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教會不再吸引?
哲學家齊克果說,信仰是一種信心的跳躍。沒有錯,人即使明白所有道理、釐清所有神學難題,仍然可以不信。所以信是一種跳躍,難以解釋。你的信仰也是如此,由你開始教會的生活,投入各種的事工、團契、祈禱會,有一定的教會年資的你,漸漸也感受到一種大氣候。
這種大氣候就是,香港福音事工進入樽頸位,特別是對年輕一代,尤其困難。
你問,為什麼?
是的,為什麼?是團契不再吸引,是他們補習太忙?是社會享樂物質進步淘汱團體聚會的玩樂嗎?是山頭太多,造成太多基督徒質素參差不齊嗎?
背後的原因有很多,形成的歷史長遠,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可以回顧這些年香港基督徒給予人的形象是什麼?耶撚?還要深入民心?為什麼眾人視基督徒如虛偽的代名詞?
確然,我們不可能滿足世上一切人的要求,教會不能盲從世俗要求,隨波逐流,喪失自己。但枳句來巢,空穴來風,不是一句「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就能成無敵擋箭牌,理所當然覺得基督徒被人恨就是別人的錯,還要自我感覺良好,完全推卸一切別人對我們的批判,缺乏反思的過程,不去分析那些指責是合理或不合理。
我反覺得年輕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得出基督徒的生命是怎樣,所以不願加入。
由何時開始,教會成了一間企業,最大的異象就是買地、植堂擴堂,建立一座美侖美奐的建築物?
何時開始,傳福音活用保險傳銷手法?Cold Call、假問卷無所不用其極?(或者有效,但推己及人,撫心自問擾不擾人,人家做同樣的事你自己喜不喜歡,你對這些人的印象又如何)每日的教會生活都為跑數交帳而奔波,當然教會會為之賦予意義,但核心仍是傳銷。這些侵略性的福音傳銷文化造成多少人對基督教反感?
由何時開始,福音貶值成一張天國入場券?單單為了得到而相信,為什麼某些教會宣講的道理僅限如此?福音變成贖罪卷,無所不惡,然後祈禱求赦罪,明天又繼續犯罪?
由何時開始,我們的信仰就如修仙一樣?對世事不聞不問,對社區不理不會,口中喃喃細語:「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為金句,只求別人信耶穌,信耶穌就得永生,然後呢?沒有然後了,你還想怎樣?你對着瘦骨嶙峋的年輕人說:「是的,你現在很痛苦,住劏房、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沒有最高工時保障,將來又會因言入罪而坐牢⋯⋯但這些都不要緊,將來你有永生了!哈利路亞!」福音的歡呼聲就在50呎的小房裏響徹,可喜可賀!誠然,教會不是社區機構,但我們是否能單求天堂而漠視社會制度不公義造成「結構性的罪」毒害世人呢?
或許這些都是一部分原因造成不少人對基督教反感,失卻興趣,但真正讓教會失去吸引力的最核心原因是:
教會切切實實的回應不到這個時代的需要。
時代需要什麼,是,時代需要耶穌、需要希望。但如何說服時代?唯獨見證,只能對什麼人就作什麼人,只能站在人群中,明白他們的痛苦,與他們同行。這時代的人對自由渴求,卻得不到自由,對政治絕望、對未來乏力,追求公義卻受不公義的打壓,他們只瞥見教會向政權獻媚,向當權者站台、為惡法護航,勸勉信眾單單順服掌權者,對官員要聽話,要順良得像一隻羊。
他們看見宗教於維穩的威力,看不見信仰捍衛真道的韌力;他們看見教會反同性戀小眾的動員能力及聲嘶力竭之態,看不見有一為維護公義發聲的微聲細語;他們看見滿肚腸肥的教牧與當權者出入上流餐廳,看不見當日耶穌向下流動的生命,流浪街頭,與窮人、受傷者同在的身影。
這時代的人需要我們與他們同在,只是他們感受不到教會的同在。這些教會又明白多少,有否同行?今天我們的解讀、讀經和活動仍然仿如活在平行時空,可以嗎?
不是問,「信仰缺少了什麼」,而是問「我們的信仰缺少了什麼」?
假設信仰的真理永恆不變,那麼是落在我們身上的真理,展現成怎樣的樣子。
信仰是全面的,為何教會卻在政治層面卻退出舞台,成了真空?
