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絕色美人,入獄6年,出獄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寫下了轟動世界的一本書!
1971年中國上海提籃橋監獄一批女囚從大門走出,她們神情麻木,臉色憔悴,身上的衣服懶懶地搭著,可在這群人中,有一個人卻很不一樣,她的衣服樸素卻很乾淨,雙眼明亮,腳步不急不緩,優雅的姿態仿佛剛剛赴宴歸來!
她一生的所言所行,至今想來都讓人震撼不已!
她,就是鄭念!
她家世顯赫從小就被嬌生慣養,而她命運多舛,中年喪夫,晚年喪女,更經歷了長達6年的監獄生活,可她非但沒有被成功「改造」,更沒有改掉一身的「小資毛病」,出獄後,這個女人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寫下了轟動世界的一本書!
1915年她出生在北京,原名姚念媛
祖父姚晉圻,是清末民初大儒,逝世後,總統黎元洪以其「學術精通,道德純備」明令國史館爲之立傳,父親姚秋武官至將軍!
她有著優渥的家境,生活富足,國內外都有存款,平日裏傭人伺候,她曾寫道:「我獨自一人待在書房裏,因著那懨懨的暑氣,包括在乳白色乾隆古瓶裏的朵朵康乃馨,都垂頭喪氣,沿牆一排書架,滿滿是中外經典名著」!
她有著出衆的外貌,在天津南開讀中學時,她曾四次登上過《北洋畫報》封面,而當年名聲大噪的趙一荻(趙四小姐)也才只登上過一次《北洋畫報》她的身邊,宦子弟追求無數,成爲遠近聞名的「風雲人物」!
她還受過最好的教育,曾在當時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燕京大學就讀,後赴倫敦經濟學院留學,並取得碩士學位。
在倫敦留學期間,她和中國學生鄭康琪互生情愫,結婚後,鄭康琪擔任國民政府駐澳大利亞外交官,於是她陪著丈夫到雪梨長居,此間誕下一女梅平,最心愛的人相伴左右,生活富足而安逸,這是她此生最幸福的時光!
她本可以繼續這樣幸福下去,卻偏偏和丈夫異口同聲選擇了回國,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她和丈夫毅然回到當時的上海,夫妻倆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回國,希望爲新的中國做貢獻,可是她怎麽都沒想到,正是這個愛國決定,會讓自己及家人受盡非人的折磨!
42歲,丈夫因病去世,中年喪夫,她非但沒有消沈,反而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一邊工作,一邊撫養幼小的女兒,爲了紀念丈夫,她還將自己的名字改爲鄭念;即思念之意。
精通英語的她,被聘爲亞細亞石油公司總經理顧問,她每天周旋于公司、政府之間,努力工作,以維持生活的原有品質,她住的仍是花園洋房,傭人數名,家裏陳設明清古董。當時偌大的上海灘,保持這種生活水准的不過十來戶,一位英國朋友曾稱她家是這個色彩貧乏的城市中,一方充滿幽雅高尚情趣的綠洲,她自己也說:我的居所雖稱不上華廈美屋,但就以西方的標准來說,也可屬於趣味高雅的了,爲了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家,鄭念費盡苦心,即使只身一人,也勇於承擔家庭的重擔!
失去心愛的丈夫後,更大的不幸接踵而至,亂世的洪流,將她卷入萬丈深淵!
文革初期,紅衛兵時時上門審訊,她預感風暴將近,情況眼看著一直艱難下去,她首先想到的卻不是自己,而是傭人們,爲了替我的傭人著想,在紅衛兵對我家宅查封之前,我已決定把那六千從銀行支出的錢,分給了他們,她斷然拒絕了傭人們與她共患難的要求,毅然決定獨自承受命運的暴風雨。
心中有仁,眼裏有愛,不因富貴而喪失同情心!
不久後,這場她預料中的風暴果然來了,家世顯赫,留學背景,還供職外商公司,無論從哪方面,她都注定無法在這場浩劫中幸免!
一個早晨,她正坐在家中,三四十個陌生人破門而入,亂砸一通,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陌生人,她鎮定自若,甚至還冒著被毆打的危險,用「可以去香港拍賣爲國家賺外匯」的理由,保存下了明代的德化窯名家雕刻觀音像,大青花瓷盆等數十件珍品,善良的她,還幫助一名,偷拿她戒指和手鐲的女紅衛兵打掩護,讓小姑娘有機會把偷拿的東西,「不著痕迹」地還回去,免於被同伴批鬥的命運!
