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分散式能源崛起 -
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09/26/2021 鉅亨網新聞)
逐年攀升的尖峰負載,讓臺灣的能源使用規劃,成為各方焦點。跳脫興建更多電廠的思維,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隨著再生能源占比逐步升高,為了解決供電間歇性的問題,能長時間儲存電力的「液流電池」也備受關注。
數 10 年來,臺灣傳統電力供應以大型電廠為主,想要解決尖峰用電問題,除了蓋電廠外,是否還有更省成本、更有效率的解方?
攤開臺灣的用電分布,若以 1 年 8,760 小時來看,臺灣每年用電最多的 200 個小時,對於電力系統產生的額外需求大約為 2GW,相當於年度用電尖峰的 5%,且大多集中在夏季。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組長梁佩芳認為,若要持續蓋電廠,得先思考 2 個問題:一是電廠投資大、建廠時間久,還會面臨環保抗爭行動;二是只為了每年 200 小時的尖峰需求興建新電廠,似乎也不太符合投資效益。
其實除了大型電廠之外,民間也暗藏不少中小型的電力資源,像是散落在企業、工廠、住家裡的太陽能、風力、儲能設備、備援發電機、UPS 系統和電動車等。隨著供電挑戰愈來愈大,未來必須要更加靈活善用這些電力資源。「虛擬電廠」概念應運而生,「就是將分散式的中小型資源聚合起來,變成可靠的電力供應來源,就像一個可受控制的電廠。」
用戶代理人扮演關鍵角色
當傳統以大型機組為主的集中式電力系統,走向分散式電力系統後,原先單純做為電力的消費者,同時也轉為電力供給的產銷者。正因為聚集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用戶參與,虛擬電廠有著更大的調度彈性,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尖峰負載電力,也能為電力公司提供輔助服務。
相比過去台電控制大電廠,只要一個指令;當眾多小資源集結時,該如何有效管理就成了關鍵。這造就一個角色興起,也就是所謂的「聚合者」或「用戶代理人」(Aggregator),「他必須聚合用戶資源,就像一個統一窗口,去台電或電力市場報價,未來代理人會是新的商機。」
「虛擬電廠有很多不同機制,有些可以做出一桌菜,有些就是很專業的一道菜,不同公司的營運策略都不一樣。」梁佩芳表示,目前虛擬電廠在國際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以全球知名的德國公司 Next Kraftwerke 來說,旗下聚合超過 1 萬個用戶,裝置容量達 8GW 以上,並依據用戶特性,設計不同方案,有些投入電力交易市場,有些則投入輔助服務市場;特斯拉(Tesla)也在加州聚集旗下家用儲能設備 Powerwall 的用戶,向電力公司提供電網服務,當加州電力不夠時,便控制電池放電。
滿足五大條件 虛擬電廠商機可期
梁佩芳認為,虛擬電廠必須具備 5 項條件才能發揮其優勢。第一是 ICT 的基礎建設,為了讓代理人清楚掌握每個參與者的狀況,需要導入智慧電表等 ICT 應用,才能即時掌握數據。
第二是預測。代理人需了解電力系統狀況,進行負載預測,事先讓參與者知道未來幾天的用電趨勢,讓用戶有心理準備,提高用戶的參與意願,不至於突然收到斷線通知,措手不及。
第三是打造客製化方案。因應不同參與者的特性,客製化電力的供應狀態,而非所有人一體適用的規則,甚至是調整用戶的生產行為。比如台電大多在下午 1 點到 3 點的尖峰時間,要求降低用電,或許就能和工廠討論改變生產排程。
第四是對市場的了解。代理人需對市場敏銳,針對用戶屬性,細分成不同群體,參與市場上的不同計畫。台電現已要求,未來代理人參與電力市場,必須取得「合格排程者」(Qualified Scheduling Entity;QSE)的資格,代表代理人對市場有基本了解。
第五是決策技術。如何安排出最妥適的方法,讓參與者的成本降低,在電力市場獲得比較高的回報;同時也要有預先準備,當執行期間發生意外的話,如何啟動緊急機制,這些都需要依賴精密的排程決策。
雖然目前臺灣的虛擬電廠概念在仍在起步階段,代理人角色也仍舊偏少,但可以預期,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正式上線後,「臺灣的市場就會打開,未來參與電力市場服務會比以前更加自由、開放,只要聚合資源就能去交易,許多業者都在準備,商機可期。」
