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co à Alentejana
那天有朋友照我的方法在家做了我常做的蛤蜊炒雞後覺得特別鮮美,我就另外教了她一道我也常做的肉搭配海鮮的葡萄牙菜Porco à Alentejana(阿連特茹豬肉燉蛤蜊)。這道源自葡萄牙七個大區之一的阿連特茹大區(Região do Alentejo)的傳統菜色要先將切成小塊的豬里脊用蒜末、白胡椒粉、鹽、月桂葉、孜然、紅椒粉、番茄糊、白酒和橄欖油醃8~12個小時。然後把豬油燒熱後關火,將醃好的豬肉入鍋後再開火煎炒,然後再補一些孜然粉和白酒後加蛤蜊燜煮一下,加入事先炸好的馬鈴薯塊翻炒一下,最後加上香菜和檸檬。而這道菜最讓人欲罷不能的,也許不是豬肉也不是蛤蜊,而是吸收了肉汁與蛤蜊精華以及沾染了香菜香氣的炸馬鈴薯。(《葡萄牙菜之兵法》:https://naihaolee.pixnet.net/blog/post/338698516- )
此外,也有一些朋友和我說她們最近做菜都快變不出花樣了。以下也提供一些我之前常做的菜品給大家做為靈感。我喜歡做的菜主要是八大菜系裡特別著重鮮味的魯菜、川菜和粵菜,另外就是一些以葡萄牙菜為主的歐陸菜。
【牛羊】
水煮牛肉
土豆燒牛肉
乾煸牛肉絲
羅宋湯
羊肉手抓飯
Steak
Chicken fried steak
Bauerntopf
Irish Stew
Golabki
【豬】
魚香肉絲
水煮肉片
螞蟻上樹
東坡肉
毛式紅燒肉
鲅魚燒五花肉
五花肉燒筆管魚
鹹燒白
山東罈子肉
紅燒獅子頭
焦溜肉片
酸豆角肉末
乾鍋菜花
醃篤鮮
湖南農家小炒肉
鹽煎肉
蒜苗回鍋肉
鍋燒肘子
東坡肘子
酥肉
江西小炒肉
青椒肉絲
東北醬大骨
農家一碗香
粉蒸肉
筍乾燒肉
連鍋湯
Porco à Alentejana
Jägerschnitzel
Escalopes Veau Vinnoise
【雞鴨】
重慶燒雞公
蛤蜊炒雞
宮保雞丁
黃燜雞
歌樂山辣子雞
尖椒雞
葫蘆雞
蒜香辣雞翅
東安雞
魔芋燒鴨
啤酒鴨
雞米芽菜
山東燒雞
喈喈雞煲
羅定豆豉雞
鬼雞
新疆大盤雞
雞裡蹦
棗莊辣子雞
肇慶蟹煲雞
Italian Chicken Cacciatorre
Chicken Kiev
【海鮮】
乾燒魚
乾鍋耗兒魚
蒜苔燒鲅魚
雪菜燒黃魚
茼蒿燒帶魚
焦溜魚片
蘿蔔絲燒白鯧
醋椒鱸魚
紅燜大蝦
豆苗蝦仁
蘿蔔絲燒大蝦
蝦炒白菜
黃瓜炒蝦仁
扇貝炒茼蒿
扇貝燉蘿蔔
蛤蜊白菜燒豆腐
苔菜拖黃魚
鍋塌黃魚
苔菜拖黃魚
五香燻鲅魚
墨魚燉豆腐
潮汕生蠔煲
鹹魚蒸肉餅
鹹魚雞粒豆腐煲
花雕蛋白蒸斑球
錦繡星斑球
上湯焗龍蝦(伊麵)
辣酒煮花螺
潮汕生醃蟹
acqua pazza
Caldeirada
【豆製品】
麻婆豆腐
砂鍋老豆腐
芹菜炒豆乾
小炒豆腐
鍋塌豆腐
【麵食】
炒草帽麵
重慶小麵
擔擔麵
宜賓燃麵
云豆海鮮打滷麵
打滷麵
炸醬麵
岐山臊子麵
河南蒸麵
肉夾饃
炒米粉
鯧魚米粉
旗魚米粉
泡椒豬蹄雞爪米線
油潑麵
蛤蜊疙瘩湯
小炒泡饃
小炒泡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炎熱的天氣比起吃泡饃,酸酸辣辣的炒饃更開胃。先燉鍋牛肉,炒蔥、薑,番茄、豆乾、黃花菜、青菜、切塊的肉(泡饃切片、炒饃切塊),加原湯後加辣椒粉、老陳醋、鹽,再加入粉絲和掰好的饃收汁就好了。配著蒜吃,那叫一個美。
小炒泡饃是由煮饃演變而來。這種做法一開始是為了解決要求肉型似魚的煮饃所剩下的碎肉,以及賣到晚上已經不濃的湯,於是加上一些時蔬和豆乾,再加入碎肉煸,然後以醋辣子的味道來填補已經味淡的湯而成。
西安最早開始賣小炒的是安志明,不過這種新的吃法其實並非他的發明,而是他將一般家庭的吃法拿出來開店。現在西安吃客最推薦的有重辣重醋的馬峰,以及香料味十足的馬洪。其中馬峰還開創了生肉小炒,也就是用生的牛里脊片,而非已煮熟的牛肉為主料的小炒。
不過,和吃泡饃一樣,吃炒饃也講究「蠶食」。也就是從邊邊一點一點地吃,切勿攪拌,才能吃得出層次,品得出靈魂。千萬別像一些人吃滷肉飯或丼飯一上桌就直接整碗和成一碗爛泥,直接弄死一碗飯。
#西安 #小炒泡饃
小炒泡饃 在 食之兵法: 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 The Culinary Art of Wa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西安一真樓的泡饃》
