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無華的在家工作&育兒生活。
做早餐、送出門,掃地拖地整理。接著開始工作。
時間差不多了,該出門開始跑銀行了。
算算時間來得及衝去做個一小時運動,接著繼續處理帳
肚子好餓,阿午餐忘了吃,趕快吃點東西,歐快四點了,該去接小孩了。
#覺得自己好像灰姑娘 #只是四點鐘聲就響了
和和樂樂的帶著兩個孩子回家,本來想著他們邊寫作業我可以再工作一下,一切就在兒子跟我說他又忘記帶作業回家寫(而且還忘了兩種)的那一刻,我就徹底的火山爆發了🌋
到底!為什麼!放學回家前不對照著聯絡簿整理書包!
我試了好多方法,溫柔勸說、激昂鼓勵、正向獎勵、負向懲罰、集電動時間、扣電動時間,總之我已經筋疲力盡了。光是寫作業、訂正作業、記得交作業、記得把功課帶回來,這麼簡單的事我居然教兒子教到卡關,為什麼😭😭😭我以前都自己弄得好好的,我兒子到底是誰派來整我的!!
生氣完還是陪著他回學校拿作業,後來他表現良好,我也是捨不得再罵他,真的快被這種無聊的小事煩死了😡
幸好我女兒是來報恩的,從頭到尾乖乖自己寫作業,寫完放的整整齊齊的要我幫忙檢查,而且寫的超好完全正確,尬的,到底是我女兒乖到不可思議,還是我兒子天兵到不正常🤷♀️
但我老公好強,他超有耐性,就算生氣也不會像我這樣爆發,他都好好講,而且孩子的功課他真的都有跟上腳步,有時候比我還細心,很感人誒,覺得可靠❤️
最近我體會到的生存之道就是:
當一打二又要盯功課的時候,絕對不要煮豐盛的晚餐!叫外賣或是準備那種加熱就好的食物!
想揍小孩情緒有點激動的時候,不要管什麼飲食節制,趕快拿出喜歡的零食開始吃,一直吃不停吃,直到心情緩和了為止😂
#尬的我比小孩還期待週末
#好想趕快放寒假哈哈好像還有點久😆😆
#只有我這麼厭世嗎別人家的媽媽看起來脾氣都很好
小孩 老 是 忘記 帶 作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先學一學康納曼模式,用他的模板做開場:
如果你想要跟一個人學習,以下有兩個人,用簡單粗暴來概括,你會選擇跟誰學習:
❶博覽群書20年的人;
❷有20年實戰經驗的人;
❶和❷的選項是沒有任何細節,只有憑直覺快思的選擇。
有的人喜歡❶,有的喜歡❷,沒有任何細節資訊都是直覺的評估。
但,這些二選一的直覺評估遊戲,亦可看出個人的喜好之區別。
如讀書20年的人,有可能是讀死書的人,也有可能是把書讀活的人;
如20年經驗的人,有可能是他的20年是經歷,不是真的是經驗,也有可能是對方將經歷琢磨得像寶玉一般光滑鮮麗。
用喜好的評估,我當然是選擇❶,我選擇的評估,已經假設了這個人是把書讀活的人,我還假設了20年博覽群書的人,是「不可能沒有任何經驗的」,我是假設了讀活書,用活經驗——看明白我說不可能沒有任何經驗的這句話嗎?
當然,❷也有可能有20年經驗的人,甚至也可能是博覽群書的人。
一旦我們將經驗與讀書,變成對立之後,我們很有可能看不到這四個層面的可能性了,這是思考的偏差。
因為言不盡意,選擇題突出了A是博覽群書,聽者和閱者,沒受過“去偏”的思辨訓練,很自然因為心中的喜好認知,而有了選擇的偏差和刻板的印象:讀書20年,就是書房派的。
反之,20年經驗的刻板印象是實戰派的,而沒有考量他也可能是博覽群書的人。
在儒家内修的角度,「去偏」加上「清心」之後,才比較容易做到「窮理致知」的明理效應。
什麼是認知的偏差呢?
