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上廣播,也會被問題難倒!
「聽說師兄您有寫遺書的習慣?可以談一下嗎?」
「有的,我平常都會寫遺書。遺書裡面不寫愛,那些外婆我愛你,媽媽我愛你,我都不寫。在冰庫工作的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在家人往生以後,才在遺體前懊悔,而「愛」在那一刻,才說出來。所以我的愛平常就常常表達,不一定用說的,但是我會讓他們感受到。
我只寫著我錢放哪裡,我喪禮要如何辦,有誰一定要幫我聯絡,還有要用什麼照片。
我覺得我自己的喪禮,我就是主角!我在花海的前面,我用最帥的樣子,去感謝那些願意送我一程的人。
我不要死後處理我喪事的人,不知道我要用什麼方式?邀請什麼朋友?甚至我的照片都要他們決定,我會覺得這一輩子唯一最後的儀式這樣辦,有點可惜,而且,我邀請來的,都有一個特點!」
主持人擦擦淚
「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
我
「不是,我會寫當年他們結婚我紅包包多少!」
主持人
「你確定你在寫遺書不是奠儀簿嗎?」
我啞口無言!
該還錢了吧!兄弟們?
只要我參加過你的婚禮,我就會邀請你參加我的喪禮!
「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寶寶] 家裡有新生兒不適宜去親戚的喪事嗎? -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日邦生命禮儀事業- 網友問道: 家中辦理喪事在對年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服喪期間可以參加喪禮嗎的彩蛋和評價,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家裡有喪事到底能不能去廟裡拜拜?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喪禮上的五個禁忌!去參加喪禮時絕對不要這樣做!【單程 ... 的評價
- 關於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不可不知的喪葬禁忌,人生最後一個儀式,第十點非常重要 ... 的評價
- 關於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Re: [討論] 家有喜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ytwok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問搬新家能去有喪事的人家嗎 - 靈異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請益] 朋友喪事未滿百日可以參加我的婚宴嗎? - getmarry 的評價
- 關於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參加完告別式可以去別人家嗎? - Mobile01 的評價
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旅人書房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告別式》
天色才剛透白,連續幾日的低溫影響,雖聽說今天會慢慢回溫,但太陽還未現身之前,大地寒氣依舊逼人。走在台北街頭,不自覺拉緊外套。才剛踏出大門,雙腳趾頭已凍得僵直,想加快腳步,讓身子快些暖和,僵直的腳趾卻怎麼也快不起來。
台北的街頭還很冷清,我和朋友約了七點前在第二殯儀館集合,參加一位友人的告別式。今日是適合進塔的吉日,清晨的二殯停車場早已客滿,一、二樓的廳堂也都被預訂客滿。今年,從年初開始,我陸續參加了五、六場告別式,想是年紀到了該面對此事,親友間捎來的訊息常不再是喜事,反而是喪事居多。
今日這一場告別式來得有點突然,是一位單身的男性友人。平日熱愛戶外活動的他,是陽明山、野鳥協會的志工,也頗注重飲食養身。他的離開很突然,獨居又不喜歡麻煩朋友,當天雖有打電話求救,卻來不及了。令親友們都覺得愕然。據朋友間聊起,他最近偶有微恙,也去看了醫生,但不論如何,我們包含他自己,應該都沒聯想到,生命有時就是這麼脆弱吧!
若是可以預知還剩多少時間,大多數人應該都想好好說再見吧!可惜我們並不知道死神手上那本生死簿,記錄了些什麼,下一個號碼牌又抽到了誰?而偏偏,大多時候我們都以為,我們還有時間。
如果是我,我想要什麼樣的告別式呢?或甚至連告別式也不需要?告別式是一個人與過往一生所有緣分的最後回顧,這輩子的緣分,不論親疏遠近,也許都會需要這麼一個儀式為彼此關係畫上句點。倘若有來生,即便相遇,也不再是相同境遇了。
我理想中的告別式應該要像是溫暖的聚會,而不是一場不斷鞠躬、答禮的儀式。少了上香、鞠躬等等禮儀,當然也就不需要彷彿儀隊操演的禮儀引導人了,她們的手勢到底是哪學來的?代表什麼嗎?我至今覺得疑惑。當然更不需要司儀用那想逼哭人的怪腔,念著只換過名字的公版祭文。我的告別式也不會有個人大遺照,喪禮過後,那張大遺照的處理,著實令人苦惱,掛家中牆上,顯得突兀,好似提醒著喪禮還沒結束,若收拾起來視而不見,將來也只能是垃圾的命運。
此生我們有緣相識一場,若能一起走到這裡,即便再不捨,我們仍練習獻上彼此祝福,這些心意讓這一場告別式很溫暖。曾經因為我,而產生連結的人們,再次在這空間相聚,聊聊那些與我有關,也或許無關的苦、樂、喜、悲之往事。出了這空間,你們也許有機會再次相聚,也或許沒有,但無論如何,此後我將不再出席你們的人生,往後各自的旅途,請帶著彼此的祝福,持續努力往前吧!
