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竹山紫南宮拜拜,從來只有在農曆年的新聞頻道上聽過,意外地發現是一間樸實的小廟,如此遠近馳名且財力雄厚卻沒有擴建成資本主義風格。
在冬日舒服的陽光下,從竹山某公車站牌走了二十分鐘的路,沿路約有七家左右甕仔雞,還有不少和「金雞」有關的壁畫、雕像,疑似全台灣金雞發生率最高的一條道路,令屬雞的我感覺非常舒坦(?)。
途中還經過兩所慈濟風格的學校(社寮國中/ 社寮國小),看外觀也猜得到是921地震時慈濟捐錢蓋的,聽說走廊還印著跟青少年生活脫節的靜思語,令人感嘆慈濟真的是一個很擅長精神勒索的宗教團體。
很高興土地公借我六百元,原來每個人能借的金額不一樣。邊看著夕陽邊吃著烤玉米,很多人不知道宜蘭是看不到夕陽的,所以每次看到台灣西部夕陽都覺得好美,如果暫時忽略不遠處的薩克斯風聲和老歌歡唱的話。
★
我應該也是第一次來集集車站,完全看不出地震後重建的痕跡。意外發現這裡是香蕉故鄉,有各種沒聽過的香蕉品種。隨便在街上走著感覺會不小心遇到出來買豆腐的吳靜嫻。
在集集街上吃了一個肉圓加一個綜合湯竟然只花50元,再怎麼沒錢只要在台灣任何角落活著(前提是台北以外)好像永遠都不會餓死。
吃肉圓時,鄰桌有個年輕媽媽正在訓斥她的小學生兒子:「出來玩就是看到什麼吃什麼,像你這樣什麼都不要,怎麼當台灣人!?」我想頒給她一個「年度最佳幽默媽媽」的獎牌。
★
集集車站那天不知為何被時光倒轉,站員用擴音器播了孫耀威的《愛火》和王夢麟的《廟會》,車站角落的免費圖書櫃裡還有一本1996年出版的光禹的「誰來教我愛」(第153刷!),小時候覺得很幽默的文筆,二十年後看了覺得好尷尬(會不會「不良少年日記」將來也是?!)。
★
回台中不小心搭了從來沒聽過的「總達客運」,速度飛快誤以為是大阪環球影城的飛車設施。
車上好多剃著平頭的布農族弟弟們,他們幾乎都住在信義鄉,每週日晚上都要搭著相同的客運收假回南投市區,為了打棒球從國小就過著集體宿舍生活(而我感覺和二十年後的旅美棒球好手提前擦身而過)。
★
再吃一次朝思暮想的草屯夜市的梅子蔥油餅,突然覺得沒那麼好吃了,到底為什麼?
圖:與內文無關的我的新年書櫃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小學生 的 靜思語 在 劉定騫 / 騫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髮〉
青少年時期,我時常和我的蠢貨兄弟們一起騎單車在小鎮的馬路上閒晃。
「喂我找到一家剪得很不錯,可以跟阿姨說要前面留多少。」培仔這樣說。
「真假?多少錢?」
「一百二,只貴二十啦。」
我放開雙手靠著平衡感騎車,從口袋掏出皮包看了看。「走了啊!」
我們剛從小學生升級到國中生,從比球鞋牌子進化到比腳踏車等級。那時我們終於抽高到能騎正常尺寸的單車, 許多父母親都送孩子一台單車當作中學賀禮,慶賀自己從此擺脫接送孩子上下學的麻煩事。
我父親也不意外,送了我一台左邊三段右邊七段總計高達二十一段的變速腳踏車。還是眩目卻詭異的青綠色,搭配難坐卻帥氣的賽車座椅。由於是快拆,開學第二天椅墊就被幹走了。
但不管你是前避震後避震還是雙避震,亦或是加裝了青紅黃綠的火箭炮,甚至是裝了像攻擊武器的牛角與牛角剎車。總會有一個傢伙用另一種層次將你硬生生比了下去。
那傢伙還有個像是太陽般令人難以直視的名字,陽仔。
是我三歲就認識的騷包。
他騎的雖然是繼承他哥哥中學騎過的車,卻是當時少見的「跑車」。
車身是有種歷經歲月洗鍊過的鐵灰色,羚羊掛角般的下彎手把,纏著像是拳擊手似的白色纏帶。散發出一種剽悍的戰鬥痕跡。
