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雙閱讀分享
大家好~大家安安~~我是慕雙
繼上一次分享的 #與神相繫的白魔女秘術 這本書,今天延續這本書的內容講講新月祈願。
#新月祈願
什麼時候是新月呢~
簡單說就是晴天的晚上肉眼看不到月亮的時候就是新月囉。
在新月的時刻,人們認為是一個新循環的開始,同時也有變化、汰舊換新、不同樣貌的意味在裡面。藉由特定祈許發願的方式,期待迎接新的循環到來,經觀察後發現,也跟新月在哪個星座有著密不可分的議題。
就像新月在處女座,可能就會跟處女座特質相關的議題產生,當然也能利用這樣的議題,祈願相關事情能夠順利,擁有不同樣貌全新的開始,新月祈願無論在生活、工作、愛情、友誼等等面向,只要內心有著明確想改變的方向,現實上必然會有所影響(意念創造實像)。
-
-
以下是這本書的祈禱文
偉大的女神們,我與大地同在,並崇敬大地。
即使無法得見祢的身影,亦能感受到強勁的力量。
請傾聽我由衷的心願。
我的願望是__________。(簡潔明瞭說明自己的願望)
-
-
關於祈願這件事一定有人會滿滿疑惑,難道說這些話願望就會實現嗎?
當然沒那麼簡單。要讓祈願成真,需要懂一點點原由才行。
祈願跟信仰的源頭是一樣的,信仰推動信念產生意象影響現實,過程可逆但缺一不可。就好比信仰本身,無神論也是種信仰,相信這世上沒有神明,於是就活出沒有神明的人生,當然這類人可以轉而對內操作顯化法則,有可能認為自己就是神就是生活主宰,所以無須借助外力。進一步說,信仰是自己的 #精神 支柱,在卡巴拉中也代表著"火"元素(原形之界),有了這個火的種子,在接下來的顯化過程上只要一步步依循著每個步驟,祈願成真也就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了。
在上面範例禱文中,可以做些簡單的修改,以及念誦禱詞時留意自己的情緒,就像冥想一樣,想像自己已經擁有了,反覆的感受擁有時的愉悅,並且最後感謝月之女神們的給予。
禱詞內容沒有固定,隨著每個人的信仰不同而有調整
EX:
慕雙是多神信仰,關於『月』與『夜晚』神的形象,在內心直覺馬上聯想到某某某位女神是最好的。於是禱詞上做一些修改跟調整
腦海中要不斷隨著禱詞內容切換自己相關的生活畫面(慢慢感受念誦,情緒不中斷)
偉大的女神們,以及偉大的女神OOOOO(女神名),我與大地、與這片土地同在,並感謝大地的給予和賜予。
即使無法意會您偉大的身影、創造的歷程,最終我也能隨著每個人類受惠於您的力量、您的恩惠。
(稍停幾秒感受情緒)
感恩您難以言狀的創造和保護,請傾聽我的心願,請傾聽我的心願,請傾聽我的心願,希望___________。(心願內容)
感恩女神們的傾聽、感恩OOOO(女神名)的傾聽,願我與月之力量同在。
必須強調的是,每個人對『感恩』,想表達的內容不盡相同,想出自己有感覺禱詞,只要不偏離原始版本太多,效果會比複製貼上要強烈很多,當然也可以照書上的禱詞 #不用更改。整體來說,祈禱過程尤其是『帶著與禱文內容相同的情緒祈禱』效果最佳。
關於這本書還有些有趣的魔法,留到下次介紹😉
下次介紹關於吸引金錢的魔法,慕雙自己實驗有效哦
-
-
👉上集回顧:https://www.facebook.com/thothnotes/posts/4456986177701744
👉函授課程優惠至本月底
🍀函授課程介紹:
https://www.facebook.com/thothnotes/photos/a.1011051765628553/3432778926789146/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E2%9C%A3%E6%85%95%E9%9B%99%E6%89%98%E7%89%B9%E5%A1%94%E7%BE%85-%E3%80%90%E5%85%A5%E9%96%80%E5%87%BD%E6%8E%88%E8%AA%B2%E7%A8%8B%E3%80%91-i.75821511.8777618186?position=32
#托特塔羅 #塔羅占卜 #函授課程 #慕雙 #塔羅教學
「實驗步驟範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實驗步驟範例 在 托特塔羅占卜教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實驗步驟範例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實驗步驟範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實驗步驟範例 在 網路上關於實驗結論範例-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實驗步驟範例 在 網路上關於實驗結論範例-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實驗步驟範例 在 網路上關於實驗結論範例-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實驗步驟範例 在 實驗步驟怎麼寫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實驗步驟範例 在 實驗步驟怎麼寫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實驗步驟範例 在 實驗步驟怎麼寫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實驗步驟範例 在 23個在家也能進行的簡單小實驗 - YouTube 的評價
實驗步驟範例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良友私訊提問回覆
#如何學習老師的能力到自己身上的實際方法
之前有一篇文章,
我分享了從三位老師身上學到表達的方法
收到了良友的私訊,詢問我
關於「模仿他們說話的節奏,思考風格」
是如何想如何進行的?有詳細步驟可以拆解嗎?
