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桃園市中壢區傳出一起家暴毆打女童致死案。40歲謝姓男子疑因3歲女兒不聽話、說謊等,竟用「不求人」、甩巴掌方式,毆打女童直至全身瘀青,謝男6日凌晨發現女兒呼吸發生異樣,隨即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已無生命徵象。
■女友竟認為正常管教
警方清晨6點左右接獲醫院通報,隨即到醫院帶回謝男偵訊。警方調查,謝男與其同住女友在醫院時情緒相當鎮定,一語不發。警訊時謝男供稱,兩天前因為女兒不聽話、說謊等行為加以管教,並強調「僅動手1、2次而已,沒想到會這麼嚴重」。被列為關係人的謝男女友,認為只是「正常管教」,所以沒有勸阻[1]。
■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兒虐案通報中,約有4成都是不當管教造成。專家建議,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且應注意自身情緒,可先深呼吸再跟孩子講道理。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簡任視察林春燕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6年曾有一個全球的調查,發現2到4歲的幼童中,有75%受到經常性的暴力管教,呼籲國際政府能立法禁止體罰。林春燕簡任說,台灣的教育單位很早就有相關立法,禁止教育單位體罰學生,但在家長端,並沒有類似的立法。家長也普遍認為,孩子就是要管教才能避免做錯事。
但根據統計,保護司受理的兒虐案中,有約4成都是不當管教。林春燕簡任表示,家長的出發點是教養,但當孩子做錯事,家長可能一時情緒激昂,力道就失控。不當管教的方式包含甩巴掌、用水管、棍子等工具打小孩,可能造成孩子嚴重的身心靈創傷。
保護司建議,「教」孩子不應是「教訓」孩子,「教」是溫和堅定的溝通;「教訓」可能只是家長情緒的發洩。家長在面對孩子做錯事、需要給予教導時,應先深呼吸、平撫自身情緒,再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林奕萱醫師表示,根據美國兒童精神科醫學會的資料,體罰可能造成孩子自尊低落、容易害怕家長或照顧者,也會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行為」,有較高風險會霸凌其他小孩、有攻擊行為,或造成人格發展的一些狀況,如可能偷竊、虐待動物等,也可能比較容易憂鬱或焦躁[2]。
■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
若把兒童虐待界定視為從黑到白的光譜,屬於「黑色」的兒童虐待案例,像是家庭內的亂倫、照顧者吸毒酗酒無法戒斷、長期毆打孩子成重傷和致死等狀況。此類加害人多是患有精神或心理上疾病,需要專業協助治療,而所觸犯的犯罪行為則須負法律責任,認定為兒童虐待是無庸置疑的。
而光譜上灰色地帶通常是家長的「動機」不是加害兒童,發生的狀況往往是面對孩子難以掌控的脫序行為,因為缺乏育兒知能,加上情緒失控,導致責罰失手形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其傷害程度符合兒虐指標,若結果是符合兒童虐待指標,沒有灰色地帶,但何以兒保單位要考量「動機」,而認為是不當管教?
許多慈祥有愛的父母,當孩子脫序哭鬧、無法溝通又遇到自己疲累缺乏耐心的時候,也會開玩笑地說能夠體諒兒虐父母崩潰的心理狀態了。當然若能夠用開玩笑表達自己的情緒,表示理智還能控制自己,不會對孩子作出傷害的行為,而許多容易情緒失控出手過重變成管教過當的家長,多已是本身長期深陷婚姻失和、經濟壓力或缺乏社會資源等因素所致。
孩子「脫序」的原因,可能是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的環境,如:父母「跑路」,屢換居所而缺乏安全感、日常基本照顧,如:三餐不定,營養衛生不足的疏忽造成生理上不適、情感總是被冷漠對待,如:缺乏心理上的同理慰藉而沒有存在感;或是孩子本身有特殊狀況,如:過動傾向的孩子等,孩子最後只好用「脫序」來表達需求,但父母自己已無能量和能力了解孩子的需求。
針對明顯位於「黑色」地帶的兒虐案,完善的兒童保護制度一定會評估人身安全,立刻安置受虐兒童,安排寄養家庭或育幼機構提供適當的照顧,以修復心中的創傷[3]。
■父母親應如何區分合理管教與身心虐待?
