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如果少年維特懂隱喻
最近在教劉基的《郁離子》,
沒錯,劉基就是神機妙算劉伯溫,
他不只用「燒餅歌」預言未來,
還寫《郁離子》寓言時局。
讀他的寓言故事,
刀刀見骨、大快人心。
像是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的爛橘子,
來諷刺文臣武將外強中乾;
再像是「工之僑為琴」,
好琴卻被嫌不夠古董,
等到偽造成古董後大發市利,
來諷刺朝廷眼睛有問題,用人失當。
說劉伯溫是古代高級酸民,
他絕對當仁不讓。
好,重點來了,
你有沒有發現,
我們學的寓言都是諷刺居多?
於是我們精通罵人不帶髒字,
還能傷人於無形。
整天當女生工具人的,
我們說他是「蝜蝂」;
(柳宗元《蝜蝂傳》)
跟我們相處不來的,
我們叫他「孔乙己」;
(魯迅《孔乙己》)
依靠老婆娘家的,
我們笑他是「王張正浩」。
(三立電視台《炮仔聲》)
但是你知道嗎?
寓言除了是把利刃,
卻也是一張OK蹦,
這張OK蹦,我稱為「隱喻」。
人生在世,誰能心上無傷?
差別在,
有人待傷結痂,
有人佯裝堅強。
我們都知道《少年維特的煩惱》,
知道他為情所困、為愛尋短。
但如果當時,
有人跟維特說了隱喻故事,
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
你看過動畫《花木蘭》嗎?
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幕,
是花木蘭到了適婚年齡,
卻苦無對象,接連相親失敗。
落寞的她,
坐在桃花盛開的花園裡,
明媚的景撐不起一張陰鬱的臉。
這時,
花木蘭的爸爸來了,
靜靜地坐在她身邊。
花爸突然開口了:
「女兒,你看,
這園子滿是盛開的桃花。
可是你瞧,那卻有株桃花含苞未開。
但你別為它心急,
等到滿園子的桃花都凋謝了,
它會成為整園子裡最燦爛的一朵。」
花木蘭一愣,
漸漸逐開笑顏,笑靨如花。
這就是隱喻的力量,
透過隱微的比喻,
將我們想要傳達的訊息,
置入故事框架中,
讓對方在無意識下接收訊息。
這種隱喻技術,
不論是心理諮商師、
NLP執行師、催眠師⋯⋯
都深諳此道。
是的,
比起削鐵如泥的利刃,
我更渴望孩子們,
掌握這強大的療癒魔法。
那麼,要怎麼做呢?
ㄧ、揭露煩惱
我請孩子們在紙卡上,
寫下一個他最近的煩惱,
而且是可以跟人傾訴的。
剛開始會有些彆扭,
但我告訴他們,
「坦承脆弱」是種力量,
但「假裝堅強」不是。
二、隨機抽籤
我把他們的煩惱卡收過來,
接著,讓每個人抽一張,
你抽到的那張,
就是來尋求你幫助的案主。
三、隱喻療癒
我請他們根據抽到的煩惱卡,
想一個「隱喻故事」,
設法幫助對方放下煩惱。
四、諮商療傷
最後,我請孩子們找個好友,
彼此分享自己抽到的煩惱卡,
以及分享自己寫得隱喻故事。
你一定覺得不容易,
但相信我,
那只是因為你沒這樣做過。
只要你正視對方煩惱,
你的隱喻內力,
就會源源不絕的湧現。
有個孩子提到的煩惱是:
「覺得自己跟班上看似親密,
但實際上卻格格不入,
想加入他們,卻不知該怎做。」
景翔寫了一個精彩的隱喻故事:
「在魚缸裡,有三條魚,
分別是神仙魚、孔雀魚、垃圾魚。
主人總欣賞神仙魚和孔雀魚的美,
卻忽略垃圾魚。
久而久之,
孔雀魚和神仙魚也瞧不起垃圾魚。
於是垃圾魚決定不再付出,
任由魚缸的水日益混濁。
直到孔雀魚和神仙魚,
發現事態嚴重,
這趕緊跟垃圾魚道歉。
這才讓魚缸重新恢復了生機。」
也許隱喻故事還不夠成熟,
但你知道嗎?
