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明明很愛你 】發行倒數四天🖖
一直覺得『 只要作品好,要我怎樣都可以! 』幾乎成了口頭禪...
但,當我真的從鏡子裡看到自己的頭髮近乎白色時,居然不敢沒綁頭髮走出門(照片應該是染完的隔天)
髮色就像愛情
無關喜歡不喜歡
都會越來越習慣
習慣成自然
『 Never give up to you and ur luv
甜蜜招數有毒 it’s enough 』
也許上癮了,最近還要去補色,除了作品連貫之外,也想繼續維持在生化人狀態👩🏻🦳
週五新歌發行前,想聽你們說說有的沒的,例如... 你們有沒有那種 痛苦到上癮的感情經驗?
#就像我的白色頭髮一樣
#white #hairstyles #hair #ootd #piano #newsong #music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單車阿伯日踩11小時一車送90個飯盒 跑馬地雞蛋檔老闆5米高移動發泡膠塔 80歲伯伯去公園操肌後生鬼仔挑機都輸 "元朗有一間茶記叫波記,開了近30年,主力賣38元包湯及飲品的快餐。由於價錢平,外賣生意極多,差不多是全個元朗區接外賣生意最多的茶記。而由於外賣多,所以店內請了4個全職、2個兼職外賣單車...
就像我的白色頭髮一樣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單車阿伯日踩11小時一車送90個飯盒 跑馬地雞蛋檔老闆5米高移動發泡膠塔 80歲伯伯去公園操肌後生鬼仔挑機都輸
"元朗有一間茶記叫波記,開了近30年,主力賣38元包湯及飲品的快餐。由於價錢平,外賣生意極多,差不多是全個元朗區接外賣生意最多的茶記。而由於外賣多,所以店內請了4個全職、2個兼職外賣單車手,差不多整個元朗區都送。「這班車手,我叫他們『靚仔』或者『0靚仔』,每個都很踩得。以前好難請人,如今有人來做我便請了,我們直接自己聽電話,直接自己送,你說是否快過外賣公司?」老闆娘陳小姐說。6個車手中有2個是高手,其中一個是店內年紀最大的東叔,日踩11小時,每日走至少40轉,耐力最強;而另一個就是阿開,今年55歲,雖然體重只有約100磅,但每次外賣的數量不但最多,而且速度最快。每次送外賣,他們的烈火戰車都像「掛燈籠」般,掛起一袋二袋的外賣膠袋。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520/Q3L6B4H6TYUQXMKGPKSRF5WFME/
正所謂 「大隱隱於市」,高手,總是隱藏在我們身邊。
每日下午四點,跑馬地集祥街的斜坡,總有突然長出五六米高,高過二樓伸出的招牌,搖搖欲墜的發泡膠箱塔,幾秒後「呀」一聲倒塌,幾分鐘後,又長出來無限Loop。
「有咩咁巴閉,你哋要嚟影我呢?呢度太多人識我喇!啲人當我係傻嘅就有。」
「平衡力而已,膠箱嚟,一啲都唔重,冇技術,個個都做到。」
「我無聊,自娛㗎咋!」但口罩下的腰果眼加魚尾紋,看出他鬆毛鬆翼的心理狀態。
徐先生(56歲)在跑馬地長大,街坊都叫他「蛋哥」。蛋哥說自己都是打工的,每日四點多就幫菜檔搬發泡膠箱到幾十米外,斜坡下的垃圾房回收,但街坊「篤爆」他說,他是隔籬雞蛋檔老闆。蛋哥自小就跟爸爸在跑馬地街市賣雞蛋,以前集祥街是一個街市,後來社區整修,幾個攤販夾份搬入地舖經營,變了「大興食品公司」,裏面有菜檔花檔豆腐檔雜貨舖同雞蛋檔,恰如民間小街市。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430/XQJ2LXI64HOJLZAAKDXB6JO5YQ/
在西環卑路乍彎公園,每朝都聚集了一大群長者晨運,他們大部份都只是玩玩園內的健體設施,或隨意揈揈手腳,志在鬆鬆筋骨,與老友記吹吹水,打發時間。但在公園的角落,卻有一個頭髮斑白、下巴蓄有一大把白鬍鬚、穿着白色短袖底衫的老伯,在馬騮架上起勁地做引體上升,做完十多下,又爬到雙槓上做掌上壓。他做完一連串高難度兼姿勢標準的動作,沒有谷到面紅,只有少少索氣。誰又估得到這個老而彌堅的老伯,原來已屆80歲高齡!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90402/7BYTKIMJG3I4KVX3AQEP4RXDC4/
"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單車 #跑馬地 #雞蛋 #西環 #街市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D1fdoo611s/hqdefault.jpg)
就像我的白色頭髮一樣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廣東點心款式繁多,蝦餃稱皇的話,亦只有燒賣敢稱后。燒賣是一種古老的食物。元代時,中國北方已經出現一種以薄皮包裹豬肉的食物,叫做「稍麥」,形態及做法跟今天吃到的燒賣非常接近。明代的《金瓶梅詞話》有對燒賣的紀錄:「那應伯爵、謝希大、祝日念、韓道國每人青花白地吃一大深碗八寶攢湯 ,三個大包子。還零四個桃花燒賣 ,只留了一個包兒壓碟兒。左右收下湯碗去,斟上酒來飲酒。」因為稍麥外形跟豎起的頭髮十分相像,又有「鬼蓬頭」之名,清代的《揚州畫舫錄》就有如此一節的描述:「二梅軒以灌湯包子得名,雨蓮以春餅得名,文杏園以稍麥得名,謂之鬼蓬頭,品陸軒以淮餃得名,小方壺以菜餃得名,各極其盛。」......
