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康復者家屬
#共同撐起社會安全網
精神疾病患者在康復過程中,要能再次融入社會,除了要建構友善的社會環境,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家屬」對於康復者的支持。但在照護及陪伴康復者的過程中,卻鮮少有支持家屬的力量,長期孤軍奮戰下,家屬的意志力也逐漸磨損殆盡。
為此 凱旋醫院 凱旋心晴報報 舉辦了一系列 #全程免費 的「家屬支持團體課程 」,希望透過不同類型的議題探討,協助康復者家屬找到方法來走過這一段艱難的歷程。
我也在此邀請所有「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屬或陪伴者」參加,讓我們一起彼此協助、共同前進!
.
課程資訊
日期:109年11月14日至12月19日的每周六上午9:30-11:00
課程名稱:見圖片
地點:凱旋醫院1樓團體室(1樓掛號櫃台正對面)
對象:精神病患者家屬或照顧者
報名網址:https://ppt.cc/fRsKbx
可電話洽詢(07)7513171轉2319(許社工師/孫社工師)
.
捷伴同行,一起前進!
👉 留言、分享、私訊
🤳 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jie_official/
🖥 Youtube:https://npptw.org/nJWmqB
📁 公開資料:https://issuu.com/voteforfongshan
🕕 服務處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1800
🏠 地址:鳳山區中泰街42號
☎️ 電話:(07)710-1230
🖨 傳真:(07)710-1230
📬 信箱:voteforfongshan@gmail.com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向著光飛去 」介紹 訪問:施又熙 內容簡介: 如果有一種愛,需要許以千年的誓約,這份愛,可以抵得住所有的打擊與背叛嗎? 都說父親是最初的戀人,被剝奪父愛之後,女兒可以如何堅強卻又偽裝地存活下來?四位各有一方天地的傑出女性,在其美好的外表下,卻因著歷經白色恐怖的...
家屬支持團體課程 在 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林醫師開講啦💬💬
#失智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_對病患及家屬都可大大提高生活品質
這次 #台中林新醫院神經內科 特別舉辦 #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課程活動,這次我在8/18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 #認識失智症,希望透過講座,可以讓大家更了解 #失智症 及相關照護問題!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喔!
📍活動時間:8/18(六)上午9:00~11:00
📍活動地點:台中林新醫院A棟地下一樓第二會議室(台中市惠中路三段36號)
📢報名資訊
⚠請以電話、電子郵件、門診就診時報名, #不接受現場報名 #請勿私訊粉絲團 喔
☎報名專線:04-22586688分機6385、6391(神經內科 林欣霓衛教師)
📮電子信箱:ls7983@lshosp.com.tw
⚠報名至活動前一天截止
#下週六跟家人朋友一起來參加講座吧
#9月1日也會有由蔡添福社工師主講的講座
#兩場一起報名_吸收滿滿新知識
家屬支持團體課程 在 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林醫師開講啦💬💬
#失智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_對病患及家屬都可大大提高生活品質
這次 #台中林新醫院神經內科 特別舉辦 #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課程活動,這次我在8/18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 #認識失智症,希望透過講座,可以讓大家更了解 #失智症 及相關照護問題!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喔!
📍活動時間:8/18(六)上午9:00~11:00
📍活動地點:台中林新醫院A棟地下一樓第二會議室(台中市惠中路三段36號)
📢報名資訊
⚠請以電話、電子郵件、門診就診時報名, #不接受現場報名 #請勿私訊粉絲團 喔
☎報名專線:04-22586688分機6385、6391(神經內科 林欣霓衛教師)
📮電子信箱:ls7983@lshosp.com.tw
⚠報名至活動前一天截止
#下週六跟家人朋友一起來參加講座吧
#9月1日也會有由蔡添福社工師主講的講座
#兩場一起報名_吸收滿滿新知識
家屬支持團體課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向著光飛去 」介紹
訪問:施又熙
內容簡介:
如果有一種愛,需要許以千年的誓約,這份愛,可以抵得住所有的打擊與背叛嗎?