從車頭到椅子中間有一條長槓,每次陽仔要騎車時,不像我們是從中間跨越過去再藉由踏板咚的一屁股坐上椅墊。而是將車身微微傾斜,書包隨意往後一甩,發育甚早的長腿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接著雙手握住手把,身體流線型弓起,像個蓄勢待發的賽車手。
誰管你幾段變速,只要人跟車在他旁邊,就是個相形見絀的蠢貨屁孩。
而我們生活的改變,除了晉升有車階級之外,髮型也從百花盛放的小學生變成千篇一律的受刑人。女生成了沒有閃耀馬尾的香菇妹,男生則分成兩派,一邊像小流氓一邊是小白癡。還要通過一月一次的例行檢查。
陽仔因為學區的關係,在另一個小鎮讀中學,只有補習的時候才會碰到。
但他們學校的規定比我們寬鬆許多,頭髮都吹高高。
我們的教官則會站在門口緊盯你的髮型,被叫過去的同學都會被他用兩指比看看,頭髮只要超過食指中指併攏橫擺的高度,直接送你一支警告。
但儘管如此,我們依然奮力在那幾公分公釐的微小尺度裏掙扎,不管後面上面的頭髮被推得如何乾淨,前面那幾撮鬚鬚是我們誓死保護的領域,是對抗整個社會體制的不退讓象徵。
放棄前額頭髮的同學通通都會被歸類到蠢蛋。而那留著如同湘南純愛組飛機頭的同學,走路都有風。
所以,找尋理髮店便成了我們很重要的任務。
我從小就在同一家店剪髮,那是一家我母親常去做造型有著特殊香氣的髮廊。我從幼稚園就被帶去。
因為身形實在過於矮小,老闆娘會從角落裡拿出一張木製板凳架在理髮椅上,我脫了鞋子爬了上去坐好。她會幫我套上如同長袍罩子般的塑膠理髮圍巾,兩條帶子在脖子後面綁緊。全身被黑袍籠罩,屁股底下硬邦邦的,腳踩的地方卻很柔軟。頭還在現實中,身體卻彷彿置身于一種魔術道具般的空間。
老闆娘會先拿出一罐噴水器將我整頭噴濕,甚至噴到臉上都是水珠,再用梳子將我頭髮梳齊,水就會沿著鼻梁一路流淌下來。我從小老是有種困惑,就是為什麼大人們總覺得小孩子沒有知覺似的。
她會沿著眉毛上方將我的瀏海一一剪平,上方的頭髮剪短,再沿著耳朵的輪廓修剪,最後將後面頭髮剃掉。
好了。我又是一個脆迪酥小瓜呆了。
我的頭髮質地頑固堅硬、毛躁、甚至越長大越加捲曲、不受控制。
是一種如本人個性一樣的髮質。
國小時我常常沒整理頭髮就去學校上課了。陽仔家中的相簿還有幾張我小學永遠像剛睡醒兩側膨脹炸開如同金剛狼的拙蛋髮型的相片。
也許,江湖一統的平頭是如同挽救我中學時期女孩緣的存在也說不定。
由於價格較貴和童年崩壞回憶的加成之下,我毅然決然的拋棄從小至少剪了十年的髮廊,和蠢貨同伴們到處巡查只要一百元的家庭理髮店。一坐下來還要先喊「阿姨前面不要剪太短喔!」,免得阿姨追尋一種快速的學生剃頭節奏就將頭髮全部咻嚕嚕的剃光。
只要長度不對,我們下個月就會換一家,最遠還曾騎到陽仔住的臨鎮去。
在習慣不斷遊走規則邊緣的一年後,以為自己是老油條一樣完全沒剪前額已留了一個寒假長度的頭髮,理髮阿姨問說前面沒剪沒關係嗎?我還故作鎮定地說別怕。我既擔心又驕傲的踏入校園,享受風一般男子的存在。結果班導像是早有準備般的帶了剪刀與報紙,說點到名的就上來講台,不想剪我就幫你剪。
我閃閃躲躲還以為導師看不到的假裝橡皮擦一直掉在地上的彎腰躲藏。
結果第二個被叫上去,導師遞過來一張報紙,叫我自己弄出一個可以套進去的洞。我將頭塞進報紙後尷尬的坐在台上椅子,在全班同學偷笑的眼神裡等待老師的私刑。
我們班導一向以古板出名,是每天叫我們抄寫靜思語背誦課文的國文老師。
我心想完了完了,一定一刀就把我的頭髮喀嚓,一腳把我踹到屬於蠢蛋的那邊去。
沒想到,老師竟用面對家政作業般的仔細心態處理眼前不聽話的混蛋,緩慢的下刀,東看看西看看,用指頭細量長度。結果剪好後同學們說比我原本剪的還好看。真是尷尬,早知道連一百元都不用花了。
其實我從來沒有想過脫離制度後的自由,究竟是什麼樣子。
擅於活在體制內在規則邊緣遊走的我們,儘管再怎麼出色,也不過是水一般的充滿在瓶子裏。知道流出框框後的自己,該活成什麼形狀嗎?
