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介亭-綠豆爸:如果我長不高,你還會愛我嗎?
和可能非學校小學班群的導師進行學生性格會議時,談到學生和老師分享的對話內容:
學生:「我媽媽說不可以吃巧克力,因為吃巧克力會長不高。」
老師:「喔!可是我的小孩很愛吃巧克力,而她長得很高耶!」
學生:「呃?那她是吃高級巧克力嗎?」
老師:「不是耶,就一般便利商店買的到的巧克力。」
學生:「是喔⋯⋯」
當有學生可以自主決定午餐份量,並且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也有家長反映:「可是他一餐只吃20元⋯⋯」、「我家的都只挑自己愛吃的⋯⋯」。
然後對孩子說:「吃那麼少、那麼挑食,會長不高喔!」
談到學生的睡眠時間時,也有家長仍然習慣用「晚睡會長不高」的說法,試圖讓孩子可以早點睡覺。
如果我們將自己想像回到十歲的年齡,而我們的爸媽經常告誡我們:「吃巧克力會長不高」、「吃太少會長不高」、「挑食會長不高」、「晚睡會長不高」...之類的話語,我們會:
① 感受到爸媽的愛、關心,覺得溫暖、幸福;
② 覺得爸媽認為長不高是不好的,我長不高是自卑的,爸媽可能會因為我長不高而不愛我?
我相信絕大多數家長的「出發點」是第①項,是善意的提醒、是呼應社會價值觀的期待。但我也必須誠實的說,絕大多數孩子的「感受」是第②項,會覺得爸媽嫌棄他的身高、用長不高來威脅恐嚇孩子。
我在哲思課和學生分享,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的身高也不高,小時候還曾患有佝僂病呢!許多學生覺得難以相信,在他們心中,如此有自信、有影響力的阿德勒,應該是「高大的巨人」吧!
回到家長的生命故事,又何嘗不是因為高矮、因為胖瘦、因為外表⋯⋯而感到自卑,所以期待孩子長高但不要太高、長胖但不要太胖、帥氣但不要花心、美麗但不要被壞人盯上⋯⋯
同為家長的我都能理解這些由愛和關心而延伸的擔心、甚至恐懼感,然而由於孩子所接收到的,並不是愛和關心,而是自卑、挑剔、不滿意,因此我想鼓勵家長:
① 直接表達對孩子的期望,而無需拐彎抹角
例如和孩子分享自己因為外貌而經歷的生命故事,並且說明為什麼會對孩子的身高有所期待的想法,而不需透過威脅恐嚇的方式來嚇孩子。
② 經常對孩子表達:無論你高矮胖瘦,都不會影響或改變我對你的愛
當孩子進入團體、學校、社會,也會有很多的閒言閒語在孩子耳邊圍繞著,此時父母的支持和愛,是孩子從個體邁向團體很重要的支撐力量,透過對孩子表達愛,也可以避免孩子的錯誤解讀。
③ 降低對孩子未來的恐懼感,重點放在激發孩子的勇氣與信心
影響身材的因素太多了,從先天的遺傳到後天的飲食作息,父母愈是擔心和恐懼,孩子也會感受和接收到,反而讓自己陷在自卑感當中。父母每天與孩子相處的過程,可以經常地問自己:「我這麼做,是否會激發孩子的勇氣?是否讓孩子感受到被愛?是否讓孩子覺得自己被賦權?是否讓孩子覺得有能力?」
④ 悅納自己的外在與內在,與自己的過去和解
很多時候我們看不慣孩子的地方,也往往就是自己最自卑與不滿之處。因此父母若能從「悅納自己」開始,包含外在與內在都能夠更加肯定與欣賞,自然就會降低很多對孩子的不滿之處了。此外也可以透過「撰寫早年回憶、生命故事」,進而和自己的過去和解,無論因為自己的外貌造受過如何不公平的對待、不人性的霸凌,那些都過去了,只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一小部份,與自己的過去和解,和孩子一起著眼於「每一個當下」。
本文同步刊登於親子天下: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4592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
