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上映前,寫過一篇《#沙丘》電影的前世今生,而今上映後兩週左右,補上了完整影評文章,這裡的《沙丘》系列尚未結束,下週還會從原著小說的角度來談談這部作品。但是,眼見觀影首選的美麗華 IMAX 即將隨《007:生死交戰》上映而換檔,依然覺得相當可惜,周遭好多朋友因一直買不到票而怨聲載道,希望還有機會見到《沙丘》重回 IMAX 影廳。
⠀⠀⠀⠀⠀
⠀⠀⠀⠀⠀
「在過去幾十年裡,我們總是耳聞 ── 成功改編《沙丘》有如天方夜譚。換言之,這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也因此,當務之急必須證明一部賣座而美麗的電影確實可以存在,我想我達到了這個目標。」
⠀⠀⠀⠀⠀
── 導演 Denis Villeneuve
⠀⠀⠀⠀⠀
此部系列小說的改編難度相當高,無論是於鋪陳、美術、場景、娛樂性、世界建構等方面,是必須在各個技術層面皆臻至成熟時,方能打造出滿足書迷與科幻迷、既未來又傳統的想像國度。換言之,這部水到渠成的二十世紀科幻史詩,就如同故事中的亞崔迪家族,不斷死去,不斷重生,不斷進化,才演變出今日的樣貌。
⠀⠀⠀⠀⠀
法蘭克.赫伯特的原著出版於六〇年代,其傳統文學敘事方式賦予小說珍貴且獨特的美感,科幻小說的外皮包覆著生態、政治、宗教、歷史、希臘悲劇,絢麗交織出歷久彌新的史詩冒險旅程。綜觀過去相關作品,任何一個導演都可以告訴觀眾沙漠的遼闊與壯觀,但至今唯有 Denis Villeneuve,讓我們感受到沙漠的致命與美麗,從靈魂深處回應沙漠的聲聲呼喚,揉合整部《沙丘》故事,以影像藝術的魔法娓娓道來,並展現屬於這個世紀的商業鉅獻應有之氣魄與風範。
⠀⠀⠀⠀⠀
「夢是來自意識深處的訊息。」
⠀⠀⠀⠀⠀
Dreams are messages from the deep.
⠀⠀⠀⠀⠀
電影裡片片段段的夢境彷彿有自己的生命,隨著敘事節奏呼吸、起伏,就如《銀翼殺手 2049》、《異星入境》,伴隨傾頹蒼涼而生的詩意,從難以察覺的絕望深淵與黑暗之心緩緩蔓延。小說每一篇的開頭,都有旁觀者已知視角的一段引文,提供一種近似史書或詩歌的記載,正文則是意識、夢境、幻象與預言穿梭其中,畫面將「意識深處的訊息」化為縹緲而真實的故事,我們就這麼睜著眼走入了漫天飛揚的滾滾沙塵。
⠀⠀⠀⠀⠀
改編之下,忠於原著的手法各有利弊,私以為最出色的是將文本完整吸收,以自己的方式重述之,既蘊含作者的靈魂,又融入另一位創作者的視野。赫伯特筆下的荒漠奇景等同地球表面覆蓋的海洋,有沙浪、沙霾、沙霧、沙塵與沙暴,「經沙塵折射的的陽光下,一排機翼泛起一片迷濛的橙光」,「二百公尺深的下方是一片沙漠,綿延不絕,像靜止的海洋躺在那裡,佈滿銀色波浪」,超越人類的未知力量以及潛伏於沙漠大地的死亡氣息,Denis Villeneuve 的鏡頭語言如實具象了無以名狀的覺醒歷程。
⠀⠀⠀⠀⠀
而如此內在覺醒的歷程,幾乎不可能單憑劇情推進給予觀眾具有說服力的合理解釋,無怪乎赫伯特的兒子會形容《沙丘》是靈性的熔爐。也因此,在倚靠獨白輔助的前車之鑑下,肉眼無法觸及的,先人類而生的,導演直接從保羅的凝視予以凝視,從保羅的感知予以感知,將萬物的模式,宇宙的一環,看不見或看得見的一切如實呈現在觀眾眼前,此為一場先感受方能相信的體驗,縱使等在前面的是危險及死亡,也無從閃避。
⠀⠀⠀⠀⠀
故事中的人們既生於戰爭,電影裡的藝術亦孕育於美,帶領觀眾在失去方向的沙霧中漂流,重新認識命運、思索時間,重新尋找人類的生存意志。
⠀⠀⠀⠀⠀
⠀⠀⠀⠀⠀