▸「管教」指的是以正向、支持的方式示範或告訴子女其應有之行為。
▸「虐待」則是以憤怒、負向的方式對待孩子。
▸「管教」是父母與子女均知道管教的原因及其行為的結果為何。
▸「虐待」則是父母單向、強制的壓迫,子女無法知悉自己為何遭受不當之對待。
▸「管教」是出於協助子女學習自我負責需要、有合理管教原則(符合兒童的年齡及身心發展)、並給予具體說明。
▸「虐待」則是出於父母自己的情緒需要、以不當的方式(如恐嚇威脅)、缺乏一致或合理的管教原則、未加說明。
▸「管教」是允許子女去練習父母所期望的行為,錯誤仍有更正的機會,所以子女可從中得到成長、學習。
▸「虐待」則是當子女有錯誤即會受到嚴苛的處罰,而讓子女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壞人",子女無法內化紀律,反與父母關係更為不信任與仇恨。
◉例如◉
▸(管教)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爸爸選擇帶著小明前往洗手間洗手並再次提醒飯前洗手的重要性。
▸(過當管教/虐待)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剛好爸媽又因家用衝突,爸爸隨即拿棍子責打小明的手腳,並不准小明吃飯,因為他沒洗手[4]。
■親權與懲戒權的行使界線
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根據媒體日前報導,一名「虎爸」因為不滿女兒表現不佳,接連以電蚊拍、皮帶或腳踹體罰,導致女兒受傷,最後被高雄地方法院以傷害罪判處1年有期徒刑。
民法第1084條第2項和1085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保護、教養的權利義務,甚至可以在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然而,上述的報導為民法規定帶來一個問題:「父母對子女的懲戒和教養權是否有界限?」
基於父母的親權和懲戒權,父母可以在必要範圍內處罰未成年子女,只要處罰的原因和手段是在必要限度內,就算處罰造成子女身體或精神上的痛苦,父母也可以阻卻違法。
但關鍵就在於「必要限度」,必要限度的標準,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探究。首先是懲戒的目的,懲戒必須是為了矯正、改善子女的不當行為。而不是出於矯正目的的處罰行為,就不能認為是必要的懲戒。例如為了發洩情緒而痛罵或痛打子女,就不是必要限度的懲戒。
其次,手段的強度也必須斟酌,一方面當然是處罰手段本身不能太過激烈,例如用水果刀割傷子女、把子女倒吊起來抽打,無論如何都是太超過了,當然不屬必要限度。另一方面,手段的強度也必須與懲戒原因相結合,懲戒原因愈瑣細,允許的手段就愈輕微。講白了,就是殺雞不能用牛刀,孩子上課睡過頭以及在學校犯錯被記過,這兩種情況所允許的懲戒手段當然有所不同。
■逾越界線懲戒的法律效果
下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父母確實有逾越必要限度的懲戒行為,會帶來什麼法律效果?如果父母對子女的過當懲戒已經達到刑法可以處罰的程度,父母就不能免於刑事處罰。包括傷害、強制、妨害自由等罪,都可能是伴隨著過當懲戒而來的罪名。甚至除了體罰之外,若父母對子女的辱罵和威脅過當,也可能構成公然侮辱或恐嚇危安罪,而不能拿「管教小孩」為擋箭牌。
當然,對於子女的肉體或精神上處罰,也可能構成家暴。法院可以依聲請核發保護令,禁止父母繼續接近子女,或是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特別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兒少福利法),如果父母對子女不當管教情節嚴重,依據兒少福利法第56條規定,縣市政府主管機關可以緊急保護或安置小孩。
甚至如果經過主管機關評估後,認為孩子不適合繼續在原來的家庭裡生活,可以依據兒少福利法第71條,請求法院宣告停止父母的親權,如此一來,父母對子女就完全沒有保護教養或懲戒的權利[5]。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最初有什麼徵兆?背後又有什麼原因?
