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徠花園」榮登2021年新店最賺社區🏠🏠
雖然2021年5月受疫情影響,全台房市交易呈現停滯,不過觀察最新 #實價登錄 可發現1~4月房市表現相當火熱,出現多筆獲利了結交易,更有社區只要有賣就是賺,許多屋主在前一波房市回溫多頭時賺飽飽。根據 #全國不動產 企研室統計,發現新北市新店區「寶徠花園」2021年至今出現多筆交易,每戶都有上百萬獲利,可說是新店最賺社區,其中19樓戶持有7年轉手大賺820萬元,房價增值約20%,表現最亮眼。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飲食籽:識飲惜食】 半年前,深水埗開了一間火鍋店,以$168任食海鮮火鍋和任食燒味作招徠,走平價路線。老闆是在旺角街市開燒味檔、今年43歲的馮永基,因和海鮮店老闆相熟,因利乘便,便開海鮮火鍋店。他有3女3子,除了最細的2名兒子仍在讀書外,其餘子女都在店裏幫忙,是一家人經營的海鮮火鍋店。 《果籽》...
寶利徠新聞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92年中華商場最後一夜】 #會唱最後一夜嗎 #1992年 #中華商場
「他說,中華商場是該拆了,不然,又狹窄,又髒亂,
.......只不過覺得動作快了一點。」
台北市中華商場1992年10月19日晚間度過卅二年來的「最後一夜」,多數商家在一片拍賣聲中,緊抓最後機會出清存貨,1992年10月20日上午十時執行中華商場斷電斷水斷瓦斯工作,並於喊話後準時動工拆除。
日期:1992/10/19
圖說:民國五十年四月興建完成的台北中華商場,將於八十一年十月二十日拆除。
來源:聯合報
攝影:鄭瓊中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92-10-20/聯合報/13版/焦點】
西門巨龍 最後一夜
走過半甲子繁華落盡 人潮來道別離情依依
【記者詹三源╱台北報導】中華商場今天就要拆除了,這條曾經牽動台北市一片繁華景象的「巨龍」,在一連串的住戶抗議聲、商店拍賣聲及過往人潮的懷舊聲中,即將要被剷平,在昨天的最後一晚,到處一片準備拆還的景象,來此做最後-次採購的人潮,接連不斷,似乎有意讓中華商場再嘗繁華滋味,然後落幕,等待另一次重生。
今天首先要拆的部分是「龍頭」忠棟,分布著電子、音響、樂器行及古玩藝品等店家,昨天下午開始,這些首當其衝的店家,準備做最後的搬離工作,部分店家已經貼起暫停營業的告示,忙著打包、搬運,有的則已搬遷一空,但許多店家仍做最後一次的大拍賣活動,並大喊「含淚價」拋售,將拍賣氣氛帶到頂點。
一家正忙著一邊打包,一邊喊出特價品拍賣的電器行,聚集了一堆選購電器的民眾,店老闆斬釘截鐵的說:「最後機會,不買沒機會了。」然後向購買的民眾解釋著說:「市政府沒良心,賠點錢就賣了。」大部分來來往往的人潮,搶購便宜貨的人不少,一家鞋店老闆表示,他是贊成要拆的,但沒想到會這麼快,只好犧牲點,能賺多少算多少,虧一點也賣了。他說,中華商場是該拆了,不然,又狹窄,又髒亂,實在也不像樣,只不過覺得動作快了一點。
一些過往的民眾則向店家質疑是不是真的要拆,一家店老闆毫不遲疑表示一定會拆,然後指著每件五十元的衣服說:「不買沒機會了。」有的客人買了貨怕沒有保障,店老闆也要客人放心,同時遞上名片,要他們有任何疑問,可到新遷移的店面詢問,顯然也做好了遷移的準備。分布在二樓的店家,礙於樓梯間的狹小,或人潮擁擠的不便,紛紛以繩索吊掛物品搬遷;有些店家則將貨物搬走,搬不走的櫥櫃、玻璃櫃等,只好留下讓拆除隊處理了;許多一樓的店家則將遺棄的廢物,堆積在走廊,留給拆除人員善後。