我從這三位老師身上學到什麼東西呢?
嗯~這個有點難簡單說明白
不如說長期關注他們的發文、合作創造作品
、提問交流,耳濡目染之下,對他們了解比較深。
我是屬於那種與其到處去上課,
不如鎖定我想學習的領域裡面,
少數幾位個性合得來的老師,
深入去了解他們的背景和核心思想的類型。
這種類型的老師我覺得不是很好找,
除了專業度上必須問不倒、給我的解答還要醍醐灌頂、一語驚醒夢中人的感受;除此之外還要會寫文章、經營自媒體,進行多領域的嘗試和跨越,眼界才不會太窄;有一身的傲骨還要有利他給予的精神、豐富與人相處的應對經驗;個性還要合得來,能接受我有時白目無知的言論,適時點醒我.....
講著講著比我找老公還挑,如果你有找到要好好珍惜,還有記得介紹給我認識一下😂
#跟三位老師的學習經歷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像我有參加銀快老師的夢想陪跑員、當過1、2次的上課助教,我會在台下觀察他穿的服裝、講話的語氣和每頁的簡報涵蓋多少資訊配置,講了什麼樣的故事吸引聽眾的眼球。
在簡報結束後,我會抓緊跟他吃飯的機會,詢問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我長期觀察他的文章排版結構,學到一些守則運用到文章之中。
朵希・數字讀心術
朵希老師之前有合作過幾次的數字小聚場插圖,也有參加過她的彩虹數字課程、去線上讀書會當神秘來賓,她會跟我閒聊她的課程背後是如何規劃的、要注意什麼地方,讓我從學員的角度,切換成講師的角度,去理解他們怎麼思考。
天使美學銷售
蕾媚媚老師是我見面次數和交流最少,但是影響卻很深遠的老師,她覺得我缺乏一些表達上的訓練,所以年初給我開了三個目標去挑戰
1. 錄podcast
2. 架設個人網站
3. 開工作坊
她非常擅長提問讓你思考,最後丟出完全不一樣的答案震撼你,達到被說服的效果。我和老師錄了兩集的podcast,是沒有講稿直接聊的,我把她的提問運用到了簡報裡面拿去問別人XD
說著說著好像很籠統,不如就拿個實際的範例,給大家解析一下吧!