關於「兒虐」我們不斷地探究與反思,姑且不論兒虐事件背後的脈絡與原因,許多涉及毆打、羞辱、甚至殺子自殺等兒虐行為的家長,往往具有某些傳統的不當教養觀念,諸如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或認為「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樣教就怎樣教!」、「孩子不聽話就要打」、「我只是恨鐵不成鋼,罵你是為你好」等種種的觀念下,不小心便頻頻以「愛」為名,合理化自己的情緒化打、罵行為,以「教養」為名,施行「恐嚇脅迫」教育。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的?也許最初只是家長偶發的情緒化教養行為,久而久之,它逐漸演變成一種慣性的過當教養方式,這些教養行為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與陰影將隨著他的成長不斷累積,而我們更懼怕的是,當家長不當的教養行為演變得愈發嚴重,最後會否失手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我們相信,若要終結兒虐的發生,得從源頭做起,例如:近幾年「兒福聯盟」的橘絲帶兒保運動,開始嘗試與家長探討親子教養議題,並推動「不打不罵」的溫柔教養主張。提醒家長打罵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與內心陰影,鼓勵家長們應多以尊重、傾聽、陪伴的方式,逐漸建立起與孩子理性溝通的良好互動關係,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覺察並處理自己的情緒後,再和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以及若不小心做出懊悔的教養行為時,能勇於向孩子認錯等等教養觀念。
讓孩子理解父母也是凡人,偶爾也會犯錯,但能勇於認錯,做為最好的身教典範。讓孩子理解你尊重他的想法,也很努力想與他溝通,因為你愛他,所以願意好好跟他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中時新聞網)「狠父不求人怒毆 打死3歲女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807000405-260106?chdtv
[2](TVBS 新聞)「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專家: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https://news.tvbs.com.tw/life/1124374
[3]「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https://www.cgmh.org.tw/cgmn/cgmn_file/1803011.pdf
[4](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區分管教與虐待」:https://www.dvp.ntpc.gov.tw/home.jsp?id=4fae2e3470ce3aca
[5](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6783
[6](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從兒虐談到教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挽救無辜的孩子?:https://orange.children.org.tw/news/news_detail/123
➤➤照片
(關鍵評論)「《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四大錯誤信念」: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7338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兒虐 #兒童虐待 #不當教養 #不當管教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AnnyeongLJ 안녕 엘제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職業問答 #英文老師 #補習班老師 #兒美語老師 안녕하세요 엘제이입니다 先跟大家道歉 本集沒有內崁字幕 因為我最近身體狀態不太好 無法長時間剪片 導致無法負荷字幕 所以這集請大家當成Podcast來聽(鞠躬) 職業問答今天來跟大家分享 補習班美語老師的心酸血淚(?) 不管是兒美老師還是...