用這個案例做例子:我曾經遇到的一位老前輩,話説老前輩看到我問博學和尚教孩子的方法,老前輩事後就開始教育我:「……教小孩子,你怎麼會去請教一位和尚呢?做和尚的,又怎麼會有教小孩的經驗呢?」
套用直銷商最喜歡說的,「要成功就要問成功的人」——「要問對人」!
諸位看官的明公大德,兄弟朋友:
如果這句話讓你覺得很有理的話,是因為你的評估判斷主導了你。
實際上直銷商這樣跟你說,是因為更想你問回做直銷內部的人,因為一旦你衹是問做這家直銷公司成功的人,你未必有更全面的資訊,而做出更加客觀的判斷。
——說得難聽一點,直銷公司至所以想你「問對人」,就是想幫你洗腦,以及杜絕任何不利他們的資訊,不想你聽到這些額外之聲,不想你聽到更客觀的現實資訊。
當我聽到老前輩用反問句說,做和尚的又怎麼會有教小孩的經驗呢?
既然是反問句,背後暗地裡埋伏著,要問有教過小孩經驗的人,才是問對人!
當然,我沒有任何爭論,因為我和老前輩是在社交,老前輩從小到大都是在教育我的。
不過,我內心裡面,其實也是有反問句的:「你怎麼知道博學和尚沒有“教”小孩的經驗?」
譬如,博學和尚在寺廟內,有看過帶孩子來做三天兩夜義工的父母是怎樣“教”孩子的?
這個可能是涉及了“看”過,一定是比“親自教“差嗎?
先提一個可能”親自教“的爸爸媽媽,教孩子時是走打壓和羞辱路線的,那麼“看的人”有反思,甚至對看到的狀況,進行「窮理致知」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請問這個和尚的看到,難道會比親自上陣教的人差嗎?
至於看和親自上陣教的細節就此打住不詳細對比之,否則就很長了。
再反思問,你怎麼知道博學和尚沒有教的經驗呢?
譬如:寺廟裡面,博學和尚是做師父的,他會有年長的徒弟,年輕的徒弟,幼年的徒弟,和尚一教,三個年齡層的教育經驗都有了,你這麼過于早和很草率,就匆匆下一個「沒有教小孩的經驗」之判斷呢?
當然,這裡又得打住,不繼續討論這個關卡,因為這裡是可以延伸出去討論的話題!
我用這個角度,才說老前輩的反問句是有思考的偏差(快思慢想的用語,不是貶詞)。
對我而言,喜歡閱讀,大量閱讀,對埋首書堆的人而言,我只看到博學和尚教得精彩,教得有深度,教得有層層佈局和千里伏線,萬里貫穿,而不是散錢無串的教,所以,我從來沒有用經驗論來看博學和尚教我的方法。
思考一下,如果你看到我天天埋首教養孩子的書堆,看了一本又一本儒家內修教養孩子的書,然後我又有一子一女,一旦我引用了書中的見地,你能不能説我是書房派,而沒有實戰經驗呢?
不要被我天天埋首書堆,開口成章而忘記了我有一子一女,難道我學這些都不是用來實戰的嗎?
再說,如果明白我套用康納曼的思考模式來看「評估的偏差」這回事,那麼,讀書假如會落入書房派的書生之見,經驗主義者,其實又會不會有經驗的框架呢?
如果經驗主義者,有機會跳出經歷的框架,相同的,讀書人,也一樣有機會可以沒有書生之見的!
而且我還是始終很懷疑,一個人的生命侷限在時間線和空間點上,還有你的機緣遭遇上,更有現實的客觀條件,你的經驗又能有多豐富呢?
我從做藥物銷售員,還有去農場做藥物銷售員,再到開塑膠袋工廠,再到開成衣業工廠,我見過的公司,估計是已經超過一千家以上的,或者更多。
我的業務經驗佔了90%是流水作業,僅僅是10%是精彩絕倫的,也僅僅是少數的經驗是寶貴的。
對比一個人用古人的訓練方式去讀一本《史記》,只要讀《史記》的人,方法用對了,訓練是正確的話,讀一本《史記》得到看人的經驗,是不會比見過一千位顧客的我之經驗少的。
如果明白這句話,你們就會感嘆教我下棋的師父,他在當年就告訴我:「下棋經驗?你能跟多少人對弈,多少人是優質棋手?你的生活圈子,一本名人對局,隨時就贏過你跟身邊的人下棋十年經驗了!」
小孩 老 是 忘記 帶 作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育兒甘苦談】家有小一生之新事件解鎖
文/小米嘛
在開學後第一個補班(課)日的這一天,我們家的小一生有又有新事件解鎖了。
第一個是媽媽接送成就達成。身為一個職場媽媽,要能夠準時守在校門口前接小孩,還真不是件易事呢!