四大優勢 液流電池成儲能新星
在分散式能源系統中,再生能源和儲能設備不僅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兩者也有高度相關。隨著再生能源的占比逐漸增加,面對「看天吃飯」的間歇特性,更需要長時間的儲能設備,才能 24 小時供應綠電,而安全性更高、儲能時間又長的「液流電池」開始受到關注。
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有液體流動」。液流電池包含 2 個大型的電解液桶槽,內含可儲存電力的活性物質,將電解液以管線輸送到中央元件,稱其為「電堆」。當需要充放電時,便透過泵浦將液體輸送至電堆,產生電子轉移,以此進行放電或儲電。根據電池種類不同,液流電池可使用多種不同金屬元素組成,目前最成熟的便是採用釩離子的液流電池系統。
比起傳統鋰電池,液流電池具備更多優勢。第一是安全,挑選電池首重安全考量,用水溶液安全性高,無爆炸跟自燃風險。第二是設計更有彈性,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第三是使用壽命長,深度充放電循環可超過 2 萬次,至少用 20 年沒問題,平均儲能成本攤提下來,在長時間儲存上比鋰電池更划算。第四活性物質在液體裡容易回收,即使電池長期使用後,裡頭的有價金屬也不耗損。
「液流電池屬於長跑型的選手,潛力上就是適合做連續長時間的放電和儲存,」張文昇說。這也是為什麼液流電池特別適合作為長時間儲能用途,面對間歇性的再生能源,可將綠電安全、穩定的儲存起來,扮演重要的調節角色。
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打造電堆 2 倍功率 創國際領先水準
早在 2008 年,工研院便意識到儲能會是未來電力系統的要角,率先進行小型的前瞻計畫,評估各種不同的儲能方法。直到 2017 年正式投入,在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打造液流電池系統。
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有幾個研發關鍵。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位於中央位置的電堆,「電池所有的功率跟充放電效率,都在那裡決定。」第二是電解液性質,由於活性物質儲存在液體裡,就像泡咖啡,水加太少,底部就會有很多顆粒沉澱,若能在相同體積中,溶解更多活性物質,就能儲存更多能量。第三是系統整合介面,如何讓液體流動的最好、耗電最低,牽涉到系統設計問題。
工研院在電堆上花最多心思,除了在結構設計面讓能源效率最大化,材料也經過最適化調整,比起市面上相同體積的電堆,工研院可輸出 2 倍以上的功率,居於國際領先水準。
應用範圍廣 積極導入產業
目前工研院已在沙崙打造一套 200 度電的儲能系統,近似於 2 萬顆手機電池的容量。未來沙崙場域希望可以達到電力自給自足達 50% 的程度,儲能系統能調節尖峰負載,也能支援夜間用電,甚至在停電時做為緊急備援電力。
工研院也將此套系統投入產業使用。工研院綠能所總監楊昌中指出,2019 年,工研院和中油攜手打造首座多元電力供應及儲能系統的智慧加油站「臺南前鋒路示範站」。因應未來的電車趨勢,中油率先啟動轉型,著手布建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全綠能站體,提供加油站本身與電動機車充換電需求,其中的儲能系統便是採用安全性更高的釩液流電池。
今年 1 月,政府也通過「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俗稱「用電大戶」條款,規範契約容量 5,000kW 以上的用戶,必須在 5 年內設置契約容量 10% 的再生能源,而液流電池也很適合推展至工業區和住商大樓。
除了國內的產業化進度外,目前也有國際電池材料公司,委託工研院進行測試工作,顯示技術已被國際認可。工研院也積極將技術技轉給臺灣電池和儲能業者,「透過扶植臺灣有潛力的廠商,讓此技術做到電堆百分之百 MIT,」楊昌中說。在分散式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發展下,工研院持續以扎實技術力,協助臺灣迎接能源新時代。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29870
