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若有盡頭》
五月,適合說母親的故事。今天就來說一位母親的故事。
M的媽媽個頭不高,紮個馬尾,看起來乾淨俐落,腳程也很好,總是利用工作之餘的排休日,一個人走路上山。M葬在家族墓裡,沿著山路走上來,過了我們靈骨塔,還要繼續走大約二十分鐘的路程,我很佩服她,一般人下了公車,若能走到我們靈骨塔,算是有耐心、體力不差的,而M的媽媽還得往上走才能抵達他們的家族墓,大概是我目前看到,來掃墓裡步行距離最長的人。
我們會認識M的媽媽,是因為M剛往生時,他的牌位曾經暫厝在我們廟裡一年。依照傳統習俗,往生的人要滿一年後,俗稱對年,他的牌位才能合爐至祖先牌位,象徵與祖先團圓。在還未滿一年的期間,M的牌位暫放在我們廟裡,媽媽常來看他,也因此認識了M的母親。
M還很年輕,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慟,比起做子女送走年邁父母,更令人難以割捨。每次她來我總會和她聊聊。尤其當有次她交代我們,若是有其他家人來祭拜M,希望我們不要透露”她常來”的訊息,我明白她心裡面的痛,需要一個出口,當家人沒辦法作為出口,至少她來這山上拜拜,是一個出口。一個母親,思念自己的兒子,為何不想讓其他家人知道呢?並不是其他家人和媽媽有相處問題,反而是大家太關心媽媽,不希望她耽溺時間於思念兒子,永遠走不出傷痛。但每個人對情感的依賴、及對痛的感受力都不同,越是”為她好”的建議,反而變成無形壓力。家人之間的情感就是這麼矛盾。
從媽媽的口中,我也認識了M這個有才情且孝順的兒子,才拿到中文系的碩士學位不久,卻不幸得了大腸癌。媽媽每每說到兒子的才華,眼睛總會短暫地發出光芒,深怕我不相信似的,她細數著兒子做過什麼豐功偉業。不過說著說著,那原本還發著光的雙眼,很快轉為黯淡且紅了眼眶,說她真的很捨不得他。M的媽媽總是責怪自己,當初她曾跟兒子說,不會放棄他,一定會治好他,但最後兒子卻承受不了治療的痛苦,希望媽媽放手,責怪自己最後簽了放棄治療是否害死他,也責怪自己害兒子吃了許多苦,卻仍笑著配合所有治療,只因為M知道,媽媽還沒準備好放手。要放手一條血脈聯繫著的年輕生命,談何容易?我只能對M的媽媽說,你做得很好了,這真的很不容易,你要好好照顧自己,難過時就上山來走走。
後來有一天我休假,M剛好對年,家人就把M的牌位接回家合爐了,我沒機會跟M說再見,不過我心裡掛念的,是M的媽媽此後沒理由上山了。若依傳統習俗,家中長輩還在,晚輩是不能合爐至祖先牌位,牌位裡的祖先們通常有先來後到的輩分問題,加上長輩不能祭拜晚輩的習俗,晚輩若不幸先往生,得另立個人牌位或是等到長輩都往生後,才能一起合爐。但如今這項傳統已式微,因為少子化,長輩通常捨不得自己孩子流落在外,沒回家團圓。因此晚輩先合爐至祖先牌位裡,已不再是問題。傳統習俗並非僵化不能變通的,總是隨著時代需求不斷演變。人的願求也往往只是一個能令自己心安的去處。想到M回家了,媽媽應該是高興的吧!我在心裡給予祝福。
半年後,M的媽媽突然又出現在我們辦公室。原來,她帶來了一本由M創作的書,是M的好友們集結他過往作品,自費幫他出版的書,有他的讀書心得、時事看法、抗癌日記等,我也重新認識了M,同學眼中的M、喜歡詩詞古籍的M、儘管病痛文字卻維持幽默感的M…。帶著家人的愛,還有同學朋友們對他的思念,我想M也不枉此生了。
此後偶爾又會看到M的媽媽,步行經過我們辦公室。我才知道M的骨灰放在再往上走一點的家族墓園裡。看到她又來探望兒子,我們會打打招呼寒喧,卻不會多聊,M的媽媽一方面擔心打擾我們,一方面她對自己還這麼思念兒子,很不好意思,有次我認出路過的她,對於被我發現她又來看兒子了,她靦腆的說:「我還是會想他,我好像傷心太久了...」治療傷心,誰有特效藥呢?我對她說,這很正常,換作我是你,也會難過很多年。我望著她下山的背影,她的步伐總是很堅定,沒有一點猶疑,想像當初她推著M的輪椅進出醫院求醫,也是這般堅定吧!如今,有這條山路陪伴她一起思念兒子,傷心若有盡頭,那步伐會領著她前進的。
家族墓 暫 厝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墳場或墓地考察重點及特色!