🌐EP2你建立好你的創作者飛輪了嗎?個人品牌獲利Part2 技能篇
https://youtu.be/MqDpoLPRJjM
趕時間的話可以從59分開始,
是我的簡報時間,不趕時間的話,其它分享者都很有料,從頭看完你會學到很多東西。
這個影片,是我這個月,
參加了一個由個人品牌經營者
#我們讀書會
聚集起來的讀書會的討論影片
他們每屆會招收4個人,
用一個月的時間討論一本書。
8月份的每個禮拜四,我和其它三人,
閱讀「個人品牌獲利」並且提問討論。
台下旁聽的人大約10~20多位,
都是之前參與過的學長姐
討論的內容很有意思,許多人都給出了看法,
有興趣的可以訂閱他們整理的
每個禮拜討論完的電子報、影片
或是參與討論或旁聽。
https://wecreator.soci.vip/
在讀書會第二場的時候,
討論的主題是第二章《技能篇》
我決定用一個簡報的格式
進行口語表達和簡報製作的練習。
剛好用這一個簡報來跟大家分享,
我在這三位老師身上學到什麼東西
你可以看完影片後再來比對我講的內容,
跟下面分析的關連
#我在簡報裡面用了什麼學到的東西
#蕾媚媚老師
🔸我在簡報裡面提到的「如果有一天我跟你媽掉進水裡你會救誰?」出自於蕾媚媚老師的podcast第一集對我的提問,我覺得這是個很棒的互動實驗
🤔去年有機會上台分享時,我發現我怕的不敢跟台下聽眾講話,所以這次加入這個簡單的練習讓自己跨出去。
大家也很捧場,在底下留言跟我互動,不過我沒預料到開全螢幕時,我根本看不到留言區的內容,所以再下一次可能就會改善這個問題,再試試看。
#朵希老師
🔸簡報的底色是淺灰底,主色配上簡單的深藍色、白色主色,不超過3-5種,這種極簡配色最大的好處是乾淨清爽、主題明確。出自於有次去朵希老師的《請問財富》讀書會,當神秘來賓時,我觀察到她做的風格。
#銀快老師
🔸在簡報裡面放上幾本相關推薦書單,增加衍生知識量。
🔸簡報照片拉到滿版佔整張簡報,在上面壓上金句般的對話框。
🔸進行簡報講話時,面帶笑容,聲音和緩輕柔、咬字清楚
🔸每張簡報停留時間不要一致,有時穿插幾張滿版照片進行節奏上的切換,維持觀眾注意力
🤔我在台下觀察好幾次銀快老師的簡報特色,他會根據主題補充好幾本相關書籍,
讓你回家可以去找相關的資料閱讀。
他不會放報表提出數據,而是放滿版的圖片,
然後針對這張圖片開始講故事;他一上台,
全程一定是面帶笑容、語氣和緩輕柔,適時和台下提問互動。
每次參加完銀快的課程,
回家大概會多個5-10本書單要看。
雖然我也想要這樣做,
但我怕塞太多資訊大家吃不消就不好了,
所以簡單放個兩本,試試看觀眾的反應如何。
以及我發現每張簡報都是圖+差不多的字數,就會變得很像在報告,觀眾很容易恍神。
所以我插入了幾張滿版的圖片、
和大的視覺符號配上小字,
每張簡報給的知識量和停留時間不一樣。
觀眾看同一張圖片久了,
注意力會開始渙散,
增加切換的頻率,
也是拉回注意力的方式。
好囉~希望這樣的分享,
可以回答到良友的問題
關於「模仿他們說話的節奏,思考風格的實際練習方式」
⚡我總結一下三點:
1. 尋找你欣賞、跟你合得來的學習對象,儘可能和他們成為朋友或是關注的對象,深入交流,讓自己被他們影響。
2. 把學到的東西,結合自己的想法,投放到最近要做的事當中,進行實際練習和測試,讓知識內化。
3. 分享學習到的東西給其他人,以及感謝和反饋給他們,再進行深化討論和交流,不斷實驗、不斷進步。
#好老師難找找到要珍惜
#我們讀書會簡報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實驗步驟範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知道現在職場上最關鍵的隱藏技能是什麼嗎?你知道可以不說一句話就讓合作機會找上門嗎?你知道如何在充滿雜訊和紛擾的年代脫穎而出嗎?答案就是,學會寫作。寫作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能,只是它的重要性在時代的演變之下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寫作?如何寫作?寫些什麼?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回答你。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writing-as-weapo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作者是中國知名的寫作教育培訓教練師北宸,曾任鳳凰網科技頻道前主編和中國 LinkedIn 公關部門,現為《紐約時報》中文版專欄作家。他將在線下寫作課面對無數學員的教學經驗,搭配眾多的寫作案例,彙整成這本談寫作的書。
這本書裡面談的重點偏重於寫作的「心態」和「心法」,強調從建立內心的基本功先做起,先理解寫作會帶來的好處,然後認識一個好的寫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最後才是如何寫作的「技巧」和作者本身的經驗分享。
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充滿了「寫作技巧」的操作手冊,這本書或許不適合你。如果你從來不曾覺得寫作很重要、想要了解寫作真正能帶來的好處、想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那麼這本書是初次接觸「寫作」的你很好的起點。在這篇文章裡,我試著用容易理解的方式總結這本書的一些重點跟你分享。
.
