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週的週記應該會讓國文老師生氣吧?
在開始寫之前,
我有一種這樣的明顯感覺。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在中秋連假的這幾日,
我們一家三口幾乎哪裡都沒有去,
就像鐵製鉛筆盒裡面的橡皮擦,直尺跟2B鉛筆那樣,
三個人長時間處在同一個空間裡。
在這個空間裡的96個小時裡發生了什麼事?
要說真的發生什麼事,
應該是"一件事都沒有",
"只有重覆蓋章,像是enter/delete按來按去"的情況--
像是羅比反覆地說著:
"媽媽,媽媽,現在我們要做什麼?"
"爸爸,我不要吃飯,我不要洗澡,
我根本不累,我不要睡覺。"
還有我一度聽到彼得在客廳大吼:
"喔!!!你幹嘛跪在我的雞雞上啦?"
如此這般的四天連假。
2.
值得拿出來說的,
是彼得的國文程度這件事。
某天他帶著羅比去河堤騎腳踏車,
一路騎到天母去,
中間經過一個綠色隧道,
天色瞬間黑了下來,
羅比擔心地說:
爸爸,
這裡是一個神不知鬼不覺的地方.....
彼得覺得這個形容很好笑,
回家來說給我聽,
他笑羅比:
哪有人形容一個地方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嘛~~
哈哈,呱呱。
#彼得很喜歡用呱呱作結
#我不知道為什麼請不要問我
我問彼得:
那不然你說說看,
"神不知鬼不覺"這六個字,
到底要怎麼用呢?
彼得當著羅比的面,
很有自信地說:
昨天我半夜起來尿尿,
走路很小聲,
就是神不知鬼不覺喔~~~~呱呱。
3.
我完全無法苟同這個舉例,
我跟彼得說:
神不知鬼不覺,
是你要做一件事情,
其實會影響到別人,
但你偷偷跑去做了,
很隱密地躲過了世人的目光,
是這個意思吧~~~
彼得一臉疑惑,不明白我的意思,
我再度強調:
像是"我神不知鬼不覺地偷了政府的錢",
或者是"我把人殺了,偷偷埋在井裡面,
神不知鬼不覺"
這樣的用法。
可是你半夜爬起來尿尿,
根本神跟鬼都不在乎啊!!
彼得不以為然地看著我,
羅比見狀,
在一旁加油添醋地表示:
爸爸你要尿就尿,
都沒有人要管。
4.
就是這樣我發現彼得好像有些字眼,
都用得不到位。
於是我再考他一個,"預防勝於治療"。
我:你舉例給我聽看看?
彼得想了一想,
又說:
如果我想要大便,
我就先去坐在馬桶上等,
這樣就是預防勝於治療。
我:......
5.
承上,
彼得看我說不出話,
他說:
又不對了嗎?
先去坐馬桶,
這不是預防勝於治療嗎?
我:
預防勝於治療,
應該是你在壞的事情還沒發生之前,
"額外"做了什麼去避免它發生吧.....
比如說,你覺得家族有遺傳病史,
你就去作定期健康檢查,
預防勝於治療。
我繼續說:
大便這種事,
本來就要坐在馬桶上,
你早去晚去有差嗎?
#而且不管什麼詞彙
#舉例都跟廁所活動密切相關
#這個人是不是幼童呢
6.
這段對話在彼得的家人打電話來時中斷了,
彼得跟家人聊天時,
對方好像正在上廁所的樣子,
於是中途彼得對著電話說:
欸,你尿尿怎麼這麼大聲?
你要尿在馬桶的斜坡上,
才不會這麼大聲!!
對方好像說了"關你什麼事"這類的話,
彼得皺著眉頭說:
尿在斜坡是生活小常識啊。
他掛了電話,
很得意地對我跟羅比表示:
啊哈,生活自理我最棒!
#你去跟巧虎開節目好了
7.
還有連假即將結束,
吃飯的時候,
羅比突然抱怨說:
很多同學都還有請假,
像是劉XX,
他連假以後的星期三還要去台南玩,
我都沒有......
我感到一絲絲心酸,
我問羅比:
真的有很多小朋友請假嗎?
