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爾的翻譯知音】
中秋連假即將結束
大家都準備好回自己的崗位
繼續努力,往各自的目標前進了嗎?
不管是工作、學業還是家庭
我們常常會遇到許多難題
什麼是自己可以改變的、什麼是自己不能改變的
有時候,其實平靜比快樂更重要
這是一篇來自美國清教徒神學家
#瑞合尼伯(Reinhold Niebuhr)
在1943年寫的 #寧靜禱告文(The Serenity Prayer)
時值二戰初期,撫慰了許多戰後家庭
記得打開聲音
在匆忙的生活步調裡,希望可以帶給你一些寧靜
———
My God,
我的上帝
grant me the serenity
請賜予我寧靜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事物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請賜予我勇氣,改變我有能力改變的事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並賜予我智慧,得以分辨這兩者的不同
———
歡迎按讚、分享浩爾的翻譯知音
留言告訴我們,更多想聽的心情小語!
———
【浩爾的發音口說課】
▶ pse.is/HPS4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The Hop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安然居住 I Dwelling In Peace】 作曲 Composers : 鄭孆薇 作詞 Lyricists : 鄭孆薇、楊麗珊 歌詞 Lyrics: 我來到祢寶座 獻上我的禱告 在這寧靜時刻我聽見祢的聲音 因為祢的愛 已經找到了我 使我配得走進祢的同在裡 在這安靜時刻 祢聆聽我...
「寧靜禱告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寧靜禱告文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寧靜禱告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寧靜禱告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寧靜禱告文 在 The Hop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寧靜禱告文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寧靜禱告文 在 國際讀經會台灣總會-天天Win - 寧靜禱文God grant me the ... 的評價
- 關於寧靜禱告文 在 TheoMusicHK《寧靜禱文》Official Music Video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寧靜禱告文 在 寧靜禱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寧靜禱告文 在 The Serenity Prayer | 寧靜禱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寧靜禱告文 在 寧靜禱文-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2022年 ... 的評價
- 關於寧靜禱告文 在 寧靜禱文-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2022年 ... 的評價
寧靜禱告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我們忙碌、行程爆滿、精力消耗殆盡時,會專注於生活狀況而不是生活的本質。忙碌使我們生活中的情緒和靈性與活動發生衝突,忙碌到了極點,我們會與自己的真實模樣以及被創造的模樣失去連結。
如果缺乏自我照顧的能力,待人接物會以一種較為自我中心、容易煩躁、短視的方式(這個原則也適用於婚姻和工作)。
藉由瞭解並保持自己的極限,我們可以為所愛的人提供更多,因為我們不能提供自己沒有的東西。
當我們有能力可以提供給他人時,我們最關心的人便可以獲得情緒和靈性養分。孩子的養分來自父母。為了孩子,我們必須好好照顧自己。
取自《用心做父母》
****************************
忙碌的生活常會讓我們忘了好好照顧自己,好好感受每個當下,孩子成長了,我們變化了,大家都不同了。舊有的互動模式,常要經過調整,而不是老一套一直用,用到天荒地老,農業時代早就變成網路時代了!
「以長遠的眼光看待教養,可讓我們放緩腳步,開始注意並喜歡小事。生命變得具有更多意義,或者更準確地說,我們能與生活的深層意義互相協調。」
我很喜歡這段話,這不一定只能用在教養。這本書的態度,真的是回到一個人的高度,重新去完整自己,再談其他,像是教養。
所以我常提醒,我們做的種種改變,首先自己要能獲益。自己能獲益,才走得長遠,不管有沒有孩子,我們都能這樣對待自己。
活在當下,活得專注深刻。有時候忙碌讓我們心盲,視野過於片段,容易為莫名小事付出過多力氣,導致真正重要的事,我們沒有能力好好在意。
靈性的部分,我以更高的意識狀態來看待。各位朋友可以先這麼想,就是我們過生活,只是因為習慣?還是因為喜歡?
