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年菜不能叫单座 #好贴心 #有种至少的安慰 #有种可负担的欣慰 👉👈 今年要保住傳統很难,破例好像可以☝️ ~單座盆菜、單座臘味飯、二人份魚生,全部都有!突然溫暖啊❤️ 這酒樓是我劉家擺宴席之福地,KL人都曉得!正!#吃嘢慢鏡恕我斗不過峰哥 #我將鴨腿立刻奉上 #你來啦峰哥 #他可以吃到翻白眼 #什麼叫敬業樂業
年菜外賣 👉 http://bit.ly/HappieFamilyWithMarcoPolo
⚠️ 只限Klang Valley
⚠️ Self Pick-up - 請註明Pick up日期與時間(除夕特別鼓勵Self pick-up,盡可能減少吃年飯因運輸服務而耽誤)
⚠️ Delivery服務須在下單後,與酒樓服務人員進一步溝通(收費另加)
#即使單座也可高朋滿座 Marco Polo Restaurant @ 富臨門酒家
#訂給無法回鄉的巴生谷遊子 #老闆訂給下屬 #父母點給孩子 #迷你盆菜 #迷你臘味飯 #無生食魚生 #童年鯉魚甜品 Chan Fong 陳峰 Cheryl Lee 欣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敲銅鑼,鼓鈸喧天,暮色沉沉的馬游塘村生猛了:金豬開陣,祝禱繚繞香燭,爐火熊熊蒸氣騰騰──村屋間空地搭竹棚張綵燈,筵開廿八席,熱辣辣葷素源源上桌來,觥籌交錯,賓主俱歡顏。 這是一場筵席包辦館「大來東南」主理的壽宴。食材爐灶、枱凳碗筷、侍應廚師統統到會來。從上世紀中葉起,大夥就像紅船戲班一樣鄉轉鄉,...
富臨酒樓菜單 在 Cheryl Lee 欣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谁说年菜不能叫单座 保住傳統不如破例☝️ ~單座盆菜、單座臘味飯、二人份魚生,全部都有!全是我們最需要的溫暖❤️ 今年讓穩守41年的 Marco Polo 富臨門為你保住年味,合理價格,就是要你好好過年,好好地吃~
#金漆招牌 #貼心安排 #難怪峰哥May子吃得滋味
年菜外賣 👉 http://bit.ly/HappieFamilyWithMarcoPolo
⚠️ 只限Klang Valley
⚠️ Self Pick-up - 請註明Pick up日期與時間(除夕特別鼓勵Self pick-up,盡可能減少吃年飯因運輸服務而耽誤)
⚠️ Delivery服務須在下單後,與酒樓服務人員進一步溝通(收費另加)
#即使單座也可高朋滿座 Marco Polo Restaurant @ 富臨門酒家
#訂給無法回鄉的巴生谷遊子 #老闆訂給下屬 #父母點給孩子 #迷你盆菜 #迷你臘味飯 #無生食魚生 #童年鯉魚甜品 Chan Fong 陳峰 DJ May 子
富臨酒樓菜單 在 姐死姐還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晚食左餐令人傷心嘅飯...》
事源,我好想食龍蝦伊麵,於是今晚就去左銅鑼灣駱克道銅鑼灣廣場二期翠園食飯...
去到發覺...所有職員,不論知客,樓面,傳菜,部長都係鄉音呀姐...
● 訂位,入座:媽媽節臨近,現場有好多媽媽同孝子訂左位等入座。知客「唔啾唔睬唔應」,隔左陣,鄉音知客喝大家「等陣啦」。半個鐘後,鄉音知客以診所叫名法大叫:「陳小姐,杜生,楊太,一齊入來...」。我都被召喚,行到入去,鄉音知客:「個幾張自己揀位坐啦」。我心諗,睇戲都帶位啦,茶記都講「靚女,埋邊卡位坐」,何況媽媽節臨近,一家大細去酒樓食飯。
● 點菜:在場幾枱連櫈都無,鄉音樓面A又喝「等陣啦」,求救無援,求人不如求己,大家自己搬。同一時間,鄉音樓面B拎左一疊媽媽節菜單來,好似考試派卷咁,每枱派一張,「想食咩就自己圈住佢啦...」,喂,食譚仔呀姐都行過來問你食咩啦,我係想食龍蝦伊麵,蒸條魚架,你唔行埋來,我點話你知條魚要咩品種,咩身型呀?鄉音樓面B再加多句「張紙上面無個啲就無架啦」,我來食龍蝦伊麵,點解搞到變車仔麵,是咪玩野。
● 上菜招待:唔知呢度有無同場食客睇到我篇文,我今晚未食飽,我相信其他枱食客都唔飽,等到條頸長過薛海皮啲野都未來,大家都話啲野唔要啦,就埋單散水。我哋同鄉音樓面B講唔要XXX菜啦,鄉音部長轉頭拎張單來話「我無聽過」,DIU,立遺囑咩而家,係唔係要等齊人先通知得你「我唔要碟餸」?