羅比委屈地點點頭。
我轉頭看彼得,
這時彼得對羅比說:
我跟你講,
下次吼......
我:下次我們也多請假一天嗎?
彼得接著說:
下次吼你就要知道,
人比人,氣死人,呱呱。
#毫無安慰之意
後記:
昨天傍晚時,
我在沙發上看小一的自修評量,
讀到閱讀測驗的部分,
真的覺得有點無聊,
"小鳥在樹上唱歌,我們在樹下玩遊戲,
大家都是大樹的好朋友。"
然後測驗題目是:
什麼動物在樹上唱歌?
1)蝴蝶
2)小鳥
3)蜘蛛
我很想大叫說小一新生才剛剛接觸閱讀,
可不可以找一些有趣的題材來讀一下,
接著我就聽到彼得經過廁所,
問羅比說:
欸你怎麼大便大這麼久?
羅比:
我大不出來......
彼得用訓誡的口氣說:
就叫你中午多吃一點吧?
人要多吃才會有得大,
這個就是吼,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算了我還是去當大樹的好朋友好了
#讀這篇的國文老師們您還好嗎
本週週記關鍵字:
#中秋連假
#去了神不知鬼不覺的地方
#肚子痛就先去坐馬桶
#此謂預防勝於治療
#有吃才會有大
#因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愛在心裡尿在斜坡
#生活自理我最棒
#呱呱
PS.
另外也順手分享幾張過去的家庭生活照,
這幾張照片看下來,
我只能說,
地瓜球人的日常,
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小朋友 坐馬桶 在 羅好吃 Yummy L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自瑞典北歐第一品牌麗貝樂敢動褲 戒尿布的好幫手 跑跳穿脫都自如 就像小內褲|
Bo姊是一個高級金屁屁女孩,從小因為是我第一個孩子我也沒經驗,只要看到尿布濕就習慣性讓她換新的,因為聽前輩說尿道炎一旦感染一發不可收拾復發機會很高,尤其是女孩更要注意,所以我們都很小心翼翼,選尿布從不馬虎~尿布我們都選最透氣、最輕盈穿起來最舒適的給她~
-
麗貝樂的尿布都是通過皮膚科醫學測試,全系列產品不含已知過敏原,不添加香精、乳液、柔軟劑,金屁屁敏感屁股Bo姊也不用怕。
-
最近他適逢戒尿布期間又是開學季,我們很擔心戒尿布任務中斷,因為在家都可以成功完成使命到廁所去小便,但是一到學校就是不喜歡坐馬桶🚽尿尿,因為新學校也還在適應,跟老師說好都要尊重孩子的意願!所以我們選擇讓他穿麗貝樂的敢動褲去學校。
-
麗貝樂敢動褲的設計理念,就是要讓寶寶們穿起來就像小內褲一樣,超薄、合身、超好動~
學校也很多課程是動態的,戶外大肌肉運動、操場大地遊戲、舞蹈課⋯等,都是碰碰跳跳的⋯ 敢動褲的吸收體三道導流設計,能讓尿尿快速前後擴散,讓Bo姊穿上麗貝樂的敢動褲彈跳自如~而且敢動褲的腰圍彈性非常大,可以快速穿脫,就像小內褲一樣好穿👍
最重要的是當老師帶小朋友一起排排站搭小火車出發如廁時,她同樣可以跟同學一起練習如廁,因為敢動褲連小朋友都可以簡單穿脫容易上手~超棒的!
-
當然尿布的花紋也是愛漂亮Bo姊的要求之一,麗貝樂的尿布真的很好看,獨特的手繪風尿布花紋而且不同尺寸花紋都不同,很特別!
每天早上選衣服都很要求的Bo姊對於麗貝樂的外型也是非常滿意的~呵呵🎀
#麗貝樂 #UP&GO #麗貝樂敢動褲 #來自瑞典北歐第一 #超強吸力 #超薄合身 #三道導流 #Liberolife
#bobidiary #育兒生活 #育兒日記 #育兒日常 #全職媽媽 #kidslife #yummylo
小朋友 坐馬桶 在 蜜亞麻-諮商心理師郭蕙寧。寧寧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是所有寶寶,都能夠順利沒有問題的跨越戒尿布到小馬桶的,父母最重要的還是要細膩了解寶貝的內心,陪伴寶貝一起度過學習中所遇到的情緒波動和障礙
#寶貝拒絕在家之外的地方上廁所
#寶貝穿尿布大便不坐馬桶怎麼辦?