雖然開學第一天時擔心的媽媽曾化身狗仔,躲在遠處偷看孩子是否順利接到,但基本上每天到校接孩子這件事,仍是由安親班老師代勞,身為家長,還真沒有過在校門口迎接小孩放學的經驗(接我的偽乾兒子倒是有過~🤣)。
這天補班日,不用補班的媽媽於是自告奮勇來去接小孩。早上在家加班趕工,直到11:45才火速換衣出門;沒想到到了學校才發現校門口早已擠滿了等著接送的家長、長輩、和各安親班老師,明明還沒到12點整,校門口已經擠得水洩不通。雖然有狗仔經驗的媽媽不至於到目瞪口呆,但也不知該從何找起。
只見尚未12點的校門緊鎖,門口有兩位高年級的糾察隊看著;不遠處的穿堂已經排排站好一隊又一隊的低年級學童,各個蠢蠢欲動蓄勢待發。
12點一到,糾察隊大哥哥門才一開,川堂的小孩和門口的家長瞬間暴動,兩邊人潮如浪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姿態淹沒毫無經驗的菜鳥媽媽;傻媽媽呆愣原地,看著一個個穿制服戴口罩還長的一般高的低年級孩子,完全找不著自己的孩兒。
眼見大浪稍過、在下一個浪花來臨前,媽媽終於在退潮中瞥見咱們家的小一生揹著大大的書包姍姍來遲漫步在潮水中,身旁既沒有所謂的小路隊、也沒有任何一個相伴的同學,特立獨行到為娘的懷疑自各兒是否認錯孩.....還好媽媽認不出小孩、小孩還認得出媽媽,至少鴨鴨看到媽媽的身影後立刻開心地衝過來。
「媽媽,今天是你第一次到學校來接我耶!」開心的小孩一看到媽媽就喋喋不休。
牽著鴨鴨去和安親班老師打聲招呼後,邊走去接依比的路上鴨鴨邊開心分享學校的事情,媽媽突然有種回到一年前每天接孩子放學後母女三人慢慢散步回家的錯覺。
可惜這樣的溫馨接送情大概只有這一天,這大概是回到職場後的媽媽最大的遺憾吧!
回到家後,在等吃午餐前兩個孩子先整理書包,馬上拿出作業做的鴨鴨在寫完稍微多一點點的國語作業後,開心地闔上習作準備給媽媽檢查時,突然驚叫:「咦!這不是我的作業!」
媽媽聞言大笑,傳說中的小學生拿錯作業事件成就達成!
仔細一看,座號只差一號,據鴨鴨說應該是發作業時誤發,但拿到作業的本人自己沒有發現這就是孩子自己的問題了。眼看作業都寫完了--還寫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如今擦也不是簽名也不是,只好就這麼讓她再帶去學校了。
話說回來,傳說中小一生的橡皮擦黑洞事件迄今為止咱們家尚未發生,書包裡除了重重的課本每天揹過去又揹回來外好像也沒特別多什麼少什麼,失望的媽媽還沒機會見過傳說中那些小一新生物品神秘消失或出現的事件,沒想到倒是來了個寫錯作業事件。
一個補班日一次解鎖兩事件,不寫下來供日後回味用怎麼行呢!這些小一生的神秘事件如今看來不可思議,但隔了幾年看就像童年趣聞,不寫下來一下就忘記了啊!
然後明天又要上學了,你們家中的小一新生有什麼有趣的新事件嗎?不然和我分享一下掉了幾個橡皮擦也行~~~ XD
#家有小一生
#媽媽接送成就達成
#拿錯作業事件達成
#還好書包沒有拿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