我的告別式應該也會有跟我一樣,常常獨自行動的人,呼朋引伴一起做一件事,從來都不是我們的習慣,請儘管自在一個人前來,靜靜地和我一起回味這一生。取而代之個人遺照,我想把過往珍藏,與親友們的合照,拿出來與大家分享。這是我們共同創造的回憶,照片為我們此生的交集留下記錄,就讓我們一起回味最後一次!若你發現哪張與你的合照,值得留念,當然歡迎帶回家留作紀念。
最後,溫暖的告別聚會,少不了好聽的音樂,此時此刻分離的情緒也許瀰漫著,音樂得以讓心沉澱下來,撫慰我們,化悲傷為祝福。我想過了,吳志寧的「我消失了」,蠻適合做為我告別式的選樂。
你們想過了嗎?想要什麼樣的告別式呢?先來聽我點播這一首「我消失了」,然後也許想一想,關於你的告別式。
https://youtu.be/gQYRij3N6fk
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媽,為什麼主持人用哭調主持喪禮?為什麼不熟的民代要穿著背心來致意?】
我的婆婆今年十一月往生,享年98歲,當天的告別式,五代同堂的她,是母親,也是阿嬤、阿祖、阿太,子孫滿禮堂,特顯尊榮。
參加完阿嬤的告別式,我一直以為孩子們一定會湧出許多從未有過的複雜感受,畢竟,這是孩子第一次經歷親密家人的生離死別,是第一次參加告別式。
整個典禮很莊嚴,也很溫馨,雖充斥著悲慟難忍的氛圍,但也暗暗發散著整個大家族五代大團聚的驕傲聲勢。
沒想到小子之一回到台北後毫無隱瞞的跟我說,他並不習慣這樣的喪禮,特別不明白、也非常不喜歡主持人從頭到尾帶著哭調來主持告別式。
「阿嬤的往生和這個主持人並沒有關係,這樣的哭調讓我從頭到尾都覺得很奇怪,老實說,我覺得有一點虛假。」
乍聽聞小子竟提到「虛假」二字,第一反應當然有些慍怒,畢竟,以大人的眼光來看這個主持人,他算是非常敬業,很努力地營造整個典禮集體悼念的氛圍,
且據說,這個主持人可是禮儀界的紅牌、公認的經驗豐富,很能掌控典禮的流程與氛圍,進退有據。
且參加過多場喪事的大人們,對告別式都已有既定的認知,覺得喪禮大約都是這樣進行的。毫無疑問的,大人們一致滿意主持人稱職的表現,都覺得典禮非常圓滿。
但人生經驗也限、且對告別式該如何進行完全沒有任何概念與框架的孩子卻不以為然。
「整場告別式,我覺得最讓我感動、也最有意義的,就是爸爸自己親手製作的影片,裡面是這幾十年來全家族珍貴的照片,這部分我看了真的很感動。
我不太理解,為什麼要一個不相干的人來幫我們唱哭調呢?他為什麼哭得出來?我感覺很假。」
小子話還沒落下,我就有點失去耐性,只覺得他少不更事,只懂批評,不知大人為了喪禮的繁瑣細節,前前後後忙進忙出是多麼辛苦,甚至不解在阿嬤生前費了多少心力在照料她老人家?
