of people also love to watch gelunbufayinku.
而且很多人也喜歡看哥倫布發音庫。
27.
Attractions.
旅遊景點。
28.
There are many things to do and places to visit in Taiwan.
在台灣有許多事情和景點可以去遊玩。
29.
For instance: Taipei 101.
例如:台北101。
30.
Taipei 101 is one of the tallest buildings in the world.
台北101大樓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之一。
31.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houses many national treasures.
國立故宮博物館藏有許多國寶。
32.
Taiwan night markets offer delicious Taiwanese snacks.
台灣夜市提供美味的台灣小吃。
33.
Sun Moon Lake offers beautiful scenery.
日月潭有很漂亮風景。
34.
Ximending is vibrant neighborhood that is great for shopping!
西門町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區,非常適合購物!
35.
Taiwan numba one!
台灣NO.1!
36.
Let’s go over what I love about Taiwan.
讓我們回顧一下我對台灣的熱愛。
37.
Taiwanese people are extremely friendly, nice, polite, and hospitable.
台灣人非常友善、善良、有禮貌、熱情好客。
38.
I’m always amazed at how friendly and nice people here are.
我總是對這裡友好和善良的人感到驚訝。
39.
I think Taiwanese has the nicest people in the world.
我認為台灣人擁有世界上最好的人。
40.
The subway system here is very clean and efficient.
這裡的地鐵系統非常乾淨、高效。
41.
Taiwanese cuisine is delicious.
台灣菜很美味。
42.
Taiwanese bubble tea is world famous. The pearls are chewy and its just great, you gotta try it.
台灣的珍珠奶茶聞名世界。珍珠很耐嚼而且真的很棒,你們一定要嘗試看看。
43.
Living in Taiwan is also very safe and very convenient. There are restaurants and convenience stores everywhere.
住在台灣也很安全、也很方便。到處都有餐廳和便利店。
44.
Taiwan has a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
台灣有國家健康保險計劃。
45.
It provides universal coverage.
健保提供全面的照護。
46.
Healthcare here is cheap, efficient, and of high quality. Everybody loves it here!
這裡的醫療保健便宜、高效、高品質。每個人都對健保讚賞!
客 語 音標 書寫 在 [心得]《臺灣客家語書寫推薦用字》公聽會- 看板TW-language 的推薦與評價
早上在屏教大參與了兩小時。
會場座無需席,大家發言非常踴躍,從頭到尾絲毫沒有冷場~
全場除了教育部國語會的代表主要講國語之外,
其他人都是用自己的母語發表。
不曉得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是hoklo也跑來這個場子?! :P
可以同時聽到台灣五大客語腔調:「四海大平安」,實在不虛此行。
特別是第一次現場聽到詔安客話,覺得很新鮮,接受度也意外的高,
讓我懷疑這位廖姓來賓可能平常還蠻常講hoklo的,
比我在客家台聽到的詔安客話還要容易懂。
公聽會往往會有很多地方文史工作者來參與,
當中也不乏自我推荐研究成果的人,
他們在客語以及相關領域長期耕耘,難免有個人強烈的、甚至是極端的主觀看法,
與學術界的研究出入甚大,這是相當常見的。
即便認知頗有差距,與會的學者們見多識廣,
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心平氣和且言簡意賅地與他們溝通,殊為難得。
以下簡單將聽到的幾個重點和大家分享:
1.方言差(語音差、詞彙差)的問題。
除了五大腔、南北四縣的區別之外,還有六堆各地細分的地方腔。
這衍伸了文字、音標符號的選用應交由地方處理還是中央統一。
2.中小學課本編撰:編撰者多是北部人,南部教師若只會照本宣科,教的就不是當地腔。
3.用字原則的爭議:識國語字讀客語音(借用國語字)是否可行?
多數學者認為如此一來,不消二十年所有客語都會死光光。
4.拼音符號的制定(超出本次會議的主題):
有人認為以注音符號改良比以羅馬字符號(包括通用、漢語等)改良為佳,
理由是要兼顧現行使用人口的易學度以及接受度,特別是小孩和老人家。
另外行政院客委會代表(她講海陸腔)提到了本年度客語認證的消息:
1.拼音符號採用「台灣客語拼音方案」。
(國語會代表說這個方案是歷經48次會議的討論才確定的。)
2.從報名寄發參考書到考試的時間至少有三個月,
讓民眾盡可能有多一點的時間能學習此套客語拼音。
3.為鼓勵後生人(年輕人)參加,十九歲以下免報名費(只需花寄件郵資)。
以上,歡迎指正及補充。謝謝~
--
為什麼那邊那個人那麼傷心呢? ││││││
因為他是台灣人啊,吃的比我們還毒哩! 2.5ppm ˍ︵ │││ 還好我們
0.5ppm ◥ ◥ 2ppm ╱ ╱▏ ││ 不用吃…
◤ ◥ ◤ ◥ │ ̄▏ ˍ 0ppm
| | | ╱ ╱ ﹨
◥◢  ̄ (||) ω ╯ 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2.162.2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