在中華商場的最後一晚,除了忙著搶購商品的民眾,以及忙著最後拍賣的店家以外,許多住戶、店家都已遷離,表面上看來,配合拆除工作的情形,大致順利,但是面對成排高掛的白色抗議布條,今天的拆除行動,能否全然無阻,也讓人擔心。
【1992-10-20/聯合報/16版/都會掃描】
中華商場 再看一眼
【記者黃鴻鈞╱特稿】當電視機還是黑白當道的時代,中華商場早已五彩繽紛﹔而今,彩色電視充斥台北街頭,中華商場及其亮麗的霓虹招牌,今天起將走入歷史。無情的怪手就要到了,也許幾天的功夫,整個中華商場的故事將夾雜住戶的嘶吼聲、和著泥沙埋入黑暗的地底;不久的將來這兒會有盎然的林蔭大道和繁華地下街市,中華商場的執著無奈,卻只能在夢裡細訴。電視畫面還留在黑白的時代裡,中華商場早已五彩繽紛,可是彩色世界坐鎮台北街頭之後,中華商場屋頂的霓虹招牌開始褪色。中華商場崛起於民國五十年代,綻放在六十年代,式微的七十年代末期,決定了它沈寂的命運。
#清倉跳樓大拍賣
這兩天中華商場正舉行「清倉」、「跳樓」大拍賣,這次的招徠顧客手法絕對是童叟無欺。有人說殺價是中國人的天性,曾經在中華商場消費的民眾幾乎都擁有殺價的經驗,一套服裝、一組電子零件得意的被殺下一半價錢之後,不到兩天你又要懊悔買貴了,可是從來不會有人再去和店東理論,因為是中華商場買的。
民國五十年中華商場落成,隨著西門町的全盛時期,它成為耀眼的明星;中南部來的遊客不會錯過目睹中華商場風采,平房矮牆的時代裡台北中華商場整齊羅列的三厝鋼筋水泥建築,顯得特別的昂揚,南部來的鄉下孩子在火車進入台北車站前,就已雀躍於窗外雄偉的中華商場,它是六十年代台灣經濟的櫥窗、台北都會的地標。
#將成永遠的回憶
打開中華商場的話匣子,台北人似乎有道不完的回憶,三四十歲以上市民的記憶行囊中,訂做一套最時髦的卡其制服,不管是喇叭褲或AB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到中華商場;零用錢不多的學生歲月,一組電子零件、一張心愛的阿哥哥流行唱片,在中華商場都可以找到﹔送給摯友的鮮花或小工藝品若出自中華商場,代表著貴重和誠意;義棟真北平的菜餚是盛情的宴客款待,點心世界的酸辣湯,訴說熱戀中情人三味;多數人家中牆上懸掛的錦旗或陳列獎杯,若出自中華商場商家傑作並不足為奇;三樓幽暗角落,命相館裡擁有失意者的寄託和希望﹔茶館中廉價的茉莉花茶,伴隨著「反共抗俄」標題的報紙,一起被思鄉的人們吞噬。
#滄海桑田卅一年
三十一個寒暑交迭的三百六十五天,無情地飄逝,馬路勢必改建拓寬、低矮的平房註定要被碩大堅實而昂揚的華廈取代,就如瓦斯淘汰掉煤球薪炭般的理所當然;蔚然大觀的台北自會掩掃昔日風光,這是文明演進的必然過程,於是中華商場由絢爛歸於平淡,滄海桑田,儘管戀舊懷古,物換星移是不變的定律,任何一位平凡人都無法抗拒,只是從民國四十年代的違章棚屋,粉墨登場成為耀眼的經濟明星,洗盡鉛華淪落成東區商圈的配角,時不我予的感覺豈不唏噓。
也許存倉的貨品可以成為店家的剩餘價值,但屬於記憶的瑰寶是不容易被廉價拍賣,這兩天有許多中年人忙著帶著孩子到中華商場訂做制服,他們告訴孩子說:「老爹當學生時就是在這家店訂做制服」,他們期盼將來兒孩輩聽故事時,不要把中華商場的際遇,當成悠遠、浪漫的「女媧補天」神話訴說。
#留待他日話夢痕
假如中華商場的隕失,能減少那麼一丁點的不甘與抗爭,它可以擁有淡水最後一班列車般的懷舊之旅,更可以像圓山動物園搬家似的來一場演唱會,中華商場為何要像悲劇英雄,留待他日話夢痕。