足本訪問: https://bit.ly/2XgVcur
===================================
《本土情味》結集《飲食男女》雜誌經典欄目「老字號」文章,記錄香港40家飲食老店的動人故事,見證香港飲食史的甜酸苦辣。
即日起,於各大便利店及書報攤有售,並於《蘋果日報》你的優惠( https://bit.ly/3kHxIJ7 )網上獨家發售!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相關影片:
【生命鬥士】值得鄭秀文都讚 前女歌手車禍癱足27年 靠聲控製花椒辣椒油:即使手腳不能動 腦袋仍可很靈活(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gREGjaLELTg)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問問日本人】點樣分辨中國人VS香港人中國旅客經常大聲說話? (果籽)(https://youtu.be/MaMNuX7464I)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的士急色男女】 男女車廂纏綿全城睇晒 業界轟放片者累死同行 20200712 (壹週刊) https://youtu.be/qCtU5Lc07Sg
#燒賣解構 #鵪鶉蛋燒賣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F2YgWu30i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p5abezp20YLvylDq_7252OVDEWw)
就像我的白色頭髮一樣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反斗奇兵陰謀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GqnbyfbrZ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ubscri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破解’小丑回魂’ 電影宣傳背後陰謀
心中的恐懼是每個人都會隠藏. 熟我的好友通常會說我最恐懼的東西是被忽略. 所以常常喜歡引人注意. 但其實我最怕是遊樂園過山車這個真相又怎會跟你講啊!
2017年上映的‘小丑回魂’ 講述一班小主角的恐懼. 其中一個男孩的心底恐懼正正是被遺忘. 但越隐藏的東西好多時我們越記得. 到電影第二集, 長大後主角仍然記得恐懼形象化的小丑Pennywise.
不管你本人有沒有因幾年前的美國小丑襲擊事件而特別怕了小丑, 他們常常出現於新聞中是事實. 伴隨的‘小丑’ 糸電影也增加不少. 單單在香港, ‘小丑回魂2’ 是香港有史以來週末開畫票房第一的恐怖片. 破了30年前的‘倩女幽魂2’記錄. 哥哥啊! 所以不能不讚小丑品牌的成功.
但如果我跟你講, 一隻小丑能打底哥哥的原因是跟電影公司為了造勢, 無意創造了2016年小丑襲擊熱潮, 甚至Mcdonalds '麥當勞' 小丑是光明會的吉祥物有關,
你又笑不笑得出呢?
小丑被視為恐怖物體可以追尋到英國18世紀. 當時小丑Joseph Grimaldi是該時代最著名的表演者. 因為他私底下酗酒問題相當嚴重, 悲情小丑的型象於西方文化變根深蔕顧.
是否就是Joseph Grimaldi的真人真事導致Stephen King在1986寫了‘It’ 的恐怖小丑形象呢? 其實小丑形象早於1940年已經而Batman天敵的身份廣傳. 而早在1981年美國波士頓已經有報導指小朋友曾目睹過一些小丑出沒. 之後美國80年代斷斷續續也有類似事件發生. 相信Stephen king ‘It’ 的創作也有部份是受這些新聞的影響.
之後‘It’ 火紅程度讓1990年小丑在電視劇的樣子成了經典造型.
‘It’ 小丑跟很多靈異故事反派相似. 每隔27年會從睡眠醒來遺害人間. 剛好27年後的2017年9月電影版本上映. 由電影宣布推出的2016年開始, 美國便發生大量的小丑襲擊事件. 社交媒體大幅指出是‘It’ 的背後宣傳計劃. 甚至導致Stephen king也出來諷刺:
“Hey, guys, time to cool the clown hysteria—most of em are good, cheer up the kiddies, make people laugh.”
-小丑追車
-小丑用武器攻擊人
-行山時遇到小丑. 據說拍影片的人士最後是下落不明.
之後多位巿民及小丑本人也受到傷害. 令製作‘It’ 的公司之後要發出聲明電影公司跟發生的所有事無關. 多名網友卻針對原著作家Stephen King發出的訊息. 好像他是知道Hollywood電影公司幕後一些宣傳手法而想警告電影公司小心不要做得那麼誇張一樣.
2016年的10月, 該小丑情況移到英國. 之後的時間, 小丑的出沒還有澳洲, 加拿大, 巴西, 智利, 德國, 墨西哥, 新加坡, 等19個國家.
令我想問一問, 一間電影公司為宣傳會放這麼多不同國家的安插嗎?
詳細看小丑個案其實發現多位被捕人士都是未成年少男少女.
導致多國警方官方回答是整個熱潮應該沒有什麼背後陰謀. 只是一個模仿的趨勢. 電影公司也好像被放過了. 無論如何, 整件事最大得益者一定是電影公司. 因為有心或無意也好種種事件令‘It’ 最終票房收7億. 成為史上最賣座的恐怖片.
McDonald’s
但如果我跟你講有光明會線人早在2013年已經提及過紅色頭髮, 白色面漆(face paint) 的麥當勞叔叔是有意制造出來爲撒旦的形象. 麥當勞商標能被解讀為光明會‘13’ 的號碼. 而小丑形象其實是用來將人民洗腦的象徵. 那根據這個解釋, 小丑是不是被洗腦而肢體給光明會控制的的人士呢?
但會不會好像reddit網友911bodysnatchers322所講, 整件事被想像中更加黑暗. Clowns are a trigger for monarchs. 他們的出現是祕密信息, 視意給一些人進行一些大計畫.
Is this theory accurate? 大家在看看小丑沒出到It 2上映這段時間有沒有大事發生就知道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AdNYtRsZd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