我的生活常有很多變化,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不同的討論重點,我沒辦法只依習慣來活,我還要常常回到我的感受,跟我的心在一起,去選擇每件事是否要繼續。我們處在更接近覺醒的狀態,那是我目前體驗到的更高的意識狀態,目前我暫用這種方式來理解靈性。
就算暫且不談靈性,這篇摘文的內容,也很足夠地球人使用了。祝福您,時時跟自己連結,常跟自己在一起!
****************************
【文/ 史蒂芬.詹姆士, 奇普.杜德】
量身訂做
在生命不同階段,照顧自己所需要的方式也不同。孩子還小、孩子比較大、孩子已長大成人搬出去住,不同的情形都會影響我們的需求;如何做才能符合需求,並沒有一個可通用的公式。成為夠好的父母,表示需要足夠靈活、成熟,能隨機應變,以適應整個家庭的變化。生活不斷在變化,我們亦隨之改變。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亦不斷成長。
如果缺乏自我照顧的能力,待人接物會以一種較為自我中心、容易煩躁、短視的方式(這個原則也適用於婚姻和工作)。先戴上自己的氧氣面罩非常重要,這樣做表示我們足夠瞭解自己,知道什麼對我們有用。
我們所有的要求似乎都至關重要,但卻很少。自我照顧看起來很困難,是因為我們不常這麼做,不實行自然就得不到照顧。為了實行自我照顧,我們首先要建立和保持自己獨特的節奏、方式和操作。為了能夠好好照顧自己,我們要知道有用的東西是什麼,才能提供所需的氧氣。你的心要怎樣能夠復原?適用於別人的方式不見得適用於你。
如果我們無法復原,便無法給予。人類有個真相是:我們有點像樹木,必須獲得養分。
我們所需最重要的食物,是靈性和情緒的復原、補給、救贖和重新再造。我們瞭解自己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找到自己的極限。我們必須知道自己的極限,才能擁有美好的生活。
藉由瞭解並保持自己的極限,我們可以為所愛的人提供更多,因為我們不能提供自己沒有的東西。當生活壓力大,先戴上自己的氧氣面罩的確違反直覺,但當我們有能力可以提供給他人時,我們最關心的人便可以獲得情緒和靈性養分。孩子的養分來自父母。為了孩子,我們必須好好照顧自己。
**********
慢慢來
以長遠的眼光看待教養,可讓我們放緩腳步,開始注意並喜歡小事。生命變得具有更多意義,或者更準確地說,我們能與生活的深層意義互相協調。快速的生活方式會使我們感到慌張憂慮。我們的生活繁忙程度與關係的膚淺程度呈正比,我們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尤其如此。
當我們忙碌、行程爆滿、精力消耗殆盡時,會專注於生活狀況而不是生活的本質。忙碌使我們生活中的情緒和靈性與活動發生衝突,忙碌到了極點,我們會與自己的真實模樣以及被創造的模樣失去連結。
為了與真實自我和孩子同在,我們每天需要接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生活中臣服於神,並接受結果。我們愈是能夠坦白、臣服和接納,愈能找到更多自由,為孩子提供我們的心,並幫助孩子保持自己的心,最後宛如能生活在美國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著名的〈寧靜禱告文(Serenity Prayer)〉中:
「神啊,求祢賜我寧靜的心去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並賜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一天天度過,欣賞每一個時刻;接受艱難困苦是通向平安的步道。如同耶穌說的,接受這個有罪世界的本相,而不是我希望的模樣。如果我臣服在祢的旨意中,我相信祢會使所有的事都正直。因此我能在這個生命中活得有喜樂,而且將來能極度喜樂地和祢活在永恆之中。阿們。」
.