大學後,我那難搞的髮質帶來了許多考驗,我剪短後留長,留長後又剪短。羨慕直髮的同學們,相當容易整理髮型,我這頭既沒分流又沒髮線,恣意奔放的長在頭上,乾枯的像一窩鳥巢。蠢貨姊妹們還會將手放在我頭上,發出
鳥叫的啾啾聲。
於是,我順應潮流的活成一個髮型流行史。
刺蝟頭、離子燙、玉米鬚、甚至還搞過上捲下直的奇怪髮型。
全都是髮型設計師的騙錢玩意。沒多久後就變形了。
我曾經很沮喪的覺得,為什麼從來沒有一個設計師願意為我這樣的髮質規劃一種長遠的方向呢?我們在學校學的不就是為一個公司或一個案子寫出量身定做的企劃嗎?那樣才是一種正確的顧客關係管理啊。
但自從知道理髮店的規則之後,我就不怪他們了。
剪一個頭抽多少成費用的做法之下,當然剪越快能賺的錢越多,像我這樣難剪、頭髮濕乾捲曲程度差異極大的怪異髮質顧客,不僅剪不出我天真指定的雜誌上的帥哥髮型,還要剪很久並承受我失落的表情。也許他們也剪得很灰心。
我曾經很不喜歡我的頭髮,甚至覺得帶來外觀上的困擾。
但根本原因是,我沒有接受過自己原本的樣子,而強硬的試圖將它改變,下場就是亂花錢又難以維持。
於是我開始以一頭亂捲髮的造型活著。
一種不受控的捲曲、毛躁、甚至開始衰老般的斑駁白。
連老朋友都會誤會去燙的自然捲,剛認識的女生會以為這個上了年紀還燙捲裝韓星的男人是怎樣。 我也只能這樣的與之共存。
至今,我仍在尋找耐心仔細對待我那難搞像個性一般的頭髮之理髮師。
如同找尋人生伴侶那樣。
即使嘆氣,也不放棄。
-
#被捲髮困擾一生的人
小學生 的 靜思語 在 林嘉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慈濟 真的不只救海外
在國內從未間斷的「新芽奬助學金」、「社區新芽課輔班」、「減災希望工程」⋯
硬體、軟件⋯
無非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小小幼苗
無助有所依、失落有所靠⋯
祝福在偏鄉努力的每一個孩子
走的穩健
更走出自信
邁開大步
以期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感恩 上人的慈悲
感恩 有慈濟🙏🏻
證嚴上人行腳最後一天,來到台東靜思堂,關心減災希望工程進度,援建學校的師生,也特地前來,表達感恩。
台東光明國小學生:「我們全體師生和家長的美夢,就要實現了,是啊 想起新校舍,oh my god 我要尖叫了。」
小朋友大聲說出深切的期待,慈濟援建台東九所國中小學,減災希望工程,一步步築起安全的讀書環境。
台東教育處國教科長 黃偉智:「硬體建設是五十年 百年,但是我們的教育是千年 萬年,是永永久久的。」
援建結下好善緣,慈濟志工也將靜思語帶進校園,用身教言教,引導孩子學習感恩尊重愛。
台東復興國小校長 林鴻祥:「人文素養,在我們志工團隊的幫忙之下,讓我們的孩子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也有一個更完善 優質的,道德觀的建立。」
有慈濟人的關懷、校方的配合,也不能忘了默默付出的營建人員,證嚴上人感恩眾人的用心,讓工程能夠順利進行。
證嚴上人開示:「期待每一間學校 都很勇健,可以很健康 不怕風不怕雨,最重要的 不怕地震,早日學校完成,讓孩子可以趕緊進去,很健全學校。」
證嚴上人也來到玉里慈濟醫院,關心醫護人員。其中,古雪梅修女也特地前來。當年證嚴上人與三位修女的對話,促成「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五十多年來,懷抱不變的初衷,繼續把愛與善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