都說父親是最初的戀人,被剝奪父愛之後,女兒可以如何堅強卻又偽裝地存活下來?四位各有一方天地的傑出女性,在其美好的外表下,卻因著歷經白色恐怖的童年歲月,而讓她們的感情路顛顛撲撲:知名的編劇幼年遇刺,驚惶不安的家居日常是她的生活寫照,離婚後再遇一個美好的對象卻遲遲不敢面對自己的真心;活潑的藝術家看著父親在自己面前被警總一臉是血地拖走,自此別離十一載,總說自己被偷走了十一年的青春,轉而與年輕男子交往;自美返台的大提琴家原該展開舞台生涯的,卻因為父親的緋聞從此告別舞台,藏身在音樂教室裡教琴,苦戀著有了丈夫的女人;唯一在幸福婚姻關係中的,也曾是跌跌撞撞,心裡永遠住著小警總的大學老師。父親缺席的童年讓這些女性不得不自立自強,但這樣的人生到底產生了甚麼副作用?白色恐怖的扭曲時代對一個世代的某些女性又造成什麼影響?
作者不想以苦難紀實的方式去記錄一段歷史,而是選擇以愛情故事述說原生家庭對人一生的影響,特別是在一個高度政治扭曲的社會底下,狀似美好的外在,卻有著傷痕處處,不為人知的內在,只有在最細微處,才得以察覺。原來,受苦難的不會只有受難者的家庭,其實是整個社會,都是受難體,許多我們以為很遙遠的,毫無干係的,卻也深受影響,人生驟變...
作者簡介:施又熙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原名施珮君,2012年改名。1969年生於高雄市白色恐怖家庭,一生與知名父母有著難以擺脫的糾結,矛盾的情緒每每在作品中不斷呈現。從小展露寫作天分,高中時兩度獲校內大獎,卻因背景與自我認同的矛盾衝突,18歲即成文字逃兵,直至36歲才為自我的療癒而重新提筆,目前定居於新北汐止。
專擅刻畫人性,無盡黑暗處仍可得見溫暖陽光。走出憂鬱風暴後,近年加入社福團體宣導精神醫學與心理衛生,文字更添理性與療癒之風。
2013年首度嘗試舞台劇劇本,啼音初試即獲獎,作品並於2014年台北嘉義兩地公演。
目前除專職寫作,亦教授書寫療癒課程、精神障礙者家屬教育團體,並以文學與精神醫學等相關議題於各大專院校演講。著有長篇小說《月蝕》、《五芒星的誘惑》,散文集《風與南十字星的對話》、《勇敢》、《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傳記文學《台灣查某人的純情曲—陳麗珠回憶錄》,劇本《多桑的百合花》。
者粉絲頁: 施又熙。書寫療癒
出版社粉絲頁: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家屬支持團體課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光的闇影」介紹
訪問作者:施又熙
內容簡介:
如果在多年後,我們終將能夠凝視時代的闇影,向著光飛去,那麼所有的悲苦與脆弱,是否都可以在書寫之中得到救贖?