#了解孩子問題同理孩子需求
#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媽咪們諮詢寶貝的 #如廁問題
👉【2.5歲的 #孩子在學校都不上廁所大便怎麼辦?我擔心孩子這樣憋會容易便秘】
👉【已經4歲多的孩子, #大便還是都要穿著尿布,大在尿布裡,不願意去做馬桶,怎麼辦?】
#嬰幼兒的行為背後一定有他們內在的需求,這是我常跟來上課的家長提醒的。
📍孩子不願意做小馬桶,我們可以先來了解,寶貝不做馬桶的原因,細心地、願意去理解孩子的背後的想法與內在的感受。
▶️2.5歲的孩子在學校都不上廁所?在學校不願意做小馬桶大便,只願意憋著回到家才大便。
要了解孩子的問題,可以從三個方向來了解
1️⃣孩子本身的個性、感受、想法
2️⃣孩子的環境
3️⃣孩子經歷過的經驗
從跟媽媽的言談中得知,孩子是比較內向、敏感的。據媽咪所知,學校廁所裡的小馬桶,彼此沒有間隔。
👍媽媽曾問過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做學校的小馬桶?當時孩子回,因為我會怕。媽咪問怕什麼呢?孩子說:「怕被別人看到」。
每一個孩子的個性不一樣,面對自己「私密」的如廁行為,也會有他們想要保護的。就和蜜亞醬一樣,若是上廁所,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包括隱私、不被打擾、不被催促...等壓力,她也寧可憋著,而不上廁所。
📍這裡面,孩子感受到的內外在「安全感」是決定他要不要在學校上廁所的關鍵。
我們會擔心,孩子憋著,可能造成身體上的負擔和傷害。的確,要引導孩子適當地舒緩生理需求,非常重要。
然而,在此之前,先關注孩子面對隱私的感受,如廁與我們的「羞恥感」以及「生理舒緩的快感」有關,這些感受都非常私密。尤其如廁時,需脫掉內褲、褲子,身體部位會暴露在衣服外面。因此,身體隱私更需要有保障。我認為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有「隱私保護」的需求,以及保護隱私的「羞恥感」。
所以,當幼兒園的馬桶沒有遮蔽,給孩子一個相對安全感的保護性時,孩子就會抗拒在學校上廁所。
👧🏻蜜亞醬曾經跟我說,在學校上廁所,老師不會給小朋友鎖門,有時候當廁所有人在上廁所時,小朋友會打開廁所門,蜜亞醬非常不喜歡這樣。她跟我說,這樣就不想在學校上廁所。跟我說的時候,還有點生氣。
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隱私的本能,幼兒也有。
所以,我建議媽咪,理解孩子的需求,尤其個性內向細膩的孩子,是要想保護自己的隱私。我們先接納孩子的抗拒,尊重孩子在面對學校廁所沒有間隔而不想上。孩子的行為反應也是非常好的訊息,告訴我們,孩子此時已經有保護自己隱私的觀念了。
我們在看到行為狀況之後,去釐清背後的原因,用適當的方式來跟孩子一起面對解決。
我們無法改變學校環境,若學校真的每一個小馬桶都一樣沒有間隔。或許孩子若願意,可以跟老師溝通,請老師帶孩子上教職員的廁所,有門的話能夠保護隱私,孩子也許會比較願意。
📍雖然孩子不願意在學校上廁所,但回家是願意的,就先回家再上。平常也可以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幫助孩子消化,減少便秘。
蜜亞醬2.5-3歲時,在學校都不大便,每次去接她,我們會先去吃飯,她在我身邊較有安全感,就會直接大在尿布中,有好陣子,我就這樣吃飯前先帶她去廁所清理,再好好吃飯。
▶️已經4歲多的孩子,大便還是都大在尿布裡,不願意去做馬桶,怎麼辦?
