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伊家
我有沒有跟你們說過
其實我很感恩能夠透過我們的平台認識大家 ❤️
平凡簡單的育兒生活
每天跟你們分享
說說笑笑的感覺真好
有些朋友們也會很大方地在留言處
張貼家中可愛寶貝們的樣子~
雖然不是真實生活中的朋友
但感覺一樣知心交心🫂
其實我們真的很幸運擁有這樣平凡又美好的生活
全台灣有高達81萬的愛奇兒(身心障礙者)家庭
也就是說每14個家庭中
就有一個是獨自經歷著長達30-40年艱難的挑戰😭
父母親因為要照顧愛奇兒們而辭去工作
除了身心上的壓力、孤單、無助
同時也勉勵龐大的復健治療費用的沈重負擔😭
很感謝這次的公益邀約
讓我更了解 #愛奇兒家庭 跟 #天使心社會福利基金會🙏🏻
基金會集結了家長、社工、諮商師
為這些心碎、心累、孤單的父母們點亮一盞明燈💡
讓他們知道
#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 ❤️
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獨
社會上是有人願意關懷他們
並且出一份心力提供力量的💪
你們願意跟我們這伊家
一起出一份心力嗎?
即使只是分享轉發這篇貼文讓更多人看見
都是一份美好❤️🙏🏻
良善的社會由你我共同組成
如果行有餘力,也歡迎參加募資捐款❤️🙏🏻
✅募資計畫連結🔗 https://bit.ly/3mJHw99
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
家族治療社工 在 蘇文清職能治療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來到 #臺中市身心障礙者社區資源中心(西屯區) 與第一線的社工夥伴們分享 #親職溝通技巧與介入策略。
每個身心障礙者家庭都具有不同的壓力來源,也存在著不同樣貌的生活問題,於是造就第一線社工人員進行家庭訪問時,常會面臨許多不同的困境,進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後續的資源是否能夠有效介入,因此要如何建立互信的親職溝通管道將會是許多第一線夥伴很重要的一項課題。
今天有位社工夥伴問我一個問題,當家庭拒絕接受療育資源的時候,我們將要如何提供協助?
🤔我們可能要先思考家庭拒絕的原因在哪?
1️⃣目前仍屬於否認階段,還無法承認或是接受孩子是需要療育。
2️⃣受到家庭或是家族的內在壓力,無法坦誠或是公開孩子的問題。
3️⃣先前的療育經驗不好,造成對療育已經失去信心與信任。
4️⃣孩子難以照顧,無法輕鬆或是有效率的帶出門。
5️⃣家庭人力照顧不足,無法騰出多餘的人力可以進行接送。
6️⃣家庭經濟不佳,擔心沒有經費可以負擔額外的療育費用。
7️⃣家長本身親職功能缺乏,不知如何尋求資源或是配合執行。
.
🧐不同原因所衍生的後續處遇也不相同,針對上述的可能原因,若是我,我會這麼做:
1️⃣處在否認階段的家庭,我不會急著或硬要家長現在就要接受,而是先試著與家庭建立信任關係,運用生活相處,逐步引導家長看見孩子的真正問題。
2️⃣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身為外人的我既然無法改變家庭或是家族的想法,也無法鼓勵或要求孩子就要進行療育,那就先從支持主要照顧者的心理開始。
3️⃣不同階段的療育內容不同,每個療育課程的方式也不同,既然事實已經發生,也很難去改變或是彌補,那就從接觸的這一天起,讓家長先從信任我開始。
4️⃣由於每位孩子的生理、心理表現不同,外出的風險也就不同,我會創造團體外出的旅遊機會,邀請家長一同加入,在大家一起分擔壓力下,逐步建立家長的信心。
5️⃣家庭成員並不是只有案主一位需要被照顧,也不是每個家庭的交通都很便利,所以我不會去苛責或要求家長,反而會去思考該如何幫忙解決家長的交通接送問題。
6️⃣當家長都照顧不好自己時,怎麼會有多餘的心思再照顧身心障礙者,所以我會先讓家長安心,思考有哪些資源可以申請,同時也運用這些福利引誘家長配合療育。
7️⃣不是每位家長的教育水準或是親職功能都很好,所以在幫忙找尋資源的同時,我會在軟硬兼施下,要求家長配合,或是直接明確告訴家長就是這麼做。
第一線工作人員進行家訪時,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別忘了給自己鼓勵,就算真的做不好,或是結果差強人意,也沒關係,至少盡力而為!
#陽光種子職能治療所
#童心職能治療所
#童心語言治療所
家族治療社工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你成長的所在 #看見關於你的生命軌跡
#家族圖的威力 #如何相愛不相害
.
在諮商工作裡,有一樣工具稱為「家族圖」。使用起來是這樣的:「□」正方形符號代表男性、「〇」圓形符號代表女性。當我們把兩個符號用線條相連時,表示他/她們有婚姻關係。線條中間往下,可以畫出下一代的孩子。每個符號也還可以再往上拉出一條線,畫出每個人各自的父母。透過符號象徵,心理師便能快速理解眼前這位個案,他/她所屬的家庭樣貌。
.