寶利徠新聞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由的寶貴和脆弱]
近來出席公共場合,向陌生人介紹自己是記者,先給受訪者看我那場記協發出的記者証,很多人接着就會問:「你邊間架?」(不少自由身記者就會困擾,我好明白)
我比較幸運,再介紹自己是大學的新聞系老師,大部份人都會明白:「呵,就是教記者的老師。」
有時在我寫的文章下面看留言會看到,讀者會稱呼我為「樓主」,亦即網絡上專頁的負責人稱呼,做了記者多年忽然被稱「樓主」會覺得好搞笑,但想一想,別人怎樣知道我是記者?說是「樓主」又錯唔哂。
說回近日的遭遇。有一位熱心參與社會運動的中年女性,在閒談告別之後,特意上前問我:「妳對12歲記者有何看法?」
我們面前的事快將發生,不容許詳細對話,我唯有這樣回應:「很複雜呢,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的了。」
近來工作很忙,對於這個話題,我私下也有跟新聞系的同事交流,但沒有空寫文章。
今日明報刊登了同事朱順慈撰寫的文章,她引述了我們的對話,也引述了另一位同事區家麟替我的新書寫的序,解釋了記者究竟是甚麼,在現在的時空裡,非常複雜。
至於少年人可不可以做記者?朱順慈多年來為不少年輕人做傳媒教育,對傳媒歷史亦有了解,由她寫這個話題,適合不過。
我十分同意她說,「傳媒教育」不是靈丹妙藥,不容易做,做了,受眾吸收多少也是另一回事,但難卻要繼續做,而且是長期持久地去做。
她的結語指出,在這個年代,不論大人還是細路,所有人都應該學習一下傳媒運作,十分有道理,這對我們分辨真假消息,非常有幫助。
她最後說道,「自由很寶貴,自由很脆弱」,我十分認同,這也是為甚麼,我每一次採訪和寫文章,總會問自己一堆問題。
「為甚麼我要站在這裡?我要看的是甚麼?有沒有更值得我花心思時間去挖掘的事物?我此刻在這裡,會比別人做得更好嗎?我的存在,有沒有令別人的採訪變得更艱難?」
甚麼時候採訪,甚麼時候不採訪,這些,我通通都會想。
送上這篇文章,讓大家一起思考。
//
周日話題:12歲的記者
【明報專訊】那天在校園碰見譚蕙芸,我們是同事,辦公室在同一樓層,但這段時間,我讀她的報道比見她真人的機會多。她的新書《天愈黑,星愈亮 反修例運動的人和事》剛面世,區家麟作序,形容她是「享有自由身的公民記者,不從屬任何機構,不為任何老闆而寫,不用服從上級,不受牽制,可以自主選材,她是自己的主人。」
非常準確又令人嚮往的描述。
那天難得碰面,話題轉到示威現場的「學生記者」。理念上,公民記者享有自由身,現實上,當未成年學生穿上反光衣,拿着手機在前線直播衝突,我們很難不滿懷糾結:既要提醒自己不能用雙重標準界定「自由」,又由衷擔心他們是否處理得了突如其來的變化;想知道他們能否掌握記者和參與者的角色之別,亦好奇他們選取新聞角度時,考慮的是公眾利益(public interest)還是公眾興趣 (interest of the public)?他們實踐個人自由時,如何影響其他在場的人?香港出現了12歲的記者我不奇怪,叫我不安的是,我們還沒來得及仔細討論這大堆問題,就可能要迎接最不想見到的後果。
譚蕙芸說:「現在真的很需要media literacy!」
這些年我經常把媒介與資訊素養(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掛在嘴邊,聽她這麼說,我卻驟然生起「遠水不能救近火」的感嘆。
傳媒教育是神奇解藥?