♡
「專設電動車電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專設電動車電表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專設電動車電表 在 股市達人 鄭瑞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專設電動車電表 在 高雄市議員鄭孟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專設電動車電表 在 Re: [電車] 台電推專設一戶EMS系統-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專設電動車電表 在 迎接電動車時代:輕鬆搞懂社區家用充電樁如何設置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專設電動車電表 在 社區大樓電動車充電樁裝設EMS有必要嗎?(低壓電力 ... 的評價
- 關於專設電動車電表 在 台電電動車充電示範場「2個專用」解舊大樓設樁痛點 - Facebook 的評價
專設電動車電表 在 股市達人 鄭瑞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股反彈1275點,量仍無法擴大,短線恐將震盪
常態量剩下3000多億,這種量別奢望會v轉創高,再來估計要進入區間整理,時間抓約2個月,這期間要找有新題材、新業績、新產品、新趨勢的股票操作,才抓的到做夢行情,而新題材有SIC、電動車、高速傳輸、類比IC、去美化、新散熱技術等都是重點
金麗科昨日公告八月營收只有2025萬,這我提醒很多次了,八月營收不怎樣,請大家不要過度期待,但股價也像我昨天說的,我懷疑是不是真的會開低,果然今天也沒什麼賣壓,盤中甚至多次翻紅,看來短線籌碼早就離場,持股者都是看趨勢的居多,ASIC這行業本就如此,量產之前都是認列NRE收入,這營收都是不連續的,重點還是在於晶片設計開發的進度,以及新接案的狀況,其實去業界了解一下就會知道金麗科設計定案完成,真的就只差客戶測試完畢,後面就會付款,而公司這幾個月超級忙碌,就像董事長股東會說的,新案子新客戶太多,就等一個個簽約開案,並且還有比行政電腦更大的案子,後面就是等認列了,而這次營收2025萬股價卻不跌,這表示持股的人根本不在意,想買的人恐怕就在等這營收出現之後就準備陸續進場了,因為後面都是利多,這邊就是等一個引爆點,我認為九月隨時會出現,拭目以待吧
3588通嘉今日除權息,還原回去今日最高是156.79元又創波段最高價,類比IC其他股票如茂達、致新、類比科、偉詮電表現都不錯,這表示我講的事情正在持續發生,那就是國際大廠要逐漸減少資訊類IC供應,轉去車用電子,空出來的市場將是台廠受惠最大,PMIC相關兩岸第一強就是通嘉,並且最有條件跟著台積電再漲價,所以這波股價一路創高,家族成員113買進昨天高點賣一半,今日又創高156.79元,這波大賺38.7%,是最強的IC設計股
6485點序昨日創高171出一半,早上164附近再出清,這次145買回持股平均獲利21元14.4%,也是一次漂亮的短線操作,後面有價差會考慮再買一次,資金先轉進新布局的精品股
3707漢磊昨日大漲收114元最高價,今日隨大盤又拉回,這次看好德系大客戶七月投片一萬片高壓MOSFET,預計九月產出,這部份毛利高於一般MOSFET將拉升獲利,而第四季最關鍵的SIC產品將量產,這部份是用於儲能用途的,SIC產品單價高五倍,毛利率自然又高於高壓MOSFET,漢磊第二季毛利率13.16%,第四季將上看25~30%,股市達人操盤心法第三條,毛利率噴出的公司股價最飆,漢磊明年將全面轉型SIC供應商,毛利率向上的趨勢是股價最大的動力
進入九月,全新布局『高速傳輸精品股XXXX』,以及『特斯拉晶片大飆股XXXX』,都是年底最強新題材的做夢行情飆股,強度都不輸通嘉、點序,都是必買精品股,想知道新飆股的朋友請留言【九月精品股+連絡電話】,就可得到最新重押標的,有任何持股問題
服務專線02-23659333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oiwWmOx
LINE ID:@STOCKMASTER
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ckmaster888
免責聲明:股市達人鄭瑞宗文章中分析之股票,僅供投資人作參考,投資請審慎考慮