⠀⠀⠀⠀⠀
🗡️ 完整全文寫於 釀電影 :
⠀⠀⠀⠀⠀
《沙丘》:生於戰爭,亦孕育於美
https://bit.ly/2Yau6ZF
⠀⠀⠀⠀⠀
⠀⠀⠀⠀⠀
🏜️ 延伸閱讀:
⠀⠀⠀⠀⠀
夭折、毀壞與重生:《沙丘》電影版的前世今生
https://bit.ly/397OTPs
尋找前世之旅2小說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左手只有四隻指頭的女孩子,我再也沒有見過。冬天我回到那裡時,她已經辭去唱片行的工作,公寓也退租了。而且在人的洪水和時間之流中不留一點痕跡地消失了。夏天我再回去時,總是會去曾經跟她一起走過的同一條路走一走,坐在倉庫的石階一個人看海。想哭的時候,眼淚總是留不出來。就是這樣。」
─ ─《聽風的歌》村上春樹
記得高中時幾個同學之間突然流行讀起村上春樹,寫到重要句子旁都要依字劃上黑點,於是中毒似地將其所有小說、散文全數囫圇吞棗捧著讀完後,莫名其妙恍若解開咒語般瞬間免疫,除了旅行遊記之外再沒有耐心再次進入捉摸不著章法的陰鬱村上世界,從此將一字排開藍白相間的書束之高閣,直到近日再次翻開 1979 年此本一鳴驚人的處女作《聽風的歌》,方以截然不同的心境重新凝視這位日本當代文學旗手的創作起點。
現在想來,十六、七歲時故事是讀進去了,因為他也寫青春也寫愛情,但哪讀得懂什麼背後輕輕放下的生死、遺棄、孤獨、虛無等幽暗陰影。每年夏天都有海潮的鹹味與柏油路曝曬後的味道,唯獨那一年的甜美如夢卻早已遠去,甜美底下依然藏有無盡哀思,那是青春飄忽如風,有時輕撫有時狂暴,有時倏忽即逝,有時只剩悵然若失,緣分奇妙牽引了主角的過去時與現在時,錯開三個少女的徐行足跡,還有一位曾於孤獨深處相遇的女孩。
「就像你們的諺語中有一句:光陰似箭那樣。你所穿過的井,是順著時光的斜度掘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是徘徊在時光之間,從宇宙創生到死亡為止。因此我們是既沒有生也沒有死的。我們是風。」
胸腔溢滿太多抽象情緒無法傳達給他人,所以習慣沉默,沉默久了被寂寞吞噬,寂寞之人總是不停從昔日尋找活過的痕跡,因此記憶中的自我往往比眼前世界還清晰,那片令人眷戀的大海與天空,夕陽冉冉沉入夜色,捨不得永恆一幕在逐漸遠去的夢境裡凋零,做夢註定孤獨,青春註定充滿遺憾,就如人生來註定心碎,但那也沒關係,縱使只讀到了苦澀、傷感與絕望,那是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是透過文字所共同感知的連結。
村上春樹曾說,自己在第一章就把於《聽風的歌》中想傳達的事物寫完了,剩下的就是讓讀者從故事尋找自己的故事,他的文字就像生命一樣不會有任何標準答案,是故完美的文章不存在,完全的絕望也不存在。
「白晝的光,如何能夠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
書末引用了尼采的話,耳畔悠悠唱著,時間從不回答,生命從不喧嘩,畢竟任誰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另一個人,但這就是藝術的力量吧,風中有歌嗎?我們從海浪竊竊私語聽見自己的故事,在一明一滅的星光、時光穿越的痕跡裡追求屬於心與心的連繫和理解。
順道分享呼應書中情境的陳雋弘〈彼時我們有愛〉美麗詩句:
「誰為天地搬來了座椅
那麼多沉重而美麗的磚塊
都是空心。
誰為天地撐開了傘
且又暗暗
指引那些涓涓的水流
於是閱讀的時候
得以有風,閉上
眼睛的時候
得以有魚