傳媒教育不是靈丹,但到時到候就會粉墨登場,為各種人們看不過眼的傳播現象提供現成解藥。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引發各界對假新聞的關注,因為要規管和取締都不易,「教育」順理成章接下燙手山芋,media literacy再一次成為熱門詞。
說「再一次」,因為鍾無艷不是第一次給召喚,亦肯定不是最後一次。真要細說從頭,可以由上世紀三十年代說起。當年電影作為相對新興的媒體,影響力大,英國有人提倡screen education,算是廣義的傳媒教育。隨後幾十年,不同媒體興起,總引起各式各樣的疑慮甚或恐慌——電視普及,大人擔心小孩有樣學樣;漫畫以性和暴力招徠,師長怕教壞細路;廣告鼓吹消費,內容又多定見偏見,看多了怕會被洗腦。早年西方社會推動的傳媒教育,骨子裏有家長保護孩子的心態——不是不讓你看,但要先打防疫針,讓你懂得分清優劣了,自然會選擇好的、遠離那些「教壞人」的媒體。
問題是誰來決定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家長老師政府長官一定是對的嗎?這類涉及價值和品味的爭論,沒完沒了,「保護孩子」的論調亦愈來愈過時,與其保護,何不啟導教育,從根本培養獨立批判思維?有一段日子,歐美各地的傳媒教育,各施各法,有人着眼分析,由電影語言到意識型態,重點在「解構」,有人反其道而行,全力教人「建構」,教做採訪寫新聞,教拍片剪片,教出版雜誌,教做自家電台,背後的共同假設是,當你製作過自家媒體,你一定會發現,所有內容都經過篩選,而所有製作都要面對各種想得到和想不到的限制,例如器材不夠精良,缺人手,技術不夠,或者萬事俱備,拍攝日橫風橫雨,無功而還。這類學生製作質素一般不會很高,甩甩漏漏,亦難免會模仿大台的內容和風格,除了他們的親朋戚友,觀眾讀者寥寥。
但這就是教育。過去二十年,香港中小學盛產校園電台和電視台,不見得因而催生了金像大導,但同學在現場親力親為時,起碼會知道鏡頭是一個框,框住的就是媒體選擇呈現的「事實」。
自媒體時代的傳媒教育
然後,互聯網來了。
太多人講過互聯網帶來的衝擊了,從傳媒教育的角度看,那衝擊簡直動搖了這門學科的基本假設:媒體是要學要教的。
自媒體當道,人人在面書開個專頁就可發表意見,在YouTube開條頻道就是一個網台。智能電話多功能,錄音錄影直播都易如反掌,連開腳架都大可不必。公民記者早不是新鮮事物,2004年, Dan Gilmore 出版We the Media, 明言新聞勢將從單向演講(lecture)變成多方參與的對話 (conversation)。大財團大機構壟斷資訊生產和傳播的年代會過去,公民有更多機會更多方法參與,順着這思路,遠景異常美好:關心社會的人都可以發表看法,貢獻己見,共同建設更好更民主的將來……
又過了快二十年,遠景還在遠方,近在眼前的是新一輪資格之爭。
誰是記者?誰有資格決定誰是記者?記者要受過專業訓練,但怎樣的訓練才算專業?山雨欲來,為了保護孩子,為了管理數目龐大的記者群,記者要發牌之說甚囂塵上,曾經憧憬由公民記者帶動的公民參與,只怕要倒退到前互聯網(甚或更差)的年代。
當大家爭論12歲學生是否「記者」時,我想起今年同為13歲的美國少女Hilde Lysiak。Hilde 家在賓夕法尼亞州,6年前她創辦了Orange Street News,起初報道家事,後來擴展到左鄰右里,4年前,她在警局了解一宗案件時聽到警員提到附近有兇案,立即親赴現場,確認有人被謀殺即搶先報道,是為成名作,當時她9歲。事後有人批評她的父母容許她置身險境,又有人留言說這個年紀應該玩煮飯仔。Hilde懶理,繼續騎單車四圍去,去年她又見報,事緣她在亞利桑那州採訪,有警長警告她,她即場拍下片段,警長說她這樣做違法,Hilde 索性公告天下,指違法之說有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言論自由,事後警長被處分。去年,有大學邀請她為應屆新聞系畢業生主禮,十三分鐘的演講,有理有節。
未讀過新聞系的記者給剛受訓完畢的新聞系學生致辭,換了是我穿著畢業袍在座,我既佩服這位年輕同業的態度,卻也不免會問,記者的專業訓練是什麼?