這可能是2、3歲的幼兒經常見的,蜜亞醬也是如此呢~
據媽媽說,用各種方法,也用獎勵,引導孩子去馬桶大便,孩子都不願意。
若不願意,就先不勉強,而是先來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寧可大在尿布中,也不去做馬桶呢?
我們要先去理解孩子拒絕做馬桶大便的原因,不要著急、強迫孩子,以免讓孩子更加抗拒。
而拒絕坐馬桶的孩子可能是:
✅害怕坐在馬桶上。
多數孩子會擔心掉下去、覺得馬桶的洞很深,不知道裡面有什麼,或者在看到沖水的水流及聲音時,會因為未知而害怕,像蜜亞醬有一陣子上完廁所不沖水,就說那個聲音聽起來像恐龍,會怕怕。
✅坐馬桶的經驗不好
孩子有可能會擔心坐馬桶大便時,會不會沾到?也許曾經沒有坐好而沾到過,因而產生排斥。或者覺得馬桶的水很髒,若大便下去,水會噴到自己的身體。
✅還不適應馬桶,或者沒有找到自己舒適的姿勢,因此拒絕坐馬桶
孩子包尿布,有安全感,可能也習慣了包尿布大便的感覺。因此要換到馬桶上大便時,會不適應而拒絕,或者家裡提供的學習便桶,孩子還沒找到覺得舒服的坐姿、姿勢,還不願意坐馬桶。
✅覺得大便又臭又髒,不想看到大便
也可能來自大人或過去的經驗,讓孩子覺得大便很髒、很臭,所以產生排斥。
📍不管是哪一個原因,我們面對孩子不願意做馬桶,一樣溫和不強迫地引導,當孩子還是拒絕時,就先接納孩子的不願意。
期間,可以應用故事繪本,跟孩子來聊一聊,用正面的理解和態度一起學習坐馬桶大便,有耐心地幫助孩子敞開心門,解決問題。
一開始學習坐馬桶,可以提供跟孩子身高差不多的小馬桶或桶子,即便不是真的在上廁所,也可以給孩子遊戲坐坐看,讓孩子找到一個舒服的坐姿,對坐馬桶敞開心房。
另外,尿布的存在,對寶寶來說,是保護自己隱私部位的「盔甲」,也是在尿尿、大便時,能夠接著這些身體穢的物品,不讓自己身體其他部位沾染到而弄髒。尿布,對某些孩子來說,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安全感」化身。
孩子穿著尿布大便,期間也會做一些動作,有些孩子站在原地、有些孩子邊做一些靜態的事情,有些孩子會走來走去....。不管孩子呈現哪個狀態,大便時,孩子是跟自己的感覺在一起的。
更私密地來說,當大便時,大便穿過肛門出來的感受,是一種身體的舒暢感,對感覺更敏銳的人,甚至可以感受到「快感」,這些感覺,也是幼兒需要去感受、適應,理解「我大便時會有的感覺」是什麼,這些私密的感覺是我的,慢慢地去接納自己有這些感覺。跟自己的感覺在一起,建立隱私的安全感。
孩子學習坐馬桶大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我們要有耐心,陪著孩子一起學習。
當孩子對坐馬桶表達了拒絕,沒有關係,我們就先接納孩子的拒絕,在理解孩子之後,帶著耐心,與孩子一起等待,直到孩子準備好,有一天坐上馬桶,那時候,媽媽心中的悸動會不言而喻
當遇到問題時,請避免拿孩子「比較」,避免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也避免跟「發展理論」比較。別人說的可以參考,但不要等同地拿來對照自己的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因著孩子的需要,給予適當的引導。
跟大家分享~#寶貝如廁學習
【在 #同理心、理解、接納與等待中,讓孩子自然 #戒尿布 與 #學習如廁】
粉專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301641166910569/posts/818303348577679/?d=n
「在同理心、接納與等待中,讓孩子自然戒尿布與學習如廁。 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
https://circlecle.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html
#諮商心理師寧寧老師
#同理心教養
#寶寶如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