「家長情緒」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家長情緒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家長情緒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家長情緒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家長情緒 在 AnnyeongLJ 안녕 엘제이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家長情緒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家長情緒 在 洪玉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家長情緒 在 情緒失控的父母,其實也是受害者:為了孩子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家長情緒 在 【家長情緒】家長好容易因為小朋友而發脾氣失去冷靜有甚麼 ... 的評價
- 關於家長情緒 在 上兒童家長情緒課程嘍! 今日主題: 你是貓爸?虎 ... - Facebook 的評價
家長情緒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年10月 。寧寧老師的 #寶寶課程 #親子情緒教養課程 開始招生
也跟大家說~寧寧老師已打過AZ疫苗嘍
另外,老師也開放 #線上心理諮詢 #線上教養問題諮詢預約,收費及詳情可私訊老師
【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就是擁有同理心、EQ情緒管理與自律的能力】
#大人的情緒療癒 #孩子的情緒管理學習 #親子的情緒療癒課程
「寶寶音樂手語及親職教養課」,促進 #寶寶的溝通及語言能力
「寶寶運動瑜伽及親子遊戲課」,促進 #寶寶的身體健康及心理素質
「親子情緒教養課程」,和孩子一起 #正向學習情緒管理
🚼小班制寶寶手語、寶寶瑜伽班,每班3-5組家庭
✅課程防疫說明
1. 上課所有成員,包括老師皆全程被戴口罩。
2. 進教室前,會掃實名制QR code以及量體溫,體溫正常方可進教室。
3. 進教室之後,家長與幼兒需先洗手。
4. 教室上課前後皆會進行消毒。
5. 0歲以下之嬰幼兒,家長請準備寶寶口罩、面罩或帽罩,為寶寶做好防疫措施。
▶️開課資訊
🚼親子情緒教養課程。和孩子一起正向學習情緒管理
9-10月平日班。週二下午
日期:9/28、10/5、10/12、10/19、10/26、11/2、11/9(七堂課,60-70分鐘)
備註:本期課程第一堂課於5月先上過,新報名者可於下一期上課,或學費從第二堂課開始算起)
時間:下午1330-1430
地點:台北車站附近(確定上課會在課前通知)
相關資訊請點報名連結詳閱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GsGJFpEC7aHM4DPg9
8堂課費用:5200元
7堂課費用:4550元
🚼寶寶音樂手語及親職教養課程
10月假日班。週六下午班
日期:10/2、10/23、10/30、11/6、11/20、11/27(六堂課,60-70分鐘)
時間:下午1330-1430
地點:台北車站附近(確定上課會在課前通知)
相關資訊請點報名連結詳閱
寶寶手語。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nNTRrcrTZtXom1pe7
🚼寶寶運動瑜伽及親子遊戲課(內含寶寶溫柔撫觸&親子按摩)
7月假日班。週六下午班
日期:10/2、10/23、10/30、11/6、11/20、11/27(六堂課,60-70分鐘)
時間:下午1500-1600
地點:台北車站附近(確定上課會在課前通知)
相關資訊請點報名連結詳閱
寶寶瑜珈。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RpSctXTKXUmCjZyh7
🚼寶寶藝術創作課程。歡迎加入老師台北自組班的藝術創作群組報名及繳費、課前通知,
有意者請私訊寧寧老師
【招生對象】
寶寶手語&寶寶瑜珈&寶寶藝術創作:「0-3歲」寶寶,及照顧者1-2位(爸爸媽媽或其他親友)
親子情緒教養課程:「2歲-5歲」,及照顧者1-2位(爸爸媽媽或其他親友)
(情緒課程,5歲以上要上課,也可以喔,可先找老師討論)
(家庭其他幼兒要一起來上課,單堂課需支付500元,有需要者可私訊寧寧老師)
【課程收費】
寶寶手語&寶寶瑜珈(一期六堂課)
優惠價:4000元/一期六堂課
揪團/介紹/同行/舊生:3900元/一期六堂課
寶寶手語&寶寶瑜珈合報:7800元
親子情緒教養課程(一期八堂課)
優惠價:5200元
同行/介紹優惠價:5100元
舊生優惠價:5000元
寶寶藝術創作:650/堂/一個寶寶
【請假、補課、繳費、課程大綱,其他相關訊息,請於「報名表」內詳閱】
課程簡介
超值的課程,身為諮商心理師 & 親職教養講師的寧寧老師,要跟各位家長及寶貝們,一起玩手語學溝通,一起學習情緒管理。小寶寶透過學手語,好好溝通情緒不爆炸,親子幼兒與老師一起學習情緒管理,良好的情緒管理法,幫助寶貝冷靜情緒、好好說話、好好溝通~老師的課程,都是在上課之後,家長可持續在家與嬰幼兒互動和玩耍的,直到寶寶及幼兒長大了,都還可以持續跟寶寶一起玩的親子活動,在教養上的CP值很高喔~
長期推廣正向情緒教養、同理心教養、親子EQ情緒管理的寧寧老師,以心理、教育、遊戲治療、藝術治療及隱喻為基礎所編排,課程內容包含老師親自設計的遊戲活動,亦包涵繪本、藝術創作、靜心及呼吸覺察、身體工作等多元活動,透過「玩」及「親身體驗」和親子一起學習情緒管理。老師也會在課程的諮詢時間中,分享許多情緒教育、親職教養的觀念,以及在親子互動中,如何正面地引導和教育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與技巧。