或是什麼都不想
便有了永恆
關於往後無數個夏季,可以想像的
將仍是蟬噪喧天
但因彼時我們有愛
那些聲音,即使跋扈
尖銳
也無法將我們傷害」
尋找前世之旅2小說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左手只有四隻指頭的女孩子,我再也沒有見過。冬天我回到那裡時,她已經辭去唱片行的工作,公寓也退租了。而且在人的洪水和時間之流中不留一點痕跡地消失了。夏天我再回去時,總是會去曾經跟她一起走過的同一條路走一走,坐在倉庫的石階一個人看海。想哭的時候,眼淚總是留不出來。就是這樣。」
─ ─《聽風的歌》村上春樹
記得高中時幾個同學之間突然流行讀起村上春樹,寫到重要句子旁都要依字劃上黑點,於是中毒似地將其所有小說、散文全數囫圇吞棗捧著讀完後,莫名其妙恍若解開咒語般瞬間免疫,除了旅行遊記之外再沒有耐心再次進入捉摸不著章法的陰鬱村上世界,從此將一字排開藍白相間的書束之高閣,直到近日再次翻開 1979 年此本一鳴驚人的處女作《聽風的歌》,方以截然不同的心境重新凝視這位日本當代文學旗手的創作起點。
現在想來,十六、七歲時故事是讀進去了,因為他也寫青春也寫愛情,但哪讀得懂什麼背後輕輕放下的生死、遺棄、孤獨、虛無等幽暗陰影。每年夏天都有海潮的鹹味與柏油路曝曬後的味道,唯獨那一年的甜美如夢卻早已遠去,甜美底下依然藏有無盡哀思,那是青春飄忽如風,有時輕撫有時狂暴,有時倏忽即逝,有時只剩悵然若失,緣分奇妙牽引了主角的過去時與現在時,錯開三個少女的徐行足跡,還有一位曾於孤獨深處相遇的女孩。
「就像你們的諺語中有一句:光陰似箭那樣。你所穿過的井,是順著時光的斜度掘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是徘徊在時光之間,從宇宙創生到死亡為止。因此我們是既沒有生也沒有死的。我們是風。」
胸腔溢滿太多抽象情緒無法傳達給他人,所以習慣沉默,沉默久了被寂寞吞噬,寂寞之人總是不停從昔日尋找活過的痕跡,因此記憶中的自我往往比眼前世界還清晰,那片令人眷戀的大海與天空,夕陽冉冉沉入夜色,捨不得永恆一幕在逐漸遠去的夢境裡凋零,做夢註定孤獨,青春註定充滿遺憾,就如人生來註定心碎,但那也沒關係,縱使只讀到了苦澀、傷感與絕望,那是彼此之間的距離,也是透過文字所共同感知的連結。
村上春樹曾說,自己在第一章就把於《聽風的歌》中想傳達的事物寫完了,剩下的就是讓讀者從故事尋找自己的故事,他的文字就像生命一樣不會有任何標準答案,是故完美的文章不存在,完全的絕望也不存在。
「白晝的光,如何能夠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
書末引用了尼采的話,耳畔悠悠唱著,時間從不回答,生命從不喧嘩,畢竟任誰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另一個人,但這就是藝術的力量吧,風中有歌嗎?我們從海浪竊竊私語聽見自己的故事,在一明一滅的星光、時光穿越的痕跡裡追求屬於心與心的連繫和理解。
順道分享呼應書中情境的陳雋弘〈彼時我們有愛〉美麗詩句:
「誰為天地搬來了座椅
那麼多沉重而美麗的磚塊
都是空心。
誰為天地撐開了傘
且又暗暗
指引那些涓涓的水流
於是閱讀的時候
得以有風,閉上
眼睛的時候
得以有魚
或是什麼都不想
便有了永恆
關於往後無數個夏季,可以想像的
將仍是蟬噪喧天
但因彼時我們有愛
那些聲音,即使跋扈
尖銳
也無法將我們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