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之亂,持續延燒🔥
再次聲明,打完疫苗就這樣懶懶睡在家裡休息~OK
最近我時常納悶一個問題
隨著疫苗施打率提升,不論是那種廠牌
好處是,覆蓋率提高👍,重症率下降👇
壞處是,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潛藏🤔
不知道各位看法如何🤷♂️?
但是,我相信民眾對疫情認知是相當重要的💁♂️
時常看見新聞媒體斗大標題…
…某某施打完疫苗幾天後猝死
……疫苗接種後血管阻塞中風
這些真的都是少數少數個案副作用
而且到底是不是真的疫苗所致,也都還未經證實
說難聽點,每個藥物都有其副作用
副作用在每個病人身上的表徵也確實不同
疫苗施打率提升,副作用人數統計相對也增多
每每上急診檢傷總是遇到民眾說…
👉我昨天疫苗打完開始發燒37.5酸痛不舒服
👉打完疫苗撞到手開始瘀青
👉頭暈血壓高,我上禮拜打疫苗
👉打完疫苗注射處疼痛紅腫
👉我打完疫苗全身不對勁,怕睡到一半死掉
我衛教半天也沒用,講了口沫橫飛
總之就是想跟醫生聊幾句然後付850元領收據才甘心😑
就這樣,請大家好好在家睡覺休息啦!
#男護理師的日常🤔
#fifilife #nurselife💊💉
#emergency
#ernurse
#cov19 #疫苗
#急診日常 #護理人生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內新冠病毒疫情,今天新增3例的境外移入確診,以及2例的本土個案,針對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案今天新增1例,定序結果出爐也是Delta,不過、被懷疑是感染源的埃及爸爸及台大麻醉護理師,則因為病毒量太低,無法定序,由於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已經超過一年,現在有部份專家提出,新冠病毒演化會轉向輕症、流感化的看法,...
對護理師的看法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週,針對女性夜間工作的釋憲案,我從產科醫師角度分享了我對孕婦夜間工作權與身體自主權的看法。今天,延續這個主題,我想再分享一個我很常聽的podcast「法客電台」。最新一集節目中,主持人從勞工權益和法律角度提出這個釋憲的不足。
他們認為這條釋憲是有性別意識卻毫無勞權意識,非常荒謬。因為以現行的釋憲方向,不就變成所有勞工的夜班保障全部消失,好比夜間通勤費、宿舍等。講到激動處,主持人甚至忿忿地說「難道以後夜間加班的勞工,得自己出計程車錢回家?」更周全的作法應是先宣布這條法律違憲,採「定期失效」,再請立法院修法將「女性勞工」修改成「全體勞工」。主持人中的憲法老師劉珞亦也解釋,有些人認定大法官的權限為「解釋憲法」不是立法,況且釋憲爭點是限制女工夜班是否違憲,而非勞工上夜班的保障,但矛盾的是,在解釋同性婚姻案中,大法官卻又採取指導立法院立法的態度。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主持人中的楊貴智律師也以過去協助勞方打官司的經驗來強調,在權力不對等的狀況下,小勞不想上夜班,或被要求自行吸收夜班多出來的成本也很難拒絕資方,就算能成立工會集體發聲,要上談判桌和資方協商甚至罷工仍需要極高的勇氣,不僅會被外界質疑,還要承受被秋後算狀的恐懼。
聽到這裡,我相當有感。因為過去每當有勞資糾紛發生時,我總會聽到有同為勞工的人,急著跳出來站在資方立場幫老闆說話。好比幾年空服員罷工時,診所就有護理師不以為然地表示「空姐過那麼爽、薪水那麼高,有什麼好鬧的?我們被壓榨得更厲害好嗎?」為了怕尷尬,當下我只有默默地說了一句「罷工是勞工的權利啦!」來緩頰。但忍在心裡沒說出口的是「你是勞方還資方?自己不敢反抗為何還要指責弱勢的一方?」
**威脅到「飯碗」,醫師也只能閉上嘴
其實不分職業別及薪資高低,勞資之間都是權力不對等,在職場遇到不合理要求時,勞方往往居於弱勢、只能吞忍。我想到過去當住院醫師時,就曾被主治醫師要求在非我值班的週末,加班幫他代理媽媽教室的課程講授。當天其實我原已安排和懷孕的學姊來一場南部小旅遊,但禁不起師長的「請託」,也害怕我被認定不認真、影響日後升遷,終究還是違背個人意願,取消行程頂替原本屬於他的工作。沒想到的是,隨著學姊生產後調職、生活型態改變,我與她的旅行至今仍無法成行。每次回想起這個事件,我總會怨恨自己的軟弱。
只不過到了現在,雖然我已經是報紙認證的「知名女醫」,但身為一個受僱醫師,為避免得罪老闆,遇到診所中不認同、覺得不合理的政策時,我也常選擇噤聲。
「為五斗米折腰」這句老話講得實在很貼切,就連社會地位較高、具有權威專業的醫師都是如此了,更何況是替代性較高、經濟壓力大的勞工呢?