【寧寧老師。課程兩大優勢 & 特色】:
1.身為諮商心理師,在課堂中,寧寧老師融入許多爸媽最需要的「 #正向心理學 #心理學育兒法 」,讓爸爸媽媽了解更多寶寶及孩子的心理與行為,與寶寶更貼近,更了解如何與寶寶、孩子相處互動。課堂中,亦開放給家長進行諮詢,讓家長在育兒路上獲得方向
2.凡報名系列課程,即可加入寧寧老師所經營的「家長支持大群組」 ,與寧寧老師及更多家庭互動、交流及育兒資訊分享,並享有老師的後續諮詢服務
#線上付費一對一親職教養及問題諮詢,或其他自組課程等問題,請私訊粉絲專頁
粉絲專頁亦有其他課程,歡迎按讚追蹤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bysignlanguage.babyyoga.babyart.babyEQ/
💠寧寧老師課程IG/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rt_from_baby/
#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 #諮商心理師郭蕙寧 #同理心教養 #正向教養 #正向情緒教養 #親職教養 #情緒教養 #寶寶的課 #寶寶上課 #寶寶手語 #嬰兒手語 #BSS寶寶音樂手語認證講師 #嬰幼兒手語溝通實務 #DS全球嬰幼兒動能知覺瑜伽 #嬰兒瑜伽 #寶寶瑜伽 #寶寶運動 #嬰兒運動 #嬰幼兒情緒管理 #寶寶情緒課 #家長情緒管理 #情緒療癒 #親子互動 #改善親子關係 #嬰兒哭鬧 #寶寶哭鬧怎麼辦?#自律能力培養 #親子溝通 #正向心理學 #人初千日 #寶寶藝術創作 #藝術治療
#關於寶寶的事與教養 #孩子的情緒問題~都可以在寧寧老師課程中了解喔~
親職教養講師/諮商心理師 郭蕙寧/寧寧老師
/粉專文章/
✅當孩子生氣時,可以丟東西嗎?用襪子教情緒管理的寧寧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1017562205318458/?d=n
✅#在孩子挫折生氣時該怎麼辦?#如何提升挫折容忍?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1091607861247225/?d=n
✅給孩子最棒的品格禮物:自律及情緒管理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789811144760233/?d=n
✅寶貝在外發脾氣,就這麼躺在地上,爸爸媽媽都怎麼辦呢?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881096588965021/?extid=vU1gNrGPShSl768J&d=n
✅如何讓寶寶躺好換尿布。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
https://circlecle.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_31.htm
✅給刷牙一個儀式,讓孩子養成刷牙習慣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889018994839447/?extid=jPA0nmyTe1HfppSF&d=n
✅繪本分享。繪本分享「恐龍怎麼...系列」。親子一起學習情緒管理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900089253732421/?extid=0&d=n
✅寧寧老師。繪本分享「認識自己的情緒」。親子一起學習情緒管理
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823343358073678/?d=n
家長情緒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牛津大學今年初發佈的一份研究顯示,封鎖措施造成的壓力,使父母的壓力、沮喪、焦慮暴增,許多人感到難以放鬆、焦躁易怒、絕望、對事物失去興趣、恐懼與擔憂、沒耐性[1]。
家長在面臨生活工作兩頭燒與疫情焦慮,同時還承受長時間和孩子關在家的教養壓力,心力交瘁的情況下,於社群媒體上貼出體罰照片既是取暖也是抒發怨氣,似乎也不用特別嚴肅的看待,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6月25日媒體報導屏東縣社會處統計,今年與去年5月15日至6月20日升級3級警戒期間,兒少保護通報量從275件下降至142件,減少近5成,這是代表兒虐事件減少嗎?
社會處表示,由於過去通報來源學校約占43%、警察占23%、醫療院所占7%,而親友鄰居只占不到1%,當孩子沒有到校,學校無法察覺即無法通報,社區居民間又因為互動與接觸減少,社會處憂慮是否有不少兒少虐待案件黑數藏在家裡沒有被發掘。
【家長防疫火氣大,兒童家暴陳情案件變多】
— 防疫期間親子親子共處的4個技巧
■體罰與兒虐的距離:用管教合理化暴力