● 成餐飯真係每個點都富有火藥味,而且火種處處, 枱枱都不滿。叫鄉音樓面埋單,佢電話響,竟然話「等等下,聽個電話先」。上菜唔齊出錯,鄉音部長同鄉音樓面互相喺食客面前DIU對方,「頭先叫左你跟個枱呀」,「邊有?」,罵罵聲此起彼落。
※※※
新香港人組成嘅前線勞動力,真係毫無勞動力...
點解今餐飯係一餐傷心飯,因為今時今日,「美食天堂」係請哂呢班「出唔到廳堂」嘅新香港人做前線代表。再拎多100 粒米芝蓮星星,都彌補唔返呢班冚家產所丟嘅架。今晚有好多外國人都來呢間酒樓食飯,呢班冚家產喺外國人面前,係以原子彈嘅威力破壞美食天堂嘅美譽,真係好想企起身逐枱同外國人澄清,香港人唔係咁,「他們真係不代表我」。
呢班新香港人,完成無法承繼「真香港勞工」有效率,做事穩妥嘅精神...
有人話真香港人本身服務態度都唔好,waiter sales 都西口西面,我覺得,真香港勞工衰極都有譜,態度唔好都將件事快速完成到。呢班新香港人,你永遠估唔到佢有幾離譜,非但無態度無服務,更完成唔到任務。
你係真香港人,你係特別忟,以前真係唔係咁...
早幾年,仲覺得港島區少啲鄉音新香港人,我諗好多新香港人住九龍新界,唔願意跨區工作,佢哋毒害香港服務業嘅範圍暫未擴散,而家,呢班冚家產真係多到幾乎多過香港人,無處不在。好多人話「少數大陸人未適應香港文化先會咁,唔多嘅」,我會話事實「笨」唔係咁,好撚多新香港人都係咁。又有人話「新香港人會學習,譚仔呀姐都有進步,俾啲時間佢哋」,但我唔想等佢哋成長呀,佢哋嘅數目好似阿米巴蟲每日150 個咁增長,「成長成長」,到時無哂外國旅客,就真係為時已晚啦。
最傷心都莫過於...
今時今日...唔想咁樣樣,可以點樣樣... 係咪又要「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再包容?
Hong Kong Maxim's Group 香港美心集團,你哋係唔係要搞搞佢呢,你搞撚死個美食天堂呀。
富臨酒樓菜單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敲銅鑼,鼓鈸喧天,暮色沉沉的馬游塘村生猛了:金豬開陣,祝禱繚繞香燭,爐火熊熊蒸氣騰騰──村屋間空地搭竹棚張綵燈,筵開廿八席,熱辣辣葷素源源上桌來,觥籌交錯,賓主俱歡顏。
這是一場筵席包辦館「大來東南」主理的壽宴。食材爐灶、枱凳碗筷、侍應廚師統統到會來。從上世紀中葉起,大夥就像紅船戲班一樣鄉轉鄉,走過六七動盪、七八十年代經濟飛躍⋯⋯伙頭兵團今天髮稀了、背彎了,彈指間炒炸蒸燉,光芒依舊在。縱然行業日落江河,廉頗亦老矣,但這終究是他們的舞台,猶如大老倌踏出虎度門,必定傾力演出。
正月,是大來東南全年難得的忙碌時候,一個周日包辦了六七個筵席。人稱「倫叔」的老闆陳倫駐店調兵遣將:哪位師傅擅長哪些菜、走甚麼崗位、誰去煮日宴或晚宴甚至走兩場……他自詡為僱傭兵阿頭,「無僱傭兵,怎打成仗?我們有後生的,不是個個六十幾,八十幾也有,總之是耆英啦!耆英功夫夠,守門好,調味等等準確些。」倫叔八十歲了,依然精神矍鑠。
