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AI面試的假神準
.
我們實驗室透過產學合作與鳯凰互動以及震旦雲合力開發的AI面試系統,最近在工商/經濟/數位時代/天下雜誌Cheers/經理人/能力雜誌等媒體陸續報導,當然就開始引起許多質疑的聲音,這幾乎是所有產品創新與實驗都會面臨的挑戰。其中有一點,就是我們的AI面試模型,是否有"過度擬合"的問題,而造成"假神準"。我的答案是,”不排除這個可能性”。
.
所謂過度擬合 (Overfitting),簡單說就是在機器學習或統計相關的過程中,把原本不相關的兩件事在大量數據中,建立出假性相關的結果,當我們把這個訓練好的預測模型用到下一批不同數據中,就會失準。例如,我們想預測什麼樣的學生適合當HR,找了一批當HR的履歷來分析並訓練AI模型,結果這批HR大多都來自北部,就會得到住在北部的學生比較適合當HR的假相關。
.
要降低過度擬合的可能,在技術上有一些方式,例如進行更多不同樣本的交叉驗證、去掉不相關的特徵值(例如: 來自北中南東)、在模型訓練過程中進行批歸一化 (Batch Normalization)與正則化(Dropout)。但以上都是只是表面的技術層次,更重要的是模型背後有沒有理論基礎,也就是變項與變項之間的關係詮釋。
.
表情除了反應情緒,可否反應一個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傾向或社交印象,背後有透鏡模型(Lens Model)、 信號理論(Signaling Theory)的支持,結合電腦視覺與深度學習,形成另一支性格運算(Personality Computing)的跨域理論。筆者之前也發文分享,現代社會心理學家,已發現表情其實不盡然反應情緒,而是行為傾向或社交技巧,這背後的理論叫行為生態論 (Behavioral ecology view of facial displays, BECV)。缺乏理論的數據分析或機器學習的結果,有可能會誤導真實性。但缺乏實證數據的理論,終究只是個假設。理論與實證數據缺一不可,我們才能有較高的信心來”參考”這些數據結果與理論。
.
過去研究人類表情的大宗師是心理學教授Paul Ekman,他結合電腦視覺技術,捕捉人類肉眼難以察覺的微表情 - 學術界定義是五分之一秒以下,突然呈現的面部肌肉變化。早期是用臉部68個移動點(不含額頭),現在有些學者會抓到86點到120個點以上不定(含額頭),而這些微表情大都是由人類下意識情緒所觸動,最常被用來測謊,因為微表情反應當事人”可能”在說謊的情緒,且不易被當事人控制或破解。但這終究是間接的關係,就跟心跳測謊儀一樣,它測出來的是緊張,而緊張不一定等於說謊。即便如此,運用電腦視覺的AI,推估一個人是否在說謊的正確”機率”,雖然不是絕對答案,但仍比人類肉眼判斷還高。這解釋縱然Paul Ekman的基本情緒論一直備受挑戰,在學界也仍無共識,但這類技術仍被廣泛應用的原因。
.
屆至今日,我們都相信眼見為憑,也相信面試除了透過結構式面談問出應徵者過去的行為外,也能在過程中,讓面試官根據回答之外的非口語信息”判斷”一個人的性格或溝通技巧,起碼可以篩選掉一些”看起來”或”感覺”怪怪的人。但你問面試官,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重點是,許多相關研究發現,這類面談答案以外的弦外之音,常常被人類面試官誤判。倘若有一個工具,它的性格/溝通技巧是經過當事人自己、主管、同事、下屬、甚至客戶,以科學檢驗過的量表或工具在適當的實驗環境下進行測評,運用AI發現與當事人在真實面試中的微表情出現某種相關性,且這個模型再去測試另一批不同的應徵者也能得到不錯的預測結果,或者同一個人經過一段時間再進行一次測試,也能得到相似的結果。我們也只能說,這只是一種一致性與且正確機率較高的測評參考工具,在深度學習黑盒子下,也沒有辦法解釋什麼樣的微表情會有什麼的性格或行為傾向,這個技術仍在發展中,不代表真實答案。
.
那什麼是真實答案? 或許連當事人自己都不一定知道。 但運用在人力甄選中,雇主可能更在意的是當事人在職場環境中展現出的行為以及利害關係人對當事人的評價,至於當事人內心世界在想什麼? 或真實的他/她是什麼樣的人?使用者大多不是太在意!