在社會處提出憂心警告,呼籲鄰里間多關心鄰家小朋友,一起擔任社會安全網守護者的時候,對比之前的網路「¬罰站照片」蓋貼文大樓,我們不禁要嚴肅提出一項關聯:根據2019年出版的《異常的正常家庭》書中內容(作者為韓國作家金熹暻,曾參與國際兒童救護組織,現為韓國女性家族部副部長):「當大家和整個社會皆認為,父母或養育者體罰孩子在所難免時,對於虐待的敏感度也會降低…在有大約一半社會成員接受可以對特定年齡層、在特定條件下使用暴力的社會裡,被視為無關痛癢的體罰會如同毒菇般,茁壯為更趨嚴重的暴力,沒有任何遏止的方法。」作者語重心長表示,體罰跟兒虐的距離並不遠。
日前台中一名遭重摔27次的7歲柔道男童於6月30日傳出不治,各界悲痛,這些都是以管教或訓練為名,由輕而重變得不可挽回,那條碰觸孩子身體的線必須畫下,這是對權勢下的弱勢者必要的保護,他們身體弱勢,表達弱勢,心理上更是恐懼威權。
➤「世界上大部分的虐童事件均是一般人偶發性的體罰失控造成的結果,而非極度不正常的人蓄意行使的暴力。」[2]
■家長防疫火氣大,兒童家暴陳情案件變多
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各級學校停課,學生通通在家遠距教學,沒想到親子多了時間相處,關係卻變得緊張,讓平常實施愛的教育的家長,都開始體罰了。
縣議員張雪如表示,疫情警戒間一般陳情減少,不過家暴陳情案件卻變多,而且還是兒童家暴,近一個月就有4起,陳情對象為國小3年級到5年級男女生都有,一位小五男童表示,玩電動太久被爸爸用衣架打了3下,覺得被家暴,所以打來服務處陳情,一位小四女童說,因為遲了10分鐘開電腦上課,就被媽媽打耳光,她覺得媽媽平時都不體罰,怎麼突然打巴掌,覺得被家暴了。
張雪如說,原來男童父母因疫情失業在家,父母多次因為他玩遊戲太久不寫功課斥責,最後爸爸受不了,拿起衣架對他體罰,他訝異平常都不會這樣,想到曾經上過反家暴演講,出現拿衣架打人畫面,所以看到爸爸拿衣架打人,就認為是家暴。
而小女童家父母工作正常,但常三催四請要女兒起床上課,最後疑似情緒失控才打耳光,而女童想到家暴畫面最常出現的就是打巴掌,覺得委屈才跟她陳情,不過也說,媽媽最後有跟她道歉。
張雪如表示,不過了解後,這4起案件體罰程度尚輕,也非常態施暴等,學童們也覺得是自己沒做好才被懲罰,都能體諒父母,也承諾會好好在家上課。她指出,疫情警戒期間,本應是親子相處最多最好的時機,可是教育、經濟等問題,易讓家長情緒起伏不定。
➤建議家長可跟子女一起做家事、烤蛋糕或是玩桌遊等互動遊戲,來增進親子關係。[3]
■新冠肺炎下親子共處的4個技巧
一場突如其來的傳染病不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步調,更悄悄改變了人際互動的樣貌。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升溫,愈來愈多公司採取遠端上班制度、社交聚會、公開活動陸續取消,出國工作、讀書的年輕人紛紛回台。一家人齊聚的時間變長,摩擦和衝突卻也增加了。
「享開心身心診所黃惠琪醫師」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壓力,是全面性、不分世代的。一來,疫情天天都有變化,大家要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也得時時留意健康狀況,任何身體不適都可能造成自己或家人的恐慌。另一方面,疫情衝擊下,也讓許多人擔心工作受影響,收入可能減少、求職更加困難等。
每個人壓力都不小,卻又不得不關在家裡長時間共處。即使是一點小事,都可能變成衝突的導火線。針對特殊時期的家人相處模式,她提出幾點建議:
1. 劃分空間用途,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時間」
隨著孩子長大成人,年輕世代本就更重視隱私。加上在疫情期間,很多上班族開始在家辦公,需要不被打擾的獨立空間。醫師建議,如果家中的空間有限、無法做到「每人一間房」,不如制訂時間表,分配空間在不同時段的用途。例如,客廳早上是長輩看電視專用、下午孩子可在此安靜工作,晚上才是全家人共餐的時間。
美國心理學雜誌《Psychology Today》也建議,如果家中不只一個人需要遠端工作,大家每天早上可先確認彼此的行程,確保你們不會相互干擾。
2. 約法三章,家事不只是父母的責任
疫情期間,不少父母會為了兒女改變原本的生活方式。例如幫忙顧孫子、為全家人採買、煮飯、洗好幾人份的衣服、多倒幾次垃圾等,「孩子本來已經獨立了,現在又回來跟爸媽討救兵,確實讓他們比較辛苦。」
黃惠琪醫師也指出,過往的家務分工往往是家庭成員權力角力下「不成文的默契」。像是爸爸要聽媽媽的、大家都不想做的事情就由吵輸的人去做。趁著所有人都在家,這段時間正好能讓大家約法三章,討論合理的家務分工方式。
3. 健康是個好話題,創造自然的親子互動
有趣的是,在這波疫情當中,很多50後世代的爸媽累歸累,卻也因為能被孩子依賴而感到欣慰。不少人到了50、60歲,工作屆臨退休、子女都獨立搬出家中。卸下職場和家庭的重擔,反而讓人感覺無所適從,好像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這樣的擔憂也促使他們頻頻詢問孩子:「我還可以為你做什麼?」
她認為,藉著這次機會,父母可以學會肯定自己,放下「不被需要」的恐懼。孩子雖然大了,但父母的協助和生活智慧仍幫得上忙。平常怕被嫌嘮叨、不知該怎麼和孩子聊天,這波疫情也剛好創造許多話題,討論買口罩的方法、關心彼此的身體狀況、一起檢查家中的酒精存量,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比起詢問孩子心情如何,現在關心他們的身體更容易創造對話。」黃惠琪指出,人有時候很難向他人具體地描述自己的心情。但以健康為引子,家人之間可以自然地關心彼此。像是防疫期間該採買哪些物資、怎麼吃才能增強免疫力、彼此喜歡吃什麼等,對話輕鬆又不尷尬。