在收聽這集之前,我單純認為這個釋憲案是在追求性別平等、覺得很認同,但卻忽略了對勞動權益可能造成的影響。透過勞權動律師的解說,讓我重新思考了一次性別、勞資交織下的權衡利弊,法律上或許能做得更周延。也因此,非常推薦大家收聽這集,千萬不能只看我心得喔!
對護理師的看法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醫療工作中,幾乎沒幾年(或是每一年)都會遇到一些奇葩醫學生或住院醫師。與其說對他們生氣,倒是更想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人做這些事。
值班的時候找不到人,病人都快死了電話還不接,我相信護理站一定遇過。撇開真的睡死或電話收訊不良之外,有些人會毫不避諱地回答:「我跟男(女)朋友吵架,今天不想看病人。」「我對xx科沒興趣。」「我將來要走xx科,所以不需要學這個科的東西~」
一定有人遇過鑽石醫學生或黃金醫學生,上班的第一天就告訴老師:「我是來學東西,不是來做雜事的。所以有刀再叫我去開,其他的事我不做~~」那我只好把所有的術前準備工作都做好,再恭請他老人家蒞臨指導。
上級醫師的每個處置他都有意見,永遠都覺得他自己最懂,其他人都不懂或是亂搞。主治醫師交代的醫囑,他永遠有自己的看法「幹嘛排這個檢查(手術)?」「有必要搞那麼複雜嗎?」「這樣做對嗎?」「這樣做好嗎?」「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有一次我的病人出狀況,因此需要緊急手術。準備時某個住院醫師在手術室抱怨:「開這種白癡刀幹什麼?」剛好被我走進來聽到,我就問他:「請問應該怎麼處理?」「我幫病人排刀,您有什麼意見?」當下他雖然閉嘴,不過聽護理師說,他仍對我的處置意見很多,覺得我在亂搞病人~
通常這樣的人,後來的行醫之路都不會很順。即便他沒有因為得罪同儕而被排擠,也會被病人或家屬教育。而且往往不是個案,會這樣做或講的人,到哪一科都會是問題人物。
來徵求一下,各位遇到的奇葩同事或學生,希望我遇到的不是最糟的,期待有更糟的狀況出現~~
對護理師的看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國內新冠病毒疫情,今天新增3例的境外移入確診,以及2例的本土個案,針對新北市幼兒園群聚案今天新增1例,定序結果出爐也是Delta,不過、被懷疑是感染源的埃及爸爸及台大麻醉護理師,則因為病毒量太低,無法定序,由於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已經超過一年,現在有部份專家提出,新冠病毒演化會轉向輕症、流感化的看法,不過,指揮中心表示,目前還無法斷定會輕症化,仍舊需要打疫苗,預防重症跟死亡。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55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對護理師的看法 在 務農夫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現在開始收割這一期的水稻了。
本來沒事就乖乖待在家裡耍廢的我,不得已要出門工作了。
但就算是在田裡,我們務農夫婦團隊也要做好防疫上的規定
很難做到,我知道,但是就是要盡力去配合
其實最近發生了許多的大事情,
其中最讓我覺得氣憤的是確診者砍傷醫護人員的事情。
我老婆之前是護理師,所以更懂得他們工作環境上的處境....
雖然疫情期間,沒事在家,更新文章慢~~
還是有網友私訊留言希望我們對...
現在的疫苗、高端股票、醫護人員缺乏、3+11等等問題提出看法
這些問題還是交給專業人士來解決......
現在目前情況....我就是不懂就不要多說話.....
所以我今天只回答一個簡單的網友留言而已,
[ 那就是拍個給不戴口罩出門的人一個開導開導的影片 ]
影片裡面有可以不戴口罩不會被罰錢也不會被罵的方法喔....
如果你身邊有不想戴口罩的人,叫他一定要看,很實用喔!
還有最近收割新米了,
疫情期間,大家沒事待在家,很棒。
那我們收割期間,會為著你們,給你們最好吃最新鮮的糧食....
大家一同渡過這一波疫情吧! 台灣加油。
訂購可以加LINE: @pkk6712d
送貨人員,很辛苦,雖然現在貨會晚到,但是希望你們接到貨的時候..
幫我跟送貨人員說聲 "您辛苦了" 。
對護理師的看法 在 不當護理師要幹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玉賜威暘殿開光大典🙌
信仰傳承 感謝神恩💪
咱們都是神明小孩🙏
用一句話來表達你對信仰的看法🤟
各位的IG追蹤我了沒 ➡️ 0323matzu
更多追神明跑廟會日常生活都在IG喔~~~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0323matzu/
Facebook 👉 https://reurl.cc/5qqV26
#桃園 #神明開光 #不當護理師要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