教會如果具備勇氣與胸懷,牧養豈止是自己的會友,天下萬民皆是主的羊,教會牧養的會友、街外人、香港、牧養政府、政權,牧養又豈止是叫人留在信仰裏,而是將生命的真光展現,當他們有錯要指正,引導他們走正路,包括不信的政權。
教會不可能不站在受欺壓的一方,為其發聲。撒馬利亞人與強盜,我們不可能不幫助撒馬利亞人;而政權與平民,其實高下立分,只是我們仍以政治中立為理,偏向政權方,以回歸和平理性欺哄自己漠視政權加在平民身上的暴力。
是的,人間非天國,所以世界不是完美也不會完美,但我們相信天國某一些價值是好,就應盡力在人間實踐,只是世人看不到教會有如此作為。
為何教會不再吸引,容我在這裏道出一個殘酷、眾人不願承認的現實,因為在其他不信者眼中,教會不再是代表真理的引航者、明燈;教會不再是神在地上的彰顯,他們不覺得教會能把人引路到真理,只是脫離時代高高在上的一群人,實與道教、民間宗教無異。因為大家都看不見你的好行為,看不見光,這就是我們不再吸引的原因。
「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你要警醒,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的,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
#信仰 #基督教 #教會 #宗教 #散文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10/12(五)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
就得永生 在 Maysum藝術家/飄眉化妝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近來就是過個木口木面的心情了,
但我感覺它要過啦~~HAA
畢竟人生都是自己負責的,所以一直木口木面也對不住自己吧~
上星期終於看了“與神同行2”
其中主角說不想再出世,不想再輪迴了~HAAA
是我最深刻的。(或者我又錯重點了~HOO)
但
我不禁在想.....那我就要好好信主了,
因為信就得永生,我不是貪圖永生,
只是我也不想再出世了~HAHAAAA
因為做人呀,生活呀也太複雜了。
我要在天家跟bebe好好的永遠相愛呀~
所以今生呢,盡力地平常心的生活下去,
千萬不要欠人野,也不要做壞事,也不要計較什麼,
有錯要認,別人的錯趕快原諒,我唔鬼同佢地計較了~
那就沒有要還/或者要聲討的下一世了~HAAAAA
好像這樣想會有一點興奮的感覺:)
Fb:maysumofficial
Website:www.wahahafactory.com
#illustrator #maysum #colorful #drawing #comic #illustration#arts #watercolor #portrait #水彩畫
就得永生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Openbook選書小組每週精選
#精彩扼要的短書評
👉黑洞藍調:諾貝爾獎LIGO團隊探索重力波五十年,人類對宇宙最執著的傾聽(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撈取黑洞的聲音 #深邃而透徹
👉物種起源(凱特文化) #輕易把讀者丟入絕望之中
👉二十四隻瞳(麥田出版) #眸光仍舊可見一絲人性的光彩
👉夜巡貓(大塊文化) #只要信喵 #就得永生
👉幻城(典藏 ARTouch.com) #王大閎為世人所打造最龐大奇詭的建築
👉世紀 王大閎(典藏 ARTouch.com) #認識這位建築大師的重要窗口
👉另一種語言(天培文化) #重新整理了語言和文字應有的純粹和美好
#我們覺得這本書很棒喔
#有興趣的話請你也可以讀一讀
選書評語請參考👇👇👇
────
👉按下「#搶先看」,不要錯過精彩文章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跟Openbook成為Line好友:http://pse.ee/5SYGV
就得永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10/12(五)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是教師節,我分享的這一段內容,比較像是我身為一個老師的自我沈澱跟反思。
因為呢,平常如果你是我長期的聽眾的話,你會發現,我對於分享課程,跟鼓勵你來上課這件事,都還蠻直言不諱的。
因為,我覺得如果對於成人、對於一個真的想要變成熟的人來說,首先我們一定要先學會「自己做選擇」,還有「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而不是呢,我去好像包裝一個,聽起來很美妙的想法,或者是讓你創造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讓你覺得可能進我的教室,我就會救你。我想任何需要被拯救的人,當他有這個想法的那一刻,他其實已經放棄了自己的決定跟力量。
那麼這個時候,就算他在短期之內,真的覺得他被某人、或某個環境拯救,那請問這真的是拯救嗎?還是,他透過另外一個所謂的老師,還是另外一個環境,其實他又被另外一些團體,跟信念所控制住。
那麼他當初為什麼會痛苦?是不是也因為他被之前的環境,或信念困住;然而他從原本困住他的地方,換成是另外一個,可能再繼續困住他的地方,那這個意義又在哪裡?