4. 做全家人都喜歡的事,紓壓又能增進感情
疫情期間不方便出門,正好適合家人一起發展共同興趣。喜歡靜態活動的人,可以嘗試學習烹飪、在陽台種香草、多肉植物、用精油幫彼此按摩等。不只紓壓療癒,還可以造福家人[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天下雜誌)「在家防疫你吼過小孩了嗎 爸媽如何不崩潰?」: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948
[2](蘋果新聞網「從罰站照到柔道男童離世 疫情下顯露的兒虐隱憂」: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10701/JVL4OZPSRZCCLDBZCEGRBYECFA/
[3](自由時報)「家長防疫火氣大,兒童陳情家暴變多」: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591814
[4](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在家時間變長,易互看不順眼?新冠肺炎下親子共處的4個技巧」: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17840
➤➤照片
[1]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社會及家庭署 #兒虐 #體罰 #虐童 #家暴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衛生福利部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天下雜誌
蘋果新聞網
自由時報
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家長情緒 在 AnnyeongLJ 안녕 엘제이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職業問答 #英文老師 #補習班老師 #兒美語老師
안녕하세요 엘제이입니다
先跟大家道歉 本集沒有內崁字幕 因為我最近身體狀態不太好
無法長時間剪片 導致無法負荷字幕
所以這集請大家當成Podcast來聽(鞠躬)
職業問答今天來跟大家分享 補習班美語老師的心酸血淚(?)
不管是兒美老師還是一般的補習班老師都不好當啊
過去7年兒美老師生涯裡 有時候還要充當保母XD
我在補教業打滾7年 看過很多有趣或很八點檔的情節
因為真的太好聊了 只好拆成上下集
大家請期待下集更多的抱怨(喂
時間軸
1:05 過去補教經歷
1:30 為什麼當補習班老師?
2:17 入行門檻?需要證照嗎?
2:42 面試經驗
4:25 薪資待遇?起薪?
6:23 兒美與一般升學美語教學差異?
8:40 不專業控班經驗分享
11:25 工作內容
14:13 當老師是不是需要耐心?
15:11 教具是否自備?
17:43 兒美老師要兼任保母?
19:50 沒有經驗怎麼教學?
22:14 是否遇過恐龍家長或難教的學生?
24:59 控班一定要破口大罵?
26:18 學生通常比較喜歡外師?
26:59 如何跟家長溝通?
29:49 刻板印象 - 學校老師比較好?
31:33 真實補教人生分享
-----------------------------------------------------------------------------------------------------------
More About M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nnyeongLJ
Instagram:https://reurl.cc/ldm3Gv
合作請來信:lovejens0618@gmail.com
-----------------------------------------------------------------------------------------------------------
影片中使用的音樂:
*
家長情緒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成長過程中,爸媽決定了你所有的事情,自己只能乖乖聽話嗎?
其實,無論我們是兒童、青少年,還是已經長大成人,我們都有「被尊重」的需求。
❓ 究竟未成年人該擁有哪些權利呢?
👉🏼 「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兒童權利公約(CRC)專區」有更深入的介紹:https://bit.ly/3oZBJL7
#為什麼大人常常不尊重小孩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兒童權利公約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36 大人不尊重小孩帶來的問題
03:43 為什麼大人常常不尊重小孩?
05:29 長大後的我們,可以怎麼辦?
06:55 《兒童權利公約》是什麼?