紅衛兵還要拉走她的冰箱,她卻悠然地吩咐廚師爲她准備早餐,然後坐在廚房的桌子邊,吃著配牛油和果醬的吐司,淡定的喝著咖啡,甚至還告訴紅衛兵小姑娘,咖啡是什麽。精心呵護的家就這樣空了,女兒驚慌失措,她卻鎮靜地說:「凡事總要往前看,不要往後看,想想那些古董,在屬於我們以前,不知被多少人擁有過,經歷過多少戰爭和天災人禍,我們之所以能得到它,是因爲有人失去了它,當它們爲我所擁有時,我可以玩,賞它們,現在,我失卻了它們,就讓別人去玩賞它們吧!人生本就是過渡,財産並不是最重要的」。
面對飛來橫禍,卻從容不迫,名利財富,視作過眼煙雲!
後來,女兒被關進牛棚,鄭念則被指控爲英國間諜,關進了上海第一看守所,開始了長達6年半的牢獄生涯!
在那個理性與法制,全數崩潰瓦解的時代,一切都變得荒謬,毫無道理可言,爲求自保,身邊最親的人都可以誣陷,所有人都變得不再是自己,而她,一直在做自己!
她的牢房爬滿蜘蛛網,牆壁因年久失修而泛黃佈滿裂縫,床是粗陋的窄木板,她說:我有生以來,從未接觸過也沒想像過,世上竟會有這麽一個簡陋又肮髒的地方!
生活環境發生這麽大的轉變,人的情緒是很容易崩潰的,她卻在有限的條件內,盡可能地保持著體面乾淨,她聰明地用毛主席語錄中「以講衛生爲光榮,不講衛生爲可恥。」向難纏的看守借來掃把和清水,將整個牢房來了個「大掃除」用飯粒當漿糊,把手紙貼在沿床的牆面上,防止睡覺時灰塵掉落,用針線將兩塊毛巾縫起來,給水泥馬桶做了個墊子,甚至裁了一塊手帕做成遮眼罩助眠!
哪怕風雨摧殘,也有自己的精緻和講究,不因絕境而自暴自棄!
無論面對多少次審訊,她都始終堅持自己是無罪的,高壓之下,連她的親弟弟,也因無法承受精神折磨,交出所謂「證據」,而「背叛」了她,可她仍舊毫不動搖,在交代材料底部,落款是「犯罪分子」而她每次都不厭其煩地在「犯罪分子」前面加上「沒有犯過任何罪的」這幾個字!
她也有過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這時她就主動挑釁看守員,結果無疑都是一陣拳打腳踢,可她卻覺得很高興,看守都罵她是「瘋婆子」,可是只有她自己明白,只有用這樣的方式,才能激起自己的求生意念,因爲「抗爭」,也是一種積極的舉動,比忍耐、壓抑,都容易振奮人的精神。
在理性和邏輯完全,派不上用場的世界裏,她要如何爲自己爭辯呢?
細細思索過後,她決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她開始刻苦學習《毛選》一邊鍛煉活躍腦力,一邊從中獲取辯論的依據,結果,她對於毛選的熟悉程度,口才與智力,均無人能與她抗衡,她也打撈埋藏在記憶深處的唐詩,背誦並欣賞那些天才之作,沈浸在不朽詩句和美妙意境之中,在身體狀況已經差到不行,難以支撐站立之時,她擔心自己因爲神志不清,而讓造反派有機可乘,甚至還自己編了一個運動操,精神與肉體,一個都不能垮。
每個人都害怕,一場突如其來的永夜,只有少數人會爲這場漫長的寒夜,儲備足夠的精神食糧,直到獲得救贖,而她就是那極少數的人之一!
因她始終不肯「認罪」,她的身體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特製的手銬深深嵌入他的肉中,將她手勒得血肉模糊,有位送飯的女好心勸她高聲大哭,以便讓看守注意到她雙手要殘廢了,而她想的卻是,怎麽能因此就大放悲聲求饒呢?這實在太幼稚,且不文明!
因手被反铐,她無法正常飲食,每一次如廁都異常困難!拉褲子側面拉鏈時,手腕都會有撕心裂肺的疼痛,她本可隨意些,直接不拉拉鏈,可她甯願使傷口加深,也不肯失去體面,她說:我覺得這樣,太落魄太失體面了,對我的抗爭精神不利!