對孩子的期望 小學 在 張旭鎧.阿鎧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前總以為非都市地區的孩子很幸福,因為活動空間大,所以發展上一定沒有問題!但是這些年下來,我發現偏遠地區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其實不小,加上資源不足,孩子的壓力可不比都市地區孩子來得輕。
一位小時玩伴,這幾天在臉書上找到了我,他現在已經為人師表,所以在這裡稱他「韓老師」。
韓老師現在在南部鄉下一間小學當老師,明明是北部人的他,之所以選擇偏遠地區小學,除了有偉大情懷,想要幫助弱勢兒童外,更嚮往步調緩慢的鄉野生活。這樣的生活的確讓他享受了幾年,但是就在這個學期,他的教學生涯受到了重大挑戰。
一個從市區轉學而來的小女孩,第一次進入教室,整齊的制服、秀麗的臉龐,但是再往上一看,她卻帶著一頂不符合年紀的綠扁帽,對!就是那種士兵戴的那種。這對鄉下小孩來說,無疑吸引了目光,大家紛紛舉手問他從哪來、喜歡吃些什麼?幾個比較不受控的男生,甚至直接衝上台去摘了她的帽子。在這一瞬間,只見這小女生立刻蹲下、雙手護住了頭,然後開始歇斯底里地大叫!這可嚇壞了惡作劇的小男生,甚至引來了隔壁班老師的關心。
事情告一段落後,韓老師詳細瞭解了來龍去脈。原來這個小女生先天頭髮不多,即使頭髮留長了,仍可看到頭皮,所以從小就被叫「禿頭」、「光頭」,後來媽媽幫他戴上了帽子,看起來好多了!但是卻又引來同學的惡搞,常常趁她不注意摘了他的帽子,然後開始嘲笑他。面對這樣的霸凌,媽媽幫小女孩轉了幾次學都不見改善,最後只好搬到鄉下來。
這小女孩其實很聰明,學習不成問題,但是又被同學嘲諷「市裡來的孩子本來就該成績好!」眼見霸凌的狀況越來越嚴重,韓老師正在苦思解決方法時,有一天這小女孩找了韓老師,他說「選我當班長,他們就不會欺負我了!我還能幫老師管好他們、幫他們成績變好!」
這小女孩接著說,「他們欺負我,就是因為我比他們好,所以他們越欺負我,表示我越棒,而且我的人氣越高!」
的確,這段日子,欺負他的不只同班同學,連全校各年級同學也越來越多人認識這個小女孩,韓老師還聽說有同學設了社群,專門討論這個小女孩的八卦!
「讓我當班長!」小女孩再次強調了他的願望,「我代表的就是弱勢族群,只要我當班長,一定可以帶動全班的讀書風氣,大家的成績一定提高!」韓老師實在無法答應他,一方面班長是要全班投票決定的,另一方面小女孩家住的房子,是全村最豪華的別墅,是在很難把她跟弱勢族群聯想在一塊兒。
小女孩得不到老師的認同,竟然利用每節下課時候,到處結交朋友、闡述自己的想法,沒想到竟然也有不少人認同她。每當有人希望小女孩冷靜一點時,她就認為別人在霸凌她,「但事實上,小女孩也在到處說班上同學的不對,還說老師們也都在欺負她!」韓老師語氣中露出了憤怒。
小女孩先天的問題導致被霸凌,這真的需要老師及家長好好的處理!但是媽媽遇到問題只會轉學,老師遇到霸凌無法有效處理,於是造成了「被霸凌者的反擊」!小女孩為了抵抗霸凌,內心裡產生了不適當的過度自信,也就是「自我感覺良好」,甚至她認為只要登上「高位」就可以不被欺負,這當然很容易獲得弱勢者的同情與支持,但並非是對抗霸凌的絕佳方法,根本源頭還是要了解孩子被霸凌的原因,從孩子本身的思維與行為開始,再與外在環境改變雙管齊下,才能有效處理問題!否則,一旦小女孩當上班長,她可能會從「被霸凌者」轉換成「霸凌者」!到那時候,全班的成績真的會進步嗎?
「後來呢?怎麼處理?」我好奇問道。「這事件搞到校長都知道了,為了避免鬧到上級,校長還召開導師會議!」韓老師無奈地說。
「然後呢?」我多麼期望學校能有什麼獨特的解決方法,我也好好的學習一番。
「最後,以『班長需於每學期初由各班選舉出』為理由,先安撫了小女孩跟家長」,韓老師最後打出一句,「就等選舉完再說吧!」
為了不給老朋友添麻煩,我就不多說了!否則真該建議小女孩去掛心智科門診!