然而,聽到小子提出的論點,我也一時語塞,竟只回答:「告別式就是這樣進行的啊,以前還有五子哭墓呢!」
接著,小子又豪不客氣地提出了第二個他覺得的可議之處。
那就是公祭時,不論執政黨或在野黨,有幾位民意代表的辦公室人員,穿著鮮明政黨色澤的背心,代表民代來上香致意。
「告別式不是政治角力秀,其他人都是素裝前來,我不懂為什麼民代辦公室的人就一定要像競選一樣,穿著政黨鮮明、印有斗大名字的背心?
何況,我們也跟這些名代一點點關係都沒有,我完全不喜歡這種安排。媽,你覺得這樣真的真誠嗎?」
這完全挑戰了大人一直以來對告別式的認知,婚喪喜慶誰不希望場面風風光光,有愈大的官來敬輓致意,就愈顯家世顯達,告別式更盛大圓滿,
所以治喪委員會都會儘可能利用各種人脈關係邀請達官貴人致輓聯、送花籃,若能親自到場致意更有面子。
但對於告別式該如進行沒有任何既定框架的孩子卻完全不以為然。
我初聽孩子的想法真是頭上冒出好幾條線,真覺得這孩子未免想法也太多太煩人了,甚至覺得小子根本自以為是。
於是,不假思索的就回他:「愈多人來送阿嬤不是很好嗎?阿嬤搞不好也喜歡場面愈大愈好,她就愈有面子,這樣有什麼不好呢?」
小子則回:「親朋好友多都來送別,這樣場面大不是才有真正的意義嗎?告別式又不是拉票的場子,那些代表政治民代的人穿著背心跑場子,對阿嬤到底有什麼意義?阿嬤又不認識他們,我真的覺得沒有必要!」
聽完小子這兩個論點,我啞口無言。還在思索小子的邏輯有無道理,小子又拋出最大震撼彈。
「最後我還有一點不是很能認同,媽媽可能聽了會覺得我大逆不道,那就是,一路上,子孫們要磕頭跪拜數十次,我願意和阿嬤誠心誠意行磕頭跪拜禮,但是我覺得沿路磕頭跪拜幾十次,好像沒有必要,
磕頭跪拜只是一種形式,形式只要有呈現就好,但不斷沿路重複做這個動作,真的不如我們誠心誠意地和阿嬤好好說說話、祝福她。」
我想起我大三時,我的父親就過世了,當年我二十一歲,也算是青春期近尾巴的年紀,我記得當年父親的告別式上,主持人從頭到尾都用一種類似念咒語的奇怪唱腔來主持,「三跪九叩」等繁文縟節也不知幾凡,
當年的我,和現在眼前的小子也差不了幾歲,也是我生平首次參加喪禮,但是,我卻從未思考過「告別式該如何進行才具有真正的意義」、也從未質疑過行之有年的「喪禮流程」有任何需要琢磨調整之處。
對屬於X世代的我來說,所有的流程都有它的道理,也絕對是孝道的展現,大人說什麼就做什麼,小孩有耳無嘴、有眼無語,這是我們這個世代一慣的反應,
做為晚輩的,理當只有順服與遵循,也理當要習慣凡事順服與遵循,沒有什麼需要討論、更遑論對古禮質疑或反對。
因此,在兒子對阿嬤告別式提出麼這麼多獨特思考的當下,毫不諱言的,我第一個念頭真的就是他說的那四個字「大逆不道」。
天啊!現在的孩子都如此反骨嗎?
但我隱忍著沒有立即竄出口,因為當下,真的除了「這就是行之有年的古禮與孝道展現的方式」此理由,我似乎沒有其他可以好好說服小子的立論。
看著兒子率真無偽的澄澈眼神,我想:
兒子認真地思考他親身參與的重要典禮是否能有更具意義的做法,這樣有錯嗎?
兒子坦誠無畏的把他認真思考過的想法告訴媽媽,這樣有錯嗎?
難道我要兒子閉嘴了事,就一切OK了嗎?
而回想起三十二年前的我,為什麼我不會去思考類似的問題呢?
而如果我真的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我可能有這樣的勇氣與意願,毫不保留的把我主觀認為會被父母扣上「大逆不道」的想法和盤托出嗎?
不,絕不可能!