她不僅堅持自證清白,也不誣陷他人,甚至膽敢爲劉少奇辯護,她說:「在我看來,文革僅僅是一場爲自己澄清名譽的鬥爭,我不但要活下去,還要活得像花崗岩一樣堅強!」
她以纖弱之身,獨自抵禦了,世間的酷烈、人生的無常,用近乎決絕的毅力相信,終會有人會看到真相,還她清白!
因爲衣服爛到不能再爛,她便托看守給她拿衣服,看守拿了一件她女兒的棉襖給她,一看到那棉襖,她就一時懵了,這是文革那年她爲女兒做的,然而現在她已入獄6年,爲何女兒的衣服還是新的,是不是這孩子已經出事了?
她不敢再想下去,急忙問管理人員,沒有一個人告訴她實話,她在對女兒無盡的思念和猜測中,忍受著巨大的壓力,不斷在心裏,給自己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發誓一定要活著出去,爲了自己心愛的女兒。
漫長的六年半,在無人交流的孤寂中,在對女兒的極度思念中,在病痛的數次侵襲中,逐漸接近尾聲!
1973年,鄭念提前釋放出獄,可她竟然拒絕釋放,強硬要求宣布:她根本就是無罪,並且要求在報紙上公開賠禮道歉!
最終她平反出獄了沒有「揭發」任何人,更沒有承認任何莫須有的罪名。
在真個血腥濃重的文革中,她的手上沒有任何血痕,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尊嚴與良心!
出獄後的鄭念,已經是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可依然被衆人監視,她不信她女兒是自殺,秘密調查她的的死因,經過重重困難,她最終查到了真相,原來女兒是被人活活打死,然後扔下樓,讓人以爲是自殺的。後來她爲女兒洗冤,親手將凶手送進了監獄,15年後,凶手刑滿釋放,依舊兒孫滿堂,而她卻淒清孤寂,無人相伴!
女兒去世的噩夢,不斷折磨著她的精神,她再也無法忍受,決定離開,決定再也不再重返傷透她心的故國。
出國前,她向國家,捐贈了家中僅剩的文物,不帶走一絲一毫,文明在野蠻的暴力下流失,她實在不忍心再看到!
65歲高齡的鄭念,踏上客輪,漂洋過海,只身前往美國,在甲板上,一向堅強她,忍不住淚流滿面,離開生養她的故土,她說;「我的心碎了,完全碎了,只有蒼天知道,我曾千百倍地努力,要忠貞於我的祖國,可最終還是完全失敗了,但我是無愧的,這真是萬念俱灰的最後一刻」,如她所說:「罪不在她」!
到達美國後,她以極強的適應能力
克服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環境,每天清晨起床,都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一天,一個人購物、做菜、駕車、看病!
她年紀大了,身體常伴隨病痛,可依然鬥志昂揚,生活只要還在繼續,她依然要活得漂亮,驕傲地活給自己的命運看!
每個寂靜的夜裏,那些關於丈夫和女兒的回憶,都刺得她生疼,在如此巨大而漫長的煎熬裏,72歲高齡的她完成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本書《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上海生死劫》,那年,是1987年!
這本自傳體回憶錄也成了八十年代
中國「傷痕文學」的代表作一經推出,就風靡歐美,並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而轟動整個西方世界,有人說:這本書教育了西方讀者整整三代加拿大歌手Corey Hart專門寫了一首鋼琴曲《Ballade for Nien Cheng》向她致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庫切,都忍不住在《紐約時報》上寫書評,在人的水平上,她的回憶錄最偉大的可貴之處,在於她對自己,抵抗心理和身體的壓力的記錄!
80歲時,她還精神抖擻地穿梭於各大高校做演講,和學生們一起談論東西方歷史,鼓勵海外遊子努力學習,雖然離開祖國,但她卻從未忘記祖國,將著書所得的優厚稿酬,設立「梅平基金會」,專門資助大陸留美學生,讓他們能夠在海外學習減輕一些負擔!
一生浮沉,經歷過多少絕望,可看她老年的照片,看不到絲毫歲月孤苦的痕迹,無論身處何種命運的漩渦,她都不放棄去發現人生的美,去創造生活的美!
她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Let the past rest,不要氣餒,你一定要有一個希望,並且有信心、樂觀,朝著那個希望走,如果你覺得沒有希望了,那你就解除武裝了!
我在監獄裏,雖然那麽苦,我還是永遠要奮鬥的,只要你有一口氣,你就應該朝著你的目標奮鬥!