對孩子的期望 小學 在 張旭鎧.阿鎧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前總以為非都市地區的孩子很幸福,因為活動空間大,所以發展上一定沒有問題!但是這些年下來,我發現偏遠地區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其實不小,加上資源不足,孩子的壓力可不比都市地區孩子來得輕。
一位小時玩伴,這幾天在臉書上找到了我,他現在已經為人師表,所以在這裡稱他「韓老師」。
韓老師現在在南部鄉下一間小學當老師,明明是北部人的他,之所以選擇偏遠地區小學,除了有偉大情懷,想要幫助弱勢兒童外,更嚮往步調緩慢的鄉野生活。這樣的生活的確讓他享受了幾年,但是就在這個學期,他的教學生涯受到了重大挑戰。
一個從市區轉學而來的小女孩,第一次進入教室,整齊的制服、秀麗的臉龐,但是再往上一看,她卻帶著一頂不符合年紀的綠扁帽,對!就是那種士兵戴的那種。這對鄉下小孩來說,無疑吸引了目光,大家紛紛舉手問他從哪來、喜歡吃些什麼?幾個比較不受控的男生,甚至直接衝上台去摘了她的帽子。在這一瞬間,只見這小女生立刻蹲下、雙手護住了頭,然後開始歇斯底里地大叫!這可嚇壞了惡作劇的小男生,甚至引來了隔壁班老師的關心。
事情告一段落後,韓老師詳細瞭解了來龍去脈。原來這個小女生先天頭髮不多,即使頭髮留長了,仍可看到頭皮,所以從小就被叫「禿頭」、「光頭」,後來媽媽幫他戴上了帽子,看起來好多了!但是卻又引來同學的惡搞,常常趁她不注意摘了他的帽子,然後開始嘲笑他。面對這樣的霸凌,媽媽幫小女孩轉了幾次學都不見改善,最後只好搬到鄉下來。
這小女孩其實很聰明,學習不成問題,但是又被同學嘲諷「市裡來的孩子本來就該成績好!」眼見霸凌的狀況越來越嚴重,韓老師正在苦思解決方法時,有一天這小女孩找了韓老師,他說「選我當班長,他們就不會欺負我了!我還能幫老師管好他們、幫他們成績變好!」
這小女孩接著說,「他們欺負我,就是因為我比他們好,所以他們越欺負我,表示我越棒,而且我的人氣越高!」
的確,這段日子,欺負他的不只同班同學,連全校各年級同學也越來越多人認識這個小女孩,韓老師還聽說有同學設了社群,專門討論這個小女孩的八卦!
「讓我當班長!」小女孩再次強調了他的願望,「我代表的就是弱勢族群,只要我當班長,一定可以帶動全班的讀書風氣,大家的成績一定提高!」韓老師實在無法答應他,一方面班長是要全班投票決定的,另一方面小女孩家住的房子,是全村最豪華的別墅,是在很難把她跟弱勢族群聯想在一塊兒。
小女孩得不到老師的認同,竟然利用每節下課時候,到處結交朋友、闡述自己的想法,沒想到竟然也有不少人認同她。每當有人希望小女孩冷靜一點時,她就認為別人在霸凌她,「但事實上,小女孩也在到處說班上同學的不對,還說老師們也都在欺負她!」韓老師語氣中露出了憤怒。
小女孩先天的問題導致被霸凌,這真的需要老師及家長好好的處理!但是媽媽遇到問題只會轉學,老師遇到霸凌無法有效處理,於是造成了「被霸凌者的反擊」!小女孩為了抵抗霸凌,內心裡產生了不適當的過度自信,也就是「自我感覺良好」,甚至她認為只要登上「高位」就可以不被欺負,這當然很容易獲得弱勢者的同情與支持,但並非是對抗霸凌的絕佳方法,根本源頭還是要了解孩子被霸凌的原因,從孩子本身的思維與行為開始,再與外在環境改變雙管齊下,才能有效處理問題!否則,一旦小女孩當上班長,她可能會從「被霸凌者」轉換成「霸凌者」!到那時候,全班的成績真的會進步嗎?
「後來呢?怎麼處理?」我好奇問道。「這事件搞到校長都知道了,為了避免鬧到上級,校長還召開導師會議!」韓老師無奈地說。
「然後呢?」我多麼期望學校能有什麼獨特的解決方法,我也好好的學習一番。
「最後,以『班長需於每學期初由各班選舉出』為理由,先安撫了小女孩跟家長」,韓老師最後打出一句,「就等選舉完再說吧!」
為了不給老朋友添麻煩,我就不多說了!否則真該建議小女孩去掛心智科門診!
對孩子的期望 小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對孩子的期望 小學 在 溫蒂閒聊瑜伽與希塔Wendy Yoga Thet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迎接新生命,我們會傾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呵護、最多的愛,選購天然無毒的生活用品,送最棒的禮物,期望孩子能健康開心長大!
➡️很多人在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才開始學習瑜珈;在過往的負面信念與經歷造成創痛,情緒需要出口,才尋求心靈的療癒。
🔆【兒童希塔瑜珈】讓你用希塔的技巧輕鬆帶領孩子專注傾聽自我,跟外界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學會解決問題,了解自己是獨一無二全然被愛的美好存在。將瑜珈融入日常讓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認識自己的身體,保有自信快樂與最純粹的高能量!
希塔瑜珈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實用工具與最棒的禮物!
