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為農曆二月十五日為佛涅槃紀念日
一行禪師《故道白雲》講述了佛陀涅槃時的歷史:
佛陀和比丘們到達娑羅樹林時,已是傍晚時份。佛陀着阿難陀在兩棵娑羅樹之間稍作清理,讓他在那兒躺下。佛陀側卧着,頭頂向北。所有比丘都圍在他身邊坐着。他們都知道佛陀當夜便要進入涅槃。
佛陀向上望去四周的娑羅樹,對阿難陀説:“阿難陀,看!現在還未到春天,但娑羅樹上已開滿了紅花。你可見到飄下來的花瓣,都落在‘如來’和比丘的僧衣上嗎?這樹林真美。你又看到西面天邊那火紅的落日嗎?你可聽到娑羅枝葉在微風中的颼颼聲響嗎?‘如來’覺得這些東西全都那麼可愛動人。比丘們,如果你們想使我高興,如果你們想表達對‘如來’的敬愛和感恩,方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將教理活用,實踐于生活之中。”
這是一個很暖的晚上。烏帕巴納尊者本來站着替佛陀扇涼,但佛陀卻叫他不需要。或許,佛陀是不想他站在那裏遮擋着這日落的美景吧。
佛陀突然問阿那律尊者:“為何不見阿難陀,他到那兒去了?”
其中一個比丘説:“我剛才看見隊難陀師兄在樹後飲泣。他還自言自語地説:‘我還未證得任何精神的道果,而師父便要長辭了。一向以來,沒有任何人比我師父更關心我的了。’”
佛陀着這比丘喚來阿難陀。佛陀安慰阿難陀説:“阿難陀,你不要傷心。‘如來’時常都提醒你有關一切法的無常性。有生,便有死;有起,便有滅;有聚,便有散。怎可能會有生而無死?有起無而無滅?有聚而無散?阿難陀,你多年來都全心全意地照顧我,竭盡全力地幫忙我,我對你十分感激。阿難陀,你有很大的功德。但你是仍可更進一步的。只要你多一點用功,便可以跨越生死。你是可以證得自由解脱而超越所有煩惱的。我知道你是做得到的,而這將會是令我最快慰的事。”
向着其他的比丘,佛陀説:“沒有人比阿難陀是更好的侍者了。過去曾有其他的侍從把我的衣鉢丟到地上,但阿難陀卻從沒這樣。從最小至最大的常務,他都照顧得非常妥善。阿難陀永遠知道我要在何時何地與何人會面,不論是比丘、比丘尼、在家眾、大王、官臣、甚或其他教派的行都有。他把這些會議安排得智巧方便。‘如來’相信過去未來,都再沒有一個覺者能找到一個比阿難陀更忠心和能幹的侍者了。”
阿難陀尊者把眼淚抹去,説道:“世尊,請你不要就在這裏入滅。拘屍那只是一個到處都是泥房的小鎮。有很多更適合你入滅的大城鎮,如僧帕、王舍城、撟賞彌、或波羅奈斯國。請世尊你再選擇一處更為適合的地方,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可以見你最後一面。”
佛陀説道:“阿難陀,雖然這裏滿是泥房居舍,但拘屍那也是個很重要的地方。‘如來’特別喜歡這裏的森林。阿難陀,你見到落在我身上的娑羅花嗎?”
佛陀派阿難陀進入拘屍那,告訴末羅族人佛陀將會在當夜最後一更時分,在娑羅樹叢中入滅。末羅族人知道這消息之後,都立刻趕到森林裏去,其中有一個名叫須跋特羅的苦行者。所有的人都只是依次向佛陀鞠躬頂禮,但須跋特羅卻請阿難陀尊者讓他跟佛陀面談。阿難陀拒絕讓他這樣做。他説佛陀太累了,不宜接見任何人。聽到他們的對話,佛陀便對阿難陀説:“阿難陀,讓須跋特羅行者與我談談吧。‘如來’會接見他。”
須跋特羅跪在佛陀前面。他已久仰佛的教化,只是從來都未有機會與佛陀會面。他鞠躬説道:“世尊,我曾聽聞過很多精神導師的大名,如富蘭那迦葉、珊闍耶毗羅胝子、阿耆多翅舍飲婆羅、末伽利拘舍梨、迦羅鳩馱迦旃延和尼乾陀苦提子,我想請問,依你的看法,他們其中有沒有已證得真正覺悟的?”
