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美圖片請點留言處文章連結
全世界兒童與青少年,普遍面臨肥胖的威脅 ; 要處理肥胖問題,除了注重飲食,還需要運動介入。該如何替兒童及青少年規劃運動呢?我們可以參考運動員長期發展模型 (Long Term Athlete Development Model, LTAD)。
肥胖流行病學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和倫敦帝國學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的研究,過去 40 年來,肥胖兒童與青少年 (5~19 歲) 的人口數,成長了至少 10 倍以上 ; 根據這項統計,未來將會有更多兒童與青少年,迫切需要專業團隊介入,來減緩肥胖人口增長趨勢。
在台灣,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成年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 43% (男性 48.9%、女性38.3%) ; 國中生過重及肥胖比率為 29.8% (男生 34.3%、女生 25.0%) ; 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比率為 30.4% (男童為 34.2%、女童為26.2%)。
『肥胖』,又是第 2 型糖尿病的危險因子。根據統計,台灣學童新診斷糖尿病,54% 是第 2 型糖尿病 (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6.5, 1992-1999),高峰期落在青春期 13-15 歲,肥胖是主要危險因素。
指引建議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針對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健康的飲食習慣 (Develop healthy eating habits)
2⃣️限制高卡路里食物 (Limit calorie-rich temptations)
3⃣️保持活動 (Help children stay active)
4⃣️減少久坐 (Reduce sedentary time)
5⃣️充足睡眠 (Ensure adequate sleep)
其中,保持活動 (Help children stay active),除了可以培養孩子對於運動的興趣,還能帶來以下好處:
1⃣️體重管理 (Helping with weight management)
2⃣️強化骨骼 (Strengthening bones)
3⃣️降低血壓 (Decreasing blood pressure)
4⃣️減輕壓力和焦慮 (Reducing stress and anxiety)
5⃣️增加自信 (Increasing self-esteem)
世界衛生組織 (WHO) 與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DC) 皆建議:3 至 5 歲兒童,一整天都要保持活躍。 6 至 17 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 60 分鐘身體活動。
兒童與青少年正處於發育階段,運動訓練主要著重在三個面向:有氧運動 (Aerobic Activity)、肌力訓練 (Muscle-Strengthening)、骨骼強化訓練 (Bone-Strengthening),以有氧運動為最大占比。
運動員長期發展模型 (Long Term Athlete Development Model, LTAD)
理想的運動養成應該像正金字塔,先培養紮實的基礎運動
(有趣, FUNdamentals),接著往上訓練爆發力、速度
、敏捷,最後專注專項運動技能。
在運動領域,台灣的家庭、學校、社會觀念與歐美迥異,台灣小孩的運動養成,似乎是顛倒狀態... 台灣小孩普遍沒有紮實的基礎運動
訓練,長大後對運動沒興趣者,比比皆是。
該如何栽培出熱愛運動的小孩,讓他(她)變成大谷翔平呢?我們可以參考『運動員長期發展模型 (Long Term Athlete Development Model, LTAD)』。
在青春期以前,我們要先培養運動素養 (Physical Literacy
),青春期後則以終身運動 (Active
For Life) 為目標。根據年齡,分成六個階段:
1⃣️Active Start:開始運動 (No specific ratios)
2⃣️FUNdamentals:快樂運動 (All activities FUN)
3⃣️Learning to Train:70% 訓練 <-> 30% 競賽
4⃣️Train to Train:60% 訓練 <-> 40% 競賽
5⃣️Train to Compete:40% 訓練 <-> 60% 競賽
6⃣️Train to Win:25% 訓練 <-> 75% 競賽
成長每個階段,運動的『訓練/競賽比例』都不一樣,隨著成長發育,應循序漸進地拉高競賽佔比。
各種訓練最佳時間點
進入青春期的時間點,男、女生不同,生長速度也不一樣,青春期是身高成長最大速度 (peak height velocity, PHV) 的重要階段,此階段是安排『Train to Train』的最佳時刻。
根據男、女生的發育速度,我們可以在正確的時間點,安排適當的菜單。譬如說,在進入青春期之前,我們先安排『柔軟度』、『速度』、『技能』等項目 ; 青春期,則以『耐力』、『速度』為主 ; 青春期後,則安排『力量』相關肌力訓練。
總結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變成大谷翔平!
在台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歐美,運動卻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 ; 台灣小孩長大後,為什麼會對運動沒有興趣,其中一個可能原因,就是從小沒有培養對運動的興趣。
參考運動員長期發展模型 (Long Term Athlete Development Model, LTAD),培養終身運動的習慣,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成就投打二刀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6萬的網紅愛莉莎莎 Alisas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選的三部片應該是23歲up 比較會喜歡的XD 這些片為什麼沒入選? 1. 當你沈睡時 預知未來的題材很吸引人 但是 (1.)我沒有很喜歡秀智的演技 除了第一集媽媽死掉大哭片段 其他情緒做得很平淡 (2.)戀愛的部分太過順利 沒有心動感 (3.)法律的部分有點太扯 有些明明很明顯犯人有罪 還因...