幾十年來他都行散工日薪制,有訂單就召集好兄弟埋班。這晚壽宴,他派出三個大師傅,四蒸兩炒六個爐頭,還有幫廚和雜工十三人。「我們包辦筵席,不可能跟酒樓一樣分工。」晚上十幾個樓面,日間已在油麻地店內劏魚剪蝦。
師傅也清晨六點多回店預備:需火候的燉湯、炸子雞上皮,以及每一個菜式的配搭得先做好。譬如「百寶鴨」,全鴨起骨,再釀入蓮子、銀杏、瑤柱、鹹蛋黃等超過八種材料,扣燜一小時,廿八席的鴨就花上好幾小時。筵席現場,師傅也「瓣瓣得」:砧板埋灶搬抬,隨時走位「執生」:上菜急起來也要掉下熱鑊去幫手排菜。「我們好似舊時打波,十上十落的陣形。」倫叔用荷蘭隊全能足球比喻。
包辦的承諾
藍田山上馬游塘村的壽宴,七點開席,午後雜工率先運來枱凳鋪設;師傅和食材工具在兩三點陸續抵達,起爐搭灶洗刷,肉食菜蔬調味料一一擺列開來。
五點多,鑼鼓響起,主家拜神;師傅開爐點火,首先熬煮糖水紅豆沙,而澆在大菜上的濃芡、炸油一一先推先熱待用;雜工披上白恤衫,變身侍應候命。準時七點,拜神金豬吃罷,冒着白煙好彩頭的「發財好市」啟動盛宴,主人賓客齊舉杯:「飲勝!」
大家酒酣耳熱之際,在爐邊起勁的師傅忽然停下來,翹首以待。原來主家要敬酒,樓面事前通報師傅歇一歇。「包辦筵席有一好處。酒樓一起菜就全部煮了出來。去到你府上就不是了:喂,師傅慢一點啦!遲幾個字再起菜啦!師傅就會停。」倫叔得意地說。
他強調,大夥臨時是主家的僕人,「也可以說是包辦的承諾,如果到時『我不喜歡做』,唔得!你幾大都做完那一晚。」像這天天氣不穩,主家搭的竹棚不能遮蓋廿八圍,要分頭二圍,大夥就分兩次煮食招呼,工時長了近一倍,酬金不變,也無怨言。
功夫,六十年前
這晚主家曾宏五兄弟為八十有一的母親擺壽。「我覺得在村搞到會很有氣氛。」曾宏說,原來四十多年前阿爺已跟東南結緣。跟冷餸翻熱的盆菜不同,筵席上每一道菜現煮現吃,那股熱辣辣給人驚喜連連:一條蒸魚上來,剛剛離骨,很嫩滑;熱炒燜煮,全是「小時候酒樓的味道」──沒複雜的化學調味,吃了不口渴。
賓主享用完鬆軟大壽包、濃甜紅豆沙,盡歡席散。師傅撤退,樓面收拾狼藉杯盤。時近午夜,大貨車盡吞爐具碗碟,消失於夜幕下;要不是賓主臉上的悅色酒氣,盛宴好像沒發生過。
倫叔說,筵席到會不是沒市場,飲食集團也設部門營辦,不過數獨立經營、既包辦「筵」(菜)又提供「席」(枱凳餐具)的筵席專家,九龍只怕剩下他這一家。而他,也入行超過半世紀了:1957年,十九歲的他由廣州來港做了一年錶行打雜,就投靠開包辦館的姑丈,從此走上包辦路。
「當時甚麼也不懂,何謂大雞三味?何謂四和菜三和菜?好烏龍。」知不足,學不倦。他晚上一有空就用舊報紙練字;看營業部怎樣寫菜單;入廚房偷師。後來他往外闖,包辦館、茶居,樓面廚房點心樣樣都做。「我們東南的事頭請人,席上揀菜薳,好挑剔,你不勤力不醒目他不睬你。」他先後入東南、大來兩間包辦館。兩店由甘日新和嚴志二人在1948年創立。1972年,兩位老闆退休打算結業,他於是和拍檔用盡十萬元積蓄頂手,把兩個字號合併成為「大來東南」。
筵有大小 無分階層
倫叔二十多歲就在包辦館當上大掌櫃。他回憶,行業在六七暴動前最興旺。大來經常到富貴人家的花園別墅做宴;主家一來喜歡包辦隨時候命,二來家宴私隱度高。那時,工廠在大時大節和廠慶也經常擺酒,「譬如唯一水壺廠、鄧芬記。有錢佬聚居的又一村、中半山、九龍塘,那時候很多……」倫叔不願提豪客名字叨光,只漏了嘴:「舊時總華探長是常客,現任不少高官警司也食過我們的餸菜。」