佛陀答道:“須跋特羅,他們沒有證得覺悟,並不是我們需要談論的。須跋特羅,讓‘如來’指導你自己走上覺悟之道吧。”
佛陀給須跋特羅講説八正道。他作結時這樣説:“須跋特羅,有人實踐八正道的地方,便可以找到開悟的人。須跋特羅,如果你依此道而行,你也可以得證覺悟。”
須跋特羅行者頓時覺得心開意解,充滿喜悦。他又請求佛陀讓他受戒為比丘。佛陀囑阿那律尊者即時替他主持受戒儀式。須跋特羅這就成了佛陀最後一位弟子。
剃了頭之後,須跋特羅便受戒和獲贈一件衲衣與一隻乞鉢。佛陀這時環顧圍繞他坐着的比丘。他們很多都是從附近的地區前來的,人數將近五百。佛陀對他們講話。
“比丘們!如果你們還有任何難題或疑問,現在就是問‘如來’的時候了。請你們把握機會,不要在過後才自責為何今天面對佛陀而沒有問清楚。”
佛陀這樣重覆説了三遍,但都沒有比丘發問。
阿難陀尊者高聲説道:“世尊,真好!我對比丘們很有信心。我對僧團充滿信心。每人都已經對你的法教全部理解。再沒有人對證得大道的教理有任何疑問和難題了。”
佛陀説:“阿難陀,你這樣説,是由於你的信念所致。但‘如來’知道的,卻是直接所見。‘如來’知道這裏的所有比丘,都對三寶具足信心。這些比丘最低道果的,都已證得了‘入流’之果。”
佛陀又默默的望了僧眾一遍,然後説道:“比丘們,細聽‘如來’現在要説的話。一切法無常。如果有生,必然有死。你們要精進修行,以證得解脱!”
佛陀合上雙目。他説了最後的遺言了。大地震盪。娑羅花如雨般從天降下。每個人都感到身心顫動。他們知道佛陀已進入了涅槃。
佛陀離開了。一比丘舉起雙手,僕墮在地上。他們高聲哀悼:“佛陀走了!世尊已經死了!世上再沒有正法眼了!我們應該以誰為皈依?”
這些比丘號哭之際,另一些則默然靜坐,觀察着呼吸和靜思佛陀的教誨。阿那律尊者對他們説道:“兄弟們,不要如此痛哭!佛陀世尊的教導,是有生必有死,有起必滅,有聚必有散。如果你們真正了解佛陀所教的,便應該停止這樣的騷亂。請你們都正坐起來,細觀呼吸。我們要保持安靜。”
每個人都聽從阿那律的勸告,回到自己的原位坐下。尊者帶領他們誦經。這些內容關於無常、空性、無執和解脱的經文,都是他們已能背誦的。不到多久,氣氛便回覆了肅穆莊嚴。
末羅族人燃點起火炬。誦唸之聲在黑夜裏迴響着。每個人都專清高注地集中在經文上。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唸誦,阿那律尊者給大家講話。他讚揚佛陀的功德業績,他的智慧、慈悲、賢行、定力、喜悦與平等心。阿那律尊者説過後,阿難陀尊者又與大家重温佛陀一生的美事。兩位尊者整夜輪流演説。五百比丘和三百大家眾都默默地聆聽。一批火炬熄滅,另一比又被燃點起來,一直至天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平穩的語調,溫和的舉止 卻具備著與外表不符無法想像擁有著強大的 戰鬥能力的“擁有意志的寶具”。 被英雄王吉爾伽美甚稱為最強的一角, 緊繫著天與地之鎖。 由眾神之手而創造出的人偶, 同時是自然與調和·一體化的大地分身。 作為英雄王的獨一無二的友人與經歷了許多冒險, 覺醒了心之後,歸還於大地的人偶所悲哀...