鄭念很美,這份美,來自血與骨中,那洗不去的堅韌與芳華,她總是溫柔地笑著,笑著把所有痛苦和辛酸,都化爲了生活的調味品,美麗奪目,透過歲月的煙塵,清晰地浮現,惹得人人驚歎!
2009年的一天,她在浴缸裏摔倒起不來,被送入醫院後,醫生告知她的壽命最多只有一年,她面色平靜,淡淡地說,我已經活夠了,我要準備回家了!
2009年11月2日,中國真正的名媛鄭念在美國華盛頓去世,享年94歲
她的骨灰,和丈夫、女兒合葬於太平洋,一家三口,至此終於團聚了!
大多數人以爲的名媛,是名牌堆身,錦衣玉食,可她卻讓我們懂得了,真正的名媛,是在於竭力維護自己的風範,在汙穢的塵世,保持儀態的高雅,靈魂的高潔,以最柔軟又最固執的姿態,守著最強硬的底線不放棄,即使面對淫威,淪爲階下囚,衣衫襤褸,依然有她的傲氣與尊嚴,即使近百歲的年紀,依然優雅美麗,清醒獨立!
這才是當之無愧,堂堂正正的真名媛,讓我們一起致這位不凡的中國女性!
轉載網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人際維基】桌遊工...
「寂靜之聲鋼琴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台灣共識 台灣成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The Sound of Silence 寂静之声鋼琴獨奏版Piano Cover by ... 的評價
- 關於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Simon & Garfunke-《寂静之声The Sound of Silence》钢琴曲 ... 的評價
- 關於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钢琴曲【寂静之声】The Sound of Silence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The Sound Of Silence 寂靜之聲(電影"畢業生" 主題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The Sound of Silence 寂静之音360p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寂靜之聲 的評價
- 關於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超越半个世纪的经典,梦境般的旋律!【睦芯钢琴】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音樂世界創作World Music Creation - Facebook 的評價
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天聽一點 #726】有點背景音,你反而會更專心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僅剩四位名額)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你現在想要寫一個重要的企劃案,或者是明天就有一個重要的會議簡報;你直覺的可能會想說,我找一個完全杜絕任何噪音的環境來完成工作,這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但如果喔,你是這樣想的話,你知道嗎?這樣是錯的!
因為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喔,相對於安靜無聲的空間,那些有一點混亂、吵雜的環境,反而能夠讓我們的大腦集中所有的能量,關注在最重要的任務,而且對於記憶力還有很大的幫助。
那你知道喔,剛剛那一段描述,你可能會覺得對啦!就算你說的是對的,可是好模糊喔,什麼叫做混亂吵雜?到底多混亂、多吵雜是OK的?
其實按照直覺來說的話,太吵雜它一定是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專注的嘛;所以呢,客觀的標準喔,在研究告訴我們營造大概70分貝的環境,工作效率是最好的。
它是美國的伊利諾大學做的研究,它讓很多參與者,在不同的噪音水平底下,去進行創業思考的測試。
這些噪音的水平,分別是0分貝、50分貝、70分貝跟85分貝,並且檢驗他們的表現;結果發現喔,彼此之間的表現雖然差異沒有想像中的大。
但是呢,只有在70分貝的狀況,也就是接近我們在咖啡廳裡面的聊天背景的這一個群組,表現會遠超過其他群組的表現。
這個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啊,我們在極度安靜的環境底下,我們的神經會變得異常的敏感。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有適當、自然的背景噪音,反而會讓我們產生更專心的狀態。甚至於,可以打破我們慣性的思考模式,這樣的現象就是一種「分心式的專心」。
而進一步的研究呢,在倫敦大學的心理學家~尼利.拉維提,他也提出一個叫做「負荷理論」。
他認為呢,大腦在任何時段底下,能夠處理的外界訊息都是很有限的;所以一旦大腦的知覺空間都被填滿,就會啟動注意力的系統,來決定哪些該關注,而哪些是可以忽略的?
所以呢,他就建議最好不要在寂靜無聲的環境裡面工作,它會讓我們的大腦,彷彿每一件事情都是重要的。
如果你選擇稍微有一點吵、70分貝,就像咖啡廳的背景,這樣的一個地方呢,我們的知覺其實會被佔據;而大腦就會開始自動的篩選,去集中所有的能量,去關注那些你真正重要的事情。
但是呢,你可能想到,啊我的工作性質很難移動到別的環境,或者是我附近剛好就沒有適合的咖啡廳,那有沒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呢?