【為什麼要寫作?】
#無形之間行銷自己
作者認為,把自己「行銷」出去,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做的事情。在求職履歷上做自我介紹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職場能力。在向上級提案做預算企劃時,是在行銷自己的策劃能力。在寫給隔壁部門的會議結論和待辦任務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跨部門合作能力。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行銷自己。
矽谷創業公司 37 signal 的創辦人傑生.佛里德(Jason Fried)曾經分享他如何挑選一個職位的最適合人選,他說:「要招募就招那個寫作最厲害的」。因為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會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且他們懂得表達和溝通,他們讓事情更容易被理解,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無論對管理階層、行銷人、設計師、程式開發人員,寫作技巧都非常重要,一個優秀寫作者的特質,也是雇主想在任何求職者身上看到的特質。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培養和精進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內心的想法有組織、有脈絡地付諸文字之上,讓別人從文章裡進一步認識你這個人。
.
#內向者的社交利器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身為一個內向者所能擁有最好的武器,就是寫作。作者在這本書裡面用這句話傳達總結了這個觀念:「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社交方式。」對於不擅長在社交場合中侃侃而談的內向者而言,寫作是一個非常值得建立的技能。
作者進一步說明:「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優勢。
在另一本寫給內向者的《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內向者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不喜歡衝突。他們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好的文章不但會自己走路,還會幫你說話。
.
#自我精進的武器
你身處的環境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寫作,可以讓你沉浸在一個持續精進的環境裡面。作者他舉自己為例,一開始他的英文特別差,但是他試著把自己浸泡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品質英文媒體環境裡,也訂閱了上百家科技媒體的文章大量閱讀。
此後,他一篇又一篇的翻譯優質的文章,不但提升了英文能力,也打下了撰寫科技文章的深厚基礎,造就他後來踏上媒體主編和寫作教練的道路。他調侃道自己開始寫作的時候就像是「群體裡面最差的人」,從寫作新手開始出發的他,等於無時無刻都要向更優秀的寫作者學習,讓自已沉浸在比自己的知識和視野更高的環境,才能不斷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
我認為,高品質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個「資訊含量充沛」而且容易「重複閱讀和賞味」的資訊載體,而且你很容易可以「照著寫寫看」。不同於影音之類的媒體,你要照著做的成本和門檻相對比較高。從高手的文章模仿寫作,挑選框架來給自己用,相對而言都是更簡單可上手的方式。學習寫作同時也會帶來自我精進,讓自己沉浸在好文章的環境之下,是一個跟高手的思維不斷靠近的過程。
.
【該如何寫作?】
#善用萬能的框架
在這本書裡,作者沒有教你一百種寫作技巧,而是只教你「一個」寫作技巧,那就是「萬能寫作法」。這是一個無論在什麼情境都可以運用的框架,簡單、易懂、好執行。無論是單一模組使用,或者是擴大成更大的框架,甚至是大框架包小框架,都可以有各種運用的方式。
萬能寫作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觀點」,指的是有價值導向的主觀論點,或描述的客觀事實。第二個是「案例」,引用軼聞趣事、實驗案例、研究數據來輔助說明你的觀點。第三個是「總結」,回顧主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總結核心觀點。
以下引用一個我自己的寫作範例給你參考。我在分享《與成功有約》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時,分別說明了書中提到的七個高效人士習慣,其中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的說明我是這麼寫的:
前半段是「觀點」:第一個是「主動積極」,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行為歸咎環境或他人;待人接物是根據本身原則與價值觀,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中段則是「案例」:史蒂芬引述《活出意義來》 作者法蘭柯的說法:「刺激與回應之間始終有段距離,而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段距離。」法蘭柯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經歷過所有身外之物、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
後半段是「總結」:他體悟到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積極,是一種選擇。
善用這種萬能寫作法的框架,你就可以把任何想要表達的觀點,用你想要引用的案例來說明,最後再透過總結來加深讀者的記憶。你可以把這樣一個段落當成是一個「模組」,一篇文章就是好幾個模組的組合。如同作者所說:「寫作之道,大道至簡」,掌握這個寫法,你可以應用在無限種不同的場景裡面。
.