對肅正寶具 在 絲房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隨筆
對於現今社會,小朋友究竟係用黎滿足父母炫耀既工具,代替父母完成不了的學業或是職業,定是父母將自己既慾望付諸在仔女身上。
仔女出世時,父母會話我好愛你,我只想你健康快樂成長就得,到左幼稚園,開始要諗小學鋪路,聽到眾家長討論要報呢樣果樣,原本你都仲未動搖,之後大家都話,你咩都唔理,會害左個仔女。 呢句說話俾你好大壓力,因為邊個父母唔愛仔女,旁人一句你咩都唔為佢做,會害左佢,你就會諗究竟係咪。 當大眾人都做緊主流既補習,興趣班其實唔係小朋友想要既興趣班,而係父母一心為佢地好,覺得只要佢去到拎到證書就可以。 因為呢句我係為佢地好,再睇唔到小朋友係度求救,無曬童年兩三四歲應有既快樂應有玩樂親子時間。
小朋友愛父母,離唔開父母,想父母開心,就算唔中意都會跟住做,就算你要佢一至六上興趣班學習班,留返一日所謂既家庭日話輕鬆下,佢都無得揀,因為佢係小朋友,聽父母話就岩。 父母一心都係諗住我係為佢好,但完全睇唔到呢個小朋友應有既成長,應有既親子回憶,應有既朋伴社交圈都無曬,只係一個滿足父母果句第時你就知道我係為你好。等你讀到好大學,好職業你就會感激由你出世以黎呢25-30年我對你既鞭策同安排。 老實講,生完小朋友出黎,為佢安排好曬,照你既安排去行,都成25年先到大學。其實佢最重要建立親情,建立人生觀,建立價值觀最重要既頭1/4人生,呢個一個生命入面最重要既基石,就係花曬係讀書度,花曬係競爭上。 到左入到大學喇出黎社會做野喇,可能小小事就沮喪挫敗,因為社會大學唔係照讀書就識得圓滑識得交際識得用正確既價值觀甚至堅強耐性正面去面對。
以前米媽成日批評,香港既讀書倒轉曬,應該玩既時唔玩,應該做學問既時間就走去玩,咁樣,你想培養到咩人才出黎。幼稚園到中學應該玩應有創意應該大膽創新,反而一開始就灌輸要讀多啲書要先過人,一班小朋友就咁開始補習班,勁多功課既壓力下,頂,終於俾佢地捱到考到入大學。 就好似放監咁,我對父母有交代,有張入場券,就算成績點,我都至少有份有保障既工。 於是,應該擁有曬前提正面樂觀堅強忍耐創新既小朋友去到大學專心做學問時, 佢地唔做,因為佢地做夠喇,由細到大俾父母迫佢地連講野都未講到就迫佢寫字學野,手仔未靈活就彈琴。 到左大學仲讀書? 仲唔玩到顛? 咩happy corner 咩日日宿舍打牌喪飲喪玩,呢啲父母見唔到既景象就係以前累積落黎既解放。 最後只要俾到張畢業證書俾父母就可以了,父母係唔知情底下仍然可以同親友炫耀我個仔入左咩咩大學,你點教到個仔入大學,讚你教導有方教到個大學生出黎。 而呢班小朋友,好多時就止於呢度因爲佢地根本唔想再讀,以前應有既時候未玩過,又點會到大學無人管後,唔盡情玩而去做學問呢?呢個係外國同香港教育好大既分別? 外國係應玩時玩夠佢,到大學時大家都有自己理想自己想法去實行出黎。 香港呢? poor kid. 好難講係邊個做出黎。
其實有無第條路可以行下,可以balance下?個個都話香港既教育制度玩死大人小朋友,咁除左幼稚園就開始軍訓式既興趣班同補習,三四歲人仔每日返full day, 幾時返到老? 仲要係一開始就無回頭,老實講父母唔會放過小朋友,因為覺得佢做得到,既然你咁細都做得到,應付到,咁之後只會愈加愈多課業。最重要係父母成日話你第時就會多謝我。 同埋呢班小朋友連禮儀禮貌待人之道咩都唔識。都只係會諗我成績好就得啦,你班我咁多?
大人,可唔可以俾足夠既玩樂時間佢地,等佢地儲夠正面價值觀,儲夠獨立自理能力,儲夠父母對佢既愛,儲夠快樂先去面對呢個社會? 好多讀完出黎面對社會,受唔起壓力,跌樓既跌樓,連見工都要父母安排,連辭職都要父母代打去,呢啲真係考到入大學就好?名成利就?但連基本既禮貌都無,對家長亦然。但多數家長都可以因爲佢成績好而略過。寶具仔女黎架麻。
米媽都不斷思考緊?但黎到今日,我仍然相信就算米媽唔係主流,米仍然係個成日玩既小朋友,但佢會比一般人快樂,堅強。 第時,就算佢無我係度,佢都可以獨立自理照顧到自己,待人接物,一路培養落黎既價值觀同應有既責任感可以令佢對自己既人生同各樣事負責,對自己作為學生,作為子女,作為職員,負責。 我會好放心佢會面對到。
米媽成日都話,小朋友,你只要培養到佢應有既人生價值觀,道德觀,同理心,責任心,禮貌,儲夠愛俾佢,咁樣佢就自自然然行應行既路。
一個咁既小朋友,佢會行錯去邊?佢會差得去邊?
