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梁振英一天,總會有大把新聞
【梁振英傳擬推教育新政 未出閘先違憲】
有線電視引述消息指出,月中宣讀的《施政報告》會增加教育方面的資助,大、中、小學和幼稚園都會涉及。報道的重點,在於專上教育的助學金及貸款(grants and loans)。日後只要通過「免試招生」到內地升讀大學的學生,亦可以申請政府的grants and loans。
目前只有入讀本港院校並且是獲政府當局認可的課程,才符合資格申請grants and loans。放寬資格,讓所有香港學生都受惠,固之然是好事,惟問題卻在於,為何只限於到中國大陸升學的香港學生才有資格申請?如果獲得澳門特區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範圍內的院校取錄,又怎麼辦?
而更重要的是,任何政策和法律,都不應該施予不合理的限制,以至有歧視社會上的某些群體的反效果。即使這些歧視沒有違反現存的4項歧視條例(性別、家庭崗位、殘疾、種族),涉及的政策或法例仍可能有違《基本法》及/或《人權法》,未必經得司法覆核的挑戰。
舉例來說,如果有學生有意修讀法律,獲得其他普通法司法區如澳洲、紐西蘭或英國的大學取錄,但成績又不足以取得全額獎學金,政府以有關大學不在中國大陸而拒絕grants and loans的申請,是否合理?
又例如有學生有意修讀幹細胞研究,獲得劍橋大學取錄,雖然成績優異,取得獎學金,但由於獎學金只夠支付小部份學費和生活開支(皆因沒有當行政長官的老爸,家底遠不及梁長官豐厚),政府又能否以劍橋不在中國大陸,拒絕這位香港學生的grants and loans申請?
特區政府的政策製造(或坐視或縱容)制度性歧視,已不是第一次,相信亦不會是最後一次。最近期的例子,便有讓移居廣東的香港長者申領「生果金」的「廣東計劃」。
「廣東計劃」顧名思義,就是只限移居廣東省省界範圍內的長者申請。
的而且確,有不少長者會選擇回鄉安老,但香港長者的家鄉卻不一定在廣東省範圍內(例如可能在澳門、可能在福建、可能在直至1988年仍為廣東省一部分的海南島、又或是1950至60年代才由廣東劃歸廣西的北海;又或是從英國另一前殖民地威海衞來到香港)(須知道,威海衞乃梁振英的祖籍)。
而如果距離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又為何不按距離香港路程的距離或交通時間去計算,卻以省界為準?
「廣東計劃」的實質效果,就是令到那些打算回鄉安老,鄉下卻不在廣東的長者,如選擇回鄉就不符資格,要符合資格就不能回鄉,總之實質上是歧視非廣東籍貫的長者。
這些「德政」,無論是表面還是實質看來,都缺乏公共政策和法律的邏輯。
特區政府的「德政」就是這個樣子。表面上看似是「德政」,實際效果卻更似拉一派打一派,少數人的權利在「德政」之中被掃到地氈底,無視法律以至憲法上的風險。而且,在看似力求政治正確的過程中,卻低能得連維繫「祖國」統一大業的「一中原則」都忘記。
(蘋果日報圖片)
延伸閱讀:
有線新聞:消息指施政報告全面增教育資助
http://goo.gl/vQxiaL
金針集:過關亮燈違公意 廣東計劃存歧視
2013年8月3日
#852郵報, #grantloan, #grantsandloans, #助學金, #貸款, #學資處, #生果金, #廣東計劃, #施政報告, #歧視, #人權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