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獻給在美國的媽媽。不同國家的保母及托嬰中心環境不同,所以無法相提並論。這邊純粹分享媽媽我在掙扎於 #保母 或 #托嬰 兩者間的一些心得。#歡迎爸媽們一起交流自己的經驗
身為職業婦女,我目前所碰到最大的考驗就是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尤其是如果沒有親人支援時,最重要是如何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寶寶的照顧者,#讓媽媽能無後顧之憂地上班。我這兩年來剛好輪流試過保母及托嬰,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各自的心得。
🔆 Daycare
托嬰中心有大型連鎖、中型獨立經營及小型家庭式托嬰。在疫情開始前, 灣區這邊(尤其是我住的半島這),很多有名的托嬰都要非常早就排隊,然後四處都在候補。疫情後比較大規模的托嬰中心人數則降了不少,很多人轉向家庭式托嬰及保母來防疫。
女鵝一歲時曾先去一個大型連鎖daycare兩個月。那時冬天入學,女鵝前後幾乎都在生病😭 所以疫情一爆發後我就直接退學,想說肺炎前就已經病懨懨的,萬一真的肺炎了媽媽也搞不清楚究竟是肺炎還其他莫名的病。
而最近因為女鵝被關久了,感覺開始很渴望社交生活交朋友等,媽媽我就把她放到一家網路上蠻多人推的家庭式托嬰(還是很怕大型托嬰的病菌…😣)。目前剛開始上學,但看起來很開心,也還沒生過病,爸媽也因為終於不用再邊看著她邊上班而人生回復到彩色🎉
🔆 大型daycare 心得:
🎈老師人手充足(教室隨時都有人看小孩)
🎈規範比較嚴謹(學校規範寫得清楚,也因為樹大招風怕被告很遵守規範,而且規範不會因為老師不同而改變)
🎈活動多(三不五時做勞作、慶祝節日、甚至帶孩子到外頭散步等)
🎈空間通常比較大(我們去的有很大的playground)
🎈與家長隨時溝通(我們去的每天一定會有兩三張baby的照片,有甚麼問題隨時打給父母)
🎈人多小孩子比較容易生病,尤其是秋冬容易生病的季節灰常恐怖(女鵝去的第一個禮拜就手口足病,接下來耳朵發炎,整天莫名發燒搞不清楚生甚麼病等)
🎈寶寶在托嬰容易睡不好 (因為大家午睡時間都不同及太亮太吵等,但年紀越大會越好些)
🔆 Home daycare 心得:
🎈制度沒有大型的嚴謹,所以每個home daycare的狀況很見仁見智 – 衛生狀況、老師教學方式、活動多寡、空間大小等等比較需要爸媽自己去過濾及其他人的推薦
🎈灣區這邊大間的托嬰通常是英文導向。家庭式托嬰比較有可能找到純中文的環境,也比較可能認識更多講中文的家長(像女鵝現在去的是台灣人開的,在學校跟在家裡學的中文就能比較一致)
兩者都試了後,我發現home daycare比較適合女鵝。但家庭式托嬰其實真的很看運氣,畢竟其狀況每個機構都不同,主要是要看經營者/照顧者的理念及空間大小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然後其他家長的推薦也很重要,畢竟自己所見所聞有限,如果能問到在學或畢業家長心得更能安心些。
🔆 托嬰比保母好的地方:
✅ 有些保母只收現金,有些要你幫她報一部分的稅…等,托嬰通常都走正當付款路線並附收據
✅ 托嬰中心都得立案並受法律規範,不像保母的來源百百種又很難追查其歷史,有些保母甚至是跳機根本沒身分。相較下托嬰對於父母來說其實是比較有保障的選擇
✅ 托嬰中心有許多孩子及不同的老師,孩子每天受到的刺激比較多,也能更快增長社交及語言能力
✅ 托嬰中心有自己的玩具及設備,會設計自己的課表或準備活動。請保母的爸媽則必須靠自己購買或準備所有要孩子玩樂或學習所需要的東西
✅ 在托嬰的孩子還是會把爸媽當成主要照顧者 vs. 有保姆的可能會比較黏保母
✅ 孩子送托嬰不像家裡有保母,生活隱私或習慣等需要大家互相磨合
✅ 托嬰休假時間是公開而且固定的,而保母則是每個人狀況都不同得用談的。而且托嬰老師萬一病假會有其他人替補,保母一旦有任何狀況就沒有人了
下回再來分享保母篇!
#如果大家還有甚麼經驗或想法歡迎分享
家庭式托嬰 在 鄭美娟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公共托育機構設立是新竹市地方政府所要努力的方向,但地點肯定不是兒童探索館!