所以呢,我覺得既然身為老師,我覺得不管你會不會踏進我的教室,或許你現在正在考慮這件事情;那麼如果我能夠透過這個機會,讓你認識我是一個怎樣老師?
因為,畢竟我教的內容,得你進我的教室才會知道;但是至少我是一個怎樣的老師,或者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點你確定之後,那麼我們在未來的互動跟相處,你會比較安心一點。
甚至於,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當我告訴你「我是一個怎樣的老師」,或者是「我是一個怎樣的人」的時候;你覺得這不是你要的、這不適合你,也沒有關係,甚至於,我覺得這樣很好。
因為任何學習,特別是成人的角度,任何的決定,都要是你自己做,而且為你自己負責的。所以,我越透明的讓你知道「我是誰」,那麼你有才越有機會,透過我們的一起學習跟前進,長出你自己的力量。
那麼接下來,我就好好的跟你分享,我怎麼「定位」自己是個老師這件事?在我的「自我定位」裡面,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我會提醒自己,凡事都有前提,凡事也都有邊界,什麼意思呢?
我會不斷的自我審視,當我今天教給學生的東西,或我分享出來的東西,我有沒有先把它的「前提」界定清楚,為什麼要把「前提」界定清楚?
因為,如果我告訴你的一個方法,是叫做「通則」。叫做「相信我就得永生」的話,那麼基本上我不是老師,我是神!假設一個凡胎肉身的人,要創造一些想像,讓別人覺得他很神,那基本上我可以確定的是,這個人一定是「神棍」。
所以呢,只要是屬於人的「知識」跟「智慧」,那麼它凡事都有「前提」,凡事都有「邊界」。今天我教「溝通」、今天我教「高難度對話」,我都會很清楚的告訴你,這樣的方法、這樣的思維,它的「前提」是什麼?也就是它的「適用條件」是什麼?
而這背後是什麼?凡事都是可以被證偽的,也就是,凡事都是可以被懷疑的。所以呢,在我的教學裡,我不會告訴你,我說的就是真理;我都會告訴你,我今天跟你分享的這一件事,我今天帶著你,看見的這一件事,它的「前提」是什麼?
當它不在這個邊界範圍內的時候,那麼我們就要去想,當前提改變、邊界改變,那我們的對應和我們的認知,就要做適當的調整。
所以呢第一個,我是會不斷的提醒我自己「凡事有前提,也有邊界」。我不會告訴你,那種「信我者得永生」,類似像這樣邏輯的話。
而第二個,我的自我認定叫做,我必須要讓自己是有「時間」跟有「空間」的。什麼叫做「有時間、有空間」?其實像我們這種面對成人教育老師,無非就兩個路徑,第一個路徑就是跟我一樣,可能比較以開公開課程為主,直接面對所有有需求的個人、個案和客戶。
那另外一個路線就是呢,他會去接很多的企業課程、企業內訓。那麼這樣的老師,他服務的對象,其實是以企業或企業主,作為服務的單位跟對象。
好!那不管是這兩個路線的哪一種,其實我都會提醒我自己,我絕對不能因為我開的課程,班班滿班,我就不斷的加開。如同如果我去接企業內訓,我都會告訴我自己,我絕對不能因為客戶對我的需求很大;所以,我就無限制的去承諾,我能夠幫助他們的部份。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別忘了做教學跟身為一個老師,我們都是拿我們的經驗跟能量在跟台下的人,去做互動跟交換。如果身為一個老師,他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跟足夠的空間,那他有辦法經常的去做沉澱跟反思嗎?