專設電動車電表 在 高雄市議員鄭孟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交通部門業務質詢
#加速推動捷運黃線2022年前動工
阿洳在市長施政報告質詢的時候有要求市長承諾加緊腳步,讓捷運黃線能在2022年以前動工,但目前的進度看起來是嚴重落後,3月份才召開專案小組初審會議,因此阿洳詢問捷運局吳局長,目前捷運黃線的最新進度為何?後續還有什麼工作要做?並要求必須盡快跟上進度,履行陳其邁 Chen Chi-Mai市長拚捷運黃線2022年前動工的承諾,盡快給高雄一個完整的大眾運輸路網。
#改善輕軌路口交通事故
高雄輕軌二階大環南段自1月12日通車後,屢傳汽機車違規撞上輕軌列車,至今已經發生5起車禍,且從輕軌2015年通車到現在,也已發生26起事故,這幾起的意外事故大多是駕駛對路況不熟悉與誤判多時相號誌,才導致事故的發生。
雖然輕軌有導iRoadSafe智慧道路安全警示系統,但目前卻僅有4個路口配有該系統,預警效益有限,因此阿洳要求捷運局與交通局,應該檢討事故發生的原因,積極改善問題,並增加iRoadSafe智慧道路安全警示系統,尚未施工的輕軌二階路口都應該配置,而已經通車的部分應逐步增加。
只增加iRoadSafe並不夠,因為這只能降低輕軌列車與違規車輛碰撞的機會,應該從事故會發生的原因去改善,減少違規的車輛。多數肇事的駕駛都是因路況不熟悉而誤判多時相號誌,因此阿洳也要求通盤檢討沿線號誌,並設置輕軌通過的警示燈,即使未聽到輕軌列車即將通過的警示聲,也能從目測的達到警示效果。
#打造友善電動車環境
節能減碳是全球趨勢,中央也宣示要在2050年達到零碳排,行政院2017年12月提出「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目標示2040年新售汽車全面電動化,電動車的發展逐漸成為主流,去年台灣的電動車掛牌數攻上6298輛,年增84%,高雄市電動汽車也快速成長目前已有832輛,統計去年12月單月就增加100多輛。
相較於電動車的使用逐年倍增,但電動車的使用環境並沒有跟著友善,停車格建置也是年年趨緩,盤點整個大高雄,有充電樁的停車位只有119格,充電樁妥善率不足、電動車充電車位遭占用、社區內安裝私人充電樁難度高,這都是待解決的問題。
因此阿洳要求交通局:
1. 增加附有充電樁停車格的妥善率:盤點既有的公立停車場與新設的停車場,增加電動車停車格的停車空間。
2. 研擬充電樁停車格遭占用的問題:例如台北市目前實施電動車停車格的差別費率、設置智慧鎖辨識是否為電動車等方式改善充電樁停車格遭占用的問題。
3. 制定獎勵辦法與輔導辦法鼓勵公寓大廈設置充電樁:舊有社區裝設充電樁是目前難度最高的,沒有預留空間與管道,安全性、用電的收費、獨立電表等等,都是管理委員會不同意的原因,阿洳要求交通局與建管處應該積極合作,建立諮詢輔導團隊,協助公寓大廈設置充電設備,並研擬獎勵辦法,鼓勵舊有的公寓大廈設置充電樁。
#多元整合交通卡MeNGO
阿洳在市長施政報告與質詢時,有針對高雄的交通卡MeN GO進行質詢,但因為時間有限,無法完整詳細的與市長討論,為了讓更多開車或騎車的人,都能夠改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提升綠色運具使用率,阿洳藉由交通部門質詢時間,要求交通局張局長在捷運系統未完善之前,提高YouBike優惠,除了提升輔助運具合作對象、提高與學校合作之外,阿洳也要求交通局應該與台鐵談合作,讓MeN GO搭台鐵也能使用,讓使用者更加便利。
🖥質詢影片:待補#
#鄭孟洳
#高雄市議會第三屆第五次定期大會
專設電動車電表 在 迎接電動車時代:輕鬆搞懂社區家用充電樁如何設置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專設 一戶搭配EMS 電能管理系統, 電動車 再多也一樣安全好管理: https://www.ddcar.com.tw/article/24335 ... 【台灣電力公司】EMS 專設 一戶 電表. ... <看更多>
專設電動車電表 在 社區大樓電動車充電樁裝設EMS有必要嗎?(低壓電力 ... 的推薦與評價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2022年5月經濟部最新的政策(以下貼文出自DDCAR專業汽車網站)【電動車社區充電有解】台電推動「專設電表+ 專用電價」,5/30 起新 ... ... <看更多>