有那麼一句話,道盡了泡饃的故事:千年的泡饃,百年的人。
在不同的文化裡,故事發生在不同的吃食之中,在日本,是居酒屋;在西安,是泡饃館。
當碗和餅上桌的那一刻,開始的不只是掰饃,也是交換人生故事。
「饃 」是除了麵條之外陜西人的主食,而「掰饃」,不但是吃羊肉泡饃的一個重要動作,更是許多老西安人的打發時間的方式。掰饃雖說是掰,但也只是一開始。先把饃一掰為二,再二分為四,再來就變成撕了。然後撕到一定程度,就只能稱為掐了。這稱為掐指,也就是用掐的方法,將饃掐成黃豆粒大小,掐得大小越均勻越好。因此,整個掰饃的過程,分為掰、撕、掐、抖等4大步驟。而最後一步的抖,是指掰完了要抖一抖,檢查有沒有漏掉沒掰的大塊饃,順便再再看看碗底有沒有饃渣,有饃渣的話,到時候煮出來的湯會又濁又糊了。
許多老西安人的打發時間的方式,就是掰饃。常常早上八、九點鐘就開始掰饃,一直掰到中午十一、二點才拿去煮泡饃。這段時間陜西人都來「撇閒傳」,也就是閒聊八卦的意思。
泡饃的「饃」,和我們更熟悉的火燒、燒餅、餡餅、槓子頭這些發麵的餅不同的是,饃是九分死麵,一分發麵所和成(因此又叫九死一活),因為如果全是死麵的話,不但口感不好,也不利消化,而全是發麵的話就泡不成了(不過如果是用來做肉夾饃的白吉饃的話是用發麵)。而以做法來說的話,不管是有餡的肉火燒還是沒有餡的槓子頭火燒,都是先烙過再烤,也就是有了火燒過的顏色。饃也是這麼做。而燒餅是直接烤,餡餅則只用烙的。
泡饃中的饃叫做「坨坨饃」,是唐肅宗至德二年(西元757年),唐朝軍隊與借來的「大食」軍隊(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平息了安史之亂大食兵行軍打仗時所攜帶一種叫「飥爾木」的類似「饢」的食品。由於行軍打仗曠日持久,士兵攜帶的「飥爾木」常變乾變硬難以下咽,於是他們就拌以羊肉和羊肉湯食用,這就是「泡饃」的雛形。這也就為什麼泡饃中的饃會叫做「坨坨饃」了,這是是由阿拉伯語的「飥爾木」轉變而來的。
西安的羊肉泡饃,從烹調的手法上,其實是羊湯「煮」饃,一要有事先煮好的羊湯,二要有已經烙好的饃。饃下鍋前要擺上羊肉、粉絲等配料,然後在鍋裡的羊肉湯中煮上精準地掌握火候的兩、三分鐘。
泡饃的吃法,有湯多的「水圍城」,碗裏都是湯,饃在湯中間突起,就像水圍了個城堡在中間一般;「乾泡」則是老西安人的最愛,要求煮成的饃,湯汁完全滲入饃內,吃後碗內無湯、無饃、無肉;「口湯」,要求煮成的饃,吃後碗內僅剩一口湯;「單走」則是湯是湯,饃是饃,湯、饃分離,泡而不煮。
西安幾間有名的泡饃館,有回民街的西羊市街的鳳祥齋老孫家泡饃、毅祥齋老孫家泡饃、老米家泡饃、老劉家泡饃館,另外還有名氣很大的同盛祥。不過由於有一晚在回民街吃的羊肉泡饃的口味實在普通,後來就問打車載我去秦始皇陵的年輕師傅當地人最喜歡的店,而他推薦的是位於大皮院18號的一真樓。
第二天近中午時去,人滿為患。
併桌是免不了,先選了幾個小菜,掰饃的時候填一下肚子,那辣蘿蔔真不錯。
和前些天吃的比起來,一真樓的湯頭要更為鮮美濃郁,非常有密度的濃郁,饃本身的勁道就算在煮過吸滿湯汁之後還是可以感受到,配上鮮濃的羊肉湯,真是美。而糖蒜和辣椒醬也少不了。質樸的麵皮中滲入奢華的肉湯,再來點辣椒的刺激,就是這個感覺。
另外還點了份小炒泡饃。小炒泡饃則是介於乾泡和口湯之間,是在牛羊肉泡饃的基礎上,改變烹飪方式而發展出來的。牛羊肉泡饃是把饃掰成黃豆大小,然後和粉絲、肉片一塊用煮好的牛骨湯燴製;小炒泡饃則是炒肉丁與番茄、青菜、豆腐乾、雞蛋,木耳、黃花等配菜,再加醋和辣椒粉。
從華清池回西安市區的路上,我問出租車師傅平常的早中晚餐都吃些什麼?「早餐糊辣湯和肉夾饃、午餐泡饃、晚餐羊肉串。幾乎每天都一樣。」他理所當然地這麼告訴我。
隔天晚上,我去永興坊吃了秦鎮米皮,然後在一個賣粉蒸羊肉的攤子,與一對從深圳來旅遊的父子與攤主邊聊邊在零下不知幾度的雪地中邊喝了起來。只記得那攤主從隔壁攤買了二十來串羊肉串請我們吃,聊得喝得不亦樂乎之後,我卻斷片了 ~
小炒泡饃 在 西安特色小炒泡馍,36元一碗最贵的生肉小炒【我是空菜】 的推薦與評價
西安特色 小炒泡馍 ,36元一碗最贵的生肉小炒【我是空菜】 空菜来尝试西安特色的 小炒泡馍 ,点份最贵顶配生肉小炒,酸辣过瘾!不过感觉肉也不是很多啊#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