🔆邀請:
★兒童瑜珈老師
★愛孩子或想要增進親子關係的家長
★幼兒園、安親班、小學老師
★對兒童相關議題有興趣的朋友
🔆一起來吧!將【兒童希塔瑜珈】帶入教室豐富課程,導入親子生活日常讓孩子健康開心成長的期望能落實扎根!
https://forms.gle/aZctny8svfVadzWH9
兒童希塔瑜伽一日研習
對孩子的期望 小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今天跟你分享一位社會心理學家,他在2007年提出來的一個理論,這位社會心理學家叫做~哈里賴斯;他說親密良好的關係,等於「開放」加「響應」。
我想我對於很多朋友來說,親密良好的關係,無論是跟自己親近的人,還是跟自己的朋友,都是我們的共同需求。
然而這裡面的兩個元素,「開放」加「響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開放」哦,就是互相不設防。
這個部分呢,也可以理解成彼此相互的自我揭露,把那些比較隱私的事情,跟彼此之間多去透露一點,像這種不設防的感覺,能夠快速的拉近兩個人的親密程度。
然而如果有這樣的親密的起始點之後,兩個人接下來要怎麼樣長期維持親近的關係呢?它的關鍵就是,下一個元素叫做「響應」。
「響應」是什麼?響應有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理解」。你瞭解我,而且你還瞭解我自己是怎麼看待我自己?什麼對我來說很重要?這些就是理解。
而第二個是「接受」。你想要什麼,我是什麼樣的人,你要對這些表示你的尊重;而第三個是「關心」,就是在各種場合裡面,一旦我需要什麼幫助,你會幫我。
可是當你聽到這裡,不知道心裡有沒有一個疑問?就是有時候心理學家蠻無聊的,就是把那些大家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還煞有其事的弄一個理論、弄一個公式出來。
其實它就是說一個,平常大家都完全能夠理解的東西嘛!可是如果放到真實的關係裡面,我們真的知道什麼叫做開放加響應嗎?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哦,在美國有些地方的公立學校,教學品質是非常差的,而最差的學校會到一個什麼程度呢?
比如說,在華盛頓有一個公立小學,他們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的出席率只有12%。
這就等於每一次來開家長會的時候,一個班只來了兩三個家長;在這種情況底下,老師跟家長就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從老師的觀點,就會覺得我開家長會你不來,說明你這個家長根本不重視教育;可是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問題是在於老師不重視我們的孩子,對我們的孩子根本就不關心,所以我為什麼要來參加你的家長會?
你聽出來了吧?老師跟家長之間,沒有最起碼的信任,而學校為了改變這個狀況,痛定思痛覺得必須要做一些改變。
他們把大部分的老師辭退了,去找新的老師,結果還是一樣哦!後來他們終於意識到,必須跟家長建立一個比較好的關係,於是想了一個方法!
他們要求老師在暑假的期間,挨家挨戶到學生家裡去做家庭訪問,而且還設計了四個家庭訪問的問題,這四個問題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個問題,你的孩子在學校的體驗是怎樣?你對於這樣的感受,你覺得如何?
而第二個問題,你的孩子有什麼期望,你對於他有什麼樣的期待跟夢想?
第三個問題,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四個問題,我作為孩子的老師,你希望我做些什麼?
聽下來好像這四個問題,沒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可是呢,這四個問題你仔細體會一下,它正好呼應了前面所說的,親密良好的關係,等於開放加響應。
我們回顧一下,第一個問題是去理解,你的孩子在學校體驗如何?你對於他的體驗你覺得如何?這就是「理解」。
而第二個跟第三個問題,是去接受孩子跟家長,他們的主觀世界的狀態;分別是孩子有什麼期望?你對於他有什麼樣的期待?
而第三個問題是,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最後一個問題,就是關心我作為孩子的老師,你希望我做些什麼?
我邀請你特別感受一下這個問題,是「你希望我做些什麼」?而不是說「我希望你做些什麼」?
只光這樣的一個調整跟改變,經過了一個暑假的家庭訪問,在接下來開學時候的家長會的出席率,就從12%提高到了73%。
你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只有家長願意跟老師溝通,才能夠有進一步合作跟進步的可能啊?
當我們談到這裡的時候,如果你想要跟一個人創造親密良好的關係,你不妨想想,你是不是有足夠的開放,接下來你是不是要去響應對方呢?
尤其是響應的部分,理解、接受、關心,如果你不是理解而是去批判;如果你不是接受,而是去下指導棋;如果你不是關心,而是一種控制;那麼你想要的親密良好的關係,怎麼可能存在呢?
所以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思考跟啓發,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運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內容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在這邊要特別跟你預告一下,我們在7月6號,即將上線一門全新的線上課程,叫做【與人連接的三個秘密】。
這一門課程是由~哈克,黃士鈞博士所講。
你會透過這門課裡,學會怎麼創造出親密良好的關係,用最溫暖、溫柔的方式,一步一步的去靠近別人。
哈克是我這麼多年以來所認識的,最懂得怎樣溫柔的靠近一個人,相信這一門課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
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