身為白色恐怖受難者二代女性的施又熙,繼2017年《向著光飛去》首部曲,以動人的愛情故事勾勒出時代悲劇的扭曲後,再度以《光的闇影》直視白恐加害者後代的內心,以其溫柔之筆剖析人性的脆弱,展開一場受難者後代與加害者後代的深刻對話。
一如《向著光飛去》是臺灣首部由受害者二代女性來書寫的長篇小說,《光的闇影》也開創了以白恐加害者後代為書寫對象的先例。小說中,作者不斷反覆的強調,唯有勇敢的看進陰影,才能溫柔的承接悲劇,並且原諒脆弱。也因為相信終有光明,苦難的路必有到達盡頭的一天。
-------------
當有人沾沾自喜的以監控同學為業獲取大量獎金時,楊怡,一位白色恐怖時期退休特務的孫子,卻懷抱著贖罪的心態面對台灣社會,面對著最愛的爺爺,他過往不可說的秘密是楊怡一生難以擺脫的原罪。
身為劇場舞台設計師,張玟文卻總是畫著殘缺的人體。她的父親曾經是戒嚴時期警總的軍醫,當父親含恨而終,沒有人知道他在那個鬼神不近的地獄做些什麼,這個遺憾卻逼得張玟文走上絕路,幸得戲劇治療師周慕夏相救。
因為一次的催眠治療,李少琪想起自己的軍人父親對自己的耳提面命,不要跟別人說話、放學就要趕快回家,外面的人都不能相信….但他的父親是1947年三月在基隆港屠殺台灣人的人嗎?找不到答案的問題,在年過六旬的李少琪身上留下烙印。
童年在黨國手段下被刺殺重傷倖存的柳絮,與意外得知自己也是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周慕夏,將要如何面對加害者後代?一心想要贖罪的楊怡,如何面對真相的打擊?當他以為再也難以直視自我的時候,周慕夏告訴他,這條苦難的路一定會有盡頭的……。
但是盡頭在哪裡?面對時代的悲劇,又要如何償還?
作者施又熙繼2017年《向著光飛去》首部曲,以動人的愛情故事勾勒出時代悲劇的扭曲後,再度以《光的闇影》直視白恐加害者後代的內心,藉由其溫柔之筆剖析人性的脆弱,展開一場受難者後代與加害者後代的深刻對話。
作者簡介:施又熙
臺北大學社會所碩士班,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士。原名施珮君,2012年改名。1969年生於高雄市白色恐怖家庭,一生與知名父母有著難以擺脫的糾結,矛盾的情緒每每在作品中不斷呈現,專擅刻畫人性,無盡黑暗處仍可得見溫暖陽光。
2013年首度嘗試舞台劇劇本,啼音初試即獲獎,作品並於2014年台北嘉義兩地公演。
目前除專職寫作,亦擔任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素養講師,同時教授書寫療癒課程、精神障礙者家屬教育團體,並以文學、人權與轉型正義及心理衛生等相關議題受邀於各地演講。
著有長篇小說《寒淵》、《向著光飛去》、《五芒星的誘惑》、《月蝕》;散文集《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勇敢》、《風與南十字星的對話》;傳記文學《台灣查某人的純情曲—陳麗珠回憶錄》;劇本《多桑的百合花》。
作者粉絲頁: 施又熙。書寫療癒
出版社粉絲頁: 斑馬線文庫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家屬支持團體課程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感謝網友們的大力支持。已經順利捐款囉:https://ppt.cc/fG3xKx)
(只要影片點閱超過10萬,我們就會捐出10萬公益金,來幫助台東的失智長者們喔!)
► 訂閱蔡阿嘎Youtube:http://pics.ee/AGaU2
► 訂閱蔡阿嘎Life頻道:http://pics.ee/AGaLife
► 蔡阿嘎FaceBook:http://pics.ee/AGaFB
► 加LINE好友:http://pics.ee/AGaLine
► Instagram:http://pics.ee/AGaIG
一起來認識【社團法人臺東縣失智者關懷協會】
► 官網:http://www.dda885.org.tw
► FB:https://www.facebook.com/dda885
協會自2009年成立,以關懷照護之精神,為失智長輩及其家屬提供許多服務,包括社區關懷照顧據點、失智症教育訓練、身障社區團體活動課程等等,一同為失智長輩打造一個愛的世界。
【感謝 鉅陞建設 熱情贊助善款】
► 官網:https://www.mega-building.com
► FB:https://www.facebook.com/megabuilding.tw
#蔡阿嘎 #10萬點閱捐10萬公益金 #鉅陞建設
聯絡蔡阿嘎:
withgalovetaiwan@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