有不少讀者不時私訊筆者交流考察墳場的心得,故筆者決定再次向各位讀者簡單分享目前考察過的香港墳場或墓地之考察重點及特色!
《香港各墳場或墓地考察重點及特色簡介2.0》
1. 跑馬地香港墳場:香港歷史悠久的墳場,為名人集中地,由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的紀念碑、民國名人、軍人、殖民地時期港英政府官員、日本人的墓地;長眠於墳場內的名人有何東爵士、楊衢雲、洪春魁、關元昌醫生、鄺華汰、何啟爵士、簡悅強爵士、蔡立志等。
2. 跑馬地天主教墳場:香港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墳場、首個天主教墳場,為名人集中地,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有不少文化藝術人物、民國名人、商人、政治人物、宗教人物長眠該處,例如胡振中樞機、楊鳴章主教、林黛、曹廣榮、胡百富醫生、梁昌、梁銶琚、惠化民主教、石鐘山爵士、鄧鏡波爵士等。
3. 跑馬地回教墳場:香港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墳場、首個回教墳場,由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的回教宗教人物及華人的墓地;長眠於墳場內的名人有張廣義教長等。 (進入墳場時留意服飾規定)
4. 跑馬地波斯墳場:香港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墳場,由粵港澳祅教慈善基金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麽地爵士及律敦治家族的墓地;但遺憾地現時該墳場不對外開放,難以進入。
5. 跑馬地猶太墳場:香港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墳場,由香港猶太教莉亞堂慈善基金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的墓碑設計及猶太人傳統的祭祖方式,以及墳場內嘉道理家族、庇理羅士家族、紀愛華、歐德禮等名人的墓地;但可惜現時該墳場甚少對外開放。
6. 跑馬地印度墳場:香港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墳場,位於跑馬地印度廟後方,由香港印度協會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的一些家族墓地及軍人墓地。
7. 咖啡園墳場:墳場由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但已於1961年停用及不接受安葬申請。現時除了馬場先難友紀念碑外,墳場其餘地方接近被荒廢;值得留意墳場內中國近代思想家胡禮垣及其後人胡百貴的墓地。
8. 鑽石山墳場:墳場由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名人墓地數量極少;值得留意墳場內的義塚及公墓。
9. 賓霞洞:道觀,值得留意內裡的名人靈位。
10. 慈雲閣:廟宇及中式骨灰龕場,只有少量名人墓地及靈位。
11. 寶福山:中式骨灰龕場,為名人集中地。長眠於墳場內的名人有張國榮、王天林、董驃、劉家良、陳毓祥、關德興、許長國、梁漢威、羅烈、余綺霞、鄭昌達、伊雷等。
12. 聯合道基督教墳場:墳場歷史悠久,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管理。地方雖小,但驚喜處處,有不少文化藝術人物、商人、民國名人、宗教人物長眠該處,例如鄺日修牧師、李求恩牧師、莫康時、關景良醫生、余也魯教授、盧大偉、西瓜刨、莫康時、胡挺生、陳卿雲、呂明才、胡百祿等。
13. 薄扶林道基督教墳場:墳場歷史悠久,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管理。為名人集中地,尤以商人、民國名人、文化藝術人物、宗教人物的墓地為多,例如霍靜山牧師、區鳳墀長老、謝纘泰、鄭士良、石堅、黃曼梨、李惠堂、郭泉、馬應彪、顏成坤、利銘澤、林子豐博士、曹思晃法政牧師、李福樹夫人李胡紫霞、孫琬、林護、李樹芬醫生、馬儀英博士、何壽南醫生、胡漢輝、區樹洪等。