對運動 沒興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照片是我們今天早上體育課的關卡,深蹲、舉啞鈴、仰臥起坐、繩梯、戰繩等等,我現在全身手臂大腿屁股快炸掉,是說每次練繩梯我都覺得是消防隊訓練,練完好像都可以去救火哈哈哈。
為了第三次的植入,也為了年過四十的自己,我從去年九月開始,認真規律的運動,這個改變對活了四十年的我來說,是最大最大的改變,以前我真的對運動很沒興趣,也仗著家族的吃不胖瘦體質,徹底貫徹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的信條。
但是不騙人歲月真的是殺豬刀,體重機數字一天一點偷偷飆升,最重要的當頭棒喝是去年林醫師說,必須要運動才能增加試管成功的機率,但我又是一個儀式感很重的人,明明隔壁就是河濱,也沒辦法起身去運動,直到加入健身房、採買健身包、重訓手套等等裝備後,我的運動之路才正式展開。
剛開始就是會去參加健身房團課,還有入會時包含的三次教練課,知道這年紀要身體好還要身型好,一定要做重量訓練,但已經繳了健身房會費,還要再幾萬才有一對一教練課,說實在的花費太多,去年一個因緣際會,參加了王牌教練的戶外體育課,一整個愛上操得半死的體育課🤣🤣🤣。
我們體育課星期四晚上在中崙高中、星期日早上在大安高工,剛開始因為距離比較近,都是參加星期四晚上的課,最近因為要調整作息早睡早起,我改成固定上星期日的課。
每次教練會規劃不同的訓練,有心肺、有核心、有重訓、有有氧、有拳擊,練腿練手臂練腹部練屁股都有,就是綜合體能的全身性運動,然後最好玩就是闖關,教練每次會根據上課人數擺設關卡,闖關都會讓我覺得自己很像在上《百戰百勝》(這個比喻太老不懂請自行估狗😂😂😂),反正就是操爆但又超好玩,完全是室內一對一體會不到的樂趣。
這幾個月的運動行程是這樣的,平常還是會去健身房上團課,或自己做重訓、跑跑跑步機,然後每個禮拜日早上就去體育課,下課跟教練同學一起吃午餐喝咖啡,身心都很精實,但今天聽到教練說我植入後,不能再參加這個課,要改變運動形式,害我有點感傷😢,想不到我是這種人哈哈哈。
對運動 沒興趣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看熱鬧 |
巴黎有很多讓人討厭的地方,但也有讓人愛死它的地方,像這裡每天都有新鮮事,有很多的展覽、電影、商業展會⋯⋯各式各樣一整年不停歇的活動,來自世界各地最厲害的高手、品牌,大家在這個舞台上像選美一樣的綻放。
有朋友問我巴黎最近有什麼新鮮事?Covid-19已經肆虐大半年了,沒有大拜拜一樣的展會和新玩意兒的巴黎不像我認識的巴黎。昨天工作到一半時,GAFA演算法自動送了一則巴黎自行車展的廣告給我,今年只跑了年初家飾展,我馬上心動上網訂票!
腳踏車展?我從來都沒過自己有一天會來看和「運動」相關的展覽,因為我從小就對運動沒什麼興趣。記得小時候有一次NBA總冠軍賽,在最後延長賽一分鐘的時候,弟弟被叫下樓丟垃圾,他就叫我幫他看比賽結果。沒想到他丟個垃圾再上樓,我已經在電視機前面睡著了,他不可思議的說:「能在NBA總冠軍賽最後50秒睡著的人大概只有妳了吧!」沒辦法,我真的沒興趣呀~
對運動沒什麼興趣的人,最近騎車慢慢的騎出興趣來了。去年上下車都還不會,還要打電話越洋問朋友,最後被店員推薦買最便宜的腳踏車。今年有感自己身體有進步而車子不太行了,所以自行車展剛好讓我研究一下接下來入手的新車。
法國人都知道台灣是腳踏車大國,整個產業鏈裡都是台灣企業,所以很多人都建議我回台灣買。然而台灣的朋友卻覺得歐洲的自行車比較好,因此都買加了關稅貴森森的歐洲品牌。今天看了一圈下來,其實歐洲品牌在歐洲買的價格也還好,是不是該選一台來當自己的聖誕禮物呢?🤔
下面大家跟我一起看照片,還有外行看熱鬧吧!
對運動 沒興趣 在 愛莉莎莎 Alisas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選的三部片應該是23歲up 比較會喜歡的XD
這些片為什麼沒入選?
1. 當你沈睡時
預知未來的題材很吸引人 但是
(1.)我沒有很喜歡秀智的演技 除了第一集媽媽死掉大哭片段
其他情緒做得很平淡
(2.)戀愛的部分太過順利 沒有心動感
(3.)法律的部分有點太扯 有些明明很明顯犯人有罪 還因為一點小漏洞判無罪的情況過多
2.三流之路 -
太過輕鬆搞笑 我對運動類的主題一概沒興趣 而且一開始就知道男主角喜歡女主角 就不期待後面了
3.大力女都風順:
是可愛沒錯 但是每一集的劇情結構有點太相近
題材是什麼男主角超級有錢人這種跟現實生活差距過大
4.舉重妖精金福珠
校園愛情片已經不符合我的年紀 而且又是運動相關主題
5.Go back
劇情還蠻看得下去 親情部分很感動
但我覺得他們情侶間 到結尾還是沒有反省到問題的癥結點
年齡不同 生活經歷不同 就會對不同題材有共鳴
自己愛片沒入榜別難過唷^^
BGM是這三部片的ost
═════════════════════════════════════
任何合作邀約請洽PressPlay: alisasa@pressplay.cc
追蹤我 Follow M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lisasa11111/
★Instagram: goodalicia
★Blog: http://goodalicia.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