#閱讀高品質資訊
要練就一身好的寫作本領就要注意自己吸收的資訊品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意思是你如果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就會養成不健康的身體。嚮往健康的人們很在乎自己攝取的卡路里是否超標,也傾向選擇健康的食物。可是,我們對大腦「吃進去的食物」是否也有同樣程度的關注?
我們要去買新鮮和頂級的食材,需要付出相對高昂的成本;但是閱讀頂級的精神糧食,卻不一定要付出多麼高昂的代價。你攝取的資訊,決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如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提倡要攝取「慢媒體」的原因是「 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自己很推薦從《華爾街日報》之類的優質新聞來源去吸收資訊,這通常會比看八卦小報和農場新聞的文章來得更好。
就很像做數據分析的科學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垃圾進、垃圾出」,如果一個人總是吸收劣質和低廉的資訊來源,那些資訊就會影響他下筆寫出來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慎選資訊來源,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高品質的資訊環境。一個寫作者首先要有好的輸入,才可能有更好的輸出。
.
#寫作時必須誠實
在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作者他說:「讀者不需要你完美,但他們需要你誠實。」起初我在練習寫作,並且鼓起勇氣公發表的時候,時常會在乎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被人嘲笑太淺、太無聊。有時候想著想著,乾脆就不寫了,至今回想起來,也錯失了暢談許多主題的機會。那些自己還未臻成熟的想法、還不夠完美的表現,時常會在害怕和自我質疑的時候偷偷藏起來。
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不敢誠實」有一個主要原因,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後,看不起、看不上自己。但是這種「害怕」,其實是對別人的不信任。一個作者如果不敢誠實,等於是不信任自己的讀者。真正支持你的讀者,會理解和體諒你,並且和你站在一起。如果一個作者不敢信任讀者,那麼讀者也難以信任作者。如果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必須對自己的不完美更誠實,而且不要害怕公開自己的誠實。
.
【可以寫些什麼?】
#總是勤做筆記
在這本書中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作者提到他在寫作訓練營裡面,總結給學員們的最重要的經驗:第一,找到你這個行業最好的資料並努力深挖。第二,一定要做筆記,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想到的、有價值的內容通通記下來。如果要讓寫下的文章自己會走路,就公開分享出來。
作者提到他寫筆記的方式是從紙本筆記,轉變成電子筆記,再變成電子和紙本,到最後全部轉為紙本筆記。只要是對他有幫助的、他感興趣的、未來寫作主題可能會用到的,他一定毫不猶豫全部記錄下來。只是很可惜的是,書中說了很多他寫筆記的原因,但是對寫筆記具體的「方法」卻著墨甚少。
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斷懷疑,純紙本筆記真的比較好嗎?因為我本身習慣用數位的 Notion 筆記 App 和紙本的子彈筆記,數位筆記利於搜尋,紙本筆記利於激發思考。稍做比較之後,我還沒有作者這般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的習慣,這點倒是值得每個寫作者持續探究的主題。
.