公民媒介素養
媒體要學要教嗎?媒體可學可教嗎?對我來說,答案是肯定的,不論是專業記者,還是普羅大眾,在媒體無所不在的今天,更需要了解媒體運作的邏輯和方式,而對志在成為媒體一員的人來說,我推薦美國學者Paul Mihalidis 2018年出版的Civic Media Literacies。他明確點出,今時今日仍然要推廣和培養媒體素養,全因這是眾人之事,事關公共價值,當人人是媒體,我們參與的動機是什麼?關心的是什麼?想建設的又是什麼?自媒體強調自由自主,一樣有其公共性。
譚蕙芸是公民記者,但容我再抄一段區家麟的話:「她不是一般公民記者,她經驗豐富,專長人物特寫,更於大學執教,實踐中悟出心法,課堂中教學相長。記者採訪,如何在紛亂中保持寧定,如何在喧鬧中抓緊真實,如何在眾說紛紜中理出脈絡,她了然於心。」自由身背後,是經驗,是思考,是汗,是淚。自由很寶貴,自由很脆弱,實踐自由時,願我們都記取來時脈絡。
文//朱順慈
編輯//劉家睿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深學媒體」學生記者12歲陸同學(左二)及16歲謝同學(左一)5月9日於尖沙嘴海港城採訪「和你sing」期間,被警員兩度截查。(資料圖片)
圖1之1 - 「深學媒體」學生記者12歲陸同學(左二)及16歲謝同學(左一 . . . . . . (資料圖片)
//
寶利徠新聞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飲食籽:識飲惜食】
半年前,深水埗開了一間火鍋店,以$168任食海鮮火鍋和任食燒味作招徠,走平價路線。老闆是在旺角街市開燒味檔、今年43歲的馮永基,因和海鮮店老闆相熟,因利乘便,便開海鮮火鍋店。他有3女3子,除了最細的2名兒子仍在讀書外,其餘子女都在店裏幫忙,是一家人經營的海鮮火鍋店。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寶利徠新聞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10905年代寶徠傳墜樓意外住戶憂恐影響房價
影片網址→http://youtu.be/RfUGtoaqA0o
寶徠花園廣場事件頻傳 爭議性恐影響豪宅身價鉅亨網記者詹宜軒 台北2011/09/05星期一 10:40
前總統陳水扁曾住過的信義區豪宅寶徠花園廣場,4日發生墜樓事件,死者經證實為全聯社及元利建設董座林敏雄之女林佩樺, 據了解,該棟豪宅由吉美建設、元利建設及宏泰建設共同成立的寶徠建設所興建,林敏雄在建案完工後,即保留頂樓27樓共4戶,而林敏雄與二子一女皆同住在此。......↓
而墜樓事件傳出,不少業界人士認為,爭議度頗高的寶徠花園廣場,勢必將面臨一波價格上的考驗,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2008年該豪宅因陳水扁、吳淑珍入住,引起媒體大批圍堵,被冠上「寶徠休息站」,引起住戶不滿,出現拋售潮,最多同時有15戶求售,「但因為賣方多為有錢人,沒有急售的壓力,因此房價沒有明顯跌幅。」
徐佳馨指出,3年多來隨著該案周圍包括「台北信義」等案開出破盤價,寶徠雖從每坪85至90萬元,跟著漲至近期的160萬元,但是詢問度偏低,身價亦不如同區單價已坐穩200至250萬元的「御之苑」、「信義富邦」。
台灣房屋仁愛圓環店長施光明透露,「寶徠花園廣場」求售物件相較其他知名度亦高的豪宅,一向就較多,「基本上寶徠的住戶輪替率高,目前也還有待售物件在市場上,據悉會先採取潛銷方式,其議價空間也將增加。」而房仲業者認為,林佩樺墜樓事件雖無凶宅認定問題,但確定將嚴重影響該棟豪宅未來增值性。
新聞網址→http://house.cnyes.com/News/Views/20110905095051828855410/Content.htm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4157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