.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3000
.
AI面試是一個仍在發展中的技術,除了微表情,接下來我們會結合聲律、音質、上半身肢體動作,研究與測試這個測評工具對於性格、印象管理(包括自我包裝/欺騙/隱瞞)的信效度,以及應徵者在不同AI面試介面下的不同行為反應。關於我們的相關研究,除了專利技術外,都公開發表在SCI的期刊中,歡迎大家指教,讓這個工具可以更客觀更準確地被大眾使用:
.
https://doi.org/10.1007/s11554-021-01071-5
https://doi.org/10.1186/s13673-020-0208-3
https://doi.org/10.1109/ACCESS.2019.2902863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專利 公開發表 在 北美智權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IP小辭典》
優惠期
新穎性及進步性是專利三要件中其中兩個要件,亦即可專利性的其中兩項條件,如果一項發明在其專利申請日之前,已經被公開,那麼它將喪失新穎性。至於「進步性」則是指申請專利權之發明或創作,與申請日前之現存既有技術雖然有所不同,但該發明或創作,如係該發明或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申請日前之現存既有技術,所能輕易完成者,則該發明或創作便不具備進步性。在某些國家,發明人或者專利申請權人在有效申請日之前就其發明公開發表,在特定條件下可以享有一個寬限期,亦稱之為優惠期 (grace period)。換句話說,如果這位發明人或者專利申請權人公開發表了這個發明的話,他還是可以就此申請專利而不喪失新穎性或進步性。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優惠期都是6個月或12個月。我國有關優惠期的規定見於專利法第 22 條及122條,就現行規定,發明及新型專利之優惠期為提出申請日前12個月,而設計專利則為提出申請前6個月;然而,智慧局TIPO於2020年12月發布之《預告修正「專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中,重點之一為「放寬設計專利之優惠期期間為12個月」,後續修法結果值得關注。
專利 公開發表 在 852郵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令深圳同國際金融接軌,似乎冇咁易
全文:https://www.post852.com/?p=315474
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紀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南下視察並出席慶祝活動,有指中央會向深圳「送上重磅大禮包」。《信報》創辦人林行止於今日該報專欄指,中央想把深圳建成與國際金融接軌的大城市,但此前需理順與美國達成雙贏外交關係,而中美的「矛盾」或利益衝突,在短期內看不到有妥善解決的辦法。
林行提出三點分析。第一,竊聽以往是美英間諜系統的「專利」,華為在5G的「突破成就」可能會讓中國當局用來「竊秘」,難以讓美英政府相信。其他國家和美國的政治意念同調,價值觀亦相近,所以才能夠長期分享美英的「竊聽情報」,與美英並肩抵制華為和對抗中國,才可保住分享「竊聽」得來的情報。
第二,美國於9月上旬宣布有意與印太地區數國組成類似「北大西洋公約」的「印太軍事同盟」,成員將包括日本、印度、澳洲與紐西蘭等。林行止認為,同盟可維護區內的「自由通航」,更可使成員國為自衛而添購軍火,分擔美國的國防開支,對美國有正面的經濟效益。一旦成事,將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重大勝利。
第三,林行止稱近來美國官員頻密訪台、公開發表支持有獨立傾向的民進黨政府及對台售武,加上台灣總統蔡英文在雙十演說表明與中國平起平坐,可看出在美國的保護下,台灣已明顯走上與中國脫鈎的不歸路。就算中國武攻台灣大竟全功,也要付出沉重及肯定有嚴重消極後遺症的政經代價,西方陣營必群起反對,北京雖可嗤之以鼻,但相信亦明白眾怒難犯。
林行止總結稱,北京在這種客觀環境下作出「深圳改革大計」的決定,意味把全國力量投入經建,而非和美國的西方國家陣營作導彈互轟的正面鬥爭。他認為這種取向絕對正確,不過要「接軌國際金融」,先決條件是讓香港這金鵝「順產多產」,而中央也知道如何才能達成目標。
#852郵報 #台灣 #中國 #美國 #林行止 #中美關係 #華為 #5G #印太軍事同盟
專利 公開發表 在 勤誠專利商標事務所- 兩岸新穎性優惠期之差異小探討...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專利法於102年進行修法後,新穎性優惠期准許的公開優惠條件有:因實驗而公開、因於刊物發表、因陳列於政府主辦落認可之展覽會公開及非出於本意而公開四種條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