呢套韓劇係講父母同子女。 只要你有小朋友的,你都應該睇下再思考下,雖然未至於去到咁誇張,但可惜呢個確實係現今社會父母同仔女既現象,只係睇幾時深化到一個不歸路。
原本諗住寫一兩句,叫大家睇下,無諗住評論咁多,最後都係愈寫愈將自己既想法講出黎😂😂米媽既思想其實好多時都好批判同嚴肅,不過人大左就習慣收埋唔表達太多。呢個只係個人意見,無話對錯,始終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育兒方法,都係愛仔女,大家有興趣可以討論下。歡迎轉發
對肅正寶具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平穩的語調,溫和的舉止
卻具備著與外表不符無法想像擁有著強大的
戰鬥能力的“擁有意志的寶具”。
被英雄王吉爾伽美甚稱為最強的一角,
緊繫著天與地之鎖。
由眾神之手而創造出的人偶,
同時是自然與調和·一體化的大地分身。
作為英雄王的獨一無二的友人與經歷了許多冒險,
覺醒了心之後,歸還於大地的人偶所悲哀的兵器。
身高/體重:可變
出典: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神話
地域:美索不達米亞
屬性:中立·中庸 性別:—
「叫我戰鬥的話會去戰鬥。
我並沒有討厭戰鬥的意思就是了。 」
吉爾伽美甚敘事詩中講述最古老的英雄之一。
由眾神創造出的兵器。
原以是眾神製造出“可任意變形的粘土工藝品”的。
應付狀況變化自在的形態變化。
全身相同等於眾神們的武器。
不過,沒有相似人類的精神和感情,
卻大體與野獸別無二致。
據說顯現於地上之後,邂逅了某位聖娼
獲得了相當的認知,選擇(作為基本形態)
並採用了人類的形態。
這姿態是對某個聖娼的敬重而模仿出模樣來。
戰鬥力和英雄王吉爾伽美甚鼎盛期
大致同等的力量。
敘事詩中敘述與吉爾伽美甚戰鬥是
與位於人類史中最強的英雄之一
發揮出能力足以使其平分秋色。
孤高而存的吉爾伽美甚王首次認可的朋友,
自己也將吉爾伽美甚當作獨一無二的摯友。
烏魯克城之戰後,
成了摯友的吉爾伽美甚與恩奇都
進行了數不勝數的冒險,
最終在與神獸古伽蘭那戰鬥過後殞命了。
內向的、主動的、強硬。
平常裡猶如驕艷花朵般玉立,一旦有所行動便會化作絕不多等、絕不姑息、奮不顧身可怕的
積極怪物。不論以人類或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喜歡”的對象,出於人類的那種理性將自己歸於自然一部分。而且被視為擁護對象的來說是低下。感覺上自身與動物、植物較為相近,行動之時會以保護動植物為主。雖是如此,原本好奇心(求知欲)非常強烈
恩奇都樂於享受與人類之間的對話。
如果對方性格若是討人喜歡(充滿博愛精神、極權主義、將自身優於第一的)發自心底以示敬愛和欽佩,更會能以朋友之身施以援手而感到歡喜。
〇變容:A
將能力值以一定的總值根據狀況重新分配的特殊技能。是恩奇都的最大特徵。等級愈高,總值就會越高。時而將筋力變為A,又時而將耐久變為A。不過,參數的歸還上限已先決定。因此無法將部數值變為A。恩奇都自身持有30的數值,參數是根據A7、B6、C5、D4、E3的數值進行消耗。
〇氣息感知:A+
最高等級的氣息感知能力。可以通過大地對遠距離的氣息進行察知。
〇完全的形態:A
利用大地的魔力,恢復原本的形貌。恩奇都的軀體是以神話時代的粘土製成。有源自大地的魔力供給下便不會出現崩解。與其不同類型未見的強力再生·復原能力。不過,靈魂是另一回事。
『人子啊,緊繫神明吧』
等級:A++ 種類:對肅正寶具
Enuma Elish。
恩奇都將自己的身體化作一具神造兵裝。作為龐大的能量變換為楔子將對象貫通、縛緊。恩奇都原本是眾神為了對付吉爾伽美甚『回到神的一方』而派遣的兵器。將神與人不致分離而創造出『天之楔』的吉爾伽美甚。但吉爾伽美甚卻反叛了神,命恩奇都將其縛住,逐回天上的職責。然而恩奇都成了吉爾伽美甚的摯友,得使這“連天都能束縛的鎖”,如摯友所願,選擇了為人類而使用的道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UeNXetGYs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