其實是有的,你可以借由什麼呢?播放音樂、試著創造聲音略微吵雜的環境,不過前提是你要挑對音樂的類型。
因為有不少的研究認為,當我們聽古典音樂的時候,是能夠幫助我們大腦掌控記憶,和學習的部位,會相對的比較活化。
美國的加州大學,就曾經進行過一個實驗。他們發現喔,聽古典音樂能夠提高記憶力;而且還發現莫扎特的音樂,有顯著的效果。
研究者呢,就讓大學生分別去聽莫扎特的鋼琴曲,以及其他輕鬆的節拍音樂。
最後發現哦,那些聽莫扎特的鋼琴曲10分鐘的學生,他們的空間想像力的測試成績,上升了62%;而聽輕鬆的節拍音樂的學生,成績只上升了14%。
科學家們把這樣的一個效應,稱為「莫扎特效應」。
所以呢,說到這裡回到我自己身上,我在手機裡面就有一系列,我經過反覆測試能夠幫助我專心,而且更有創意的音樂清單。
有些呢是水晶音樂、有些呢是大自然的聲音。比如說,像我個人就特別鐘情於海浪的聲音。
那如果回到你身上,我也很鼓勵你,可以發揮一些實驗的精神,去找到那些能夠幫助你記憶、學習、思考,甚至於是發揮創意的背景音樂。
那當然了,如果時間、行程安排允許,我也很喜歡到咖啡廳裡工作。特別是喔,我自己在口袋名單裡,有幾間我個人覺得,每一次都能夠引發我非常好的創意思考的Starbucks。
那關於這些部分,可能就容許我保留一點隱私吧!
我真正想要告訴你的,就是發揮實踐精神;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找到,那些能夠幫助你記憶、思考,跟工作的背景音。
然而如果更深入來看,所謂「分心式專心」,這也呼應了我在線上課程裡,【時間駕訓班】裡面談到的「換檔」。
其實呢,我們常常會直覺的以為,好像工作要有效率,就一路專注到底。但是喔,我們的專注力就像我們的肌肉一樣;你一直不斷的去使用它,它是會累、它是會疲乏的。
如果你要讓你的肌肉效率,達成最好的表現,適時的休息、適時的換擋、適時的讓你的肌肉,能夠有恢復的空間;這樣子你才能夠有最好的表現。
肌肉是如此,我們的心智更是如此。所以如果你想要更進一步的學習,怎麼樣幫助自己心智換擋、怎麼樣發揮自己在專注,跟發散之間的一個最佳平衡,找到你的效率的關鍵。
那麼我很歡迎你,你可以加入【時間駕訓班】的學習。但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哦,不管你會不會加入我的線上課程。
我都希望你,在我們的真實生活裡面,如果你想要過得更好,學習是不可或缺的。
就如同如果你今天沒有聽到這一段內容,可能你面對明天重要的工作的時候,你還會有一個迷思,叫做你要找到一個絕對安靜的空間。
我常常說喔,如果你找到一個絕對安靜的空間,你也把網路…等等的干擾都拔掉,你以為你真的就會專心嗎?你可能在進入專心之前,你會先發瘋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提到的【時間駕訓班】,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很期待你跟我們一起加入學習,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寒風到港,這幾天天氣終於開始似到了冬季,不過另一股韓風一早已吹到香港,我是指古典音樂的韓風,而在古典音樂世界比流行音樂更早受韓風吹襲,鄭京和和鄭明勳就是一個好好的例子,之後有張永宙(Sarah Chang),而今次這位趙成珍會不會又是另一股古典韓風?
