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產,我們可以更主動去關心與了解
【 生產改革行動聯盟,三月回顧 】
三月,春暖花開的時節(一天冷雨一天豔陽的考驗) 生產改革行動聯盟為大家回顧這個月和生產改革有關的大小事。
(1) 3月9日,我們公佈了 【 想剖就剖?準媽媽,別讓衛福部誤導妳! 】的聲明( https://goo.gl/OynFjm ),針對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 推出的宣導短片《生產方式的選擇》提出我們的疑慮--- 這個短片將生產的選擇直接用「剖腹產vs自然產」的方式比較,生產方式彷彿成了依個人偏好可自由選擇的「AB餐」,過度簡化也處處誤導民眾對生產的認知與想像。
生動盟認為,生產方式絕不僅止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的「二擇一」問題,產婦與家人有權對生產照護的更多細節表達意見、並與醫師討論,相較於影片最後提及的「決策表格」,其實訂定自己的「生產計劃書」更符合產家參與決策的精神,也更有助於產婦與家人找到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我們同時希望,相關單位往後在進行政策文宣時應多方諮詢,深入瞭解民眾的感受及需求、也應重視民間團體倡議的聲音。
(2) 3月10日,一名美國學者在家中接受BBC線上直播專訪時,兩個孩子跑進房間意外入鏡,隨後一名東方面孔的女子慌忙趕來帶走孩子,這段影片引起網路熱烈的點閱與討論,從受訪者對孩子「打擾爸爸工作」的直覺反應、女子真實的身分到性別議題、育兒方式討論無一不有,甚至出現Kuso版摹仿影片,將受訪主角轉換為女性,在受訪不間斷的情形下還能淡定的搞定兩個小孩、一連串的家事甚至拆除炸彈引線。
https://www.facebook.com/JonoAndBen/
向您推薦這篇〈為什麼德國女性不願生孩子?〉( https://goo.gl/XmoEVq )探討德國少子化的原因,政府一方面鼓勵女性投入職場,社會卻又視那些在職場打拚的無後女性自私。生子後,母親要付出比成為父親更多的代價,而決定重新投入職場的女性,可能會被指責為「烏鴉母親」(未善盡照顧之責)。
作者引述今年2月份出版的新書《為祖國而交媾?不,謝了!》(Vögeln fürs Vaterland? Nein, danke!)。作家 Kerstin Herrnkind 敘說她何以(被迫)選擇成為無後者的原因,也指出她所受到的歧視。她與許多同一代女性們,發動了「生育罷工」(Gebärstreik)。
(3) 熱門親子教養網站刊登了一位婦產科醫師質疑「生產要有尊嚴」這件事。這位醫師非常資深、也有很多驚險的接生經歷,因此他認為「還有人還在爭什麼方法生產才較有人性,覺得真不可思議 」。
他亦在部落格書寫:「我的診所是很道地的婦產科專門店……多年來的唯一心得就是覺得女人的毛病多如她身上的飾品一樣五花八門,也如同她的性情相似無奇不有……」瞭解這位醫師的態度與觀念,我們對於上述「尊嚴」文章的驚訝度便大大下降了。
生動盟認為,生產方法並不是因為「沿用了數十年」就沒有問題、相關的反思與改革並非只有醫療上的價值,更需要重視生產的主體:「產婦與寶寶」的需求和反饋。我們衷心期待醫師對「助產」的專業多一些理解,而非如文章中有多處誤解、憑想像妄加評論。而於留言處分享自己經驗的媽媽們,你們辛苦了、也委屈了,女人值得被更好的對待,而不是一切「生完小孩才知道」。讓我們一起努力,創造更好的生育環境!
在此引述「疼痛,不受歡迎的禮物」作者Paul Brand行醫的心得作為回應:「……有些地方,譬如醫學院,醫生們總給人驕傲自大的感覺,他們總是說:「喔,你來得正是時候,來吧,我想我可以救你。」 我開始發現我主要的貢獻在於做醫學院學不到的事情:以一個夥伴的身份參與病人的治療,共同負擔恢復破碎心靈和尊嚴的責任。」
(4) 3月18日我們轉載了關鍵評論網〈關於在瑞典懷孕那回事〉( https://goo.gl/rpW7vN )系列報導,萬人點閱、44次分享(!)看來粉友們對於其他國家如何看帶孕產、醫療體系的設計非常有興趣,生產改革行動聯盟會持續關注並引介相關資訊!
(5) 3月底,某診所頻繁的在網路媒體曝光,強調「多元化生產選擇」,圖文可見提供高品質、低風險、溫馨如家、豪華如6星飯店、高檔、私密等的內容,呈現一種夢幻般的吸引力。創辦醫師也不諱言提供「健保費用下的『牛肉湯麵』自費的『牛肉麵』和『牛排』任君選擇」。(有關』陽春麵、牛肉麵』的說法是由藝人隋棠產檢隱私事件而來)。
但我們期待的是一個普遍孕產友善、尊重多元選擇的環境,那是整體生產環境的改善、自主意識的提升;且我們也不免憂心,這樣的「牛肉麵生產選擇」出現,意味著當健保制度尚未跟上時,讓孕產家庭對生產的擔憂、期待,變成可以透過高價換取的安心、舒適滿足,應該人人享有的孕產友善,成了炙手可熱的商業利益。
請參考本文〈隋棠I’m with you!──孕產婦有權享有完整的門診隱私〉
https://goo.gl/gyVmmh
--
【生產再發現:全國講座開跑!】
對於生產,您有什麼想像呢?近年來很受注目的溫柔生產,到底指的是什麼呢?歡迎您利用臉書訊息向生動盟提出「生產再發現」講座的申請。並協助轉貼訊息!
以下是講座的進行方式與申請辦法:
(一) 講座進行方式:二小時的溫柔生產概念與做法,以及一小時的分組討論。時間可以彈性調整。
(二) 講員:具有協助溫柔生產經驗的醫師、助產師等,以及經歷過溫柔生產的媽媽。
(三) 申請者資格:不限。只要能夠聚集20人,並提供講座場地,以及講師交通費與講義工本費,都可以向生動盟提出申請。
(四)申請流程:請在生動盟臉書專頁,透過私人訊息,告知申請者姓名、電話、場地地址、預計時段,以及參與講座成員的特性,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絡。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