08:48 我們的觀點
10:30 提問
10:52 結尾
【 製作團隊 】
|客戶/專案經理:Pony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在台灣 -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https://bit.ly/3l5E3hd
→ CRC|兒童權利公約 -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https://bit.ly/38mYZgt
→ 兒童權利公約逐條要義 - 衛福部社家屬(看裡面的附件檔案,裡面有整理每一條相關的各國案例):https://bit.ly/38gPfUP
→ 『欺負我年紀小嗎?兒童人權』 - 木擊者|臺灣吧 Taiwan Bar:https://bit.ly/3k6CHl4
→ 梅林的童話兒童諮詢所,當童話遇上兒童人權?|臺灣吧 Taiwan Bar:https://bit.ly/353L10K
→ 《老師該教,卻沒教的事》:與學生談尊重——十個你該尊重每一個人的理由 :https://bit.ly/3eygxaw
→ 「你讓弟弟一下有什麼關係?」父母先示範了「不尊重」,怎麼期待小孩尊重別人? - 商周:https://bit.ly/3evPFI0
→ 為何孩子不願意尊重你? 在那些大人不能說的祕密被發現後:https://bit.ly/3eygrQc
→ 是幫助孩子還是過度參與? - 親子天下:https://bit.ly/3l4PHZZ
→ 別讓孩子覺得「跟大人沒什麼好談!」 - 親子天下:https://bit.ly/36dyI18
→ 「未成年小孩哪有隱私權?」父母偷看手機私訊,還說是為你好…呂秋遠列10點反擊無知家長 :https://bit.ly/32kLcTB
→ 當別人不尊重你的孩子時,父母可以怎麼做?8個步驟為孩子贏得尊重 - 愛兒學 :https://bit.ly/3p5edMG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家長情緒 在 洪玉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31031台南市議會第一屆第六次定期大會市政總質詢2/9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日前到醫院探視崇明國中食物中毒學生,竟當著心急如焚、學生家長的面亂開玩笑,說只要把雙手會發抖學生打昏睡覺,就不會抖個不停。市議員蔡淑惠31日反應學生家長的不滿情緒,痛批鄭邦鎮枉為教育局長,開這種玩笑,任誰都無法忍受。
學生中毒 局長:打昏就不抖
探視9住院生竟失言 被轟「白目」
2013年11月01日 蘋果日報
【劉榮輝╱台南報導】台南市崇明國中九名學生因食物中毒住院,雙手還一直抖不停,教育局長鄭邦鎮日前到醫院探視時,學生家長憂心忡忡,希望快查明手抖原因,不料鄭竟當場回說:「只要把學生打昏睡著,就不會再抖了!」讓家長傻眼,批鄭沒有同理心。有市議員昨為此事在議會大罵鄭:「白目局長!」此事也在網路熱烈討論,不少網友嗆鄭說:「把你牙齒打爛就不會失言了!」
辯稱想緩和氣氛
鄭邦鎮(六十六歲)昨面對議員質詢,起先不願承認說過這些話,還辯稱「只說了些溫馨鼓勵的話」,直到曾前往探視學生的衛生局長林聖哲也說:「有聽到家長反映鄭失言之事。」鄭邦鎮才默認。
議會結束後,鄭邦鎮在媒體採訪時向學生和家長表達歉意,但仍然辯說:「當時只是想緩和家長情緒和氣氛,沒有幸災樂禍之意。」
林聖哲表示,台南市崇明國中三十名學生上周五到崑山中學進行職業試探課程,其中九名學生疑似吃了崑山校方提供的紅茶、蛋糕後,陸續出現不適送醫,多人還雙手不自主抖動不停,經過一周目前仍有五名學生住院治療,病情雖已緩和,但詳細病因尚待衛生單位檢驗食物檢體查明。
家長:不來也罷
台南市議員蔡淑惠昨在議會質詢時,指摘教育局長鄭邦鎮上周六到醫院探視住院學生時,家長憂心對鄭說:「小孩除了睡覺,雙手一直抖不停,希望局長能幫忙找出病因,讓小孩早點出院。」沒想到鄭邦鎮聽完,竟用開玩笑口氣說:「拿個球棒把他們(指學生)打昏,睡著了就不會再抖了!」家長聽了雖很生氣,但並沒當場回擊,事後才向民代反映,並說:「這種教育局長不來也罷!」
家長情緒 在 【家長情緒】家長好容易因為小朋友而發脾氣失去冷靜有甚麼 ... 的推薦與評價
一到小朋友食飯時就好易忟?又或者一到做功課時間,就好容易對住小朋友 情緒 失控?有可能係因為 家長 「諗多咗」導致。小朋友講大話,爸爸媽媽一定又擔心 ... ... <看更多>
家長情緒 在 上兒童家長情緒課程嘍! 今日主題: 你是貓爸?虎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上兒童家長情緒課程嘍! 今日主題: 你是貓爸?虎媽? -----認識教養風格. Rebeca Chien and 3 others. 4. . 1. Related Pages. 魚果課後教育工作坊. ... <看更多>
家長情緒 在 情緒失控的父母,其實也是受害者:為了孩子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一個情緒容易失控的家長,往往會給孩子造成長久的心理陰影,難以癒合。 有個朋友和我講起她童年時的事情:他的爸爸性格十分暴躁,她完全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爆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