以上文字取自
用心做父母:如何培養出有韌性、愛心、聰明的孩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4053
.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寧靜禱告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當我們忙碌、行程爆滿、精力消耗殆盡時,會專注於生活狀況而不是生活的本質。忙碌使我們生活中的情緒和靈性與活動發生衝突,忙碌到了極點,我們會與自己的真實模樣以及被創造的模樣失去連結。
如果缺乏自我照顧的能力,待人接物會以一種較為自我中心、容易煩躁、短視的方式(這個原則也適用於婚姻和工作)。
藉由瞭解並保持自己的極限,我們可以為所愛的人提供更多,因為我們不能提供自己沒有的東西。
當我們有能力可以提供給他人時,我們最關心的人便可以獲得情緒和靈性養分。孩子的養分來自父母。為了孩子,我們必須好好照顧自己。
取自《用心做父母》
****************************
忙碌的生活常會讓我們忘了好好照顧自己,好好感受每個當下,孩子成長了,我們變化了,大家都不同了。舊有的互動模式,常要經過調整,而不是老一套一直用,用到天荒地老,農業時代早就變成網路時代了!
「以長遠的眼光看待教養,可讓我們放緩腳步,開始注意並喜歡小事。生命變得具有更多意義,或者更準確地說,我們能與生活的深層意義互相協調。」
我很喜歡這段話,這不一定只能用在教養。這本書的態度,真的是回到一個人的高度,重新去完整自己,再談其他,像是教養。
所以我常提醒,我們做的種種改變,首先自己要能獲益。自己能獲益,才走得長遠,不管有沒有孩子,我們都能這樣對待自己。
活在當下,活得專注深刻。有時候忙碌讓我們心盲,視野過於片段,容易為莫名小事付出過多力氣,導致真正重要的事,我們沒有能力好好在意。
靈性的部分,我以更高的意識狀態來看待。各位朋友可以先這麼想,就是我們過生活,只是因為習慣?還是因為喜歡?
我的生活常有很多變化,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不同的討論重點,我沒辦法只依習慣來活,我還要常常回到我的感受,跟我的心在一起,去選擇每件事是否要繼續。我們處在更接近覺醒的狀態,那是我目前體驗到的更高的意識狀態,目前我暫用這種方式來理解靈性。
就算暫且不談靈性,這篇摘文的內容,也很足夠地球人使用了。祝福您,時時跟自己連結,常跟自己在一起!
****************************
【文/ 史蒂芬.詹姆士, 奇普.杜德】
量身訂做
在生命不同階段,照顧自己所需要的方式也不同。孩子還小、孩子比較大、孩子已長大成人搬出去住,不同的情形都會影響我們的需求;如何做才能符合需求,並沒有一個可通用的公式。成為夠好的父母,表示需要足夠靈活、成熟,能隨機應變,以適應整個家庭的變化。生活不斷在變化,我們亦隨之改變。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亦不斷成長。
如果缺乏自我照顧的能力,待人接物會以一種較為自我中心、容易煩躁、短視的方式(這個原則也適用於婚姻和工作)。先戴上自己的氧氣面罩非常重要,這樣做表示我們足夠瞭解自己,知道什麼對我們有用。
我們所有的要求似乎都至關重要,但卻很少。自我照顧看起來很困難,是因為我們不常這麼做,不實行自然就得不到照顧。為了實行自我照顧,我們首先要建立和保持自己獨特的節奏、方式和操作。為了能夠好好照顧自己,我們要知道有用的東西是什麼,才能提供所需的氧氣。你的心要怎樣能夠復原?適用於別人的方式不見得適用於你。
如果我們無法復原,便無法給予。人類有個真相是:我們有點像樹木,必須獲得養分。
我們所需最重要的食物,是靈性和情緒的復原、補給、救贖和重新再造。我們瞭解自己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找到自己的極限。我們必須知道自己的極限,才能擁有美好的生活。
藉由瞭解並保持自己的極限,我們可以為所愛的人提供更多,因為我們不能提供自己沒有的東西。當生活壓力大,先戴上自己的氧氣面罩的確違反直覺,但當我們有能力可以提供給他人時,我們最關心的人便可以獲得情緒和靈性養分。孩子的養分來自父母。為了孩子,我們必須好好照顧自己。
**********
慢慢來
以長遠的眼光看待教養,可讓我們放緩腳步,開始注意並喜歡小事。生命變得具有更多意義,或者更準確地說,我們能與生活的深層意義互相協調。快速的生活方式會使我們感到慌張憂慮。我們的生活繁忙程度與關係的膚淺程度呈正比,我們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尤其如此。