當孩子們,
把別人的煩惱放在心上時,
就是他們成熟的開始。
比起開嘲諷無雙,
我更喜歡這樣溫柔堅定的力量。
少年維特的煩惱比喻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推動鍾肇政文學園區 永久典藏文化國寶的珍貴手稿《苦雨戀春風》
今天出席鍾肇政新書《苦雨戀春風》發表暨手稿捐贈會,我接受捐贈的致詞:
鍾肇政老師,我們都稱呼鍾老,他今年已經九十歲高齡,他是台灣的文化國寶。鍾老所創作的小說《魯冰花》及《濁流三部曲》,都是台灣文學史的傳世之作,此次將新書《苦雨戀春風》的手稿捐贈給市政府,桃園市政府將此份珍貴的手稿,保存在客家文化館,列為「鍾肇政文學館」的永久典藏。
桃園市政府正在龍潭規劃設置「鍾肇政文學園區」,串聯龍潭「武德殿」及日治時代的宿舍群,要把文學家鍾肇政生活與寫作的足跡,帶入我們的地方生活。
非常感謝鍾老的捐贈,也要感謝策畫人盧孝治、張良澤教授、黃仁安董事長等重要推手,促成今天這場盛事。
這些情書手稿,是鍾老自1946年到1948年,三年之間,在龍潭國校擔任教職時,愛慕一位女同事,追求渴望時,寫了264封情書。因為沒有結果,苦戀轉為失戀,對方退還情書,才有今天的這些珍貴史料。
這也許可以比喻為台灣版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只不過苦戀夏綠蒂的維特自殺了,我們的維特成為了一代文學家。
事隔70年,塵封情書出土問世,整理集結出版為《苦雨戀春風》,因為鍾老當年接受很好的日文教育,情書手稿都是用典雅的日文書寫,今天翻譯為中文出版,是台灣文學史上很重要的史料,市府會珍惜典藏這批史料,並成為傳世的「鎮館之寶」。
這些情書,其實是鍾肇政文學的基礎,也是魯冰花故事的原型。魯冰花的故事,是反抗封建社會的陋習、追求自由戀愛,這不正是情書男主角的縮影,也是未完成的故事。
鍾老師自1970年代起,就聯絡許多文學家,以筆代劍,反抗當時的權威統治,他是追求政治社會改革的積極參與者,不論在文學或生活層面,都能看出他身為客家人的硬頸精神。此外,他也是台灣客家運動很重要的先行者,他提出「新的客家人」的理念,推動客家語言的復甦,並促使客家意識的覺醒。
桃園市政府預定設立「鍾肇政台灣文學獎」,希望能提攜更多文學創作者,也讓桃園市民及年輕學子更加認識自己的土地、歷史及文學。
鍾肇政老師除了文學貢獻外,也發掘了出身龍潭的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讓鄧雨賢重新被看見。鄧雨賢出身平鎮山仔頂鄧姓宗族,成長於龍潭,教書在芎林,他創作了超過200首台灣民謠,其中《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經典老歌傳唱至今,是台灣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文化才子。
在桃園已經舉辦近10年的鄧雨賢紀念音樂會,過去都是民間社團舉辦,為了彰顯鄧雨賢的重要性,明年的紀念音樂會將會由市府主辦。另外,也要在龍潭圖書分館成立「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典藏台灣音樂及鄧雨賢史料,以影音圖書館的方式,讓台灣音樂史的重要一頁傳承下去。
少年維特的煩惱比喻 在 歌德是威瑪的古典主義的著名代表之一;作為戲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著作有數十本之多,其代表作品為《少年維特的煩惱》(1774年)、《浮士德》(1790 ... 歌德將人際關係比喻成化學元素的結合力,深刻描繪人類內在精神層面的糾葛。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