從前,包辦館街街也有,單是廟街已四五間,包括大來和東南。店本身也擺到三四圍,「那時無冷氣,太太們喜歡高髻頭,牛角扇吹到髻都歪了。」倫叔忍不住笑起來。六七年暴動後,有錢人紛紛離港暫避,兩店生意跌了八九成。及至七十年代,酒樓愈開愈多,「人家當然想嘆冷氣、更好的招呼和環境。」包辦筵席漸漸式微。
為了拓展生意,倫叔二十年前也做起盆菜來;沙士前甚至也做蛇宴。現在筵席和盆菜各佔一半。盆菜有幾百元一圍;筵席可達萬多元一席,但不多;千多元最平常。「貴婦狗生日請客仍然有;隱形富豪做生日、擺滿月,入伙一定要光顧我們啦!旺一下新屋。」他做得最多的是社團和大學千人宴。正月時,露宿者之家也訂了五席給附近油麻地、深水埗的街友。蒜香基圍蝦、菜膽百寶鴨、五柳炸石斑……他和師傅一視同仁用心炮製,佳餚趁熱派人連同摺枱碗筷用手推車送過去,服務周到無分階層。
老友一齊打天下
「我做了幾廿年,後生做到老了。」倫叔笑咪咪,總是腳踏白水鞋,手握一罐生力啤。接洽生意、買料、訂貨他一腳踢;廚房告急他就衝入廚房,樓面不行幫樓面。
「現在無人願意(接手)做這樣辛苦的事了。」大來東南到今天,打理人只剩他一個。人家退休坐公園,他很抗拒,有事做就開心,「回來認識多些朋友,老中青也認識一些,多好呀!同時跟社會不脫節。」
辦公枱上,毛筆墨盒放在手邊,他十年如一日為客人擬寫菜單。菜單值多少錢,他就買同等的貨給客人。「你不可以隨便一種貨給主人家,否則如何運作幾十年呀?蠔豉來說,客人需要大隻的金蠔或最大的沙井蠔,二百多元一斤,我需要買那些。小一點百多元甚至幾十元一斤,不同嘛!」
人隨行業走到日暮,倫叔一點不傷感。目睹同行一間間消失,唯獨大來東南撐了下來,他淡淡然說:「無人光顧,你就要結業。我們幸好有班老友記合作,圍威喂,打天下!」倫叔呷一口他形容為「生命之源」的啤酒,清涼、回甘。
舉重若輕 大師傅
謝龍師傅(67歲)
入行四十多年,去過上海、台灣做大廚。這日他中午和七十多歲的Man叔在上水煮了六圍,傍晚再來馬游塘村拍檔入行六十年的鄭成師傅炮製廿八席。一年之中,只年尾正月較忙,「如果靠包辦筵席搵食,真是無得食。」他在大來做散工三十多年,倫叔叫到,義不容辭。「當做義工舒筋活絡,是一種樂趣,大家老友傾吓偈開心點。」做廚師,謝師傅笑言:「客人讚好,證明自己煮得好。」
黃錫師傅(66歲)
曾在港島有名的包辦館歐燦記隨父做廚,二十多年前歐燦記結業,轉來大來。「上門到會好像酒樓,只是整個廚房搬過去,沒有搭棚的就在露天煮。」這天,他清晨六點多就返油麻地店鋪廚房張羅,蒸煮了七八成,現場來做兩三成。席散,其他師傅撤退了,他留下來搬搬抬抬,收拾物資上車,回店卸貨已過午夜。「做慣了, 沒甚麼問題。」錫師傅總是和顏悅色。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葉天榮
大來東南筵席
地址:油麻地廣東道844號永發樓地鋪
電話:2780 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