當我們忙碌、行程爆滿、精力消耗殆盡時,會專注於生活狀況而不是生活的本質。忙碌使我們生活中的情緒和靈性與活動發生衝突,忙碌到了極點,我們會與自己的真實模樣以及被創造的模樣失去連結。
為了與真實自我和孩子同在,我們每天需要接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生活中臣服於神,並接受結果。我們愈是能夠坦白、臣服和接納,愈能找到更多自由,為孩子提供我們的心,並幫助孩子保持自己的心,最後宛如能生活在美國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著名的〈寧靜禱告文(Serenity Prayer)〉中:
「神啊,求祢賜我寧靜的心去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並賜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一天天度過,欣賞每一個時刻;接受艱難困苦是通向平安的步道。如同耶穌說的,接受這個有罪世界的本相,而不是我希望的模樣。如果我臣服在祢的旨意中,我相信祢會使所有的事都正直。因此我能在這個生命中活得有喜樂,而且將來能極度喜樂地和祢活在永恆之中。阿們。」
.
以上文字取自
用心做父母:如何培養出有韌性、愛心、聰明的孩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4053
.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寧靜禱告文 在 The Hop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安然居住 I Dwelling In Peace】
作曲 Composers : 鄭孆薇
作詞 Lyricists : 鄭孆薇、楊麗珊
歌詞 Lyrics:
我來到祢寶座 獻上我的禱告
在這寧靜時刻我聽見祢的聲音
因為祢的愛 已經找到了我
使我配得走進祢的同在裡
在這安靜時刻 祢聆聽我呼求
享受在祢的榮耀聖潔中
求祢仰起臉 來光照我的心
祢使我心 充滿了快樂
主啊祢是 我全然信靠
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
© 2014 鄭孆薇、楊麗珊
admin by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國度豐收協會附屬希伯崙異象工場"
ISRC : TWL631600016
#我安然居住 #約書亞樂團 #TheHopeWorship
#WorshipCover #中文敬拜
☆第一次收看Hope頻道/線上Hope主日嗎?
歡迎你填寫表單,讓我們更多認識你:http://thehope.co/connectonline
☆如果你需要代禱,歡迎填寫表單,讓我們和你一起禱告:http://thehope.co/connectonline
☆如果你已經決定接受耶穌:http://thehope.co/connectonline
☆支持The Hope的事工,一起成為城市的盼望:
http://thehope.co/give
【The Hope】
The Hope 是一個對神、對人、以及生命充滿熱忱的教會。我們的存在是為了要接觸人群, 帶領他們與耶穌有更深的關係。
【與我們保持聯繫】
●The Hope Website: http://thehope.co/
●The Hop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nsideTheHope
●The Hop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hehope.c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ocb82wSe1w/hqdefault.jpg)
寧靜禱告文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海的聖地] #与那原的聖克拉拉教會:地域文化與B級建築風景 / 李長潔
.
「#与那原」是本島南部的一個小地方,遊客不多,一般人對這裡也不太認識。与那原雖然說是小地方,但卻有豐富的地域文化與人文歷史。如果來到沖繩有個半天的空閒時間,只消15分鐘搭乘公車即可到達。這個小區域有幾處知名的地點可以拜訪,像是羽衣天女傳說地點「#親川」,或是拔河祭典「#大綱引き」,都是非常有意思地方風俗。
.
■ #山丘上的教堂
.