專設電動車電表 在 Re: [電車] 台電推專設一戶EMS系統-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
剛好幫家裡社區搞定停車位充電樁申請與安裝全部的流程,
以下是跟工程技師、台電業務人員跟台電竣工會勘人員討論
的心得
住戶自有車位安裝充電樁目前有兩種模式
1. 利用住戶自有電表表後拉線至住戶車位設置充電樁
2. 增設專用電表並配合EMS拉線至住戶車位設置充電樁
第1種方式用住戶自己家用電,完成安裝後充電收費就不關
社區的事; 第2種透過軟體管控系統跟使用者收取電費,因為
專用電表是以社區名義設置,社區要制定電費收取標準
工程費用有幾種
1. 集中式走線槽、分電盤等基礎硬體建置費用
2. 線槽或分電盤到自有車位佈線設樁的費用
3. EMS系統與金流收費管控系統費用
4. 台電用電設備變更甚至電表表後電流容量開關擴大申請
5. 專設電表費用
不管哪一種方法,都最好建置集中線槽,也需要線槽到自家車
位這段佈線設樁費用。
EMS除了需要系統費用外,也需要另設分電盤與專設電表費用。
表後理論上需要台電用電設備變更申請報竣的代辦費用,甚至表
後電流容量開關擴大(例如原本50A變更成75A)的費用。
EMS系統廠商給的報價大概一組二十萬上下,一般視停車場樓層
數或大小而可能不只需要一組。一般集中式線槽跟分電盤整體硬
體的費用其實比EMS貴。很多案例一兩百萬以上的裝置費用,其
實除了EMS外,主要貴在硬體。這一塊費用一般來說叫委員會或
者社區出,其實很難通過,很多做法是登記用戶先掏錢建制,後
面需要安裝的人再付錢平攤加入。
就算採取表後,其實也需要集中線槽的建置成本,可能只少了提體
分攤的EMS系統跟分電盤費用。不過,另外每一戶需要另付台電用
電設備變更費用,電錶容量比較小的需要申請擴大容量開關,還有
從表後拉線比較長的線材材料跟施工費用。
當然偷雞的做法是不跟台電報竣增設充電樁用電設備變更,台電目
前雖然有規定要用電戶報竣工,但其實沒有罰則。另外,也可以冒
著比較大自家跳電的風險用原本容量比較小的電表表後容量開關,
所以這一塊看社區跟自己家怎麼評估與要求。
EMS系統難就難在很多費用要不然就是登記戶分攤並取得社區同意
安裝,要不然就是社區先出然後用社區名義安裝,這個要達成一致
意見比較麻煩。
表後除了看社區要不要統一裝線槽外,很多費用回歸到申請人自己
負擔,如果社區比較不要求的,後面很多費用甚至可以忽略。
至於兩者對於社區整體用電的影響個人認為現在沒有太大差別,社
區的電動車數量有限,而且通常不會剛好一起同時間充電,因此不
管EMS分配還是通過自家表後都不是太大問題。不論是EMS只能分
配每台車少少電流,還是表後用電量超出社區配電室的既有台電設
備容量,基本上都不太會在電動車佔比這麼小的時候發生。
EMS優點是可以再多台車充電時再一定容量下分配每台車適當電流,
但是表後也可以透過表後充電樁分線的breaker容量,與充電樁本身
充電設定來控制,例如真的有用電壓力,社區可以要求表後的充電樁
breaker從常見的40A降低至30A甚至20A,然後充電樁本身設定電
流上限從常見的32A降低到20A以下
一般大樓住戶跟台電之間的權責分界點是在住家電表前,也就是整個
配電室設備都是台電負責的範圍。即使採取表後,如果依規定跟台電
送審獲得同意,就算最後超出現有設備容量上限,台電還是有義務要
負責去增加設備容量,唯一的限制就是大樓本身配電室的空間夠不夠
新增。所以不用去煩惱採取表後的話,跳電誰負責。都是台電負責。
因此比較嚴謹的管委會,通常還是會要求要取得台電報備核准。
其實安裝商跟工程技師很多也不跟我們強推EMS系統,我甚至追問可
不可以安裝EMS,還被對方勸說不要用。台電相關人員其實也很為難,
他們其實知道推EMS的成本跟阻力在哪裡,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用EMS
其實就是間接在幫台電省成本,因為他們不用花錢幫你們社區擴增配
電設備,其實推EMS不是台電怕缺電的關係。
以上大致說明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ad Pro 11-inch (3rd generatio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84.17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82509866.A.CF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