稍微說明一下兒童探索館的來由
『兒童探索館』它的前身是新竹台灣世博館,因經營不善業者宣布停止營業,新竹市政府與其解除合約後,啟動了將「台灣世博館」轉型為「兒童探索館」,期許打造成為孩子探索科學及遊戲的場所,未來館內將會有科普體驗館、兒童圖書館、益智玩具館,這也將是桃竹苗地區首座科普兒童探索館!預計明年中完工,這個讓孩子可以補腦又放電的好地方,值得期待。
究竟兒童探索館能否設立公共托育機構?
答案是「不能」。世博台灣館產創園區都市計畫申請之土地用途別為「特定公用設施區」,依其管制要點僅可作為高科技商品商貿相關展示、藝文展覽及多功能研習中心等用途,所以無法設置托嬰中心。如果強硬要在這個正在動工的地方,要求市府進行都市計畫變更設立公共托育,那麼兒童探索館工程將一切終止。
而我們議會同仁時代力量議員所說「在兒童探索園區設置公托點,此建議成為去年議會定期會時的附帶議決」。這樣的說法不僅誤導市民、也盡失公正。讓市民認為提議了市府卻不做,事實上是這塊土地在現行法規之下,是不能夠設置托嬰機構的,這樣的附帶議決,真的有實際意義嗎?
以下簡要為大家說明收托方式及目前新竹市兩歲以下小孩收托情況。
新竹市截至109年9月新竹市0~2歲幼兒人數為7853人。
#機構式托嬰
私立托嬰中心總共有67家,已加入準公共化的托嬰中心有55間,準公共化已達將近九成;可收托人數2416位,而實際收托人數約1400,可收托名額還有將近1000位。
排除因懲處取消準公共化資格有4間,共有8家符合資格但未加入準公共化,2家以收托幼兒園入學前準備之幼兒為主、1家無意願,其中有5家因收費超過上限而未加入,這5家平均收托育達六成以上。
#公共托育機構
北區社福大樓公托小家園可收托12名,目前新竹市政府正著力推動一區一公托目標,預計未來分別在東區(25名)、香山區(12名)設立公共托育小家園。
#家庭式托嬰
私人保母部分,有901位保母,可收托人數2700位,實際收托人數約1400位,可收托名額還有1300位。
依照上述托育方式的不同、家庭薪資所得配給所可以申請的補助不同。另外,補助之前還會進行排富(所得稅超過20%)。
以北區公共托育家園為例,地方政府開辦一家小型的公共托育家園需要330萬,中央補助約120萬(中央僅補助第一年開辦費),其餘市府自籌,另外每年還有租金成本、營運成本。但新竹市面臨公托的設立,錢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新竹市腹地小,教育處也表示目前校園沒有閒置教室可以釋出做為設立公托使用,雖然中央在108年將公托用地從市有地放寬至公有地,新竹市的地仍然很有限,托嬰中心的設置更是需要符合建築物使用類組、變更使用辦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
其次是業者的部分,經營公托的業者必須是非營利單位的社福團體,北區的公共托育小家園招標就開了兩次,而經營的業者還是從台北來的。
我明白設置公共托育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仍期許新竹市政府能夠在有限的條件下努力幫新竹市民打造更多的公托環境!雖然設立公托不會改變父母的選擇,但可讓新竹市父母多一項選擇。
有需求,就有推動的意義。
家庭式托嬰 在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整合公開違法幼兒園,家長才安心】
日前發生許多托育機構虐兒的事件,家長們心急的想查詢自己小朋友去的幼兒園是不是也有虐兒的紀錄,卻發現資訊散落各地,非常難以查詢。
台北市目前的做法是會將違反兒少法的機構,分別公布在教育局及社會局的網站上(幼兒園-教育局、托嬰中心-社會局),但沒有一個整合式的網站。
因此我向教育局長建議,台北市可以參考美國加州的做法,將家庭式托嬰、托嬰中心、學校、成人及老人的托育機構,都整合在同一個網站。
在網站上可以看到:
✔ 機構的基本資料。例如:電話、地址、執照號碼。
✔ 被投訴的內容。分為會產生立即危險和潛在危險,例如老師疏於看管孩子就是立即危險的 A 級,員工沒打預防針這種可能產生潛在危險就是 B 級。
✔ 被政府檢查的日期及紀錄。
✔ 用 E-mail 訂閱的最新情況。
所有家長需要知道的資訊都會在上面,不會像現在資訊散落各地,家長在搜尋的時候也不用擔心有遺漏。
當天教育局長也承諾會與社會局研議如何整合資訊,希望這個網站能夠早日上線,讓家長能夠安心托育!
(美國的網站資訊參考:房詩達/ 靠北惡質幼兒園 版主.於蘋果日報的投書 https://pse.is/GJJMP)
🔽YouTube 頻道 🔽還沒訂閱的朋友們趕快去訂閱喔 👍
https://yingmeng.pse.is/F2Q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