#寫日記週記總結
除了作筆記之外,我們還能寫些什麼?作者提供了三個很有意思的寫作練習方法,很適合每個想學習寫作的人開始提筆。分別是每天寫日記,每週寫複盤週記,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
首先,每天寫日記。作者認為最好的寫日記時段,是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小時。如同我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寫下:「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在起床後開始寫點東西,是最好的起床儀式之一。寫日記可以帶來五個好處:
1. 計畫性: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
2. 忠實性:可以準確寫出昨天發生的事情。
3. 中立性: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
4. 持續性:對於大部分午餐和晚餐都奉獻給工作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被中斷。
5. 活用性:可以將過去的寶貴經驗運用在當天。
寫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承諾和一致性」。《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人類有一種天性:「人們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做出承諾,就會努力保持言行一致。」善用這種天性,利用日記來驅策自己完成每天早上對自己做出的承諾。
其次,每週寫複盤週記。作者認為定期整理筆記可以帶來去蕪存菁的效果,他每週會重新對筆記大掃除,把無意義和不重要的扔掉,留下那些可以強化現在和未來的有意義的筆記。複盤的時候,他也會思考自己當週哪裡做得不好,並思考改善的方式。用寫作的方法來複盤,可以讓你更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方便日後回顧自己的轉變歷程。
最後,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作者舉工作為例,有些工作出現的頻率只佔 2%,卻可能影響你 90% 的工作績效,這件工作就是成果總結。所以平常期間,我們就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完成的事情,透過有主題性、系列性的方式做出總結。總結是屬於平時練習的少,可是卻很重要的工作。
.
#持續寫任何東西都好
很多人會以為寫作的時候,要有很多的「靈感」才寫得出來。但這是對寫作的根本誤解。作者提醒,無論是寫什麼,寫就對了。就像知名的高產出作家村上村樹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都是以持續且規律的方式在寫作。
我很喜歡美國畫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曾經說過的這句話:「靈感是給業餘人士用的,我們其他的人就只是每天出現並投入工作。如果你等著烏雲散去,或等著一道閃電擊中你的大腦,你就不會做出很多工作。所有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過程;它們來自於工作本身。」
因此,不要相信靈感,不要期待一個不會天天憑空出現的東西。寫作這個行為的本身,一定要養成習慣。你可以參考《彈性習慣》這本書提到的核心觀念,你想養成的習慣不能太困難,必須要可以在你狀況最差的那一天照樣能夠執行。重點不是去拼靈感爆發,而是建立能維持規律寫作的方式。
.
【後記:寫作永不嫌遲】
從《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閱讀過程之中,令我收穫最豐富的就是「讀者要看的不是你的文筆,他們要的是真實的你」這個觀念。作者希望我們擺脫寫作就是要文筆優美的老舊觀念,而更強調寫作對生活和職涯可以帶來的具體好處,以及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
這本書有點像是學習寫作的心靈雞湯,而不是技巧工具箱。如果你想學習除了「萬能寫作法」框架之外的技巧,我很推薦《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有著豐富寫作框架和步驟的書,其作者劉奕酉對使用框架是這麼評論的:「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說得真好。
我也很慶幸自己曾經紀錄下來當初學習寫作的一些心路歷程,現在回味起來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在《學得更好》這篇讀後感分享過的六種學習寫作步驟,以及我在《心流》這篇讀後感分享透過寫作進入心流的方法。我透過這種書寫練習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意義。
最後,寫作真的會「讓機會自動找上你」。最近「生鮮時書」就找上瓦基一起合作,即將要開一堂「化輸入為輸出」的線上課程(早鳥問卷調查和優惠),我會淬鍊自己經營部落格兩年多來的經驗,分享有效輸入、高效輸出的實戰本領,教你如何在資訊紛擾的時代靠優質的文章內容脫穎而出。
寫作可以幫你達成自我行銷、提升職場形象、加深社交品質的功效,寫作也是最好的自我成長和精進的方式。或許,你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啟自己的寫作練習,不妨在留言寫下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和收穫吧。開始寫作,永不嫌遲。
.
瓦基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早鳥問券和優惠進行中
https://user134068.psee.io/3jdfxx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WRITE
使用期限:8/22~8/29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實驗步驟範例 在 網路上關於實驗結論範例-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實驗 結果與分析. 誤差分析與結論. 上傳檔案名稱範例:. 光輝的圖案-賽題研析與科學原理.pdf. ... <看更多>
實驗步驟範例 在 網路上關於實驗結論範例-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實驗 結果與分析. 誤差分析與結論. 上傳檔案名稱範例:. 光輝的圖案-賽題研析與科學原理.pdf. ... <看更多>
實驗步驟範例 在 網路上關於實驗結論範例-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實驗 結果與分析. 誤差分析與結論. 上傳檔案名稱範例:. 光輝的圖案-賽題研析與科學原理.pdf.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