14. 長沙灣天主教墳場:墳場歷史悠久,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有不少文化藝術人物、民國名人、商人長眠該處,例如李海泉、劉克宣、馬笑英、唐重庭、鄧彥華將軍、徐仁壽、檸檬、伍晃榮、少新權、卜萬蒼、樂蒂等;另外值得留意位於墳場範圍內的荔枝角東華義塚。
15. 圓玄學院:中式骨灰龕場,有少量隱世名人長眠該處。
16. 東普陀寺窣堵坡:位於東普陀寺後方,值得留意東普陀寺前住持的墓地。
17. 寶蓮寺海會塔:值得留意用作火化之用的荼毘爐,另外海會塔內有一位天皇巨星長眠該處。
18. 粉嶺蝴蝶山墓地:非法興建的墓地,位於蓬瀛仙館附近。值得留意葉問及葛肇煌將軍的墓地。
19.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香港首個華人墳場,有一定歷史價值,由華永會管理。為名人集中地,有不少商人、民國名人、文化藝術人物長眠該處,例如蔡元培、唐紹儀、伊秋水、梁植偉、許讓成、楊鼎中將軍等;值得留意墳場內的大型家族墓地,例如馮平山、鄧志昂、利希慎、周壽臣爵士、傅老榕、高可寧等家族。
20. 荃灣華人永遠墳場:第2個華人墳場,有一定歷史價值,由華永會管理。為名人集中地,有不少商人、民國名人、文化藝術人物長眠該處,例如李研山、余東旋、唐滌生、林炳炎、譚煥堂、盧仲雲、黃屏蓀、邵仁棻、陳蘭芳等。
21. 柴灣華人永遠墳場:第3個華人墳場,有一定歷史價值,由華永會管理。有不少名人墓地,例如蔡伯勵、林尚義、黃質文將軍、吳一嘯、子喉七、李晨風、鍾期榮博士、蔣法賢博士、許伯眉醫生、吳多泰等;但仍有待考察者開發!
22. 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第4個華人墳場,由華永會管理。有不少名人長眠該處,例如黃家駒、陳百強、新馬師曾、郭得勝、杜葉錫恩、衍陽法師、陳公展牧師、蕭笙等。
23. 柴灣天主教墳場:墳場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有不少名人長眠該處,例如曾雲、阮惠熊、梁舜燕、陳蕉琴、曾顯揚、林振強、陳兆民等;但仍有待考察者開發!
24. 香港佛教墳場:墳場歷史悠久,由香港佛教聯合會管理。為名人集中地,不少商人、政治人物及宗教人物長眠該處,例如霍英東、廖寶珊、胡忠、馬錦燦、莊靜庵、李寶椿、黃允畋、張玉麟、李國賢、胡文瀚、慈祥法師、元果法師、方繼仁、徐亮之、董仲偉、陳樹渠二夫人陳麗玲等。
25. 歌連臣角回教墳場:第2個回教墳場,由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的華人墓地。 (進入墳場時留意服飾規定)
26. 歌連臣角火葬場:墳場由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不少名人墓地,例如司徒華、譚雅士、馮兩努、孫養農、秦燕、林鳳、黃旭初將軍、黃宣平等;但仍有待考察者開發!
27. 大圍穀寮墳場:原居民墳場,暫未有特別發現。
28. 西灣國殤紀念墳場:墳場由英聯邦戰爭公墓管理委員會管理。值得留意不同軍人的墓地,例如羅遜准將等。
29. 赤柱軍人墳場:墳場由英聯邦戰爭公墓管理委員會管理。值得留意不同軍人及戰俘的墓地,例如祁禮賓爵士等。
30. 歌連臣角軍人墳場:墳場由英聯邦戰爭公墓管理委員會管理。值得留意不同軍人的墓地,但遺憾地現時該墳場不對外開放,難以進入。
31. 蓬瀛仙館:道觀,值得留意內裡的靈位及墓地;少量名人如傅聲長眠該處。
32. 昭遠墳場:何東爵士家族墳場,但實際為歐亞混血兒公營墳場。墳場歷史悠久,但可惜現時不對外開放,難以進入。
33. 東華義莊:由東華三院管理。提供寄厝靈柩、骨殖、骨灰以及安葬服務,當中鄧鑑之夫婦靈柩已寄厝義莊超過100年。另外一些名人如葉紹德、蕭仲坤的骨灰安放該處。但現時該處甚少對外開放。
34. 和合石墳場:墳場由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值得留意墳場內的鄉族宗親墓地、義塚及公墓、浩園、景仰園。
35. 沙嶺墳場:墳場由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如同和合石墳場,值得留意墳場內的鄉族宗親墓地、義塚及公墓。
(未來本專頁會再分享各個墳場或墓地的歷史典故)
#圖文不符 #墳場考察 #重點 #特色 #墳場研究 #hongkongcemet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