早前趙成珍與柏林愛樂在香港演出,相信也有不少香港樂迷看過他的演出,而我沒有到這場音樂會,所以我沒法對他演出有任何評價,所以只好聽聽他新推出這張彈奏Debussy(德布西)鋼琴音樂的新CD。
德布西的音樂是相當奇特,他的音樂不是描述,而以音樂引起聽者的聯想與共嗚。因此,不同人因為各自的處境不同,所以對德布西音樂的感受和理解也不一樣,所以我覺得要欣賞德布西的音樂要以感性的心來感受,放開所有理性與分析,這樣更會溶入不同音樂家帶你進入不同的德布西世界內。就是因為這樣,如這個趙成珍的德布西《Image》就留給大家感受,不想給大家一個框架所束縛。以下是一些有關《Image》『映像』第一集,也譯為『印象』或『意像』的相關資料,給大家一些音樂本身的背景。
“《Image》是德布西創作的鋼琴曲與管弦樂曲,共有4集,第1、2集為鋼琴曲,第3集為管弦樂曲,第4集為鋼琴曲『被遺忘的映像』,這一集在他生前沒有出版。
1903年7月,德布西與杜蘭出版社訂定契約,預定譜寫3首鋼琴曲與3首雙鋼琴曲或管弦樂曲,總共6曲兩套『映像』。在此以前,西班牙鋼琴家李嘉圖‧威涅斯(Ricardo Viñes)於1901年在私人場合聽到德布西自己彈「水的反光」與「運動」兩曲。不過當時的「水的反光」後來毀棄,與現有的樂曲不一樣。
當時所計畫的樂曲是:
『映像』第1集:1.「水的反光」2.「拉摩讚歌」3.「運動」4.「伊貝利亞」5.「悲傷的吉格」6.「輪旋曲」。
『映像』第2集:1.「飄過樹葉的鐘聲」2.「月落荒廟」3.「金色的魚」(4-6未定)
上面兩集,1-3都是鋼琴獨奏曲,4-6是雙鋼琴曲或管弦樂曲。
然而這個計畫暫時停下來,其間譜作『版畫』(1903)與『海』(1905)。在這段期間,德布西因婚姻問題失去許多朋友。1905年7月到9月之間,他與愛瑪逃到英國義本(Eastbourne),在該地推敲『映像』第1集。這時「水的反光」更換為現在的曲子,可能寫『海』的經驗影響到這件事。最後,不依當初的6首曲子,而由3首鋼琴獨奏曲構成『映像』第1集問世。他對這集作品很有自信,曾說「其位置在舒曼之左或蕭邦之右」。1906年開始著手剩下作品之作曲,1907年7月,『映像』第2集完成。當初預定寫雙鋼琴曲的3曲則把曲名稍作變更(「悲傷的吉格」改為「吉格」,「輪旋曲」改為「春之輪旋曲」),並把「伊貝利亞」與「吉格」的次序掉換,改為管弦樂曲逐漸完成。不過,德布西去世後,幫忙寫「春之輪旋曲」管弦樂譜的友人卡普萊(André Caplet)採用的次序為1. 「春之輪旋曲」2.「吉格」3. 「伊貝利亞」。
『映像』第1集:德布西於1905年完成交響詩『海』之後,完成兩組各由3曲組成的鋼琴獨奏曲集『映像』已如上述。這時他已經確立印象主義風格語法,接『海』之後,以『映像』開闢更為獨創的境界。第1集的首演,於1906年3月由威涅斯舉行。
1. 「水之反光」(Refletsdans l'eau,也譯成「水中倒影」)很慢的小行板(Andantino molto)4/8拍子。
這首樂曲常被說是受晚輩作曲家拉威爾『水的嬉戲』的影響,不過比拉威爾的樂曲富於詩情,繪畫要素也強。到處灑上纖細的快速音句,釀出很巧妙的光輝與陰影。是德布西創作的許多以水為題材的作品中,最有名的一首。要演奏還相當難,需要很高的演奏技巧。
『映像』曲集中,有許多首是把某件事物給人的映像寫成音樂,「水之反光」正是其典型的例子。此曲中的音樂要素會引起你怎麼樣的水的映像,那是很主觀的,跟別人所得到的映像不一樣都沒關係。一面想水的映像一面聽音樂,那會讓你得到更大的樂趣。
開頭右手暢流似的和音,聽來像是表現水波蕩漾與水面反射的光。左手則彈出緩慢的3個單音(降A-F-降E),這像水滴滴下來。這3個音在曲中成為很重要的主題,在樂曲最後會響好多次。這種不易算是旋律的「音的移動」,就成為一個主題而形成一首樂曲。不使用旋律,而是使用「音」本身來表現出音樂以外的事物,這種處理方法,在德布西的音樂裡常有。
表現水的搖動、光線的輝耀、水滴之後,氣泡從水底浮上來,水流漸急而溢出。溢水還以右手的琶音成為瀑布流去。形成一個高潮後,最初的主題回來。但右手已見些許變化,似乎可以感覺到水的細微動態。
左手的8度開始彈奏旋律時,音樂又呈高潮,到兩手彈奏琶音時,達到最高潮。之後慢慢轉調,進入安靜的氣氛。從這附近開始,音樂的氣氛有點像『貝加馬斯克組曲』的「月光」。
最後,開頭的主題流出來結束此曲。