如果他沒有沉澱、反思跟再學習,那麼他今天給學生的,是不是就同樣一招,一路打到底?而不是透過每個個案、每個個人、每個個別的狀況的不同的發現,能夠給予學生,一些不同的體會、反思跟前進。
所以,為什麼我身為這個角色,我的自我認定,會有第二個叫做「有時間跟有空間」。關鍵就在於,我一定要能夠讓自己有思考,跟沉澱的時間跟空間;我千萬不能因為賺錢,或者是客戶的需求,來壓榨我可以給自己的時間跟空間。
當我活的不平衡,請問我在有意無意、我的表意識跟潛意識,所傳遞出來的訊息跟能量,是不是就是一種不平衡,跟扭曲的能量?在這樣的狀況底下,儘管我嘴巴上講的再圓滿、再冠冕堂皇;事實上,我給人的影響,包含我給自己的影響,都會是很負面的。
好!那第三個自我認定是什麼呢?我會不斷的提醒我自己,「要有人性,跟要有脆弱」。什麼叫做有人性、有脆弱?其實這背後,就是我不斷的提醒自己,要活得「真實」。
很多人以為,教溝通,好像是必需跟人講話都輕聲細語;也就說,我們不會吵架的、我們不會跟人起衝突的。其實不是的,我常說吵架、起衝突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多數人其實是不會吵架、不會起衝突的。
有時候,我們透過吵架跟衝突,才有機會真正的認識一個人、一個情境,和一個局勢,不是嗎?但當我們在面對吵架跟衝突的時候,要麼就是你腦充血的,一路跟別人對幹到底,要麼你就是心中小劇場一大堆,然後一路逃避到底。
在這樣的狀況底下,是不是你都已經脫離了真實?我要帶大家去認識真實的人生跟人際,到底是怎麼活、怎麼演進的時候,那麼我自己一定要先活的很有人性,而且是要有脆弱的。
如果把我的注意力,都放在我要活出「完美」的形象,那這個時候,我是不是有意無意的,也在傳遞一個你必須「完美」的訊號?可是你想想,很多時候,你我生命裡的痛苦,是不是這種「必須完美」的信念?
「不完美」又怎樣?不完美,就等於「不好」嗎?其實有時候,正是因為我們的不足跟不完美,我們才能夠去圓滿那些,真的屬於我們生命當中,被應許的部份,不是嗎?
其實,很多進過我教室的同學們都知道,我一直很強調的,就是「活出真實」。是好事,就是好事;是壞事,就是壞事。我們都不用逃避它,我們都不用扭曲它。
我們也不用一昧的正向思考,把那個壞事,說的一副好像很完美的樣子;我們更不要活在負面思考,把很多事情,都去找那個極端、例外的狀況,然後來自己嚇自己。我們活得很「務實」,是怎樣,先還原它的本貌;我們再看、我們再思考、我們再決定,下一步怎麼做是對自己比較好的。
所以,當我容許自己,活出「人性」、活出我真實的「脆弱」的時候。這時候,我待很多進我教室的朋友,自然我才能夠去長出寬容;因為,這才是真實的生命。
如果因為學習,我們每個人,都要要求自己活的完美,那麼我們為了這份完美,要付出的代價,究竟對你我的生命來說,是加分還是扣分呢?
所以呢,這三個自我定位:有前提,有邊界;有時間,有空間;有人性,有脆弱。
這是我在教師節的今天,跟你做的分享,也算是一個自我揭露。如果你覺得這樣的想法、這樣的感受,或這樣的老師,是能夠幫助你的話,那麼我們歡迎你進我的教室,我們一起前進,我們一起活出,我們生命當中的圓滿跟美好。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1月6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這一門課,會用很務實、很具體的方式,讓你學會怎麼樣化解差異與衝突,達成必要的共識。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一門課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
而且,這是我們今年的最後一期「高難度對話」課程,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之後了。所以,我很希望能夠在11月6號的教室裡,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就得永生 在 阿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嗨各位早安~我是阿鼻,這是一系列以10~15分鐘為主的長篇生存
對於這種生存我很感興趣!新地圖新氣息~希望大家喜歡
『麻煩喜歡跟訂閱以及粉絲團讚讚分享囉^^』
阿鼻直播台:http://www.twitch.tv/bbplaygo
阿鼻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BBplaygogo
阿鼻直播存放區: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vttB2C96MlOfDSCKMpr1Q
遊戲犬追隨阿鼻:http://www.gdog168.com/BBplaygo?pg=BBplaygo
感謝贊助阿鼻:https://www.twitchalerts.com/donate/bbplaygo
贊助不是強迫性,請視自身能力唷
如果是在YT之類~點進來贊助的寶兒們,
請你們一定一定
要到阿鼻粉絲團私訊跟我說~因為我想列感謝名單❤
錄製及剪接軟體:
Camtasia Studio 8
Corel VideoStudio Pro X7
E-mail:porsh3702026@yahoo.com.tw