不過,今天來到与那原,是想要探尋一處B級風景:#聖克拉拉教會(聖クララ教会,St.Clara Catholic Church Yonabaru)。聖克拉拉教會位在小城的山丘上,是一座格局正方的簡約建築,是這次旅行的重點之一。与那原修道院為第一修道院、第二修道院整合而成,踏入院內,精心照顧的小花園相當令人驚艷,花圃裡有一座白色的聖母像靜靜地禱告著。
.
■ #現代主義建築
.
聖克拉拉教堂昭和33年(1958)創立,建築師為在日美陸軍技術部隊建設部的 #片岡献,由專門建造美國辦公室建築的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SOM)事務所參與建造,為50年代沖繩現代建築的發端之一。這股現代主義建築的風潮,是冷戰時期隨著美軍力量來到沖繩本土,而教會組織則透過「友善」的策略扎根沖繩鄉土,与那原的聖克拉拉教堂就是當年佈教慈善與現代主義建築變革的展現(向井洋子,2016)。
.
現代建築的變革展現在建築類型、建築形式與建築材質上,更多樣的用途,更強調機能的形式,更加便利的鋼筋水泥工法,讓聖克拉拉教堂在「#戰後依賴型現代性」的特殊情境下誕生。
.
■ #強調簡約幾何的聖克拉拉教會
.
從修道院的部分進入,可以看到教堂是一個中空的口字空間,經過有著水泥磚塊構組成牆面的走廊,冬季的陽光灑在中央的庭院中,沒有人的院區更加地寧靜。
.
脫了鞋,走進空無一人的禮拜堂,面對与那原市區的一側,是整面長方形組合而成的玻璃窗花,引進大量的自然光,微開的鐵製窗戶,更帶來了徐徐的海風,自然的元素被理性且機能性地安排介入到禮拜堂內部空間中。這是一個低成本的建築物,卻始終保持著閃閃發光的清爽。修道院的內部是禁止對外參觀的,從資料上看來,目前依然保存著50年代的格局、裝飾與部分家具,可反映當初教會在沖繩的組織理念與行動。
.
■ #往山下望去的聖心
.
方才在外頭見到的老修女,進來聊了幾句。
.
「從哪裡來啊?」
「台灣」
「第一次有台灣人來,是來看建築吧?」
「對啊,建築」
.
日文不夠好,不能表達太多。老修女指了一下大片的幾何窗花,我轉頭望去。穿透窗格與玻璃,海風吹動大片的棕梠樹葉,遠方山下,与那原市區的人們在黃昏斜陽裡日常地活動著。在那一陣風裡,在那一道光裡,在城市的運作裡,我好像感受到了 #屬於某種現代主義的聖心。
.
#聖クララ教会位置:沖縄県島尻郡与那原町字与那原3090-4
.
■ #參考文獻
.
1. 向井洋子. (2016). 占領期沖縄における慈善レベルの琉米関係: アメリカ人神父がつくりだしたカトリック教会の政治的独立性. 国際琉球沖縄論集=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yukyuan and Okinawan studies, (5), 45-6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A3PPUzW8c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cspFG6WRMZ8vc1J4fCMG32l6ZJg)
寧靜禱告文 在 TheoMusicHK《寧靜禱文》Official Music Video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今個系列我哋想同大家探討神學家尼布爾的 寧靜禱文 「寧靜不等於無聲」「祈禱其實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切入,擺脫一種過於依賴,習慣不加思索自我中心的 ... ... <看更多>
寧靜禱告文 在 寧靜禱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Comments · TheoMusicHK《 寧靜禱文 》Official Music Video · 【劉冠嶧】賽斯世界觀_死與生(上) / 主題講座 · 『談心境、外境、處境』12/29 Jojo @ ... ... <看更多>
寧靜禱告文 在 國際讀經會台灣總會-天天Win - 寧靜禱文God grant me the ... 的推薦與評價
寧靜禱文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主啊!求你賜給我寧靜的心,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能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事物;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