幾個問題自我快問快答之後,我停止了反批孩子的想法,反倒好奇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我根本沒想過的念頭,
於是我反問小子:「所以,你覺得怎麼做比較好呢?」
「我覺得真正認識阿嬤的家族、親朋與好友來就好,真誠地和阿嬤告別;她的兒女孫子們每個人有機會好好地和阿嬤說說話,要哭要笑都是出於真誠的自己,主持人只要負責流程就好。跪拜禮不在於多少次,出於真心的好好跪拜就好。」
沒錯,阿嬤往生,親生的子女、孫子女一定有很多心裡的話想親自和她老人家訴說,
在家祭這個專屬於自家人緬懷阿嬤的最後時刻,若每個人有機會能站上台真誠地、好好地親自跟阿嬤說說滿心的感恩、送出最後的祝福,或是一起回憶點點滴滴的往事,必更能告慰阿嬤在天之靈,
阿嬤若有靈,一定很想聽聽子孫們的聲音勝過主持人吧。
聽完兒子的想法,我毫無反駁的理由,他所說的每一個論點不是為反對而反對,不是反骨,不是叛逆,
若用豐富寬廣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起心動念,他乃是出於對阿嬤真正的愛,未曾被框架的自然的愛。
我謝謝兒子毫無隱瞞的告訴我他的想法,不必畏懼媽媽我會痛斥一頓,
如果他不認為我是一個可以理性討論或值得他信任的大人,我想,他根本不想費事坦誠以告;
而如果兒子預期他所表達的只會換來一頓「大逆不道」的責難,他絕對懶得惹麻煩!
此外,比起青少年時期對既定現狀從不懷疑、甚少思考、更不可能有勇氣表達意見的乖巧的我,兒子是完全反向的發展,
他們認真的去體察喪禮的流程、思考每個環節的合理性,再進一步思考怎麼做更好。
這,不就是青少年思考力蛻變進化的過程嗎?
在聆聽兒子大膽表達甚或被認為是大放厥詞的當下,我是否看到他們此時期最珍貴與最鮮明的成長印記呢?
那就是---思辨能力正大幅度的躍進。
《深度洞察力》一書引用了史丹佛大學研究員的一個有趣論點:
有青少年子女的領導人比較不會過於自信,因為家有青少年的父母知道,這個年齡層的人永遠不會為你所動,而且絕對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你有多麼的不厲害。
「和與你意見相左的人為伍,是領導成功的基石之一」。看來,永遠的反對黨--青少年,是人類能不斷革新進步的最大動力。
當然,我希望兒子有思考力,不代表我容許兒子缺乏體貼大人的溫暖心意。
「兒子,聽完你的想法,我很欣賞你有認真的去感受這個喪禮整個流程,也認真的去思考著更好的做法,」兒子面露微笑。
我接著說:「但是爸爸和長輩們這陣子真的很辛苦、很忙,而且失去了母親,真的很悲痛,他們並沒有更多的時間與心力來想更創新的做法,在他們既有的人生經驗裡,這絕對是他們最棒、最完善的規劃了!
我想你應該能夠理解的,希望你能感受他們的用心和現在的心情,並真心感謝他們為阿嬤和全家族的付出。將來,你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沒問題的!」
兒子點點頭。
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日邦生命禮儀事業- 網友問道: 家中辦理喪事在對年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網友問道: 家中辦理喪事在對年內(一年內), 如又遇親友死亡,可以參加對方喪禮嗎? 又禮儀上有什麼禁忌? 答覆: 禮儀上是沒什麼禁忌, ... <看更多>
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家裡有喪事到底能不能去廟裡拜拜?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Q:如果是剛參加完告別式、探視亡者最後一面者,可以去拜嗎? A:如果是參加朋友,並不是自己家人的告別式,當然可以去拜拜。 事實上許多殯葬業者在忙 ... ... <看更多>
家裡有喪事可以參加喪禮嗎 在 [寶寶] 家裡有新生兒不適宜去親戚的喪事嗎? -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家裡有新生兒出生才一個禮拜
然後有個伯父這兩天過逝
弟妹問我要不要假日時去殯儀館祭拜伯父
我老婆說家裡有新生兒應該不適合去殯儀館 要我推掉
(沒有要帶新生兒去 我一個人去)
是這樣的嗎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86.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55639151.A.B4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