家族圖實用之處還不僅如此。心理師會帶著個案,一個個去了解這些家族成員。好比:
.
◼️他/她幾歲?
◼️身體健康嗎?
◼️從事什麼工作?
◼️你跟這個人親近嗎?
◼️他跟誰比較好?跟誰處不來?
◼️你會怎麼形容這個人的個性?⋯⋯
.
透過這樣的探問,能讓一些家庭成員之間的動力慢慢浮現。特別是在家族治療進行的過程,家族圖,時常能幫助個案找到不同的觀點,看待已經存在的困擾或現象。
.
在閱讀《如何相愛不相害》一本書時,各種家族圖的畫面不時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作者在書裡介紹了許多個案前來求診的煩惱。如果我們只以「個案」為單一視角,短時間內不一定能找到什麼新發現。但若能把視角放大一點,把整個家庭結構帶進諮商過程,許多「為什麼」就有機會慢慢水落石出。
.
好比,在書裡出現過的幾句話:「當媽媽不像媽媽時,必定是媽媽的心裡有傷痕」、「未分化的父母也會把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望,加諸於子女身上,認為子女的表現就是自己的表現」。這些現象,呈現在家族圖上,就是一種「複製」於上一代、「貼上」於下一代的代間循環。
.
一個小孩在童年時期的教養環境裡受過重傷、帶著過多未被滿足的需求長大(這是一種不穩定的依附關係)。這個孩子長大,自己也成為媽媽之後,那些在她童年過往經驗過的什麼,也很容易在無意識中複製到她的孩子身上。
.
之於個案,看見這樣的「複製」、「貼上」,有時會讓人鬆了一口氣。理解到原來事出必有因。更積極地說,這種發現與覺察,其實也可以是一種力量。若我們願意花點時間去理解,找出關鍵,或許就有機會跳出這樣的循環,從自己這邊開始,在未來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
本書提到的各種案例,其實都很典型。不管是女性或男性讀者,都能參照這些案例來一邊整理自己過往的經驗。也許你會在某些段落中,感覺自己被理解了。更重要的是,若你看見了一些曾被遺忘的傷口,不時隱隱作痛時,請別忘了,可以找位專業的引路人(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社工師等),陪你一起慢慢、好好地療傷。
.
--
.
📖本文摘自《如何相愛不相害》一書之推薦序,由蘇益賢心理師撰寫。
.
本書由韓國家族治療領域權威李南玉所著。李南玉為德國奧爾登堡大學心理學博士,曾在德國進行諮商與家族治療工作。2004年開始在韓國積極推廣家族治療和家族排列治療。三十多年來進行超過三萬次以上的諮詢。目前擔任韓國諮商研究所教授、首爾伴侶與家族治療研究院院長。
.
「每次手機一響,發現是我媽,我就會全身緊繃⋯⋯」
「我這麼努力避開像我爸那種爛人,結果我老公⋯⋯」
「同樣都是我的孩子,為什麼看見大兒子我就好開心,看見二兒子我就心生厭惡?」
.
🟧即使長大了,父母帶給你的傷仍然刺痛著,
🟧而你也不知不覺,把傷帶進重要的關係裡。
.
我們兒時和母親的「依附關係」,決定我們日後在重要關係中的基本互動模式。如果我們的母親本身就是在關係中缺乏安全感的人,身為子女的我們,可能也不容易建立穩定的內在安全感和自信、自尊。如果你在現在的親密關係/家庭關係中,有憎惡、不安、焦慮、憤怒,甚至你不斷在追求對方的肯定,這些「缺憾」,很可能都來自於和母親未解的糾結。
.
透過畫出「家族圖」,深入了解自己與伴侶的家人,不再繼承上一代的關係創傷,解鎖幸福關係。本書將引領你覺察自己和伴侶,以及你們各自和母親的關係,並透過「家族圖」的練習,學習辨識家族中的創傷事件,與內心深處的恐懼與不安道別,找回在關係中的安定與安全感。
.
🟧我們都帶著傷長大,願你能對自己多一些理解與接納,
🟧找回力量,建立屬於你的幸福關係,活出屬於你的人生。
.
👉《如何相愛不相害:從依附、怨懟、到彼此成全,透過家族治療,探索影響你一生家庭關係的自我成長修復書》,由「蘋果屋」出版發行。
閱讀更多:https://reurl.cc/9rGVWa
家族治療社工 在 成長讓你痛?薩提爾教你「自我療癒」|家族治療學派6-1 的推薦與評價
薩提爾的生平故事#薩提爾的婚姻問題#薩提爾 家族治療 心理學# 家族治療 與 社工 的關係#治癒家庭就可以治癒世界00:00:00 家族治療 簡述00:04:25 維琴尼亞·薩 ... ... <看更多>
家族治療社工 在 【本土經驗取向家族治療】醫療社工篇... - 愛與光余祥雲諮商 ... 的推薦與評價
【本土經驗取向家族治療】醫療社工篇我又與衛福部玉里醫院社工科的社工師們相聚,時隔一年再看見和聽到夥伴們如何運用本土經驗取向家族治療的觀點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