2. 「拉摩讚歌」(Hommage à Rameau)很緩慢的緩板(Lentet grave)3/2拍子。
這首樂曲是1901年出版的鋼琴曲集『為鋼琴』(Pour le piano)第2曲「薩拉邦舞曲」(Sarabande)的姊妹作品。兩曲的樣式相同。薩拉邦舞曲是莊重而節奏緩慢的舞曲。先是盛行於中美,後來傳到西班牙。在巴洛克時期,是構成組曲的基本舞曲。德布西的這首作品,既沒有西班牙風格,也沒有法國氣息,沒有古代氣氛。
此曲雖有拉摩之名,但曲中毫無拉摩的影子;反過來說,為什麼跟拉摩沒什麼關係的作品,卻有「拉摩讚歌」之名,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不過德布西譜此曲時,正好在某雜誌寫稱讚拉摩的文章,此曲是否跟這事有關則不得而知。德布西很稱讚拉摩的歌劇,但對他的大鍵琴樂曲是否有興趣,也不很清楚,好像很重視。
德布西要求此曲「開頭要像供奉。然後如同『薩拉邦舞曲』,像節拍器一樣」…。
開頭以雙手彈奏的單音旋律結束後,懶洋洋的和聲接下去。不久氣氛一變,出現無法敘述的好像在談非現世世界觀的和弦。然後反復此曲唯一含有最強音的琶音與和弦,並再現開展部分。最後的十數小節是莊嚴而寂靜的世界,以最最最弱奏(pppp)結束。此曲樂譜只有5頁,速度又慢,因此或許不難彈,但有不少10度和弦要克服,這一點可能較難。德布西說,「要大大張開手指」,還說「絕不許以琶音彈奏」。
這曲可由許多詞句描述,悠然、甜美、寂靜、寂寞、參悟…,究會給你什麼映像?
3. 「運動」(Mouvement)動盪的(Animé)2/4拍子。
在這首樂曲中,在鍵盤上呈現觸技曲似的忙碌移動。這有如預見現代音樂。那細碎的節奏,繼續不斷的在振動,以體現樂音的色彩效果。
以右手單手開始後不久,左手進來。這時有一個節奏細碎、固定不變的由16音符形成的3連音符音形,繼續不斷忽而在右手,忽而在左手出現。這在中間樂段偶爾離開這固定不變的音形外,從頭到尾都出現在音樂裡。這像瘋狂的蜜蜂掉進蜂蜜罐裡,雖然狂飛,還是飛不出去一樣。這無窮動的音樂。”
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你現在想要寫一個重要的企劃案,或者是明天就有一個重要的會議簡報;你直覺的可能會想說,我找一個完全杜絕任何噪音的環境來完成工作,這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但如果喔,你是這樣想的話,你知道嗎?這樣是錯的!
因為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喔,相對於安靜無聲的空間,那些有一點混亂、吵雜的環境,反而能夠讓我們的大腦集中所有的能量,關注在最重要的任務,而且對於記憶力還有很大的幫助。
那你知道喔,剛剛那一段描述,你可能會覺得對啦!就算你說的是對的,可是好模糊喔,什麼叫做混亂吵雜?到底多混亂、多吵雜是OK的?
其實按照直覺來說的話,太吵雜它一定是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專注的嘛;所以呢,客觀的標準喔,在研究告訴我們營造大概70分貝的環境,工作效率是最好的。
它是美國的伊利諾大學做的研究,它讓很多參與者,在不同的噪音水平底下,去進行創業思考的測試。
這些噪音的水平,分別是0分貝、50分貝、70分貝跟85分貝,並且檢驗他們的表現;結果發現喔,彼此之間的表現雖然差異沒有想像中的大。
但是呢,只有在70分貝的狀況,也就是接近我們在咖啡廳裡面的聊天背景的這一個群組,表現會遠超過其他群組的表現。
這個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啊,我們在極度安靜的環境底下,我們的神經會變得異常的敏感。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有適當、自然的背景噪音,反而會讓我們產生更專心的狀態。甚至於,可以打破我們慣性的思考模式,這樣的現象就是一種「分心式的專心」。
而進一步的研究呢,在倫敦大學的心理學家~尼利.拉維提,他也提出一個叫做「負荷理論」。
他認為呢,大腦在任何時段底下,能夠處理的外界訊息都是很有限的;所以一旦大腦的知覺空間都被填滿,就會啟動注意力的系統,來決定哪些該關注,而哪些是可以忽略的?
所以呢,他就建議最好不要在寂靜無聲的環境裡面工作,它會讓我們的大腦,彷彿每一件事情都是重要的。
如果你選擇稍微有一點吵、70分貝,就像咖啡廳的背景,這樣的一個地方呢,我們的知覺其實會被佔據;而大腦就會開始自動的篩選,去集中所有的能量,去關注那些你真正重要的事情。
但是呢,你可能想到,啊我的工作性質很難移動到別的環境,或者是我附近剛好就沒有適合的咖啡廳,那有沒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呢?
其實是有的,你可以借由什麼呢?播放音樂、試著創造聲音略微吵雜的環境,不過前提是你要挑對音樂的類型。
因為有不少的研究認為,當我們聽古典音樂的時候,是能夠幫助我們大腦掌控記憶,和學習的部位,會相對的比較活化。
美國的加州大學,就曾經進行過一個實驗。他們發現喔,聽古典音樂能夠提高記憶力;而且還發現莫扎特的音樂,有顯著的效果。
研究者呢,就讓大學生分別去聽莫扎特的鋼琴曲,以及其他輕鬆的節拍音樂。
最後發現哦,那些聽莫扎特的鋼琴曲10分鐘的學生,他們的空間想像力的測試成績,上升了62%;而聽輕鬆的節拍音樂的學生,成績只上升了14%。
科學家們把這樣的一個效應,稱為「莫扎特效應」。
所以呢,說到這裡回到我自己身上,我在手機裡面就有一系列,我經過反覆測試能夠幫助我專心,而且更有創意的音樂清單。
有些呢是水晶音樂、有些呢是大自然的聲音。比如說,像我個人就特別鐘情於海浪的聲音。
那如果回到你身上,我也很鼓勵你,可以發揮一些實驗的精神,去找到那些能夠幫助你記憶、學習、思考,甚至於是發揮創意的背景音樂。
那當然了,如果時間、行程安排允許,我也很喜歡到咖啡廳裡工作。特別是喔,我自己在口袋名單裡,有幾間我個人覺得,每一次都能夠引發我非常好的創意思考的Starbucks。
那關於這些部分,可能就容許我保留一點隱私吧!
我真正想要告訴你的,就是發揮實踐精神;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找到,那些能夠幫助你記憶、思考,跟工作的背景音。
然而如果更深入來看,所謂「分心式專心」,這也呼應了我在線上課程裡,【時間駕訓班】裡面談到的「換檔」。
其實呢,我們常常會直覺的以為,好像工作要有效率,就一路專注到底。但是喔,我們的專注力就像我們的肌肉一樣;你一直不斷的去使用它,它是會累、它是會疲乏的。
如果你要讓你的肌肉效率,達成最好的表現,適時的休息、適時的換擋、適時的讓你的肌肉,能夠有恢復的空間;這樣子你才能夠有最好的表現。
肌肉是如此,我們的心智更是如此。所以如果你想要更進一步的學習,怎麼樣幫助自己心智換擋、怎麼樣發揮自己在專注,跟發散之間的一個最佳平衡,找到你的效率的關鍵。
那麼我很歡迎你,你可以加入【時間駕訓班】的學習。但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哦,不管你會不會加入我的線上課程。
我都希望你,在我們的真實生活裡面,如果你想要過得更好,學習是不可或缺的。
就如同如果你今天沒有聽到這一段內容,可能你面對明天重要的工作的時候,你還會有一個迷思,叫做你要找到一個絕對安靜的空間。
我常常說喔,如果你找到一個絕對安靜的空間,你也把網路…等等的干擾都拔掉,你以為你真的就會專心嗎?你可能在進入專心之前,你會先發瘋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提到的【時間駕訓班】,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很期待你跟我們一起加入學習,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Simon & Garfunke-《寂静之声The Sound of Silence》钢琴曲 ... 的推薦與評價
订阅频道收听更多的 钢琴 演奏曲: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FnBS4l4YNbrEej4dDVBRA?sub_confirmation=1** 喜欢的朋友记得要分享出去喔~ 超级 ... ... <看更多>
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钢琴曲【寂静之声】The Sound of Silence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钢琴曲 【 寂静之声 】The Sound of Silence. 827 views827 views. Jun 26, 2021. 8. Dislike. Share. Save. Piano Songs. Piano Songs. Subscribe. ... <看更多>
寂靜之聲鋼琴曲 在 The Sound of Silence 寂静之声鋼琴獨奏版Piano Cover by ... 的推薦與評價
SimonandGarfunkel #thesoundofsilence #pianocoverThanks to noviscore for thi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